第三部分 基础资料汇编.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5867700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 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三部分 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 基础资料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分 基础资料汇编.doc(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福安市城市消防专项规划(富春溪及溪北洋组团)(2016-2030年) 基础资料汇编 第三部分基础资料汇编 40目 录一、福安市概况与自然条件1(一) 地理位置1(二) 自然条件1(三) 资源条件1(四) 历史沿革2(五) 社会事业3(六) 经济发展3(七) 特色民族3二、总体规划简述3(一)规划范围3(二)规划期限3(三)城镇规模3(四)城镇性质3(五)中心城区总体布局3(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4(七)对外交通规划4(八)城市给水规划5(九)电力电信规划6(十)抗震规划6(十一)消防规划7(十二)燃气规划7(十五)近期建设规划12三、现状概述14(一)现状人口14(二)产业发展现状14(三)市域

2、现状产业分布15四、消防布局现状17(一)易燃易爆物品17(二)居住建筑19(三)主要公建设施19(四)公共绿地22(五)高层建筑22(六)工业仓储设施23(七)森林防火现状23五、消防站队伍及技术装备23六、消防通道24七、消防供水现状24(一)水源24(二)水文24(三)消防供水管网24(四)消防水池24(五)消火栓25(六)存在问题34八、消防电力电信现状35(一)供电现状35(二)通讯现状35九、历年火灾情况35(一)近五年消防接警情况35(二)近五年大型火灾统计35十、火灾发生原因分析38十一. 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39一、福安市概况与自然条件(一) 地理位置1. 地理区位福安市隶属于

3、福建省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市域地理位置在东经1192311952、北纬26412724之间,东西宽约37km,南北长约80km,市域总面积为1880.1km2。它南邻三沙湾,西与周宁、宁德交界,东和柘荣、霞浦相邻,北抵寿宁、泰顺,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5个乡(3个民族乡)、447个行政村,市政府位于老城区。2. 交通区位福安市位于环三都澳经济区,北与温州经济区相连,距温州214km,南隔宁德与福州经济区相望,距福州196km,是浙闽两省交界和天然良港三都澳的中点。温福铁路在福安的客运站设于湾坞镇,至福州约45分钟,至温州约1小时。104国道和沈海高速公路通过福安,福安老城区距离福

4、州长乐机场约180km,2.5小时车程,距离宁德市约70km,1小时车程。福建五大水系之一的交溪纵贯福安市全境,老城区、赛岐镇、甘棠镇、湾坞镇、下白石镇沿交溪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目前,老城区为福安市域陆路交通枢纽,赛岐镇为福安市域水陆交通枢纽,沈海高速公路福安连接线和温福铁路的建成使得湾坞镇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步显现。白马港位于交溪出海口,水运十分发达。(二) 自然条件1. 地形地貌福安市地处鹫峰山脉东南坡,太姥山脉西南部,洞宫山脉东南延伸部分,这三大山脉是全市的地形骨架。山体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岭延伸方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中部交溪河岸两侧呈平原或丘陵、低山、中山三级或四级阶梯状分布。地势从北

5、向南倾斜,东、西部高,中间低,全市地形成为南北走向的狭长谷地。2. 地质福安在东亚大陆边缘濒太平洋华夏系构造带中,主要地质构造体系轮廓受新华夏系构造、东西构造和南北构造三种构造体系控制,呈北东、北北东方向展布。同时福安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岩石种类多为岩浆岩,主要由中生代晚侏罗系和早白垩系的火山岩组成,系燕山期侵入岩,极小部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3. 气象水文福安市地处中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光热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905.8小时,年均气温在13.619.8摄氏度,中部河谷和南部沿海低丘平原地区高于18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350-2050mm,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地递增。常

6、年盛行风向以东南风为主,七月份台风频繁。年平均相对湿度78%-83%,无霜期280-300天,中南河谷和海湾平原地区稻麦一年可三熟。福安市水系发达,河流流域面积30km2以上的19条,20km2以上的4条,河流除钱塘溪、山溪等单独入海外,主要为由交溪、富春溪、赛江、白马河组成的交溪水系,为福建省五大水系之一。交溪总长433km,流域面积5638km2,年水量达66亿m。(三) 资源条件1. 水电力资源福安市水力资源丰富,交溪纵贯市境,流域面积5638km2,总长433km,径流量70.21亿m,水能蕴藏量34.1万kW,可开发12.2万kW,占水能蕴藏量的35%。福安地下水总资源为年均6085

7、.3万m。其中基岩裂隙水源5384万m/年,占地下水总资源的88.48,松散岩孔隙水源701.30万m/年,占地下水总资源的11.52%。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量为3.44亿m,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7.3。全市可开发电站587处,总装机容量可达27万kW。赛江段多年平均流量203m/秒,可利用天然落差5m,理论水能蕴藏量1.01万kW。至1990年,全市先后共建成水电站168座,已报废131座,现存37座,装机57台,装机容量28334kW,其中500kW以上的有7座,全年发电总量1.15kW时。2. 岸线港口资源福安市濒临东海,交溪在赛岐港区汇入大海,河海岸线资源十分丰富。赛岐港区是闽东综合性港口

8、,将内河运输同外海远航衔接在一起,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其水域范围从三溪汇合下游的赛江糖厂码头至白马门口的白马角,全长30km,自然岸线长60km,水域面积5508万m2,陆域范围2.74万m2。赛岐港区可分为赛岐作业区和下白石作业区,共有大小码头泊位20余个,码头总长656.4m,共占岸线约670m。赛岐作业区水深几乎在10m以下,掩护条件良好,拥有300t级泊位一个、500t级泊位两个,总长度157m,泊位后平台长320m,设计年吞吐量22万t。下白石作业区水域自然深度7-10m,最深处可达24-25m,5m以上水深的水域宽度500m左右,3000t船舶可随时进出,不受限制,5000t级船

9、舶可乘潮作业,该作业区风浪小,底质为泥沙,对船舶停泊、避风和进港作业均十分有利。下白石以外航道水深条件更好,避风水深也有3m,白马门的最大水深达41m。3. 矿产资源福安市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叶腊石、高岭土、花岗岩、辉绿石等多为露天埋藏,储量丰富,品位高,开发条件优越,在福建省和闽东占有一定优势。目前大多数非金属矿仅处在初步开发或准备开发阶段,开发潜力较大。辉钼矿分布于康厝龙甲山,矿区面积12km2,蕴藏量800万t,年产钼精矿50t;高岭土蕴藏量300t,湾坞白溪、码头各100t,穆阳40万t,城阳20万t,松罗、姚澳、坂中等地也有分布;辉绿岩主要分布于下白石的福屿、渔江、章坑等地,蕴藏

10、量为47.63万t,石质坚黑,出口东南亚等地,可作为雕刻材料;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溪柄、城阳、坂中、下白石、湾坞、溪潭、穆阳等地的河溪两岸,可作为建筑材料和工艺品雕刻;河沙主要分布于赛江流域,赛江多年平均含沙量0.15公斤/m,从赛岐至甘棠淤积五个大沙洲,贮藏量很大,且沙质纯洁,大小均匀,是上好的建筑材料。4. 生物资源(1) 茶叶资源福安市是福建省重点产茶区,唐代中期就已开始种茶,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悠久。茶叶是福安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品种多达三十余种,有 “福安大白”、“福云6号”、“福云7号”、“毛蟹”等。福安精制茶莉花茶驰名中外,毛茶资源丰富,发展茶叶精加工,特别是发展中、高档茶叶加工的前

11、景广阔。(2) 水果资源福安市水果种植面积较大,品种多,产量高。水果主要品种有芙蓉李、水蜜桃、枇杷、橄榄、柑桔、猕猴桃,还有杏、梅、龙眼、荔枝等。其分布区域较明显,柑桔、龙眼、荔枝、枇杷、番石榴等多在中、南部交溪两岸海拔300m以下的低丘河谷平原地区;李、桃等集中在西北、东北、中部潭头、社口、上白石、穆阳等海拔100-400m的平原低丘地区。5. 海洋水产资源福安市鱼类品种约94种,其中海水鱼72种,主要有大黄鱼、梅鱼、带鱼、石斑鱼等;淡水鱼23种,有草鱼、鲢鱼、鲤鱼、鲫鱼等。另外,福安市水生生物还有甲壳类23种,有毛虾、长毛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日本鲟等;贝类23种,有海蛎、花蛤、泥蚶、螺

12、、蚌等;藻类有海带、紫菜等。(四) 历史沿革福安市历史悠久,远在西周时即为七闽地的一部分,历经春秋、秦、汉、隋、唐几代,皆为州府属地。三国时东吴郭分五次入闽开发闽北,促进了福安的发展。二晋时期中原大规模移民入闽,闽东及福安得到了开发。宋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设县,县治今福安老城区,其时约有住户6000。福安宋代隶属福州,南宋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较快,海外贸易发展使福安甘棠港成为福建省仅次于泉州港和福州港的外贸口岸。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长溪县升福宁州,辖福安、宁德二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分出福安东滨里十一至十四都余地靖宁县。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福宁州为府,福安即属

13、福宁府,其时全县有三乡九里,三十二都,四十八图。鸦片战争以后,福安的赛岐港为通商口岸,商品生产和贸易逐渐发展,下白石港也有较大发展。1913年废府,福安先后属东路、闽海道、第二、第一、第八行政督察区。1934年福建省带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于福安。1949年建国后改为福安专区,专员公署设于今福安老城区,1970年迁往宁德县城。1989年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福安撤县建市,这是福安行政建制史上的一次大变革,标志着福安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2000年11月14日宁德撤地设市,福安隶属宁德市。截止2010年,福安市下辖3个街道、13个镇、5个乡(3个民族乡)。(五) 社会事业2009年,

14、福安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城镇医保、“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44.27万人,基本完成“造福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5300人搬迁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标杆县”称号。(六) 经济发展2010年福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6.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居宁德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96.03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增加值56.71亿元,增长13.6%。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3.9:51.7:34.

15、4调整为13.6:54.3:3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62亿元,增长33.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93万美元,增长1260%;全年财政总收入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69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7027元,增长12.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3.46亿元,增长28.9%;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8%;城镇登记失业率2.3%;人口自然增长率7。(七) 特色民族福安畲族人口6.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占全国畲族人口的14%,占福建畲族人口的26%。福安是全国畲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县市,境内721个纯畲

16、族自然村相对集中于中部的坂中、西部的穆云和康厝等三个畲族乡,这就客观上使得境内的畲族受汉族的同代的影响较小,能保有原汁原味的畲族风情,因而在全国最具代表性。畲族民族起源的奇特传说;结婚典礼上“难为亲家伯”;传统“凤凰装、银凤冠”;表现生活劳动的“打枪担”、敬茶舞;传统节日二月二会亲节、三月三乌饭节、六月一登山节、七月七、九月九盘歌节等。以及“大林钟氏宗祠”、“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仙岭古民居、铁湖畲寨沟等民族风情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二、总体规划简述(一)规划范围福安市域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为1880.1km2,包括三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5个乡。规划区总面积310.99km2,南至下白马门

17、,包括湾坞半岛,北至福安老城区溪东、白塔村,东西以赛江两侧山峦与平原交接处为边界。中心城区包括三个组团,富春溪组团、溪北洋组团、赛甘组团,规划范围南至甘棠镇南塘村,北至福安老城区溪东、白塔村,东至赛江104国道,西至沈海高速公路复线,规划总面积156.17km2。(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建设期限至2015年,远期安排期限至2030年。(三)城镇规模福安市域2015年总人口将达到70万人,2020年总人口将达73万人,2030年总人口将达到80万人。(四)城镇性质 福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工贸旅游城市。(五)中心城区总体布局1、布局结构规划结合福安

18、的发展条件、发展定位、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在中心城区采用带状组团式布局,以交溪赛江为轴线,形成“一轴三组团”的规划结构,利用高速公路、104国道和城际快速路联系各组团。“一轴”:指沿赛江城市发展轴。“三组团”:将富春溪组团打造为综合性城市组团,提升老城原有的商业功能,仍作为全市的政治、文化、旅游中心以及电机电器城。溪北洋为功能较为单纯的商住、教育片区,重点发展文化、教育产业,形成旅游接待的特色城市区域。赛岐-甘棠组团中,甘棠利用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商贸业,赛岐以产业服务、产业转化为主要功能,赛江两岸以生活岸线为主,码头、仓储设施逐步下移。2、组团功能结构1)富春溪组团富春溪

19、组团按“一心、一轴、五片”进行组织。“一心”:指老城行政商业中心,在利用现有商业设施的基础上,在中兴路、湖滨北路、解放路和新华南路之间建设老城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城区。“五片”:指老城片区、坂中片区、富春溪西岸片区、溪东片区和秦溪洋产业片区。2)溪北洋组团溪北洋按照“一心、四片”进行组织。“一心”:即位于组团中心服务四个片区的组团综合性服务中心。“四片”:即北翼教育科研片区,东翼高新技术片区,西翼生态居住片区及南翼旅游综合片区。3)赛甘组团赛甘组团按照“一轴、一心、四片”进行组织。“一轴”:赛甘组团以赛江为轴,赛江风光带贯穿赛甘组团南北,在赛江两侧形成四个发展片区。“一心”:在甘棠片区形成一

20、个组团级综合服务中心。“赛岐综合片区”:主要为居住、办公、商业和工业综合功能区。“象环片区”:主要以高尚住区及部分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的生活居住区。“福安经济开发区”:是以发展电机电器制造、金属加工、食品包装为主的工业开发区。“甘棠综合片区”:是以电机电器加工制造、船舶修造、茶叶加工和贸易为主,兼具居住生活配套。(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从城市布局结构和用地特征来看,各组团的向心交通和组团间的联系交通是交通需求的主流。将城市道路网分为两个层次:组团间联系道路和组团内部道路。1. 组团间联系道路结合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和土地利用特点,规划福安中心城区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道路采用“四纵、两横”的布局形式,由

21、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共同构成。主要的纵向联系:“一纵”为中心城区西侧沈海高速复线联系轴,它在富春溪组团、溪北洋组团东南分别设有互通立交,通过横向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可快速的到达城市各个组团;“二纵”为中部城市快速道路联系轴,它起于富春溪组团南部,自北向南依次贯穿溪北洋和赛甘组团,“三纵”为东部宁武高速福安连接线,它在富春溪组团南部、赛甘组团东部分别设有互通立交;“四纵”为城市快速联系轴,分别经过富春溪组团、赛甘组团,并通过横向干道与溪北洋相连。主要的横向联系:“一横”为东西向通过溪北洋的城市主干路,它向西与纵向的城市主干道相连,可便利地联系富春溪组团与赛甘组团;“两横”为沿穆阳溪南

22、岸连接沈海高速复线和罗江的城市快速路. 2. 组团内部道路结合各组团地形地貌特征,规划中心城区路网在方格网的基础上呈有机自由布局。由各个组团主次干路构成道路骨架系统。(七)对外交通规划1.铁路1)温福铁路现状温福铁路编组站设于滨海新区(宁德市白马城区)的湾坞,中心城区通过福宁高速福安连接线可快速到达。温福铁路起于浙江温州,到达福州,途径11站,时速约200-250km。 2)漳高速铁路(规划远景预留)规划宁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经过赛甘组团南部,规划在南部预留宁漳客运专用铁路线位。宁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达300-350km,具体线路为宁德福州厦门漳州。3)宁丽铁路(规划远景预留)规划宁丽铁路

23、客货专线经过溪北洋组团西部,并在溪潭镇设有货运场站。4)沿海货运铁路专线:规划建设沿海货运铁路专线将货运功能从温福铁路单独分离出来。该铁路福建段长度约640公里,其中宁德段线路长度约150公里。目前,沿海货运铁路专线已进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货运专线建成后可提升货运的效率和速度,未来宁德市港口尤其是三都澳港区的铁路货运主要集中在沿海货运通道上。 2.高速公路 1)宁武高速宁武高速起于湾坞,经过福安中心城区,为福安西向至武夷山的交通要道。宁武高速经过福安中心城区段有3个互通立交,分别服务于富春溪组团和赛甘组团。 2)沈海高速复线规划沈海高速复线从福安中心城区西侧通过,并规划在富春溪组团西侧、赛

24、甘组团西侧和溪潭镇设置高速公路出入口。 3.城际轨道规划宁德-福安城际轨道线从福安市域通过,在福安共设置两个站点,分别为长岐站与溪潭站,其中溪北洋部分与宁丽铁路(规划远景预留)共线。 4.国道、省道104国道、省道联八线(原301省道)、353国道(原302省道)为福安中心城区主要的对外交通通道。本次规划104国道结合规划布局进行改线,104国道富春溪段从组团外围通过,避免穿越组团内部。对104国道的城区段进行拓宽取直,保持线形顺畅,并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控制建设,红线控制36-42m。 5.航道规划赛江水道为内河三级航道,建设赛岐码头和甘棠码头,其中赛岐码头为以近距离货物运输为主,甘棠码头主要

25、为修造船舶业服务。(八)城市给水规划1、水源:综合考虑福安城区周边各个水源点的水质、水量,同时结合城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用水量需求,确定富春溪和留洋水库为富春溪组团供水,穆阳溪近期作为溪北洋组团和赛甘组团的主要供水水源,同时富春溪组团的管网和溪北洋组团连接,互为备用水源。远期通过朝里溪引水工程和林洋溪引水工程为留洋水库补水,满足富春溪组团的用水需求。利用穆阳供水工程的流量补充罗江水厂和溪北洋水厂,满足赛甘组团和溪北洋组团的用水需求。2、水厂规划:富春溪组团二水厂取自富春溪,水源水量充沛,远期供水规模为10万m/d。新建城东水厂,由于受留洋水库水量的限制,供水规模有限,近远期供水规模为3万m/d。溪

26、北洋组团由于溪北洋组团内的现状水厂其供水规模、管网管径均无法满足规划的要求,故规划不再采用,规划在溪潭镇仙石村新规划一座规模为5万m/d的水厂,预留水厂建设用地4hm2。赛甘组团赛江赛岐段水量丰富,上游流经福安市区,受上游城市污水排放的污染,水质欠佳。穆阳溪为现状罗江自来水厂的水源。穆阳溪位于赛岐西北部山区,自然状态下取水量按枯水季节水量的25计,可取水量为12.96万m/d。近期扩建罗江水厂生产规模到4.0万m/d,以满足赛甘组团迅速发展的用水需求。中期扩建到7.0万m/d,远期扩建到10.0万m/d,远景扩建罗江水厂达12.0万m/d,穆阳溪供水工程为罗江水厂补水。3、管网系统布置:按分片

27、供水和区域集中供水相结合的方式供水。供水管网主要采用环状网供水系统,部分边缘地区采用枝状网,形成环状网与枝状网相结合、多水源有效保证的完整城市供水系统。供水干管为DN600-800mm,次干管为DN300-600mm,支管为DN200-300mm。(九)电力电信规划1、电力规划关于供电方面,经福安市供电公司审核后,本次供电方面规划以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中的电力规划内容为准。2、电信规划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建设,积极推进通信网络统筹规划和联建共享;通信局、所应当本着各运营商共同使用的原则进行建设;局址设置应向大容量、少局所、多接入及同址多局方向发展。规划在赛甘组团的赛岐、罗江、

28、甘棠片区各设置一个电信端局,移动数据局所与电信端局合建,电信局址用地按0.4hm2规划。远期在赛岐片区设置一个移动通讯局,占地面积为0.4hm2。移动基站服务半径按5001000m规划,所需建筑面积按4060m2控制。溪北洋组团光缆线路可以通过隧道与富春溪组团的母局相连,本次规划建议取消设置模块局,原有的模块局的服务范围全部并入电信母局。在话务量达到24003000门可设置接入网传输机房(接入网局)1个,传输机房内设置光电节点,同时每个接入网机房带35个光电终端节点。保留原有的两个接入网机房适当扩容后继续使用。电信线路一般沿城市道路铺设,采用局向用户环状和枝状结合的方式,管孔数逐渐递减。配线管

29、道采用辐射建设方式,一般采用12孔以下塑料管。城市道路超过45m宽时,一般考虑双侧布置。(十)抗震规划1. 防灾指挥中心和医疗救护中心规划设置市级防灾指挥中心一个,布置在福安市人民政府内,负责制订灾害应急方案。在接到临震预报后,向全市发布命令,统一指挥人员疏散、物资转移和救灾。各组团均设片区级指挥中心,负责本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医疗救护中心为市级医院及片区医院,规划共有七个。各级指挥中心与各类救护中心结合,配备双线通讯线路及无线通讯系统。2. 避震疏散区根据中心城区未来空间结构形式,结合避震疏散要求,防护区域以赛江、城市开敞绿地、城市主干道为界,合理划分出3个疏散分区。3. 避震疏散场地避震疏散

30、场地本着远离火灾、爆炸和热辐射源的原则,将城区内规划的成片公园、广场、运动场、学校操场、人防工事作为避震疏散场地。具体措施为:结合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疏散高度密集的老城区人口,适当开辟城市广场和绿地,增加和维护城区内避震避难疏散场地。4. 疏散通道福安市中心城区属于6度抗震设防城市,依据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试行)要求,规划应保证震后城区道路和对外公路的畅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后退10-15m;路面宜采用柔性路面;道路网中宜设置小广场和空地,并应结合道路两侧的绿地,划定疏散避难用地。城区主、次干道作为震时疏散通道,因此避震疏散道路两侧房屋,应特别对高度和道

31、路中心线距离给以限制,以保证大震时主干道有双车道(2*3.75快车道和2*3m慢车道),次干道有双车道,街坊道路有单车道的抢险道路。与城市出入口、中心避震疏散场所、政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相连的救灾主干道不宜低于15m。避震疏散主通道两侧的建筑应能保障疏散通道的安全畅通。5. 次生灾害源的控制管理对生产、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品的单位,在规划中应严格安排在远离城市生活区的地带。位于城市上风向、水源上游和人口密集地区的灾害源要迁至较适宜地段。(十一)消防规划1. 消防站布局消防站确定,一级普通消防站的辖区面积不应大于7km2,二级普通消防站辖区面积不应大于4km2,设在近郊的普通消防站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

32、5min,内可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其辖区面积,其辖区面积不应大于15km2,也可针对城市的火灾风险,通过评估方法确定消防站的辖区面积。特勤消防站兼有辖区消防任务,其辖区面积同普通消防站。规划在中心城区设置4座消防站。富春溪组团现有消防站为一级站,同时作为城市消防指挥中心,规划二级消防站2处,占地面积2500m2,分别位于阳头和坂中;溪北洋组团规划设置1座二级消防站,位于白马路南侧,用地面积0.7hm2,可基本满足片区的消防需求。规划远期设置1个水上消防站。2. 消防给水第二水厂、罗江水厂、赛江和穆阳溪都是中心城区的消防水源。消防用水量和管网系统在给水规划中考虑,其水量、水压应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33、,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单体设计应满足消防系统规划要求。城市的室外消防栓是重要消防公共设施之一,其布设应与消防给水管网保持一致,间距不应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重点地区宜为80m,当道路宽度为60m或超过60m,应在道路双侧设置。消防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旧区应按规范要求增设市政消防栓,其数量、位置、给水流量等指标应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新区按规范要求建设。3. 消防通道福安城区的消防道路为主次干道,城区内的道路应充分考虑消防车的通行。老城区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6m,净空不小于4m,转弯半径不小于12m。大型建筑设环形消防车道;居住小区骨干道路设计必须满

34、足各种消防车辆通行需求。街区内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一般消防车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m,与建筑外墙之间的距离宜大于5m。消防通道的回车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地面积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通道的坡度不应影响消防车的安全行驶、停靠、作业等,举高消防车停留作业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十二)燃气规划1、气源选取根据福安市的情况,中心城区燃气应考虑以天然气为主要气源,液化石油气主要供应方向将逐步由城市转移到乡镇和村庄。近期在老城区积极发展管道供气,以长输管线天然气为主气源,在长输管线未通气之前可先行建设一座LNG气化站作为

35、过渡气源,以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为补充;在溪北洋片组团以压缩天然气(CNG)为气源,赛甘组团以液化天然气(LNG)为气源,积极发展管道供气,同时保留液化石油气气源。中期在老城区以长输管线天然气为主气源,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作为补充;在溪北洋组团以CNG为气源,赛甘组团以LNG为气源,进一步提高管道气化率。远期在老城区、赛甘组团以长输管线天然气为主气源,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作为补充,LNG作为事故气源及调峰气源;在溪北洋组团以压缩天然气(CNG)为主气源,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作为补充。2、用气量预测根据福安市燃气专项规划(2011),预测到2030年,中心城区天燃气日均用气量为41.55万m/d,液化石

36、油气日均用气量为0.15万m/d。3、燃气储配站规划1)天燃气门站根据福安市燃气专项规划,福安市天然气气源为福州至福鼎长输管线的管输天然气,近期、远期分别在老城区和赛甘组团各设置天然气门站一座,作为长输管线天然气的接收站,其主要功能为接收来气、过滤、计量、加臭、调压并向城区中压管网供气。每个门站占地面积按5000m2控制。2)LNG气化站福建LNG二期管线经过福安市,由于长输管线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LNG气化站可以作为长输管线天然气到来之前的过渡气源。近期在福安市老城区、赛江组团各设置1座LNG气化站,长输管线通气后,可作为调峰和应急气源。3)L-CNG加气站近、中期分别在福安市老城区、溪北

37、洋组团、赛甘组团各设置一座L-CNG汽车加气站,占地面积按4500控制。4)燃气站福安市近期利用现有的及已批复建设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完全可以满足储气需要,规划不再设置新的储配站。4、燃气中压管网布置 中心城区输配系统压力级制为中压A一级系统,中压A管道承担向城区各用户供气的任务。中压A:设计压力0.4MPa。低压:设计压力10KPa。(十三)景观规划1. 组织城市景观要素,营造城市景观系统规划建设“一带、三区”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的城市景观系统,突出福安坐山拥水的景观特色。建设南北纵贯市区的交溪长溪景观带,各组团利用各自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形成三个各具特色的景观风貌区:富春溪组团建设为山水相拥

38、、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景观风貌区,赛甘组团建设为现代滨江新城景观风貌区,溪北洋组团建设为生态新城景观风貌区。(1)富春溪组团富春溪组团以城区中的仙岫山、秦溪山、鹤山、天马山和交溪、龟湖和秦溪为依托,以交溪-秦溪为主要视觉走廊,建设山水城市景观风貌区,重点营造两条轴线:利用秦溪水体和世纪大道景观路,营建东北西南向秦溪生态景观轴;利用龟湖水体和沿岸绿化建设东南西北向龟湖生态景观轴。同时注重城区内山体的保护和开发,将其建设成为城区内的绿色生态节点,提高富春溪组团的景观品质。(2)赛甘组团规划在赛甘组团形成三个景观控制区:北段城区景观控制区:本段城区景观控制以三江口为景观节点核心,以周边山体为背景

39、,加强城区的绿化,依托赛岐镇区商贸发达的特色塑造商贸和生活气息浓郁的建筑界面和滨江景观界面,营造独具特色的三江口整体景观形态,同时应注重金钟山北麓旧城改造的建设控制和引导。中段城区景观控制区:本段城区景观控制应重点协调“城中三山”的空间景观关系,在金钟山、东山连线的赛江东岸形成开阔的江滨绿地公园,强化生态通廊轴线,并结合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本段的景观节点核心。南段城区景观控制区:本段城区景观控制以乌山岛及公共服务中心为景观节点核心,营造本分区的主要门户空间,形成开阔的空间景观形态,并与本段的整体风貌相协调。(3)溪北洋组团结合溪北洋片区现状山水地理和用地布局,规划形成“一心、两带”景观结构。一

40、心:将位于片区中央、穆阳溪中天然形成的沙洲进行生态修复,打造成片区绿化景观核心。两带:一条为依托穆阳溪形成一条由水体和生态湿地构成的滨溪绿带;另一条为依托片区内人工改造的水系及两侧公共建筑构成的中央景观带。2.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城市绿空间将自然山体以及其它生态绿地通过楔、环、廊、块的形式渗透到城市内部,并与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及广场等衔接融合,构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内部绿色空间。建设由城市公园、绿带、绿轴等组成的绿地系统,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园林绿化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1)山体景观保护。在周边山体、坡地进行城市建设时,应避免大规模填、挖和平整土地,使建设与等高线结合,建筑的形式

41、与色彩与环境相协调。(2)边缘景观利用。城市的边缘带是建成区与外部自然景观的交汇处和过渡带。规划应处理好建成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有机地将优美的自然景观引入城市中来。(3)街道景观设计。街道是一个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规划加强道路绿化和街道景观设计,使之成为视觉景观走廊和城市的“呼吸空间”,布置街头雕塑、环境小品,提高整个街景的质量和品位。3. 建设城市水空间滨水景观带可以增加城市空间的灵动性,提高城市生活品质。规划利用现有水系条件,着重打造交溪长溪滨江景观带。规划通过优化沿江景观环境,尤其是范围内的城市滨江环境,打造绿色、丰富、有序的滨江景观带,成为福安中心城区重要的公共开发空间和形象展

42、示区。(十四)环境保护规划 1、指导目标根据福安市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近中期减缓环境污染的发展,保持城区范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远期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各类功能区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把福安市建设成清洁、优美、舒适的现代化小城市。贯彻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2、规划原则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环保制度,保障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43、。根据敏感程度、污染源强度等对环境进行功能分区,严格划分重点控制区,并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确保环境保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展开。实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效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大农村和小城镇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3、大气环境保护规划1)大气环境现状福安市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良好。城市空气质量为级,空气污染指数(API)均值较低,污染物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略有上升。2)环境分区一级环境控制区:该区包括自然环境保护区、植物园、森林公园和中心城区各组团周边生态绿地,这些地区为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该区环境目标为国

44、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二级环境控制区(一类混合区):该区是城市重点环境保护区,包括成片居住区、商业与居民混合区,这些地区执行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力争达到一级。二级环境控制区(二类混合区):该区包括工业、商业与居民混合区,这些地区在空气环境目标为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三级环境控制区(工业区及仓库区):该区主要是工业区及仓库区,这些地区环境目标为国家空气质量准二级标准。3)规划目标近期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环境达到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其中良好天数达98%以上;工业废气处理率100%;二氧化硫减排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远期中心城区工业废气达标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要求达到或稳定保持在100

45、%,机动车尾气达标率要求达到100%。城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TSP)等各类大气因子年平均浓度均稳定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4)大气环境保护对策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对目前重点污染企业就地改造、或拆迁重新规划厂址所在地,将其尽可能布置在远离主导风向的位置。积极推广洁净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根据可操作性原则,应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积极推广洁净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城区燃气,工业区内推行集中供热,联片供热。依靠科技进步,推广洁净生产工艺。强化脱硫除尘、节煤脱硫等新技术。同时加强城市汽车尾气治理,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达率达到100%。加强绿

46、化建设,减少总悬浮微粒(TSP)污染。从城市生态效应角度而言,可以通过增加楔型绿地、环城林带,改善街道设计、建筑布局等方法对城市空气流动做适当调控,不断促使城市内部和郊区新鲜空气的自然交换。 4、水环境保护规划1)城市水环境现状由于福安污水处理设施配置滞后于产业发展,导致福安河流水质污染较严重。通过设置在辖区内的主要河流交溪、穆阳溪的3个监测站2010年监测数据来看,监测的4个断面中白塔、洪口、赛岐水质全部超标准。2)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及执行标准依据宁德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2010年5月),将赛甘组团境内水域分为不同的功能区执行不同的水质控制标准。水域功能区详见下表。鉴于福建省政府批准的宁德市海洋功能区划(闽政文200762号)已将福安市赛岐大桥以下水域划定为海域,所以该水域不列入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范围,按照相应的海水水质标准执行。三类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