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单元目标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阳市单元目标检测.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 2014 级化学单元目标检测题入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改为:改为:1下列与“低碳经济”不相符的是()A广泛使用风力发电B大力开发化石能源C照明大力提倡使用节能灯D发展循环经济答案:(B)3、改为:、改为:3.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答案:(B)5、改为:、改为:5.将 Mg、Fe 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不计盐酸的挥发),产生等质量的氢气,现列举了如
2、下四个理由:盐酸的质量相等且盐酸均反应完毕。Mg、Fe的质量相等,且均已反应完毕。Mg、Fe 的质量之比为 37,盐酸均足量。Mg、Fe 的质量相等,盐酸的质量也相等。你认为正确的是()ABCD答案:(A)二、填空题13、改为:、改为:13、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有一兴趣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10.0g,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过量氯化镁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3)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答案:(1)MgCl2+2NaOH=Mg(OH)2+2NaCl(2)(2)Na、Mg2(3)80%滤液过 滤样品蒸馏
3、水混 合过量氯化镁溶液固体 A(5.8g)洗涤沉淀常温干燥14、改为:、改为:14、A、B、C、D、E五瓶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HCl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液、NaNO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将A分别滴入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将B分别滴入A、C、D、E中,C、E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将C分别滴入A、B、D、E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有气泡冒出,其余没有明显现象。(1)A 是_,B 是_,C 是_;(2)B 加入 E 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3)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A是NaNO3溶液,B是MgCl2溶液,C是Na2
4、CO3溶液;(2)MgCl2+NaOH=2NaCl+Mg(OH)2;(3)Na2CO3+2HCl=2NaCl+H2O+CO2。三、计算题16、改为:改为:16.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甲乙丙烧杯+稀硫酸200g150g150g加入的铁样品9g9g14g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208.7g158.7g163.7g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哪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3)计算恰恰好完全反
5、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 1%)答案:(1)乙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93%(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7%从实验学化学(A)一、选择题1、改为:、改为:1、如图所示装置中不存在的仪器是()A坩埚B泥三角C三脚架D石棉网答案:(D)2、改为:改为:2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A萃取法B蒸发法C蒸馏法D分液法答案:(C)5、改为:改为:5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份植物营养液,其所含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KClK2SO4ZnC
6、l2ZnSO4甲0.3 molL-10.2 molL-100.1 molL-1乙0.1 molL-10.3 molL-10.1 molL-10下列对两份营养液成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的 n(Zn2+)不同B两种溶液的 c(Cl-)之比为 3:1C甲溶液的 c(K+)=0.5 molL-1D两种溶液所含的 N(SO42-)相等答案:(D)二、填空题13、改为改为13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b.e.(2)若利用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处。冷凝水由
7、(填 f 或 g)口通入口流出。答案答案:13、:(1)a.蒸馏烧瓶b.直形冷凝管c.锥形瓶(2)酒精灯,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由g(填 f 或 g)口通入f口流出。物质化学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在水中溶解度甲C3H6O2-985750.93易溶乙C4H8O2-84770.90易溶三、计算题16、改为:、改为:16实验室常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g/3。(1)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列式计算)(2)配制100mL3.00mol/L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多少mL?(列式计算)(3)用浓盐酸配制该稀盐酸需要以下哪些步骤(按操作顺序填写序号):。计算 装瓶 用50 m
8、L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 洗涤 移液 稀释定容 摇匀答案:答案:16、(1)12mol/L(2)25.0mL(3)从实验学化学(B)一、选择题2、改为:改为: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答案:(B)5、改为:、改为:5已知 5%氨水的密度为 0.98g/cm,25%氨水的密度为 0.91g/cm,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
9、 等于 15%B 大于 15%C 小于 15%D 无法估计答案:(C)二、填空题12、改为:、改为:12(1)将质量比为 14:15 的 N2和 NO 混合,则混合气体中 N2和 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2)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五种气体:CO2H2O2CH4SO2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下同);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VmLAl2(SO4)3溶液中含 Al3+ag,取 V/4mL 溶液稀释到 VmL,则稀释后溶液中的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为 mol/L)答案:答案:12、(1)
10、1:13:129g/mol(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A)6、改为:改为:6.下列反应中,同一种物质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是()A CaCO3=CaO+CO2BCl2+H2O=HCl+HClOCCu2(OH)2CO3=2CuO+H2O+CO2 D 2H2S+2O2=SO2+2H2O答案:(B)8、改为:、改为:8下列各组反应中,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盐酸与 NaOH 溶液、Ca(OH)2溶液反应B.硫酸与 NaOH 溶液、Ba(OH)2溶液反应C.硝酸分别与 Na2CO3溶液、K2CO3溶液反应D.锌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答案:(B)二、填空题14、改为:、改为:14.(每小题
11、3 分)请用双线桥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并指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MnO2+4HCl(浓)MnCl2+Cl2+2H2O氧化剂:还原剂:Zn+2HCl ZnCl2+H2氧化剂:还原剂:Cl2+H2O HCl+HClO氧化剂:还原剂:2KClO3MnO22KCl+3O2氧化剂:还原剂:答案:MnO2HClHClZnCl2Cl2KClO3KClO3三、计算题16、改为:、改为:16(10 分)一定条件下,NO2跟 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 N2和 H2O,反应方程式为 6NO2+8NH3=7N2+12H2O请回答:(1)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
12、3)若经氧化得到的 N2比经还原得到的 N2多 2.8g,求参加反应的NO2和 NH3的质量各是多少?答案:(1);(2)4:3(3)27.6 g、13.6 g化学物质及其变化(B)2、改为:改为: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离子大小无关的是:()答案答案:(C)7、改为:、改为:7.有 BaCl2和 NaCl 的混合溶液 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 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 AgNO3溶液,使 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x molH2SO4、y mol AgNO3。据 此 得 知 原 混 合 溶 液 中 的c(Na+)为()A.(y-2x)/a molL-1B.(y
13、-x)/a molL-1C.(2y-2x)/a molL-1D.(2y-4x)/a molL-1答案答案:(D)二、填空题13、改为:、改为:13.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当有 0.2molKMnO4参加反应,则被氧化 HCl 是mol,产生的 Cl2体积L(标况下)答案:KMnO4Cl21:55:2111.215、改为:、改为::15.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 Ca
14、CO3、Na2CO3、Na2SO4、NaCl、CuSO4。进行如下实验,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4)检测可能存在的物质所用试剂为: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CaCO3CuSO4Na2SO4;Na2CO3;NaCl;稀 HNO3和 AgNO3;Ag+Cl=AgCl金属及其化合物(A)一、选择题2、改为:、改为:2.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盛有 Na2CO3、NaHCO3固体,有四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方法,其中不可行的
15、是A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 CaCl2溶液C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D分别加热,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气体产生答案:(A)6、改为:、改为:6.某化合物的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当加入 NaOH 溶液时,有沉淀生成;另取该化合物的溶液,并加入铁粉,溶液的质量将增加,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Cu2+BFe3+CAl3+DMg2+答案:(B)8、改为:、改为:8.把 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 SO42-全部转化成 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Al3+B.Al(OH)3C.Al3+和 Al(OH)3D.Al
16、O2答案:(D)11、改为:、改为:11.把 7.4 g Na2CO310H2O 和 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 100 mL 溶液,其 c(Na+)=0.6 molL-1。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固体的质量是()A.3.18 gB.2.12 gC.4.22 gD.5.28 g答案:(A)二、填空题13、改为:、改为:13.有一透明溶液,可能含有较大量的 Mg2、Fe3、Al3、Cu2、Na、H、SO24、CO2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此溶液做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取少量溶液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并逸出无色无
17、味的气体,加入 Na2O2的物质的量与析出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试推断:(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2)溶液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3)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答案:(1)SO42-、Al3+、Mg2+;(2)CO32-、Cu2+、Fe3+;(3)H+、Na+三、计算题16、改为:改为:16.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 100mL 盐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入 1mol/L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如下图所示。(1)合金中镁的质量g 铝的质量g(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3)B 点沉淀的质量g答案(1)镁:0.12g(2 分)铝:0.27g(2)(3)B 点处
18、,m(沉淀)金属及其化合物(B)一、填空题3、改为:、改为: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Na2O2和 CO2NaOH 和 CO2Na 和 O2Na2CO3和 HClAlCl3和 NaOHNaAlO2和 CO2Fe 和 HClCa(OH)2和 NaHCO3A BC D答案:(C)5、改为:、改为:5.CO和H2的混合气体3g,和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A.1.5gB.3gC.6gD.无法计算答案:(B)6、改为改为:6.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中的方法对
19、A 盐进行鉴定。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 中一定有 Fe3+BC 中一定有 Fe3+CB 为 AgI 沉淀DA 一定为 FeBr2溶液答案:(B)10、改为改为:10.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答案B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二、填空题13、改为改为:13.根据下面物质间转换的框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框图中物质 A 和 F 指代物质的化学式:A,F;(2)在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20、的是(填写序号);(3)如果 2mol 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可得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L,同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是;(4)如果 A、B 混合气体 3.0 g(平均摩尔质量 15 gmol-1),在与 G 充分反应后,通过足量 Na2O2,可使 Na2O2增重g,并得到 O2mol。答案:(1)AH2,FNa2CO3(2)(3)22.41.204*1024(4)3.00.1三、计算题16、改为改为:16.过氧化钠与铝粉混合物共 18.3g,加入 100mL 水,充分反应后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收集到 5.6L 气体。(标准状况)(1)收集到的气体成份是,体积比是。(2)计算反应后溶液中各溶质的
21、物质的量浓度。(设溶液体积不变)答案:(1)O2和 H223(2)C(NaOH)=3 mol/LC(NaAlO2)=1 mol/L非金属及其化合物(A)一、选择题1、改为:改为: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药波尔多液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B“84”消毒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 KMnO4C刻制印刷电路时,可以用氯化铁溶液与印刷电路板中的铜反应D“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无关答案:(C)5、改为:改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往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溶液中不一定存在 CO32-B滴加 AgNO3溶液 产生白
22、色沉淀的溶液一定含 ClC往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 SO42D往溶液中滴加氯水和 KSCN,溶液变红,则溶液中一定含 Fe3答案:(A)9、改为:改为:9.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后发现铜粉质量明显减少,则该盐不可能是()A Fe2(SO4)3B NaClC KNO3D Cu(NO3)2答案:(B)二、填空题1313、改为改为:1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可以是溶液)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为碳,则乙为_(填化学式,下同),丙为_。(2)若甲为氯气,则丁为_,丙
23、为_。(3)若甲为二氧化硫,丁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丙乙的离子方程式为_(4)若甲为氯化铝溶液,丁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乙丙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CO;CO2(2)FeCl3;FeCl2(3)SO32+SO2+H2O=2HSO3(4)3AlO2+Al3+6H2O=4Al(OH)3三、计算题16、改为:改为:16.将 107g 氯化铵固体与足量熟石灰混合加 热,使之充分反应。(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生成的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L(3)若将这些氨气溶于水配成 500mL 氨水,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 L-1(4)在 400左右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可以把一氧化氮还原成氮
24、气,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此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答案:(1)2NH4Cl+Ca(OH)2加热CaCl2+2H2O+2NH3(2)4.48L(3)0.4mol/L(4)2: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B)一.选择题3、改为:改为:3.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淀粉溶液遇碘化钾蓝色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ABCD答案:(C)6、改为:改为:SO2和 X 气将体分别通入 BaCl2溶 液,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
25、X 气体不可能是()ACO2B NH3C.C12DH2S答案:(A)7、改为:改为:7.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AAl Al2O3 Al(OH)3 NaAlO2BN2 NO NO2 HNO3CSi SiO2 H2SiO3 Na2SiO3DS SO3 H2SO4 MgSO4答案:(B)二、填空题12、改为:改为:12.(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湿润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可用_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3)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_。漂白粉溶于
26、水后,受空气中的 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有色布条褪色(2)氢氧化钠(NaOH)(3)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来源:学科网Ca(ClO)2+CO2+H2O=CaCO3+2HClO三、计算题16、改为:改为:16.(10 分)50 ml 浓 H2SO4溶液(足量)中加入 3.2 g Cu,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1)反应消耗的 H2SO4的物质的量是_,生成 SO2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_mL。(2)若题干中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1,投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n(H2SO4)_ 0.025a mol(填“等于”、“大于”或“小于”)。(3)将题干中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 500 mL,取出 50 mL,并向取出液中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得到沉淀 19.81 g,则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答案:(1)0.1 mol1 120(2)小于(3)18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