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同步习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言四则》-同步习题(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寓言四则同步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1. 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童话皇帝的新装 卖火柴的小女孩均出自丹麦人安徒生之手。 B. 再塑生命的人中的王玉琳老师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她运用实物触摸的方法教作者海伦凯勒拼读英语单词。 C.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说明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 D. 歇后语“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里的“猴头 ”是指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也就是小圣施威降大圣里的“大圣”。 二、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5.0 分)2. 根据课文内容
2、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幼时记趣一文中,癞蛤蟆比起人来本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童年的“我” 会觉得它是“庞然大物” , “拔山倒树而来”呢?(2 ) 寓言二则中买履的郑人和刻舟求剑的楚人让人觉得可笑,他们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这两则寓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 )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和态度?3.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
3、,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 解释下面画线字。 (1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2 )人皆吊之 吊: (3 ) 居数月 居: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 (2) 翻译下面句子。 (1 )此何遽不为福乎?(2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初中语文试卷第 2 页,共 9 页(3) 本则寓言的寓意是: 成语“ ”就出自这个故事。 (4) 联系到我们的学习,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4.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4、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 ,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 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 (2) 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 )马无故亡而入胡 (2)人皆吊之(3 )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4)父子相保(3) 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 )此何遽不为福乎?(2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4) 请用 原文中的话回答,失马之福、得马之祸分别指什么? 失马之福: 得马之祸: (5) 你从“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5.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朋,其马将胡骏马而
5、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马无故亡而入胡 ( ) 居数月( )|死者十九 ( ) 人皆吊之( )(2) 下列各项中, “之”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其邻人之父亦云 B、近塞之人C、人皆贺之 D、此独以跛之故(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4) 本故事已演变成为一个成语: 请再写一个与此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获名言俗语: 6.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
6、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的意思。 (1)有善术者(2)居数月(3)人皆吊之(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2) 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3) 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战争的惨烈? (4) 作者反复写福祸,有何用意? 初中语文试卷第 4 页,共 9 页(5) 名著阅读。 (
7、1)繁星 春水 作者是 ,这些诗集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诗集的 影响下写成的。(2)阅读下面的寓言,回答问题:乌龟和老鹰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请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这则寓言选自_ ,它的寓意是: 。三、语言表达(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7. 翻译下列句子。 (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3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8. 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先自度其足 及反,市罢 遽契其舟 不亦惑乎 明察秋毫 凹者为壑 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寓
8、言四则同步习题【答案】1. B 2. (1)童年时代的我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另外, “我”又特别爱好观察。加上“我”能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进而进行想象和联想。这样把微不足道的癞蛤蟆看成“庞然大物” ,把癞蛤蟆扑向小虫说成是“拔山倒树而来” ,也就很自然、很真实了。(2)他们的思维方式错在处理问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固守陈规、死搬教条,不懂得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启示:书本上的东西、以往的经验都不一定可靠,做事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3)原则: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态度:视交友为乐事。3. 【小题 1】 逃跑
9、对其不幸表示慰问经过带领【小题 2】 这难道不是福气吗?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战争) ,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小题 3】 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小题 4】 示例:从故事中蕴含的祸福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的道理中可以得到启示,成功与失败也是相互转化的,成功了不要自傲,失败了不要自卑。 (答案不唯一,意思合乎情理并紧扣寓意即4. 【小题 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小题 2】 逃跑安慰经过保全初中语文试卷第 6 页,共 9 页【小题 3】 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 ,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小题 4
10、】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小题 5】 遇事要沉着冷静,处之泰然。失去时不要沮丧;得到时也不要得意忘形。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理性地看待得失福祸。不要太在意一时得失,要着眼于长远,看到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5. 【小题 1】 逃跑经过十分之九,绝大部分对其不幸表示安慰。【小题 2】 C【小题 3】 家里有很多的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摔下马来折断了大腿。【小题 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6. 【小题 1】 擅长,善于。经过。对其不幸表示安慰。带领。【小题 2】 这怎么就不是福呢?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战死在战场上了。【小题
11、3】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进一步说明了塞翁的“祸福相倚”的看法。【小题 4】 是想告诉人们,祸福相倚,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小题 5】 冰心,飞鸟集;伊索寓言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7. |(1)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2)已经拿到鞋子, (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 ”(3)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做鹤群在空中飞舞。8. 量长短;同“返” ,返回;雕刻;迷惑,糊涂;看清;山沟;满足;按时【解析】1.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
12、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各项表述的知识要点一一判断即可。B 错再塑生命的人中的老师是莎莉文。2. (1)作者当时是一个小孩,富有联想和想象,山林就是一些小草,小虫当做野兽,相比而言,癞蛤蟆就是“庞然大物”了,整合答案即为:童年时代的我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另外, “我”又特别爱好观察。加上“我”能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进而进行想象和联想。这样把微不足道的癞蛤蟆看成“庞然大物” ,把癞蛤蟆扑向小虫说成是“拔山倒树而来” ,也就很自然、很真实了。(2)结合原文,分析二者共同点,可明确:他们的思维方式错在处理问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固守陈
13、规、死搬教条,不懂得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也可由此得到启示,围绕“做事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来作答即可。(3)答题时要明确“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 “乐”是一种态度,这样就不难明确答案:原则: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态度:视交友为乐事。3. (1)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亡”古今异义;“将”名词用作动词。(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
14、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 (准确无误)和“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3)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初中语文试卷第 8 页,共 9 页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 ,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4)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4. (1)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主要内容的把握,通
15、读全文,进行理解和概括。 (2)考查的是解释词语,要注意实词古今意义的不同。(3)考查的是翻译句子,要把握句中的“何遽” 、 “相保”所表达的意思。(4)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主要内容的把握,通读全文,进行理解和概括。(5)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主题思想的把握,学生应该在精读全文的基础上,对主题思想归纳。5. (1)注意“十九”的正确释义为“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2)C 项“之”为代词,其他三项均为结构助词“的” 。(3)注意“富” “骑” “堕” “折其髀”的准确翻译。(4)本故事已演变成为一个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近义词为“失之东隅,祸福相依” 。反义词为“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相关俗
16、语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等。6. (1)回答此题,注意第题中“善”作动词用;第题的“居”为古今异义:这里是经过的意思;第题中“吊” 为古今异义,指“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第题“将”做动词用。 (2)翻译句,注意“何遽”为“怎么就”的意思;句“十九”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是分数的表示法,为“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多数。 (3)回答此题,应准确理解“十九”的意思, “十九”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是分数的表示法,为“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多数。然后结合寓意“祸福相倚”回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4)回答此题,应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即寓意: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祸福相倚,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5)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7. 翻译时要注意下列词语的正确意思:(1)罔:迷惑而无所得;殆,有害,危险;(2)度:尺寸。8.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语境,而且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的情况。如本题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度:量长短;反:同“返” ,返回;察: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