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逻辑面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逻辑面试题及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逻辑面试题及答案【篇一:逻辑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足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认联项 (4)以比方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
2、谓项都周延的是(2 )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 4) (1) pg (2) pq (3) pg (4) _p真且q假_ p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也许非p(2)也许p (3)必然非p(4)不也许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 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 (1)违反同一律的规定(2)违反不矛盾律的规定 (3)违反排中律的规定(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规定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4)
3、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妥周延 (2)不项不妥周延 (3)中项不周延 (4)两否认推结论 _ 8,pg的等值判断(3 ) _ _ (1) pg(2) pg _ _ _ _ (3) pg(4) pg 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 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q (2) pq (3) pq (4) pq 三,问答题 1,同一律内容和规定是什么? 答: 同一律
4、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a是a. a表达任何一个思想,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 同一律的规定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拟定性。 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论题大体相称于推理的结论,论据大体相称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称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称于推理的形式。 论证和推理的区别重要是: 第一,思维的程序不同; 第二,规定的重点不同; 第三,逻辑结
5、构的繁简不同。 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限度? 答: 第一,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愈多,则结论的可靠限度就愈大; 第二,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是本质的,则结论的可靠限度就愈高; 第三,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共有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愈紧密,则结论的可靠限度就愈高; 第四,被推论的对象,假如存在与推出的属性相矛盾的情况,则推出的结论就不能成立. 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对的 假如不对的,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定义不对的.违反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2,犯罪不是合
6、法的行为。 定义不对的.违反定义联项不能是否认的规则,犯定义用否认联项的逻辑错误。 3,商品就是通过货币进行互换的劳动产品。 定义不对的.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的规则,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五,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和逻辑结构,说明其是否对的.假如不对的,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1、所有的律师都是知识分子,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有的教师是律师。 是三段论。不对的.因违反中项在前题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第二格三段论关于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认判断的规则。) 2,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凡放火罪都不是贪污罪,所以
7、,凡放火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是三段论。不对的.由于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大项不妥周延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第一格三段论关于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的规则。) 3,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是三段论。不对的.因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小项不妥周延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第三格三段论关于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的规则。) 4,假如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现已知某甲不是强奸犯,所以,某甲不应受到法律制裁。 是充足条件假言直言推理,不对的。因违反否认前件不能否认后件的规则,犯由
8、否认前件到否认后件的逻辑错误。 5,吸毒者吸毒或有客观因素,或有主观因素;某吸毒者认可自己的确存在主观因素,所以,该吸毒者没有客观因素。 是相容选言推理,不对的。因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认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到否认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属概念与种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和( )的逻辑2“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 )错误。 3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 4根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也
9、许是杀人犯”为(),“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为()。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p a m ( ) o ( ) s( )p 得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性质判断各判断形式的逻辑性质是由()决定的。 a变项 b量项 c质d量项和质 2“思维形式”这一概念属于是()。 a集合概念、正概念、单独概念 b单独概念、负概念、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正概念、集合概念 d非集合概念、正概念、普遍概念 3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对的的划分,则b和c的外延一定是( )。 a矛盾关系 b. 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属种关系 4“没有一个
10、成功的人不是通过一番奋斗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sap bsep csip dsop 5“某甲有作案时间”和“某甲没有作案时间”两个判断具有(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 6下列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asappis bseppes csippis dsoppos 7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a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 b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 c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 d假如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守了 8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 a违反同一
11、律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9在航天科学研究发展,人未正式乘坐航天器遨游天空之前,先用其它一些动物做实验,通过考察鼠、狗、兔等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能经受长时间失重的考验,于是得出结论:“一切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都能经受长时间的失重考验。”这是属于()推理。 a必然性 b假言c完全归纳 d简朴枚举归纳 10运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其反论题“非p”与原论题“p”是()。 a等值关系b矛盾关系c反对关系d交叉关系 得分 评卷人 三、图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请用欧拉图表达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强制措施b逮捕c取保候审 2设s真包含于p,m与p交叉,m真包含s,用欧拉
12、图表达s、m和p之间的三种外延关系。 得分 评卷人 四、分析题:(每小题9分,共54分) 1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能否推出以下结论?a并非有的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b所有故意犯罪是盗窃罪。 c所有非故意犯罪不是盗窃罪。 2“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对的?为什么? 3某公司财会科大量钞票被盗,经侦查后发现只有两人具有作案的条件,或者是李某所为,或者是赵某所为;现已有材料证实李某盗窃该公司财会科的钞票,所以不也许是赵某所为。”这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对的?为什么? 4“只有从死者尸体内检出砷的残余物
13、,死者才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今死者尸体内检出了砷的残余物,所以,死者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对的?为什么? 5同时断定“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6分析下列案例中的论证是否对的?如不对的,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某村发生一起枪杀案,被害人的妻子说:“凶手一定是李某,由于我丈夫被害的那天晚上,张三很晚才回家;并且他当过兵,枪打得很准;加上我丈夫过去当村长时批评过他,有旧仇,所以,一定是李某报复害死我丈夫的。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概括 限制
14、2定义过宽; 3肯定 全称; 4真、假; 5. p a m ( s )o( m ) s( o )p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d ; 2d ; 3.b; 4a ; 5.a 6d ; 7c ; 8d ; 9d ; 10b 三图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 a b c 2 m sp 四、分析题(每小题9分,共54分) 1设已知判断为sap,则abc三个判断分别为 、pas、 es。其中: sap与sop相矛盾,运用对当关系推理,能推出a判断,sap ; sap不能推出pas,否则违反换位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根据换质位交替法,能由sap推出c判断,sa
15、pse es。 2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妥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3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认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到否认”的逻辑错误。 4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犯了“从肯定推否认”的逻辑错误。 5“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是矛盾关系,同时断定为真,违反不矛盾律;同时断定为假,违反排中律。 6这个论证不对的。违反了“论据与论题之
16、间要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的规则,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由于被害人的妻子所列的论据还局限性以断定李某是该案的凶手。 试题3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_,逻辑变项是_。 2、一个充足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_而后件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_、_和_。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_,种差是_ ,邻近属概念是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
17、认联项 (4)以比方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 (1)所有的s是p(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 (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 (3)pg (4) _ p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也许非p (2)也许p (3)必然非p (4)不也许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1)违反同一律的规定(2)违反不矛盾律的规定 (3)违反排中律的规定(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规定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 (1
18、)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1)大项不妥周延 (2)不项不妥周延 (3)中项不周延 (4)两否认推结论 _ 8、“pg”的等值判断( ) (1)pg(2)pg _ _ _ (3)pg(4)pg 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篇二:逻辑学试题及答案】=txt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对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和 2、表达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
19、的概念,称为 3、由“p?q”为假,可知p为 ,q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鉴定,就是拟定它属于还是。 5、直言命题的和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7、假如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命题,则其谓项是。 8、假如sop为假,则s与p的外延间具有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长,磁暴的强烈限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限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也许是磁暴的因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的命题,来拟定某一命题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
20、出一个对的的答案,并 将对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 共20分) 1、“”与“”这两个命题形式具有(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人贵有自知之明 d、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对的的是 ( ) a、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概念分为普遍
21、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对的表达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b、 c、d、 5、当p真、?q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a、p?qb、p?q c、p?qd、p?q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 a、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d、可同真,不可同假 8、以map为大
22、前提,sim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 a、sap b、sep c、 sipd、sop 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 a、同一律 b、矛盾律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10、假如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对的的答案,并 将对的答案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 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24分) 1、与定义“法律就是行为规范”所犯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 )( ) a、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
23、际的结识b、新闻不是过去发生事情的报道 c、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d、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 e、公司就是从事现代化生产的经济活动部门 2、下列限制或概括不对的的是 ( )( ) a、把“森林”限制为“防护林” b、把“正概念”概括为“普遍概念” c、把“颜色”限制为“红色”d、把“中国”概括为“亚洲的国家” e、把“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喜马拉雅山最高峰” 3、与“只有懂法律,才干当律师”这一命题具有等值关系的命题是 ( )( ) a、只有当律师,才要懂法律b、若懂法律,就能当律师 c、若当律师,就要懂法律 d、若不妥律师,就不要懂法律 e、若不懂法律,就不能当律师 4、下列推理形式中
24、有效的是 ( )( ) a、(?p?q)?q?p b、?p?q?(p?q) c、sap?pas d 、?sop ?sep e、mop ? mes ? sop 5、若要sap为真而pas为假,则s、p依次应代入( )( ) a、“青年”、“党员”b、“团员”、“青年” c、“青年”、“团员” d、“大学生”、“中学生” e、“大学生”、“学生” 6、以“凡是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作前提,不能推出( ) ( )a、 凡人民的勤务员都是好干部 b、有些好干部是 人民的勤务员 c、有些好干部不是人民的勤务员d、不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 好干部 e、并非:好干部都不是人民的勤务员 7、下列结论能通过完全归
25、纳推理得到的是 ( )( ) a、原子都是可分的 b、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c、甲班所有的同学都是兰州人 d、天下乌鸦一般黑 e、两个特称命题作前提的三段论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8、“人治兴则国家危,由于人治兴则法制衰,法治衰则人情滥,人情滥则后门开,后门开则 贪污盛,贪污盛则国家危。”这一证明的证明方式是 ( )( )b、归纳证明 c、反证法 d、选言证法 e、直接证明 四、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下列陈述犯有什么逻辑错误,为什么? “对同一事物,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 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 2、分析下列三段论的
26、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及大项、小项、中项,指出其属于哪一格,写 出其逻辑形式,并说明其是否有效。 “甲班有些同学是三好学生,甲班多数同学是共青团员。所以,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共青 团员。”五、表解题(8分) 请用真值表法鉴定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或者甲不是罪犯,或者乙不是罪犯;所以,假如甲是罪犯,那么,乙不是罪犯。” 六、综合题(每小题8分,共16分。4班、5班 同学选做一题。) (1)只有a参与公务员考试,b、c、d才都参与公务员考试; (2)a不参与公务员考试; (3)假如b不参与公务员考试,则c也不参与公务员考试;(4)假如c不参与公务员考试,则e不参与公务员考试; (5)e参与公务员考试。
27、 请根据上述情况,推断b、c、d三人中谁参与公务员考试?谁不参与公务员考试?请写 出推理过程(以a表达“a参与公务员考试”,a表达“a不参与公务员考试”,余类 推)。 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请推出a、b、c、d、e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并用欧拉图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1)假如a不真包含b,则c与e不全同; (2)假如b不真包含c,则d与e不全同; (3)c、d、e三个概念是全同关系。 答案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对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逻辑常项、逻辑变项 2、负概念 3、真、真 4、重言式、矛盾式、非重言的可真式 5、主项、谓项 6、否认的 7、不妥
28、记者的 8、全同、真包含于9、共变法10、真、真实性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对的的答案,并将对的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d3、c4、a5、b6、c7、d8、c9、b10、c 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对的的答案,并将对的答案的字母 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3分,共24分) 1、a、d2、b、e 3、c、e4、b、d5、b、e 6、a、c7、c、e 8、a、e 四、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 答:此陈述违反了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前一个“语言”是指“思 想”,后一个“语言”是指“交
29、流思想的工具”。 2、 答:这一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甲班多数同学是共青团员”;小前提是:“甲班有些 同学是三好学生”;结论是:“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共青团员”。大项是:“共青团员”; 小项是:“三好学生”;中项是:“甲班同学”。它属于第三格。其逻辑形式为: mip mis mip?mis?sip 或sip 它无效,由于它中项两次不周延,或者说它违反了“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结论”的 规则。 五、表解题(8分) 答:令p表达“甲是罪犯”,q表达“乙是罪犯”,则推理的真值形式为: (?p?q)?(p?q)根据真值表鉴定此公式为重言式,所以,推理有效。六、综合题(每小题8分,共20分) 1、 推理如下:
30、(1) 1b?c?d?a p (2) 2?a p (3) 3?b?cp (4) 4?c?ep (5) 5 e p (6) 4、5 c t(4)(5) (7) 3、4、5 b (8) 1、2 ?(b?c?d) (9) 1、2 ?b?c?d (10) 3、4、5 b?c (11) 3、4、5 ?(?b?c) (12) 1、2、3、4、5 ?d 所以, b和c参与公务员考试,d不参与公务员考试。 2、推理如下: , 由(1)和(3)可得a真包含b; , 由(2)和(3)可得b真包含c; 所以,a、b、c、d、e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如图: t(3)(6) t(1)(2) t(8) t(6)、(7)t(1
31、0)t(9)(11)【篇三:逻辑试题含答案】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袭击行为较多的地方。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性 b自然物理环境可对特定行为做出一定的解释 c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出现侵犯行为 d炎热的地方社会治安更好 2很久以前,在法国土豆被称为“鬼苹果”,农民们都不乐意引种。一位农学家想出一个方法,在一块土地上种植土豆,并由一支着军礼服、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到了夜晚,卫队故意撤走。结果人们纷纷来偷土豆,引种到自己田里,通过这种方法,土豆的种籽在法国得到迅速的推广,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有些东西越严禁,就越引起人们的爱好,比如某
32、些电影、书籍越严禁越走俏 b人们都有猎奇心理 c人们都有违反规定、打破限制的倾向 d新事物的出现,开始都是不受欢迎的 3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杀害。案发的三十分钟内有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的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 对于上述现象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公众目睹别人身临危难,是公众人性的丧失 b经常目睹暴力事件,导致公众的麻木不仁 c经常目睹事件发生,而不予帮助,也许是由于其他群众在场,克制了助人动机,导致社会责任的分散 d
33、面对危险人们都有自保的倾向 4研究表白,美国和德国的青少年将父母的限制性管教方式看作是讨厌自己,而在韩国和日本,父母同样的限制性管教却使孩子感受到的是接纳和温暖。 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韩日儿童更容易被管教 b美国和德国的孩子相对于韩、日两国的孩子更具有逆反心理 c美德两国更注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d东西方文化背景影响到儿童的教育方式 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海啸灾区捐款10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甲: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乙:这1000元是丁捐的 丙:这1000元是乙捐的 丁: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1000
34、元是谁捐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6在某市一条最繁华的大街上,有一家百货商店被人盗窃了一批财物。事情发生后,公安局通过侦察拘捕了三个重大嫌疑犯。他们是甲、乙、丙。后来,又经审讯,查明了以下事实: 罪犯带着赃物是开车逃掉的 不伙同甲,丙决不会作案 乙不会开车 罪犯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或一伙 由此一定可推出( )。 a甲有罪 b甲无罪 c乙有罪 d乙无罪 7某些法学家是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因此,某些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是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人。 下列哪项假如为真,则可以保证上述论断的对的( )。 a某些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法学家不是大学经济系毕业的 b所有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人都是法学家
35、c某些法学家不是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并且学法学的 d所有法学家都是对律师业务很有研究的人 8野生大熊猫正在迅速减少。因此,为了保护该物种,应把现存的野生大熊猫捕获起来并放到世界名地的动物园里去。 以下哪项,假如对的,对上述结论提出了最严重的质疑( )。 a野生大熊猫在关起来时通常会比在野生栖身地时生下更多的仔 b在动物园中刚生下来的大熊猫不容易死于传染病,但是野生大熊猫很也许死于这些疾病 c在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以外,很难弄到足够数量的竹子,这是大熊猫惟一的食物 d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和野生的大熊猫后代中可以活到成年的个体数量相称9对许多科学家来说,克隆技术为更有效地设计新的生命形式、拯救濒危物种以
36、及探索多种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克隆技术将会推动科学和社会的进步 b科学家们都认为需要进一步发展克隆技术 c许多科学家将会反对政府对研制克隆技术的压制 d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克隆人的出现将不可避免 10不管你使用哪种牙膏,经常刷牙将减少你牙齿腐烂的也许性,科学家得出结论“当刷牙时,通过去除牙齿与牙龈上所形成的牙菌斑薄片可减少牙齿腐烂的也许性。因此你可以以不用加氟牙膏,只要认真刷牙就能辞别蛀牙。 下面哪一项是对上面论述推理的一个批评( )。 a用加氟牙膏刷牙可以减少牙齿腐烂的也许性 b刷牙可减少牙齿腐烂也许性的事实并没有表白氟不起任何作用
37、 c几乎没有人可以通过刷牙充足的消除牙菌斑 d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人们的牙齿上都有牙菌斑 演绎推理答案 1【b】 解析:本题从题干出发,结合选项,运用排除法,acd比较绝对,不是从题干推理出来的结论,只有b是比较客观的,是可以从题干推理出来的比较恰当的结论。 2【答案】a。解析:本题从题干出发,人们之所以从不乐意种土豆到纷纷偷种土豆,重要因素是有人看守(不允许容易种植),可见最恰当的结论是a,bcd不是从题干推理出来的结论,是主观的推断,并且推得太远。其中b和c同样,人们“都”,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土豆自身不是“奇” 的表现,否则按照b选项“人们都有猎奇心理” ,人们早就该去偷土豆或者种土豆了
38、;“国王卫队看守”也不是“奇”的一种表现,而是“严禁”表现。所以选a。 3【c】 解析:本题属于解释型题目,从题干可以知道为什么有38个邻居听到没有人去营救,重要因素也许是很多人在场,都认为会有人救助,所以导致社会责任的分散,其他选项的因素都是主观的推断,不能最恰本地解释这个事件。 4【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结论型题目。相同的限制性管教措施,对于不同地方的孩子的感觉而言却完全不同,这显然很也许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的,这是题干也许得出的结论。韩日孩子接受父母的限制性管教,并不意味着“韩日儿童更容易被管教”,所以a不对的;“美德孩子不接受限制性管教”并不等于其“更具有逆反心理”,这显然犯了“
39、扩大约念内涵”的错误;同理,c犯了“扩大约念内涵”的错误;所以,只有d更合理些。5【a】 解析:本题从题干出发,运用矛盾关系法,题干四个人说的话乙和丁是矛盾的,真话在这两个人之间,那么甲和丙是假话,所以是甲捐的。所以选择a。 6【a】 解析:本题从题干出发,从1和3可以看出乙不会单独作案,那么从2可以假设推断,假如甲不作案,那么丙也不作案,只有乙作案,显然是有矛盾的,所以甲肯定作案,所以选择a。 7【d】 解析:本题属于三段论推理型题目,给出了小前提和结论,需要加上一个大前提,可以应用圈图法,自己可以在草稿纸上画画。这样排除了ac,根据包含关系,可以知道只有加上d后才干使题干的论证成立,所以排
40、除b选择d。 8【c】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题目,题干的结论为“把现存的野生大熊猫捕获起来并放到世界名地的动物园里去”,因素为野生熊猫在迅速减少,要削弱这个结论,就要指出在动物园里也不能保证大熊猫的减少,只有c使可以达成这个效果的,其他都是对题干结论的支持,所以选择c。 9【c】 解析:本题属于结论型题目,应从题干出发,结合选项运用排除法,比较四个选项发现只有c是可以从题干推理出来的,abd比较绝对,所以排除掉,选择c。 10【b】 解析:题干推理过程为,由于“当刷牙时,通过去除牙齿与牙龈上所形成的牙菌斑薄片可减少牙齿腐烂的也许性”,所以,“可以不用加氟牙膏,只要认真刷牙就能辞别蛀牙”。要想对上述推理过程进行批评,就要指出用加氟牙膏是防止蛀牙的必要条件或者用加氟牙膏也是有作用的。a、b都指出用加氟牙膏是有作用的,是对题干推理过程的批评,但a中“也许性”一词表白,其要表达的含义不如b项表达的含义强,所以a和b应当择b更好些。c项只说明了“不能通过刷牙充足消除牙菌斑”,而我们不能因此外加推论,认为“需要加氟”才干消除牙菌斑,以至防止蛀牙,所以c不能算作批评。d显然为无关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