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招聘——新课程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招聘——新课程知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程知识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23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23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2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23年与2023年全面展开)。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的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的至少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
2、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线理念。(1)提倡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解决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度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
3、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立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立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
4、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行,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连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营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1
5、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规定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规定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用“抓大放小”的原则。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发明者。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
6、践能力。16、新课程的三维目的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l、教学活动设计规定:(1)教学目的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并且尚有过程与方法,尚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规定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7、,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重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别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性。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23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23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23
8、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23年与2023年全面展开)。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的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的至少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3、基础教育的课程
9、改革是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线理念。(1)提倡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解决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度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
10、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立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立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行,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调整字体: 】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
11、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连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营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规定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规定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
12、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用“抓大放小”的原则。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发明者。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16、新课程的三维目的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
13、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l、教学活动设计规定:(1)教学目的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并且尚有过程与方法,尚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规定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重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别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