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简述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5828026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简述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简述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简述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简述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233345557911121314摘 要第1 章 前言 1.1 本论文的社会背景 1.2 本论文的重要意义 1.3 本论文的重要内容第 2 章 本论 2.1 调查与研究 2.2 调查结果 2.3简述老年人的心理特性 2.4简述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结 语致 谢参考文献附 录 简述老年人的心理特性及其心理护理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随着着经济的腾飞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限度日趋增长。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生理、心理均有明显变化,易患许多疾病。因此,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

2、康水平,使其身心愉悦的度过晚年生活,不仅受到我国医疗、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且也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总之,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使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意义重大。关键词:老年人心理; 老年期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第1 章 前言1.1 本论文的社会背景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成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老龄化为什么会成为问题?根据美国普查的研究,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是”历史上未曾出现的社会现象”。人们可以把这一现象当作历史进步来庆祝。从主

3、线上讲,这种人口转变是医疗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成就,也是公共卫生事业,例如饮用水卫生、克服营养不良、克服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以及减少母婴死亡率的结果。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长,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成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中国是目前人口第一的大国,并且人口仍在连续膨胀,目前增速为每年570万。一方面是人口总数连续增长,一方面是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是不可

4、避免,且愈演愈烈的社会难题。安联集团上一期人口结构变化报告的中国专题中显示,目前中国的退休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至59岁之间人口)的比例约为19:100,到2050年则会高达64:100。这意味着届时100个劳动力将必须供养64个退休人口。按照中国现行60岁的退休年龄计算,2023年劳动力拐点将会突显,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成峰值,随后开始进入退休潮,届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老年人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老年人自杀率居高不下,各种类型精神疾病困扰着广大的老年人群,其因素在于这些国家家庭联系松散,丧偶以后独居的老人特别感到孤立无助。中国

5、则强调尊老爱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家庭和社区组织等部门在关爱老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依旧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1.2本论文的重要意义 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是一种社会美德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独到的魅力,但是中华民族,以深挚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国十三亿人口,以及海外的广大同胞、侨胞,那些传统美德(涉及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功不可没的。 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钥匙,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虽然我们有时候感觉老人家们知识陈旧、思维方式过于正统古板,但是,老人仍然是我们心灵的最后的最坚定的依托,我们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返璞归

6、真,仍然会感受到老人家们传承的是至理名言,仍然会感受到属于我们民族的内蕴的品质和理念是不能放弃的。这是我们民族的魂,经由老人们,再经由我们,一代一代传承。引导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引导我们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我们政府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社会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家庭成员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是绝对对的的,应当的。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就要敬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关爱,就要自立自强为老人发明更好的颐养天年的环境,就要对老人放手,使他们有快乐的生活方式,就要发明条件使他们树立自己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和家庭价值自信。 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是医护工作者

7、的责任老年人不仅面临着身体不健康的威胁,还要承受心理上的重担。作为医护工作者,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是一种职责。医护工作者是专业的健康“维修师”,对整个社会的健康问题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是医护工作者直接面临的问题,所以关注和重视老年人心理问题意义重大。 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也是法律责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历史上第一次为这种精神财富的普遍发扬提供了现实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明文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严禁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婚姻法对此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敬老爱幼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古代优秀的道德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我们所说的赡养

8、,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内容。 敬老的规定是:在家庭生活中子女要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给予老人以照顾、安慰,任何虐待老人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都要受到共产主义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要受到法律制裁;在社会上要形成大家关心、爱惜老人的良好的道德风尚,认真办好敬老养老的社会公益事业。老年人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家人、医护工作者、国家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不仅能使得家庭幸福,还能维护社会稳定。1.3 本论文的重要内容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医护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内容及其特性,找出解决方法,为老年人度过一个身体健康、心理正常、生活愉悦的晚年做出一

9、点小小的奉献。第二章 本论2.1调核对象与方法2.1.1调核对象 平顶山市常住老年居民200名。收回有效问卷186份。2.1.2 研究工具与研究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题作为问卷,调查老年人生活状况。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内容,问卷分为5个方面来调查,以研究现代老年心理护理情况现状。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归为一个方面来论述。2.1.3 方法发放问卷前,对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填表的基本规定进行解释,调核对象分别选择自己认为对的的一项,匿名填写,由专人发放、收集问卷,使用相同指导语。2.2 调查结果2.2.1 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方面2.2.1.1 老年人养老重要依靠自己,同时子女提供重要的生活来源

10、稳定的生活来源和照料是老年人生存的第一要素,从调查结果(见表21)可以看出,尽管劳动力水平下降,老年人生活照料重要还是要靠自己和配偶。尚有一部分老人在养老院生活。此外,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也重要靠自己。表21 老年人生存方式首要因素及比例次要因素及比例第三因素及比例生活来源生活照料子女孝敬自己或配偶32.4%49.0%自己劳动子女6.6%23.4%养老保险养老院51.9%23.3%2.2.1.2 医疗保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于医疗费来源,重要由子女承担,约占五成;自己承担的占近四成。提供护理人和医疗费来源成为家庭养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无形中加重了家庭和个人的压力。老年人对

11、于当前医疗保健水平的评价也可以从就医频率和医疗机构评价两方面反映。调查结果显示,半年至少就医一次的老人比例为24.6% ,一年至少就医一次的老人约二成,一年以上才就一次的比例达成34% ,值得注意的是尚有超过二成的老人从不就医。2.2.2 尊重的需求方面当前老年人心理状况重要从被年轻人疏远、受到嫌弃这几方面进行了解,其特性显示,(见表22)从总体上看当前老年人被年轻人疏远、受到嫌弃的情况不多。老人一般感觉良好。表22 老年人受尊重限度经常发生有时发生一般很少历来没有被年轻人疏远受到嫌弃6.2%7.8%17.7%46.1%22.2%2.2.3 自我实现需求方面家庭事务成为老年人平常活动的重要内容

12、,休闲活动穿插其中。老年人的平常休闲活动围绕家庭展开,如调查结果所示(见表23),做家务和带孙子成为老年人平常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传统意义上的聊天、听收音机、看电视等休闲活动也说明其以家庭为中心的活动模式。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4),老年人感到不被人需要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这种被需要感并不在老年人身上普遍存在,甚至可以说,占了小部分。表23 老年人平常活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经常性活动频度比例(%)做家务62聊天57.2听收音机,看电视45.4带孙子39.5表24老年人被需要感经常发生有时发生一般很少发生历来没有别人需要自己10.3%15.2%33.4%38.8%2.2%2.2.4 爱和归属的需要方面

13、当前老年人心理状况重要从孤独寂寞感、烦闷不乐、对“生活就是等待死亡”的见解、快乐、幸福这几方面进行了解(见表25),其特性显示,从总体上看,当前老年人倾向于负向心理,正向心理相对较弱,但孤独寂寞感的情绪值得注意。表25 老年人心理倾向经常发生有时发生一般很少发生历来没有孤独寂寞感烦闷不乐生活就是等待死亡快乐,幸福18.3%18.4%14.6%17.8%43.1%26.7%36.3%34.4%16.4%40.3%42.1%41.5%15.7%11.9%2.4%5.4%6.5%27%4.6%1.0%2.3简述老年人的心理特性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而逐渐衰老,各项共仍呈直线下降,如食欲减退,误及记

14、忆力和结识功能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职、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社区护理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护理指导,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老年人的心理问题1失落感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有的暴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边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2孤独感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生活中空间增多或身体心理

15、及其它因素导致的行动交往不方便,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如:有的老年人患脑梗死、脑萎缩而行动不便,心理上则产生自卑感,不乐意出门怕见熟人,自感低人一等,整天待在家里象与世隔绝同样,这样未免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1.3恐惊感老年人由于紧张患病,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给心理加重承担等问题的发生,心理上会产生忧虑感或恐惊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噪的情绪,有的老人身体早感不舒适,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对自给儿女增长经济承担,所以耽误了最佳治疗的时期,使身体雪上加霜,增长了心理上的恐惊感。1.4抑郁 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和心理失调,随着老年人

16、的逐渐衰老,情绪变化也日益明显,有的老年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的威胁,从而心理产生恐惊抑郁心理,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了焦急及抑郁,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减少,缺少归属感,导致心情抑郁,遇事气馁,悲观失望。 1.5健忘 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长,身体日渐衰老,智力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健忘,由此老年人经常忘掉吃药,刚刚手拿着的东西,一会儿就东找西找;出门忘掉关门,然后自问我关门了吗?这些都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健忘现象,这也是老年人近期记忆力衰退不明显,所以会出现经常唠叨自己年轻时候的

17、事情,留恋过去,而对率挛锊桓行巳荒芙邮埽枷肜匣?/P 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 2.1转变 这是老年人离退休后的心理不适应之一。离退休后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化,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却不太同样。据调查工人退休前后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她)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足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且有够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所以心理比较满足,情绪比较稳定,社会适应良好。但退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就不大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和重心是机关和事业,离退休后的生活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特别是一些领导岗位的老

18、干部更是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22经济状况 经济是保证老年人正常平常生活和享受健康的基础,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职人员,加上医疗服务费用的逐渐上升,使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缺少独立可靠的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重要靠自己的劳动和儿女供应,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儿女收入不佳的老年人而言,经济问题更加突出。经济收入的局限性,社会地位不高,因而这类老年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营养,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享受,从而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 23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单位,老年人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家庭,家庭便成为老年最重要的精神、物质和生活的依托。因此家庭对老年人具

19、有特殊的意义,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重大的影响。然而许多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夫妻争吵,亲友亡故,婆媳不和,突发重病等意外刺激,生活于“空巢家庭”及不快乐的家庭之中,从而不仅导致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并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4身心衰老 具有价值观念和思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她)们渴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然而,许多志高不减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却并不抱负。他(她)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的衰退

20、方面,也非常明显,这样使得一些老年人陷入深深的苦恼和焦急之中,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2.4简述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老年人尽管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一般都希望自己尽量健康长寿。他们自已不服老,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已老。因此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我们应当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状态和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程序。通过护士美好的语言和亲切的交谈,与患者沟通,改善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康复。 立社区老年健康征询中心:应有专业人员指导老年的自我保健。如饮食的烹调,营养的搭配,娱乐活动的具体内容等。建立保健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组织专家进行老年保健讲座,订阅老年保

21、健杂志,建立老年健康宣传栏,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使他们快乐地安度晚年。 消除病人的恐惊焦急感:全社会都应当尊重老人,爱惜老人,使养老敬老成为社会美德和风尚,让老人事事处处都感到和受到优待,而处在最佳心理状态,帮助老人建立价值观、满足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衰老过程。根据观测,老年病人适应力差,一旦患病,非常恐惊和焦急,紧张自己的身体能否好转,是不是不行了等等。这时护士要积极接近病人,帮助他们挂号,取药、取送化验标本,热情接待,解除孤独感对住院卧床的老年病人,应经常变换体位,使其能做些轻微的活动,放松肌肉,消除紧张情绪。通过护士与病人的交谈使病人感受到在医院得到了妥善的治疗和护理,增强他们对医院

22、的的信赖,解除了焦急,增强了恢复健康的信心。 热情周到的护理:马克思说热情体贴和蔼可亲的举止,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倦和痛楚。由于疾病老年人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情绪低沉,固执,爱发脾气。对老人医务人员应加倍耐心,热情,更加体贴,用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就能增添老人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严密注视病情发展:对疾病的细微变化,护士都要严密观测,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合并症,所以要加强护理,根据不同的生理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如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交叉感染,故作静脉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刺激。吸人性或坠积性肺炎时,可采用经常翻身拍背的护理方法,保持呼

23、吸道畅通。根据气温的变化,注意衣服的增减,以免受冻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其它器官的疾病。 饮食护理: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应当是低盐、低脂肪或低糖,充足的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多种蔬菜、水果等的平衡膳食,力求色香味俱佳,易于消化,有营养。采用少食多餐方式,从而增长食欲。 确立生存意义、对的对待身体的变化: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同样。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对的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保持与外界环境的

24、接触: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这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悦心情,又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在退休之前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工作,结识到退休是将工作岗位让给青壮年,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从而有助于社会发展,避免养老金死亡。退休后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多培养一些爱好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规律、适度脑体劳动:让老年人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与合理的作息时间,根据自己的爱好、爱好、体质状况有选择性、有规律地进行运动。涉及跑步、打球、爬山、太极拳等体力运动,下棋、打牌等脑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缓记忆力的减退,思维能力和

25、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惜和照顾,因此子女应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议,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总之,有关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是当今一大社会人口问题。虽然各种论述不尽相同,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等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协调和促进。只有这样才干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这样真正达成一个年高而不老,年老而不衰的抱负境界!结语老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是身体及心理极易出现问题的时期。因此应充足了解

26、老年人的变化特点,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变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使之快乐地度过晚年。随着心理护理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原则,在老年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熟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全面了解不同的病人在心理上的差异,细心周密地进行护理,这样才干做到对疾病的对的诊断必及时治疗,才干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致 谢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碰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特别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

27、的修改和改善。 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达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假如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毕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局限性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参考文献1郭念峰主编.心理征询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P2412482丁小媛、牛丁岚.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3.10(3)2773 许加丽.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护理J .心理健康教育,2023 4 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

28、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5 吴振云.老年心理健康的内涵、 评估和研究概况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 6吴凤兰. 老年心理问题与老年抑郁症 J . 中华医学与健康,20237吴振云. 21 世纪我国的老年心理学J .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 8吴振云.我国的老年心理学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1995 附录老年心理护理调查问卷性别: 年龄:1你的生活来源是什么?( )A自己劳动B子女孝敬C养老保险2平时的生活照料是由谁来负责?( )A自己或配偶B子女C养老院3医疗费来源?( )A自己B家庭C社会保险4你的就医频率?( )A每半年就医一次B至少一年就医一次C一年以上才就医的D从不就医5你对

29、医院的满意限度?(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所谓6对医院不满意的因素?( )A态度差B费用高C医疗水平局限性D其他7感觉被年轻人疏远受到嫌弃?( )A.经常发生B.有时发生C.一般D.很少E.历来没有8.平常活动内容?( )A.做家务B.聊天C.听收音机、看电视D.带孙子E.其他9.感觉别人需要自己?( )A.经常发生B.有时发生C.一般D.很少发生E.历来没有10.感觉孤独寂寞?( )A.经常发生B.有时发生C.一般D.很少发生11.感觉烦闷不乐?( )A.经常发生B.有时发生C.一般D.很少发生12.认为“生活就是等待死亡”?( )A.经常发生B.有时发生C.一般D.很少发生13.感觉快乐、幸福?( )A.经常发生B.有时发生C.一般D.很少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