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58277470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9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3年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doc(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 参考书目:梁小民,微观经济学(课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上海人民。第一章 导 言一、经济学Economy,一词有节约之意。N.G.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说: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经济学无疑是关于经济的学问。而经济问题总面临着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即任何社会或个人总无法得到其想要的一切。这就引发了一个稀缺的问题。稀缺性(Scarcity)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的资源。经济

2、活动就是人们克服稀缺性的活动,经济学当然就是关于资源稀缺性的学问。萨缪尔森:“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在不同集团之间分派这些产品(的学科)。”曼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牛津经济学辞典:Economics:一种有关稀缺的资源如何被或应当被分派的研究。总之,经济学就是关于人们如何运用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经济涉及经济主体和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Economic Agents)是作出最优化的选择或经济决策的一方。基本经济主体涉及:居民户(Households)、厂商(Firms)、政府(Goverments)。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就是市场。市场是任何一种

3、方便于买卖的安排。市场涉及: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是产品和劳务买卖的市场。要素市场是各种生产要素买卖的市场。生产要素是经济中的生产性资源,分为劳动、土地、资本。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与消费、收入分派、就业、货币、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国际贸易等经济学表述方法分为实证的和规范的两种。以实证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即关于“是什么”的表达。以规范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即关于“应当是什么”的表述。二、生产也许性边界生产是把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与劳务的过程。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也就限制了所能生产的结果,即,能生产某一

4、数量和不能生产某一数量。生产也许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表达了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之间的界线。假设,一个社会的资源仅生产黄油(或消费品)和大炮(或生产资料品)两种产品。也许性黄油(百万磅)大炮(千门)A015B114 1(由于生产额外1单位黄油所放弃的大炮的数量1)C212 3(由于生产额外1单位黄油所放弃的大炮的数量2)D39 6(由于生产额外1单位黄油所放弃的大炮的数量3)E45 10(由于生产额外1单位黄油所放弃的大炮的数量4)F50 15(由于生产额外1单位黄油所放弃的大炮的数量5)生产也许性边界的

5、含义:见课本p 52-53生产也许性边界上的任何一点代表了在既定状况下,资源充足运用时所能生产的不同产品的组合。X生产也许性边界内的任何一点说明资源未得到充足运用,之外的任何一点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是不也许的。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做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它可选择的最佳用途。当生产某一产品的数量增长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将递增。用生产也许性边界即能说明。机会成本递增原理说明:假定生产技术等条件不变假设以一定量的土地(如X亩)进行生产,由于土地资源的数量是既定,所以最终的总产出也是既定的(如Y)。既定量的土地所能得出的产出不也许随着可变投入(劳动)的增长而无限增长。由于可变投入(劳动)可不断增长

6、,而产出却不也许总是增长,将导致随着可变投入的增长势必出现可变投入的效率(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可变投入的生产率=这就意味着,由于效率越来越低,当不断增长可变投入时,每一份新的可变投入所能带来的新的产出会越来越小。此时,一定量无效率的可变投入(如劳动)假如用于其他生产将会得到更多的、更有效率的产出,比如去捕鱼。这就意味着,新增的可变投入所的产出是以越来越高机会成本为代价的。下表表达每多投入1单位劳动所得到的产出和总产出的关系:劳动投入11111劳动总投入=N产出100(y1)80(y2)60(y3)40(y4)0(yn)总产出100180240280Y平均产出100908070Y/NY=yi,

7、Y为一定量。(从数学逻辑的角度看,每次增长1单位的可变投入,它所带来的收入yi不也许是不变的,也不也许是递增的,否则的话,Y=yi=。任一特定资源将带来无限的总产出是不也许的。)由于,每增长1单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的增长(yi)是递减的,而产出肯定是有成本的(劳动的投入),那么可知,每1单位产出的增长是由所投入的越来越多的成本带来的。因此,随着产出的增长,成本会出现递增的趋势。经济学上的成本,即指机会成本。投入的劳动就是得到产出所付出的成本,而每1单位劳动的投入都是有机会用于他处的。由以上论证可知:当生产某一产品的数量(产出)增长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将递增。机会成本递增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工业

8、生产也有同样的规律。如在一定的厂房和设备条件下,可变投入(劳动)可不断增长,但产出受不变生产条件的限制不会无限增长。其因素同样是可变投入的不断增长将不可避免的最终导致效率下降。机会成本递增的更深层次因素就是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同时资源资源也有着多种用途(否则就不存在就会成本了)。机会成本递增不一定在开始增长产出时立即出现,也许在一定量之后才出现。但经济理论认为机会成本递增是最终要出现的趋势。萨缪尔森经济学12版:生产也许性边沿的向外鼓出表白相对成本递增规律。萨缪尔森:经济学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第59页。徐:当稀缺的资源(涉及不可变的和可变的)用于生产某一产品时,随着投入的可变资源的每一数量的

9、增长其带来的收益将减少,或说,资源的使用效率将随着更多的资源用于某一生产而减少。由此可以得出,更多的产出的增长将以递增的成本为代价。萨缪尔森:“收益递减规律断言:在某一点以后,当我们把相称数量的可变投入(如劳动)加到不变投入(如土地)上的时候,增长的产出将会下降。这一规律其实是一个比例问题:可以和可变投入量发生作用的不变投入量越来越少。”萨缪尔森:“生产也许性边沿服从相对成本递增规律:为了得到一种物品相等的增长量,你必须牺牲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多。这一点可以由向外鼓出的生产也许性边沿所表达。”萨缪尔森:经济学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第63页。萨缪尔森经济学对机会成本递增的证明很清楚,p5

10、9四、经济增长生产也许性的扩大,即生产也许性边界的向外移动就被称为经济增长。因其经济增长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生产也许性边界向外扩大的限度,即经济增长的高低取决于把多少资源用于资本品生产和技术开发,把多少资源用于消费品生产。五、贸易利益个人能力的差异意味着个人在生产各种产品与劳务时机会成本的差异。例如:张三擅长捕鱼,也就是说他捕鱼的效率比较高。同时他也可以种小麦,但并不擅长,即做此事的效率比较低。假如他放弃捕鱼的机会去做他不太擅长的工作(种小麦),就会导致他种小麦的机会成本很高。而相反则比较低。这种差异就产生了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克鲁索和乔伊的

11、故事见书p63。即使克鲁索的在两种产品上的生产率都提高了一倍,从而具有两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其生产的机会成本仍不改变。乔伊仍在布料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这是专业化生产仍能提供更大的总产出,并通过贸易是两人都获利。使专业化与贸易给双方都带来利益的不是绝对优势而使用机会成本表达的相对优势。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通过专业化分工生产和贸易使原有资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更大的总产出,并使贸易双方都获利。六、现实中的互换经济上的互换是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实行的。最重要的规则涉及:1、私有产权,2、货币制度。产权(property rights)是一种决定财产所有、使用和支配的社会制度。在私有制基础上将产生对双方都

12、有利的互换。货币互换是一种将货币作为互换媒介的互换制度。第二章 需求与供应第一节 需求与供应一、需求需求(Demand)总是同时涉及两个变量:1、商品的价格。2、与该价格相相应的人们乐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需求与欲望(want)不同,欲望可以是无限的,但受资源稀缺性的限制,欲望总不也许得到完全满足。所以,需求受购买力的限制。影响需求的因素通常涉及:1、消费者的偏好;2、消费者的收入;3、商品价格;4、其他商品的价格;5、预期的该商品及其他商品的价格。需求量与影响需求的因素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所以需求量可以表达为偏好、收入、价格等因素的函数。数学语言来表述:Q=f(Pref, I, P, )假

13、设其他因素不变,需求量仅受价格影响,上述函数可简化为:Q=fd(P) *参见课本74页需求函数公式。1) q=a-bP 其中a 表达价格为0时的需求量。需求函数为线性。2) q=aP-a 需求函数为非线性。需求规律:通常情况下,其他因素不变,需求量与价格是负相关。如汽车、照相机、房屋、电影票等商品的价格下降,通常会导致需求量的增长,相反这些商品的涨价,通常会导致需求量的下降。因此:需求函数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或直线(参见课本74页图4-1)。即,fd(P) 0,或 0,厂商才干提供产量。2) q=P 非线性由于供应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即供应量是价格的增函数,因此,供应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14、供应量对于价格的一阶导数(即斜率)大于零。数学表述:fs(P)0 或 0供应函数的一阶导数同时表达了价格的微变量所引起的供应量的微变量(即斜率)。沿着供应曲线的变动:假如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其他影响供应的因素不变,就会引起沿着供应曲线的变动。价格的上涨或下降影响供应量呈同方向变动。见课本81页图4-4。供应曲线的变动:如商品自身价格未变,但影响供应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供应曲线发生移动。见课本85页图4-6。其他因素如生产要素的价格、未来的预期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技术变化等。如要素价格减少(成本减少),将导致厂商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供应更多的商品,供应曲线向外移,反之则相反;技术进步(导致成本

15、下降),也会导致供应出现同样的变动;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该商品供应状况的变动,如小麦价格不变而棉花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小麦生产,增长棉花生产,这样,在小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小麦的供应减少了(供应曲线向内移)。三、价格商品需求量和供应量的差异决定着价格向两个方向变动。当需求大于供应时,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则相反。当供应大于需求时,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则相反。但自由市场会通过不断的调节使供应量与需求量最终趋于相等。(当需求过剩时,价格就会上涨,这时增长供应对厂商更有利,增长供应的结果也许导致供应超过需求,于是价格又会重新下降。通过反复的调节,最终会使供应和需求达成相等的状态。)当供应量等于需

16、求量时,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就是在均衡价格时的销售量和购买量。供、需均衡的图标表达就是供应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见课本86页图4-7)。在这一点上决定了均衡的或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的价格和数量。这一均衡的实现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上可以使价格得以变化并一直达成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即供求相等)。在这一点上,即不存在短缺现象,也不存在供应过剩现象,因此也就不存在使价格进一步变化的压力。*均衡价格和数量即为需求函数和供应函数联立方程的解。四、供、求变动和均衡变化的分析1)需求变动:当供应状态不变时,由于收入、偏好、替代或互补品等因素的改变,

17、导致需求状态改变(即在同一价格下,需求的数量发生增长或加少的变化),需求曲线发生相应移动。移动后的需求曲线与原有的供应曲线建立新的均衡点,从而确立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图表表述见课本90页图4-8。对于这种变动可作出如下预测:其他条件不变时,当需求增长时(即需求曲线向外移),价格上升,数量增长(在更高的价格上,需求的数量更多);当需求减少时(即需求曲线向内移),价格下降,数量减少(在更低的价格上,需求的数量更少)。在整个过程中供应曲线位置不变,即供应状况未发生改变。2)供应变动当需求状况不变时,由于技术条件、要素价格等因素的变化,将发生供应状况的改变(即在同一价格下,供应的数量发生增长或加少

18、的变化),供应曲线发生相应移动。移动后的供应曲线与原有的需求曲线建立新的均衡点,从而确立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图表表述见课本92页图4-9。对于这种变动可作出如下预测:其他条件不变时,当供应增长时(即供应曲线向外移),价格下降,数量增长(在更低的价格上,乐意供应的更多);当供应减少时(即供应曲线向内移),价格上升,数量减少(在更高的价格上,乐意供应的更少)。在整个过程中需求曲线位置不变,即需求状况未发生改变。3)需求与供应同时变动在绝大多数市场上,需求和供应曲线时刻都在变动: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随着经济增长的状况而变化(增长或减少);对一些商品的需求也会随季节或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而变化,甚至偏

19、好的变化也会影响需求发生改变。同样,工资、资本成本、要素价格的变化也会使供应状况发生改变。图表表述见课本93页图4-10。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供应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幅度及其曲线的形状(供应、需求曲线变动幅度的大小将决定新的均衡点的位置,即幅度不同,新的均衡点也将不同)。要预测这类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必须通过定量分析供应和需求对价格和其他变量的依赖限度。例1(供应和需求同时变化):以上大学为例,由于实验室与图书馆设施成本的增长,以及教师薪水的提高,使大学学费上涨,即教育供应曲线内移。同时,由于高中毕业生日益结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对上大学的需求也在增长,即对教育的需求曲线外移。结果,尽管大学费用上

20、涨,上大学的学生数仍比本来增长(增长的限度依赖于供应和需求曲线的相对变动幅度)。指导阅读课本94-96页的3个例子。第二节 弹性理论一、弹性我们已经知道价格的变动将引起需求或供应发生相应的变动,本节的内容将研究的是,价格变动的幅度与需求或供应变动幅度的关系。涉及价格一定量的变动,会引起供应和需求在多大限度上变动的问题就是弹性问题。弹性是对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的一种度量。它将告诉我们,一个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将会引起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比例。二、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又称需求弹性。它衡量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映限度。需

21、求弹性=Ed= = 由于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所以,需求弹性为负数,即Ed 0。但在讨论时,常取Ed的绝对值。按照上述公式计算需求弹性,以课本101页图5-2的例子为例:当价格上升时(价格原点为9.5,数量原点为41),Ed=当价格下降时(价格原点为10.5,数量原点为39),Ed=当价格和数量的各自变动幅度同一时,由于变动方向不同,按以上公式计算所的弹性值却不同。也就是说,虽然价格变动的绝对值与由此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相同,只是由于计算的基础或出发点不同(即,P和Q取哪个值),计算出的弹性系数就会不同。这样的计算方法显然不合理!合理的计算方法为:以价格和数量变动前后的算术平均值来代替(

22、数值变动前后的平均数),即,Q=, P=,这样,弹性系数就不会不同了。计算公式为:Ed=由于这样计算的弹性系数代表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故又称弧弹性系数。2)点弹性的计算:由以上公式可计算出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弹性系数,或说,根据弧弹性可计算曲线上任何一点的点弹性。而当P为趋近于零的微变量时,即为Q对P的导数,即=,(这时的弧弹性就已变成了点弹性)那么,Ed=, 由于P、Q为微变量,即变动幅度趋近于0,故可认为P1=P2,Q1=Q2。其中即为需求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的斜率。而当需求曲线为直线时,其斜率为常数(任意点的斜率都相同),即为常数。于是,Ed由决定。由于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均不同,所以每一

23、点上的Ed也不同。或说,不同的价格上,会有不同的弹性系数。*根据102页图5-3的有关证明可知E=ef/of。在同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上,价格越低,弹性越小。这事实上意味着,价格很低的商品(或价格低到一定限度的商品)当其价格变动时,不会对需求量导致多大的影响。*当需求曲线为非线性时,即为正双曲线时,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弹性均相同。可证:需求函数为Q=AP-a,A和a为常数=-AaP-a-1将上式代入Ed=,得Ed=-AaP-a-1=-AaP-a-1=-a当a=1时,Ed=1。3)需求弹性分类0Ed因Ed=,故,当需求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变动的比例时,Ed1,此时的需求是富于弹性的。如价格上升10%,引起

24、需求量减少25%。*当弹性为单位弹性时,即Ed=1,需求函数为正双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弹性均相等。两种极端情况:当弹性为无限时,需求为完全弹性,即弹性无穷大,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说明价格上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需求上的巨大变化,需求立即无限增长或立即变为零。105页图5-4(b)。当弹性为零时,需求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说明价格无论如何变化,需求数量都不变。105页图5-4(a)三、需求弹性的运用1)需求的大小重要受三种因素影响物品的替代性:有替代品的商品需求弹性大,无替代品的商品需求弹性小。通常替代性越大的物品之间,需求弹性越大。这是由于一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上

25、升),由于这种商品拥有很好的替代品,消费者就很容易放弃消费者中商品而去消费它的替代品(或相反),这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如减少)就会比价格变动的幅度大得多。用于商品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其他条件不变,用于某商品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越高,则弹性越大。反之,亦反。这是由于某商品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越高,当它的价格变动时,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也就越大。如购买高档数码相机时,其价格的变动会对消费者的选择影响很大。当原价8000元的相机降价1000时,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去购买,相反则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放弃购买计划。相反,某商品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越低,当它的价格变动时,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也就越小。如购

26、买口香糖,其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很小,人们不会因它的价格的较大变动就改变消费选择,即使价格上涨1倍,人们很也许仍照常消费,下降1倍人们也未必多吃。时间:需求弹性还取决于价格变动后连续的时间长短。这就要涉及短期需求曲线和长期需求曲线。短期需求曲线表达价格变动时的最初反映。长期需求曲线表达需求对于价格变动在长期内的反映。对于许多商品来说,长期的需求比短期的需求更有价格弹性。如当咖啡价格快速上涨时,其需求量只会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慢慢改变而逐渐下降,因此在短期内缺少弹性,长期才富有弹性。而对于另一些商品来说,短期需求比长期需求更富有弹性。这类商品往往是耐用品,如汽车、冰箱、生产设备等。如汽车的需求,价格

27、的上涨会导致短期内需求量的急剧下降,因此短期的需求曲线富于弹性,但长期内由于人们仍必须购买新车,长期的需求量变化不会很大。因此短期内富于弹性,而长期内缺少弹性。富于弹性的需求曲线会更平坦,缺少弹性的会更陡直。2)弹性的意义弹性理论可以使我们预知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收入或开支的变化。厂商的收入(I)=消费者支出(S)=PQ, 由于最终供应会与需求达成均衡。当E=1时,价格变动的比例正好等于需求数量变动的比例(单位弹性,=),新总收入或新支出不变(即PQ=PQ)。当E1时,需求数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变动的比例(需求富于弹性,),假如价格减少,新总收入或新总支出将大于原有总收入或总支出(即PQ PQ);

28、如价格上升,新总收入或新总支出将小于原有总收入或总支出(即PQ PQ)。当E1时,需求数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变动的比例(需求缺少弹性,),假如价格减少,新总收入或新总支出将小于原有总收入或总支出(即PQ PQ)。了解需求弹性对消费者或厂商的决策很有帮助。如生产彩色铅笔的厂商知道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需求缺少弹性,即使其价格大幅上涨,人们也会照常购买,那么厂商将价格提高1倍,很也许就会带来成倍的收入。四、其他需求弹性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尚有收入和相关物品的价格。1)需求的收入弹性当价格不变时,收入的变化会影响需求量的变化。需求的收入弹性=,即,EY=价格不变时,收入的提高(或减少)一般会引起需求的增长(或

29、减少),因而EY0,此类商品为正常商品。在这类商品中,EY1(富于弹性)的通常是奢侈品(即,对它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大),如娱乐用品、首饰等。0EY1的(缺少弹性)通常是必需品(即,对它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如米、油、盐等,人们通常不会由于价格变动就决定多吃或少吃。有一类商品,成为劣质品,如低档次的食品、日用品等。当收入上升(或减少),需求反而减少(或增长),此类商品的EY0,即Y价格变动,引起X需求量同方向变动。如牛肉是羊肉的替代品,当牛肉价格上升时,对羊肉的需求也会上升。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EC0。当Es1,即时,表达供应富于弹性;当Es=1,即=时,表达供应的单元弹性;当E

30、s1,即0,即边际效用使总效用增长,边际效用为正值。总效用TU最大化的满足条件是,MU=U(x)= =0,因当MU减少为0时,TU就无法在获得正的增量了。只要边际效用尚未减少到0,总效用就会不断增长。图表表达参与课本160页,图7-3。总效用等于所有边际效用之和,即,TU=MUi2)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某种商品的总需求量与其价格的关系称为市场需求(market demand)。而实际的需求无疑是由个人作出的。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individual demand)的总合,即:Dm=di3)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由两个因素决定,即,限制条件和偏好。一个消费者的选择受到其收入水平和物品价格的限

31、制。如一个人的收入是既定的M,他只够买两种商品X和Y,它所可以买得商品的组合受到受M和价格PX、PY的限制。导读课本156-157的例子。由可以消费的X、Y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绘成的曲线,称消费也许性曲线,或预算线。预算线外的任何一点的组合超过收入水平,是无法支付的。预算线划分了能消费和不能消费数量组合之间的界线。预算线表达了支出成本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的组合集,即,M=PXX+PYY, 其中M=收入=支出消费者到底选择哪种组合,由他的偏好决定。二、消费者均衡此部分内容解决的就是消费者如何选择商品组合,这里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当消费者所选择的各种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达成总效用最大时,这种选择就是效用最

32、大化选择,这是也就是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以使效用最大化的方式配置其收入(资源)的状态。效用最大化就是达成最大也许的效用,或说在消费时使总效用达成最大。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消费时总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为目的(使一定的支出带来最大的享受或满足感)。因素在于他的消费组合受到其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的约束,只有以效用最大化为目的,才干充足地运用他的收入,并得到最大的满足。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每花费1元所买进的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每1美元支出的边际效用是从某种物品最后1单位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效用除以该物品的价格。即:=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或,=这一条件的实现,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

33、衡是消费者以使用效用最大化的方式来配置其收入的状态。这一条件下最大化得以实现的因素在于,假如,如,即消费者每单位货币在X商品上的支出所获得效用大于在Y上获得的效用,这时消费者继续将货币花费在X上就会获得更多的满足,于是他将放弃一部分Y的消费而继续选择消费X(由于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当然乐意将钱更多地花在能使自己得到更大满足的商品上)。由于消费任何一种商品最终将导致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当他增长X的消费时,每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就会不断下降,直至下降到X的边际效用等于Y的边际效用,这时再将货币(放弃消费Y的货币)用于X的消费就不会产生比消费Y得到更大的满足(即,=)。当达成这一状态时,无疑意味着消

34、费者在X上得到的总效用已经达成他所乐意再放弃Y时的最大值。由于此时消费商品Y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已经因不断放弃Y去消费X而递增,数量增长时边际效用递减,减少时当然就会产生递增,可用图表演示)已等于消费商品X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再放弃Y的话,将导致消费Y所带来的边际效用超过X,那么消费者对X所享有的最大满足(最大总效用)就会减少,这当然是它所不乐意做的。而这一均衡点也意味着在这一点消费Y时,假如再将货币从消费X转向Y的消费就不会产生比消费X得到更大的满足(由于只有更大时,他才会更多的消费Y),此时对Y的消费也达成了所乐意放弃X时的总效用的最大值。由于,当达成均衡点时,X的总效用已最大,Y的总效用也已

35、最大,所以X+Y的总效用实效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是的数量组合(x, y)即为实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者所选择的组合。或,当选择这一组合时,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达成消费者均衡。见书p. 64,面包和唱片的例子。图表证明,见165页图7-4。由于,TU=MU,所以只有当,=时,TUX+TUY围住的面积最大。*数学证明:效用函数和预算线之如下:TU=U(X, Y) (1)PXX+PYY=M (2)(2)式可改写为:M-PXX-PYY=0以不等于0的变量(拉格朗日乘数)乘上式得(M-PXX-PYY)=0 (3)将(1)、(3)式相加得到拉格朗日函数:Z= U(X, Y)+(M-PXX-PYY) (4)由于

36、(4)式中的(M-PXX-PYY)=0,所以Z与U(X, Y)的极大值同一。Z是X、Y、的函数。Z的极大值的必要条件是对所有自变量求其偏导数,Z=0:ZX=MUX-PX=0 (5) 其中MUX= UX(X, Y),以下同ZY=MUY-PY=0 (6)Z=M-PXX-PYY=0 (7)由(5)得,MUX=PX (8)由(6)得,MUY=PY (9)由(8)、(9)式可得,= 或 =,因此,效用函数U(X, Y)最大化的条件就是= 或 =就是货币的边际效用MUm三、边际效用与需求由于,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而消费者收入水平是既定的,故当价格P变动时,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当消费者依

37、照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多种商品的消费组合时,就要按照=的条件,建立新的消费组合。当价格既定,而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时,所能购买的商品量也会发生变动,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当消费者依照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多种商品的消费组合时,就要按照=的条件,建立新的消费组合。从边际效用理论推导出需求理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长,边际效用将递减。因此,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对于越少的边际满足感,消费者只乐意支付更少的价格。所以,对于更大的消费需求量,相相应的只能是更低的价格。从边际效用曲线直接可推导出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乐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数量与消费者在购买时实际支付的数量之间的差异。消费者消费一定量的商品要获得一定的总效用,其获得的总效用通常会超过他支出货币的而牺牲的总效用,两者之间的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