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基础积累(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形、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清洌(lie):清冷、清凉。 纤尘(xian):细小的灰尘。 倦怠(dai):懈怠。B、颀(qi)长:高。 黑 :形容黑暗。 氛(fen)围:气氛。C、断碣(jie):圆顶的碑石。 山坳(ao):山间平地。 汤汤(shang):水流大而急的样子。D、干圻(che):干裂。 贻(yi)笑大方:遗留。 戈壁(ge):沙漠地区。2、下列各句中加线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是 ( )A、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
2、之下,拿出他们那一套来,怡然自得。B、卢沟桥事变从前,我原拟到北平去看看,没有成行。C、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走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桀,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D、这首诗形式短小,语言简朴,意思好像十分浅近、透明,但又给人无穷的遐想,读来令人感同身受。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面对防不胜防的餐饮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B、科学家研制出的新型传感摄像机,可以探测到是否受测人在说谎。C、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保证。D、一条广告的好坏,不仅在于文字的精致,
3、构思的巧妙,还要考虑群众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6分)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辄令鼓琴,好其繁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
4、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注释:洽闻:见多识广。繁声:音律轻妙多变的乐曲。郑声:原指春秋时代郑国的音乐,后世称淫靡之音。雅颂:儒家所认为的正统音乐。4、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清行致称 称:得到B、不与席而让之曰 让:责备C、将令相举以法乎 举:推举D、而今数进郑声 进:演奏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处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C、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 属予作文以记之D、遣使召之 我见相如,必辱之6、以下句子分
5、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宋弘恪尽职守,不徇私情的一组是 ( )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 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 谭见弘,失其常度 弘推进贤士三十余人A、 B、 C、 D、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弘在光武帝即位后被授予太中大夫之职,以清廉之风受到人们的称赞。B、宋弘能恪守礼义,为人不苟。怒斥桓谭是其不苟处,引咎自责是其不苟处,而责皇帝仍是其不苟处。C、宋弘多次举贤荐能,是一位不徇私情、正直不阿的良臣。D、光武帝刘秀听了宋弘对自己委婉的规劝后,便面有愧色,表示歉意,并有了“不复令谭给事中”的实际行动,对于一个封建皇帝来说,这
6、一点是难能可贵的。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不与席而让之(3分)译文: (2)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3分)译文: (3)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4分)译文: (二)诗歌鉴赏(11分)阅读以下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叠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注: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省乌江镇东南凤凰山上。项羽兵败后,拒绝乌江亭长的渡江建议,在此自杀。 叠题乌江亭:一作乌江亭。 江东:指今芜湖、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 壮士:勇士,此指
7、项羽。9、两首诗都是咏史诗,各自对 一事发表了看法。(2分)10、两首诗对史事的主要看法是什么?(4分)答:甲: 乙: 11、你认为江东子弟能否卷土重来?简要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5分)答: 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返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起,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
8、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片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起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风景谈)12、这一段着力写茫茫的沙漠是
9、那样平坦,辽阔,燥然,其目的在于: ( )A、用沙漠的枯燥单调来反衬“延河夕照”、“桃园小憩”等画面的可爱。B、说明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大改变。C、写出沙漠的荒凉、贫瘠,目的是唤起人们去改造沙漠。D、说明自然是伟大的,即使是“纯然一色”的沙漠也是伟大的。(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每小题4分)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
10、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风景谈)13、在“北国晨号”这一“风景”“打算看一看”的情节便顺理成章了。B、这是一种正面衬托的写法。照片上的号兵,写得较细,可以补充朝阳下小号兵的形
11、象,一虚一实,一近一远,使小号兵的形象更加丰满清晰。C、这是一种反面衬托的写法,用照片上的小号兵反衬朝阳下的小号兵,使行文形成了起伏和波澜,更引人入胜。14、在“北国晨号”这一“风景”“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犹如雕像一般”的持枪战士凝重、威严的姿态,有刚有柔,体现出凛然难犯的民族精神。D、写小号兵和持枪战士不平均使用笔墨,而更侧重刻画了持枪战士,他“使我惊叹叫出声来”,他是民族精神的化身,这样写,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
12、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可惜的是往往暂时没有谁能定。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
13、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
14、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
15、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灯下漫笔)15、“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6分)(1)“至多不过是奴隶”就是_ _时代。(2)“下于奴隶的时候”就是_ _时代。(3)争“人”的价格,就是_ _时代。16、“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这个话里面又包含了怎样的感情?(3分)_ _ _17、在鲁迅看来,天下大乱的实质是什么?(3分)_ _ _ _19、为什么说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不值得神往?(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A、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
16、个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就挂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外国人有点遗憾,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王道士。(道士塔)20、没有任何关卡,外国人不用办任何手续就可以直接走到敦煌莫高窟跟前带走中国的大量珍贵文物,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3分)答: 21、“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就挂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仔细体会这句话的表达效果。(3分)答: B、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调做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过去的一个说法。这几年的成
17、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中国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的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道士塔)22、面对赞扬,为什么中国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3分)答: C、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牛车正要起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道士塔)23、请说说这段文字在全文中内容、结构及感情基调上的作用。(3分)答: 古诗文积累24、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白的地方(10分,每小题2分)(1)、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2)、其声呜呜然, , ,余音袅袅,不
18、绝如缕。赤壁赋(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赤壁赋 (4)、然力足以至焉,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 (司马迁)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答卷纸 成绩: 答题卡题号12345答案题号67121314答案8、(1)、 (2)、 (3)、 9、 10、甲: 乙: 11、 15、(1)、 (2)、 (3)、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1) (2) (3) (4) (5) 答案1、C 2、D(D、“感同身受”意思是心里感激得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
19、人向对方致谢。) 3、A 9、项羽垓下战败,自刎乌江。 10、甲:项羽若能“包羞忍耻”,江东子弟也许还能卷土重来。乙:项羽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会再为其效命。11、有观点言之成理即可。12、D 13、C 14、D15、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16、对这种奴隶相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留情面的加以暴露和批判、讽刺和鞭挞。17、天下大乱是“强盗”“作乱人物”争主子的宝座抢夺天下。18、不过是强盗罢了,开国皇帝是群盗之中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滑,或是外族人物,那些开国元勋则是帮他打天下的作乱人物。19、因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对于百姓来说,也不过是“暂时做稳了的奴隶时代”,中国革命的理想是人民当家作主,自由平等。20、因为(1)当时中国衰败软弱,无力保护;(2)官僚腐败无知,不想也不懂保护;(3)国人缺乏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无法保护。21、这句话形象地讽刺了中国文物保护的软弱无力,可笑可悲。22、因为敦煌文物的流失海外的耻辱仍无法抹去。23、暗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流失(或外国侵略者掠夺中国文化遗产);在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定下了全文悲愤的感情基调。24、(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3)又有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