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5816469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依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定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肯定的文学鉴赏实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酷爱。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出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美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剧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头。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肃穆,年纪也不少了

2、;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备了,完备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 。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

3、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剧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备结合,浑然一体。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依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1. 理解词人困难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2. 驾驭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确立重点为: 1.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 用典的贴切自然确定难点为: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看法,其实不然。本词表现了苏轼困难冲突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

4、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看法。又跟和尚密切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原来是冲突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分对待,采纳“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主动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看法。这首词中壮美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勉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冲突,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调。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

5、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敞胸襟。二、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一) 教学过程 引入 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入疏通文义 1、老师范读课文,正音2、学生翻译课文,正义 (有省略)写景 赤壁景物 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安静之景?明确写景的作用咏史 英雄周瑜 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2、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

6、抒怀 作者苏轼 1、“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2、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困难性。3、老师适当引导、点拨,并适时进行情感和思想教化归纳总结 老师设问:本文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备统一的?由学生来回答,并总结出鉴赏诗歌的两个要点,并板书 背诵全词 自由背后,再个人有感情的诵背布置作业 将本词与其他“赤壁诗”作比较(二)教法和学法 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发觉异同,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孰优孰劣。所以在教法和学法上主要运用比较法,辅之以朗读法、探讨法、练习法等等。1.在分析景物描写时,设问:长江有汹涌的时候,

7、也有安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安静之景?通过比较,得出景物特点及写景的目的。2.在分析咏史用典时,设问:赤壁之战中的英雄许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3.在分析情感的抒发时,在提出“人生如梦”是否消极颓废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将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本词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深化理解本词情感的困难性。一、导入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我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面对挫折、化解生活中的难题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可能有发泄、倾诉等几种方式。)林语堂曾经说苏轼是“秉性难移的乐天派”,那么我们

8、今日就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词,看看东坡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他曲折的仕途生活的。(板书课题、作者)二、学生齐读整首词,初步把握词作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三、解读文本1、小序引导学生分析小序的作用明确:小序点明白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2)地点:沙湖道中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老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指责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出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5)故,交代写作缘由。2、学习词的主体部分(1)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翻译为先”的原则)(2)引导学生思索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鉴赏诗歌“立足文本”的原则)问:读完这首词,哪些词语或句子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