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138-2010: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5811121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DF 页数:89 大小:9.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JJ138-2010: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CJJ138-2010: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JJ138-2010: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J138-2010: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pdf(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Ll 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JJCJJ138-2010备案号J1010-z O10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丘c a 1i o n f o r g e o t h e.Ia l s p a c eh e a u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010-04-17 发 布2010-10-01 实 施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住房 和城 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Te c h n i c 破s p e c h o 艏o n 忆r g e o t h e m a l s p a c eh e 扯

2、吧e 咄n e 品n gCJJ138-21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 日期:2 0 1 0 年 1 0 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北 京中华人民 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Te c h 汛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r g!h e n m 1s p a c eh e a t 咄e n g i n e 山n gq J138-2010兴申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西郊百万应)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开本:850 11Gg 毫米 1/32 印张:2%字数:千字z O10

3、年6月第一版 z O10年6月笫一次印刷定价:10l X,元统一书号:1511217Bs 5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a 7)本社网址:h t t p:/|螂 c a b。m.c n网上书店:h t t p:/丨螂 c h i n a b u d i n g。c o m c 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告第553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 的公告现批准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38-10,自10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l.3、5.1.6、9.2.5、9.3.3、11.0.5条为强制 性条 文,必

4、须严 格执行。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0年4月17日口根据原建设部 关于印发 Oz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E07彐12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设计基本规定;4 地热供热系统;5 地热井泵房;6 地热供热站;7 地热供热管网与末端装置;8 地热水供应;9 地热系统防腐与防垢;10 地热供热系统的监测与控制;11 环境保护;12 地热回灌;13 地热资源

5、的动态监测;施工与验收;15 运行、维护与管理;以及相关附录。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天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天津大学(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邮政编码:300072)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天津大学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天津市热力公司天津滨海世纪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城市建设研究院北京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汇通热力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西安市热力公司)4前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宁波海申环保能源技术开

6、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福州市地热管理处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地热研究培训中心(天津大学)陕西绿源地热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陕西四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蔡义汉 郑维民 蔡建新 杨 健王建国 柯柏林 高 峰 朱家玲李若中 马伟斌 林建旺 王 军汪健生 崔金荣 戴传山 王行运孟玉良 林正树王秉忱 汪集饧 张振国 廖荣平高顺庆 炱培琪 吴铁钧 韩金树许文发 董乐意 陈建平次目123总则 1术语 2设计基本规定 43,1 一般规定。43.2 热负荷 43.3 地热利用率 5地热供热系统 64.1 直接供热系统 64.2 间接供热系统 64.3 调峰系统 75 地热井泵房 95.l 土建 95.2

7、井泵 105,3 井口装置 115,4 地热流体除砂 116 地热供热站121 土建 126.2 供热站设备 126,3 供热站供配电 137 地热供热管网与末端装置147.1 地热供热管网 147.2 末端装置 148 地热水供应159 地热系统防腐与防垢169.1 一般规定 169.2 防腐措施 169.3 防垢除垢措施 1710 地热供热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811 环境保护 1912 地热 回灌 z o12.1 一般规定 2012.2 系统设计 2012.3 系统运行前准备 2012.4 系统运行 2112,5 系统停灌及回扬 2113 地热资源的动态监测 2214 施工与验收 2415

8、 运行、维护与管理 27附录A 非金属管材物理性能 29附录B 地热水质全分析报告 32附录C 雷兹诺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结垢性判定 33附录D 拉申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结垢性、腐蚀性判定 35附录E 回灌系统动态监测数据表 36附录F 回灌堵塞的判别及处理措施 37本规程用词说明 39引用标准名录 40附:条文说明 41Co n t e n t s1 (3e n e r a l Pr o v i s i o n s 12 Te r n n s 23 Ba s i c De s i g n Re q u i r e m e n t s 43.1 Ge n e r a l Re q o r e m e

9、n t s 43.2 He a t i n g Lo 删 43,3 Ge o t h e r Jn a l Ut 弦a Jo n Ef f i c i e n c y 54 Ge o t h e r m a l He a t i n g Sy s t e r n 64.1 Ge o t h e m l a l Di r e c t He a t i n g s y s t e m 64.2 Gt h e r r n a l In d i r e c t He a t i n g s y.s t e m -4.3 Pe a k Lo a d i n g s y s t e m f o r Gt

10、h e r r n a l s p a c e He a t i n g 75 Ge o t h e r【a l We 1l Pu m p s St a t i o n 95.1 Ci v Co n s t r u c t i o n 95.2 We l l Pu m p s 105.3 In a l l a t o n s a t We l 卜l Ka d 115.4%n d Re m o v a l f o r Ge o t h e r Jn a l Fl o d 116 Ge o t h e I三【l a l Hc a t i n g St a t i o n 126,1 Ci v i

11、l(o n s t r u c t i 0n 126,2 In s t a l l a t o n s a t He a t i n g s t a t o n 126.3 Po w e r Su p p l y s y 哽e m”137 Pi p e l i n e s a n d Te r r 血n a l Eq u i p m e n t f o rGe o t h e r m a l He a t i n g 147.l Pi p e h n e s f o r Ge o t h c r In a l Hc a t i n g 147.2 Te r m【n a l Eq o p m e

12、 n t f o r Ge t h c r m a l He a t i n g 148 Ge o t h e r m a l Do m e s t i c Wa t e r Su p p l y 159 An t i-c o r r o s i o n a n d Sc a h n g Pr e v e n t i On f o r8Ge o t h e.1 a l Sy s t e 1 9,1 Ge n e r a l Re q u i r e m e n t s 9,2 An t i-c o r r o s i o n Me a s u r e s 9.3 s c,a h n g Pr

13、e v e n t i n a n d Cl e a n i n g f rGe o t h e n Il a I He a t l n g Sy s t e m 10 Mo n i t o r i n g a n d Co n t r o i n g f o r(De o t h e r m a l He a t i n gs y s t e m 11 E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r o t e c t i On 12 Ge o t h e r m a l R。呐e c t i o n 12.1 Gc n e r a l Re q u i r c m e n t s

14、12.2 s y s t c m Dc s i g n 12.3 Pr e p a r a t o n f o r Re i n Je c t o n 12,饪 0p e r a t i o n 12.5 R0呐e c t i o n Te m n a t i o n 13 Dy n a r n i c Mo n i t o n g o f Ge o t h e r m a l Re s o u r c e s6 6 6171819202020202121Ex p l o t a t i o n 2214 C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Ex a n i n a t

15、i o n 2415 ()p e r a t i o n,Ma i n t e n a n c e s a n d a d n i n i s t r a t i o n 27Ap p e n d i x A Pr o p e r t i e s f o r Co r n r n o n No n u e t a l Pi p eMa t e r i a l s a n d Jo i n i n g Me t h o d s 29Ap p e n d i x B An a l y t i c a l Re p o r t f o r Ge o t h e r m a lFh 五d Qu a l

16、 i t y 32Ap p e n d i x C Ca l c u l a t i n g Me h o d o f Ry z n e r In d e x a n dDe t e r r n i n e o f Sc a h n g 33Ap p e n d i x】D Ca l c u l a t i n g Me t h。d o f Ia r s o n In d e x a n dDe t e r n e o f Sc a h n g a n d Co r r o s i o n 35Ap p e n d i x E Ta b l e o f Re i 硒e c t i o n Pr

17、 o c e s s e sMo n i t o r i n g 36Ap p e n d i x F Id e n t i f y a n d Ha n d l e Me a s u r e s f o r r e i 殉e c t i Onc l o g g i n g 37Ex p l a n a t i o n o f Wo r d i n g i n h i s Sp e c i 伍c a Jo n 39Li s t。f Qu o t e d s t a n d a r d s 40Ad d i t i o n:Ex p l a n a t i o n o f Pr o v i s

18、i o n s 0 41101 总 。贝 刂1.0.1 为使地热供热工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保护环境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以地热井提取地热流体为热源的城镇供热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1.0.3 开发地热用于供热时应同时考虑回灌措施,应采取采灌平衡或总量控制的开发方式。1.0.4 城镆地热供热工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 语2.0.1 地热资源 g e o t h e m a l r e u r c e s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能够为人类经济、合理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包括作为主要地热载体的地热流体及围

19、岩中的热能。2.0.2 地热田 g e o t h e r r n a l 伍d d在当前或近期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资源富集区。2.0.3 地热流体 g e o t h e r m a l f d温度高于25的地下热水、蒸汽和热气体的 总称。2.0.4 稳定流温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哎e a d y f l o w长期稳态开采条件下的地热流体温度。2.0.5 地热井 g e o t h e r m a l w e 能够开采出地热流体的管井。开采地热流体的井称为“开采井”或称“生产井”;将利用后的地热流体回灌到热储层的井称为“回灌井”。2.0.6 地

20、热直接供热系统 g e Ot h e r m a l 山r e c t l l e a t i n g s y s t e m地热流体直接进人终端用热设备的供热系统。2.0.7 地热间接供热系统 g e o t h e m a l i n d k e c t h e 椭n g w 哎e m采用换热器进行地热流体与供热循环水换热的供热系统。2。0.8 地热供热调峰系统 p e a k Io a d s y s t e m f Or g e o t h e r m a lh e a t 1n g承担供热尖峰热负荷的其他热源系统。2.0.9 地热防腐 g e o t l l e m a l a n

21、t c o r r o s o n防止地热流体对设各腐蚀而采取的措施。2.0.10 地热防垢 g e o t h e r m a l s c a k p r e v e n 0o n2防止地热流体结垢而采取的措施。2.0.11 地热流体除砂 g e o t h e r r n a l w a t e r s a n d r e m o v a l去除地热流体申固体颗粒的措施。2.0。地热回灌 g e o t h e r m a l r e 呐e c t。n将供热利用后的地热流体通过 回灌井,重新注人热储 的措施。2.0.1s 同层回灌 g t h e n n a l r e 呐 e c o o

22、 n h t o s a 1n e r e s e r v o i rb e d将地热流体田灌至同一开采热储的回灌方式。2.0.10 异层回灌 g e。t h e r r n a l r e 而e c d o n i n t o d e r e n t r e s e r-v o 1r b e d将地热流体回灌至不同热储的回灌方式。3 设计基本规定3.1-般规 定3.1.1 地热供热工程设计前,必须对工程场地及周边状况等资料进行搜集和调查。3。1.2 地热供热工程应依据地热资源勘查部门所提供的资源可采储量及地热井参数进行设计。主要参数应包括地热流体稳定条件下的温度、流量、压力或水位。3.1.3

23、 地热供热设计应确定地热供热负荷、调峰负荷、供热工艺流程和地热井井泵选型。3.1.4 地热供热系统设计与能源配置应考虑下列措施:1 采用地热梯级综合利用形式;2 设置调峰系统;3 采用蓄热储能系统;4 采用自动控制装置;5 采用低温高效的末端装置。3.1.5 中、低温地热田供热工程设计,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的保证程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的有关规定执行。3.2 热 负 荷3.2.1 地热用户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热负荷的确定应按国家现行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q J3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26和 公共建

24、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执行;既有建筑应按调查实际热负荷确定;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亻定执行。3.2.2 地热供热系统设计应以地热承担基本热负荷,辅助能源承担调峰热负荷。热负荷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 地熟基本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Qd=页抚Gr,PCp(扌d r d。)(3.2.21)式中:Qd 基本热负荷(k W);Gd 地热井开采量(m 3/h);仰地热流体的密度(k g/m 3);CP地热流体的定压比热 Ek J/(k g );鲡地热流体供水温度();彦d。无调峰装置时地热流体回水温度()。2 调峰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Qt=QQd

25、式中:Qt 调峰热负荷(k W);设计热负荷(k W)。3.3 地热利用率3.3.1 地热利用率应按下式计算:叩=鑫=午鸳式中:?地热利用率;地热实际利用热量(k W);Qm x 地热最大可供热量(k W);h 地热稳定流温();劫地热流体排放温度();J。当地年平均气温()。3.3.2 地热利用率不应小于 60%。(3.2.2-2)(3.3.1)4 地热供热系统4.1 直接供热系统4.1.1 当地热水水质符合供热水质标准,或供热系统及末端装置采用非金属材料并不会产生结垢堵塞时,可采用地热直接供热系统。4.1.2 地热直接供热系统应由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组成(图4.1.2)。热源部分应包括

26、地热开采井、回灌井等。图4,1.2 地热直供系统工艺流程示意1一开采井;2一回灌井;3一温控阀;4一循环泵;5一热用户4.2 间接供热系统4.2.1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宜采用间接供热系统。4.2.2地热间接供热系统由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组成(图4.2.2)。热源部分应包括地热开采井、回灌井、换热器等。4.2.3 温度较高的地热流体应采用高温段和低温段适合的末端设各实现地热能梯级利用。6图4.2.2 地热间供系统工艺流程示意1一开采井:2一回灌井;3一换热器;4一循环泵;5一热用户4.3调峰 系 统4.3.1 地热供热工程应设置调峰系统(图4.3.D。图4.3.1 地热供热调峰系统工艺流程示意

27、1一开采井:2一回灌井:3一换热器;4一循环泵;5一热用户;6一调峰热源4.3.2 调峰热源宜采用水源热泵,燃煤、燃气、燃油锅炉,市集中供热热源等。4.3.3 设计调峰热负荷应依据地域气象条件、地热利用率、术经济等因素确定。调峰负荷宜占总负荷的z O%40%。4.3.4 启动调峰系统的室外温度应按下式计算:城技1。k 亨啉鲁 x 嘛蝠冫 沼 奶式中乳畹圳劾凋蜂黍缵的蜥界蛰气蹰撑 h嘛葡 镟 勤讣剿 漩d b 圩i 犭 夤FJ此J,飕一设泔熟负裔 姗。拣 猓 暧 堇 外 撂 计 溻 虞 犭%5 地热井泵房5.1 土建5.1.1 地热井泵房位置选择和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满足城镇规划和小

28、区总体规划要求;2 应有维修场地和较好的通风采光条件;3 地热尾水应有排放去处。5.1.2 地热井泵房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井泵房宜采用地上独立建筑;2 井泵房与周边建筑间距不应小于10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513 自流并严禁采用地下或半地下井泵房。5.1.4 地上式井泵房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 平面布置应满足工艺和管理要求;2 井泵房室内地面应做排水明沟;3 井泵房地面标高应高于室外地面Om m;4 积水坑自流排水管管径应满足地热井出水量;5 应设置起重设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采用移动式起重设备 时,室内净 高不

29、应小于4.0m,且应在与井口垂直的屋顶设置不小于1.0m1.0m 的吊装孔;2)当采用固定式起重设各时,室内净高不应小于6m;3)吊装孔可设计为活动盖板;6 井泵房内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7 地热井中心线至内墙面的间距不应小于1.5m。5.1.5 地下或半地下式井泵房的建筑除应符合本规程第5.1.4条中第1、2款和第4 7款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井泵房屋顶应设置井泵提升孔、进出人孔、进气孔及排气孔,并做防水;进气孔、排气孔管道室外部分均应设防雨、防尘帽,并在附近设置警示标志;2 进气孔管道应高出室外地面300m m,排气孔管道应高出室外地面500m m;3 室内排水沟末端应设置集水

30、坑,并应安装 自动潜水排污泵;4 进出泵房的各种管道、电缆应预埋穿墙防水套管;5 地下式井泵房不应建在其他建筑物之下。5.I.6 当地热并水温超过0s 时,地下或半地下式井泵房必须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通道。5.2 井 泵5.2.1 地热井井泵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满足地热流体的温度和腐蚀性要求,宜采用耐热潜水电泵或长轴深井热水泵;2 井泵的选型应根据地热井的温度、流量、水质、动水位、静水位、井口出水压力等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泵的流量应根据单井的流量-降深曲线(Q-S曲线)确定,并考虑发展余量;2)井泵的扬程应按下式计算:H=+缁 GD式中:H井泵的扬程(m);H1动水位液面到

31、泵座出口测压点的垂直距离(m);H2系统所需的扬程(m);V流体流速(m/s);冖重力加速度(m/s 2);凡井内泵管的沿程阻力损失(m)。O5.2.2 地热井泵宜配置变频控制装置。5.2.3 井泵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井泵的吸人口必须位于动水位下8m 1o m 处;2 地热流体腐蚀性轻的地热井,井泵管的连接可采用法兰连接;腐蚀性严重的地热井,应选用特种石油套管并采用管螺纹连接;3 井泵管应安装水位测量管;4 井泵管表面应涂敷聚氨酯漆或环氧树脂漆等防腐涂料。5.2.4 每年供热期结束后应对地热井泵进行检修。5.3井口 装 置5.3.1 地热井应根据地热流体压力和温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类

32、型的井口装置。温度超过70或压力超过01MPa 的自流地热井,应采用防喷型井口装置。5.3.2 当地热流体含有天然气或其他有害气体时,井口应安装气水分离器。5.3.3 地热井口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 能承受所需的温度、压力;2 密封性良好;3 满足井管伸缩;4 配置测量流体温度、压力和流量的仪表;5 能适应更换泵型规格的要求;6 井口顶盖应具各可开启的水位测量孔。5.3.4 井口宜设置微正压氮气保护系统,且充氮装置应设置 自动压力控制设备。5。4 地热流体除砂5.4.1 当地热水含砂量的容积比大于0.05%0时,井口应设置除砂器。5.4.2 除砂器的选型应符合能耗低、排砂方便、流体温度降低少、

33、地热流体不与空气接触等要求。6 地热供热站6.1 土 建6.1.1 地热供热站宜靠近用热负荷中心,其位罩的选择、总平面布置和建筑应符合本规程第5.1.1、5。l。2条的规定。6.1.2 地上式供热站的建筑与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 平面布置应满足工艺要求;2 功能分区应明确且管理方便;3 供热站设备间地面应设爿0水明沟;4 外墙上应预留大型设备安装和维修时用的哑口;5 地热流体含有有毒气体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6.1.3 地下或半地下式供热站的建筑与结构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1.2条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备间排水明沟末端应设置集水坑,并应设置自动潜水排污泵;2 进出供热站的各种管道

34、、电缆应预埋穿墙防水套管;3 出入通道或在屋顶开设备吊装孔的尺寸应满足设备最大组件的运输要求;4 对于自流井,供热站必须与井口泵房隔离,两者之间不得设连接通道和开放型连接管道,也不得共用排污沟。6.2 供热站设备6.2.1 换热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传热性能好、流通阻力小、耐腐钊、在使用压力和温度下安全可靠;2 换热器应根据地热水温和水质选型及:生材;3 地热供热系统宜选用板式换热器,刈于高温、高压的地】2热供热系统应采用管壳式换热器;4 换热器进口处应设置过滤器。62.2 热泵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 热泵机组应根据工艺要求选型;2 对于有腐蚀性的地热流体,可选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的热泵

35、机组换热设各,或采用换热器将热泵机组与地热流体隔开的工艺流程;3 热泵机组应设置控制低温热源进水温度的自动控制装置。6.2.3 储水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根据工艺要求和场地情况,可采用水箱、水罐或蓄水池;2 选材应考虑地热流体的温度和腐蚀性;当采用钢制储水装置时,装置内部应进行防腐处理,且防腐处理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3 储水装置应采取保温措施;4 储水装置应设置溢流、泄水、放气口,并应设置温度及液位传感器;5 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供热站,储水装置必须设置直通室外的排气通道,不得将气体排至供热站内;6 储水装置应设置自动补水和水位高低限报警装置。6.3 供热站供配电6.3.1 地热供热系统

36、配电设备及配电线路的选择与安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o 54和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的规定执行。6.3.2 地热供热站、地热井泵房的防雷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执行。卫37 地热供热管网与末端装置7.1 地热供热管网7.1.1 地热供热管网的设计和施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QJ34和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q J28的规定执行。7.1.2 地热供热管道宜采用直埋敷设,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的规定。7.1.3 地热水输送管道应根据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按其腐蚀性

37、、结垢等特点,选用安全可靠的管材,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当采用非金属管材时,其性能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7.2末端 装 置7.2。1 地热供热系统末端装置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C】J142的规定。7.2.2 地热供热系统末端装置的设计应与地热供热站设计统筹考虑,设计参数和系统形式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7.2.3 地热供热系统末端装置的形式与供水温度可按表7.2.3选取。表7.2.3 地热供热系统末端装置形式与供水温度末端装置形式供水温度范围()宜采用的供水设计温度(散热器609060风机盘管406550地板辐射3

38、560【457.2.4 地热供热系统的末端设备应设置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并应按户设置热计量或热量分摊装置。48 地热水供应8.0.1 城镇区域性地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当地地热资源的情况,并结合城镇的发展规划进行。8.0.2 地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内容应包括地热水的利用方式、供应范围、供应规模以及系统设施的布置等。8.0.3 地热水宜就近利用,地热水输送时的温降不应大于0.6/k m。8.0.4 地热水供应宜采用直供系统。8。0.5 地热水直接供生活用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8.0.6 生活热水或其他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

39、。8.0.7 当地热水中含有H2S、CH4等有毒、可燃、易爆气体时,必须进行气水分离处理,并应加强室内的通风。8.0.8 对于区域性地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置保温调节池。8.0.9 地热水供应系统的调节池、泵站及其附属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规定。r9 地热系统防腐与防垢9.1一般 规 定9.1.1 地热供热工程防腐设计必须依据国家认定部门检测的水质全分析报告,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可按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执行。9.1.2 地热流体的腐蚀性和结垢性应依据水质分析报告或进行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地热流体中氯离子(Cl)毫克当量百分数小于或等于25%时,宜按雷兹诺指

40、数(Rr)判定地热流体的结垢性,雷兹诺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结垢性判定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有关规定;2 当地热流体中氯离子(_)毫克当量百分数大于25%时,宜按拉申指数(Lr)判定地热流体的结垢性;拉申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结垢性判定应符合本规程附录D的有关规定;3 地热流体的腐蚀性可按拉申指数判定,腐蚀性判定应符合本规程附录D的有关规定。9.1.3 设备和管道的外防腐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HG/T679的有关规定执行。9.2防腐 措 施9.2.1 当地热流体具有腐蚀性时,应采取下列防腐措施之一或同时采用两种以上措施:1 采用有换热器的间接供热系统;2 采用防腐材料;3 系统隔绝空

41、气;4 地热流体接触的金属表面涂敷防腐涂料;i 65 电化学防腐。9.2.2 与有腐蚀性地热流体直接接触的管道或容器,宜采用非金属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室外输送地热流体的管道,宜采用适合该流体温度和压力的玻璃钢材料;2 地热流体储存容器,宜采用内衬防腐材料的钢罐或采用玻璃钢材料;3 室内地热流体输送管道,可根据现行行业标准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的要求选用。9.2。3 当采用间接供热系统时,换热器前与地热流体直接接触的管道或设备,应采取隔绝空气或采取井口充氮气的防腐措施。9.2.4 受流体高速冲击、易磨蚀的部件和转动的部件,其金属表面不应采用涂敷防腐涂料的防腐方法。9.2.5

42、严禁采用在地热流体中添加防腐剂的防腐处理方法。9.2.6 当地热供热系统采用金属材料时,防腐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金属板之间的连接不宜采用叠接方式;2 除必须采用法兰连接的设备、阀门外,其他设备应采用焊接;3 设备停运时,应能将地热流体完全排净;4 应选择合理的介质流速;5 易损件应便于更换。9.3 防垢除垢措施9.3.1 对结垢性的地热流体,应对与地热流体直接接触的设备采取防垢或阻垢措施。9.3.2 阻垢可采用增压法、化学法或物理阻垢法。9.3.3 回灌系统严禁使用化学法阻垢。9.3.4 除垢可采用化学清洗、水力破碎和机械除垢等方法。710 地热供热系统的监测与控制10.0.1 地热井井泵

43、和循环泵应采用变频控制装置。10.0.2 地热供热系统应在便于观察到的位置设置监测仪表,并应监测下列重要参数:1 地热井供回水温度和循环供回水温度;2 地热流体侧流量和循环水侧流量;3 地热供回水压力和循环供回水及补水压力;4 地热井的水位。10.0.3 地热供热系统除应按本规程第10.0.2条的规定设置现场监测仪表外,还宜采用集中监控系统。10.0.4 流量、温度、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和精度应与二次仪表匹配。10.0.5 地热井的水位监测可采用自动水位监测仪,也可采用人工的导线电阻测深方法。10.0.6 井下自动水位监测仪测试探头应安装在井泵的吸人口5m 以上。信号线的保护套应与泵管固定,信

44、号线出井口处必须密封。811环境 保 护11.0.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0.2 当地热尾水排人城市污水管道时,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污水爿 仁 人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q 3082的有关规定。11.0.3 当地热尾水用于灌溉时,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的有关规定。0.4 当地热尾水排人地表水体时,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有关规定。0.5 地热供热尾水排放温度必须小于35。卫9Iz 地热 回 灌12.1一般 规 定12.1.1 地热供热系统应采取回灌措施。受污染的地热流体严禁回灌。12。1.2 地热回灌应采用原水同层回灌。

45、当采用异层回灌时,必须进行回灌水对热储及水质的影响评价。12.2系统 设 计12.2.1 地热回灌系统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系统。回灌可采用真空回灌、自然回灌或加压回灌等方式。12.2.2 地热回灌系统应包括井泵房、井口装置、地热回灌监测装置、水质净化过滤装置、排气装置、加压装置、进排水管路等。2.3 回灌井井口必须安装水位、水温、流量、压力等动态监测仪器仪表。12.2.4 回灌管网应能保证空气的排出和清洗方便。12.2.5 回灌水应进行过滤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基岩型热储层,回灌过滤精度应达到50u m;2 对孔隙型热储层,过滤精度应达到3u m 5u m。12.3 系统运行前准备12

46、.3.1 回灌前应对系统装置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开采井、回灌井的井口动态监测仪器仪表正常;2 回灌系统电源、设备和阀门状态正常;3 回灌管网已密闭;204 必须将生活热水尾水或其他被污染的地热水与回灌水分离,不得将其混入回灌水中。12.3.2 回灌前应对系统管路进行彻底冲洗,冲洗时间应以目测冲洗排水的透明度与原水相同时为合格。12.4系统 运 行12.4.1 回灌过程中应定期对开采量、回灌量、井口压力及水质进行动态监测。人工测量水位的测量管应只在动态监测时开启,测量结束后应及时关闭。回灌系统动态监测数据表可按本规程附录E的要求执行。14.2 回灌开始后,应及时检查整个回灌系统的密封

47、情况,定期检查排气罐和过滤装置是否正常。12.4.3 判断回灌井发生堵塞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回灌堵塞的判别及处理措施应符合本规程附录F的规定。12.4.4 当采用加压回灌时,回灌压力与流量应经过回灌试验确定。12.4.5 当过滤装置两端的压差达到50k Pa 6o k Pa 时,应进行清洗或更换滤料。1z。5 系统停灌及回扬12.5.1 停灌后应及时回扬洗井。12.5.2 回扬后应将回灌水管取出,并采取防腐等保养措施。12.5.3 回灌井井口应及时封闭,并应对系统进行密封,将液面以上的井管内充满氮气。,夕Is 地热资源的动态监测1s。0.1 地热井应进行地热资源长期动态监测、日常开采动态监测

48、和开发利用管理动态监测。1s。0.2 地热资源 日常开采动态监测应包括地热井的地热流体(包括回灌流体)的温度、流量、压力、水位和水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地热井的水位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停采期应测量静水位,开采期应测量稳定的动水位;2)供热期内,人工水位监测应每5d 进行1次,每次测量2次 3次,测水位时应同时记录水温;3)测水位的量具应每年校验1次。2 地热井地热流体稳定温度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稳定温度应每天监测1次;2)停采期,测温仪的探头应置于静水位以下1.0m 处;3)开采期,测温点应靠近井口;4)测量的仪器仪表应每年校验或标定1次。3 地热井的流量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流

49、量监测应包括瞬时流量监测和开采量统计,瞬时流量监测应每天1次,开采量统计每月不应少于1次;2)瞬时流量可采用井口水表进行监测,每次应测量2次 3次,也可采用流量传感器自动监测;3)计量流量的仪器,应每年校验或标定1次。4 地热井的水质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热井的水质检测项目应为水质全分析;2)地热井的水质监测应在供热期内进行,每年至少122次,取样时间应选在开采井达到稳态运行时;3)取样点应靠近井口,采样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执行;4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水质检测。1s。0.3 对地热开发规模较大的地区,应设置地热专用动态观测井。对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

50、可利用地热供热井进行动态监测。1s。0.4 地热井动态监测各项原始数据必须及时整理、校核,并应编制地热井动态监测资料统计表,资料应包括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且应按档案管理规定对资料进行系统归档保存。23M 施工与验收.0.1 地热供热工程施工应具备工程区域的工程勘察资料、项目可行性分析、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图纸会审记录等。1Z1。0.2 承担地热供热工程施工、监理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1+.0.3 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且应由工程监理单位审核批准。.0.4 地热供热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备、材料、配件等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性能检验报告,并应实行设备、材料报验制度;2 热泵机组及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