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印本的品类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雕印本的品类优秀PPT.ppt(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 雕印本的品类第一节 按时代区分一 唐本n雕版印刷术独创于何时,学术界尚无一样看法。雕版印刷术独创于何时,学术界尚无一样看法。有人认为唐太宗贞观十年(有人认为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起先雕版年)起先雕版印书,主要依据是明邵经邦弘简录卷四十印书,主要依据是明邵经邦弘简录卷四十六中的一段话:六中的一段话:“太宗后长孙氏,洛阳人。太宗后长孙氏,洛阳人。崩,年三十六,上为之恸。及宫司上其所崩,年三十六,上为之恸。及宫司上其所撰女则十篇,採古妇人善事,撰女则十篇,採古妇人善事,帝览而帝览而嘉叹,以后此书足垂后代,令梓行之。嘉叹,以后此书足垂后代,令梓行之。”n清代郑机引用并确定了邵经邦的观点,指
2、出:清代郑机引用并确定了邵经邦的观点,指出:“可见可见梓行书籍,不始于冯道。梓行书籍,不始于冯道。”n唐冯贽云仙散录引僧园逸录云:唐冯贽云仙散录引僧园逸录云:“玄奘以回玄奘以回锋纸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锋纸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玄奘法师玄奘法师于贞观三年(于贞观三年(629年)西游印度,十九年(年)西游印度,十九年(645年)归年)归国,宁德元年圆寂。所以这应是七世纪中叶的事。虽国,宁德元年圆寂。所以这应是七世纪中叶的事。虽然云仙散录已被公认为是一部伪书,这条材料不然云仙散录已被公认为是一部伪书,这条材料不尽牢靠,但唐代佛教徒为了传教,常把像刻在纸上施尽牢靠,但唐代佛教徒
3、为了传教,常把像刻在纸上施于四方却是事实,敦煌遗书中就有不少印有佛像的卷于四方却是事实,敦煌遗书中就有不少印有佛像的卷子,这也可说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子,这也可说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n九世纪,雕版印刷术已经流行。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九世纪,雕版印刷术已经流行。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云:云:n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二十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衒(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衒(xuan)卖于)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到处皆是(扬、越间多作市井,或持之
4、以交酒茗者,到处皆是(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书模勒乐天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长庆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四年冬十二月十日(625年年1月月2日)徽之书。日)徽之书。n清人赵翼陔(清人赵翼陔(gai)余丛考卷三十三刻)余丛考卷三十三刻书书册首先留意到这条材料,指出:书书册首先留意到这条材料,指出:“摹摹勒勒即刊刻也,则唐时已开其端歟?即刊刻也,则唐时已开其端歟?”王国维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也认为:两浙古刊本考也认为:“夫刻石亦可云摹夫刻石亦可云摹勒,而作书鬻书,自非雕板不行,则唐之中叶勒,而作书鬻书,自非雕板不行,则唐之中叶吾浙亦已有刊版矣。吾浙亦已有刊版矣。”这样
5、理解是符合实际状这样理解是符合实际状况的。况的。n当时民间雕印日常应用图书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当时民间雕印日常应用图书的现象已相当普遍,所以冯宿禁版印时宪书奏有云:所以冯宿禁版印时宪书奏有云:“准勅:准勅: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亦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或许冯宿的看或许冯宿的看法被接受了,所以旧唐书法被接受了,所以旧唐书文宗纪载:文宗纪载:“太和九年(太和九年(835年)十二月,年)十二月,丁丑,敕道丁丑,敕道府不得私置历日版。府不
6、得私置历日版。”n然而政府的这道禁令似乎收效甚微。现在尚存然而政府的这道禁令似乎收效甚微。现在尚存有乾符四年(有乾符四年(877年)和中和二年(年)和中和二年(880年)出年)出的历书,都是僖宗时期的出版物,后者还有的历书,都是僖宗时期的出版物,后者还有“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历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历”字样,显系民间雕字样,显系民间雕印的。这两部历书现均存伦敦。值得留意的是印的。这两部历书现均存伦敦。值得留意的是这个时期雕印的书,内容相当丰富并且呈现出这个时期雕印的书,内容相当丰富并且呈现出民间好用的特色。民间好用的特色。n唐柳训唐柳训序云:序云:“中和三年(中和三年(883年)癸年)癸卯夏,鑾
7、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卯夏,鑾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说、占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说、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浸染不行尽晓。板印纸,浸染不行尽晓。”依据这段记载,说依据这段记载,说明唐末成都书铺出售的,大部分已经是雕印本明唐末成都书铺出售的,大部分已经是雕印本了。了。n一般认为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雕印本,是一般认为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雕印本,是在唐懿宗咸通九年(在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印的金刚经。年)印的金刚经。它是由七张纸粘成一卷,全长十六尺,完整无它是由
8、七张纸粘成一卷,全长十六尺,完整无缺。卷首,还有一幅释迦牟尼佛在祇树给孤国缺。卷首,还有一幅释迦牟尼佛在祇树给孤国的说法图,妙相庄重,镂刻精致,是一幅技法的说法图,妙相庄重,镂刻精致,是一幅技法成熟的作品。卷末有成熟的作品。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玠为二亲敬造普施”一行。这一本书被英籍匈一行。这一本书被英籍匈牙利斯坦因窃取,现保藏于大英博物院。牙利斯坦因窃取,现保藏于大英博物院。n1953年,在四川成都东门外望江楼旁边唐墓中年,在四川成都东门外望江楼旁边唐墓中发觉的,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刻印的发觉的,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刻印的陀罗尼经咒,上刻古梵
9、文经咒和小佛像。陀罗尼经咒,上刻古梵文经咒和小佛像。这可以说是国内现存最古的印刷品了。这可以说是国内现存最古的印刷品了。n不过本世纪六十年头又发觉更早的刻经。美国不过本世纪六十年头又发觉更早的刻经。美国富善关于一件新发觉的最早印刷品的初步报富善关于一件新发觉的最早印刷品的初步报告(梁玉龄译,书林告(梁玉龄译,书林1980年年3期)说:期)说:n最近,有一项新的发觉,假如证明是确凿的话,最近,有一项新的发觉,假如证明是确凿的话,它将把木板印刷术的历史推前十五年左右,甚它将把木板印刷术的历史推前十五年左右,甚至更早一些。至更早一些。1966年年10月,一些朝鲜学者在庆月,一些朝鲜学者在庆州(位于朝
10、鲜东南部,古老的新罗王朝州(位于朝鲜东南部,古老的新罗王朝(668935的首都)佛国寺内,发觉一座名的首都)佛国寺内,发觉一座名叫释迦塔的石塔遭到破坏,经过调查,他们发叫释迦塔的石塔遭到破坏,经过调查,他们发觉在石塔内藏有一卷印刷的佛经。觉在石塔内藏有一卷印刷的佛经。n新发觉的经卷,是厚桑皮纸卷轴形式,轴心是竹制的,新发觉的经卷,是厚桑皮纸卷轴形式,轴心是竹制的,两端都涂以光漆。经文长约六百三十厘米,阔六厘米,两端都涂以光漆。经文长约六百三十厘米,阔六厘米,印刷部分为五点三厘米阔,由于经轴的保存状况较差,印刷部分为五点三厘米阔,由于经轴的保存状况较差,不能把它全部绽开,因而无法确定它的精确长度
11、。事不能把它全部绽开,因而无法确定它的精确长度。事实上,经轴的大约三分之一已遭到严峻的虫蛀;然而,实上,经轴的大约三分之一已遭到严峻的虫蛀;然而,其余部分的状况尚佳。经过进一步检查发觉经文是用其余部分的状况尚佳。经过进一步检查发觉经文是用一组木板进行印刷的,木板共十二块,每块约二十到一组木板进行印刷的,木板共十二块,每块约二十到二十一时长,经过印刷,然后将纸张粘连起来,成为二十一时长,经过印刷,然后将纸张粘连起来,成为连绵不断的经卷。连绵不断的经卷。n胡道静为该文做的注释中说:由于建塔是在公胡道静为该文做的注释中说:由于建塔是在公元元751年,所以这件印刷品的印成的年头,下年,所以这件印刷品的
12、印成的年头,下限是公元限是公元751年。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的年。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的汉字译本是弥陀山留居唐王朝首都长安的最终汉字译本是弥陀山留居唐王朝首都长安的最终一年译成的,也就是此经的第一个汉字译文。一年译成的,也就是此经的第一个汉字译文。所以这件印刷品的印成年头,上限是公元所以这件印刷品的印成年头,上限是公元704年。印品不能超越译成的年头。年。印品不能超越译成的年头。n富善还说:富善还说:“我认为,全部这一切,仍旧说明中国是我认为,全部这一切,仍旧说明中国是最早起先独创印刷术的国家,印刷术是从它那里传播最早起先独创印刷术的国家,印刷术是从它那里传播到四面八方的,而佛教是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13、。到四面八方的,而佛教是主要传播媒介之一。”n假如上述这件印刷品是牢靠的话,那么它的出现比咸假如上述这件印刷品是牢靠的话,那么它的出现比咸通九年(通九年(868年)雕印的金刚经还要早一百多年。年)雕印的金刚经还要早一百多年。现存的东西未必就是首先出现的东西,所以印刷术的现存的东西未必就是首先出现的东西,所以印刷术的独创年头事实上应当最早。有人说印刷术出现于唐代独创年头事实上应当最早。有人说印刷术出现于唐代之前,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不过还没有实物作证。之前,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不过还没有实物作证。n综上所述,从现有材料看,印刷术至迟出现于综上所述,从现有材料看,印刷术至迟出现于唐代。唐雕印本有日历,
14、佛经、字书、小学、唐代。唐雕印本有日历,佛经、字书、小学、诗集、以及阴阳杂说、占梦相宅、九宫五纬、诗集、以及阴阳杂说、占梦相宅、九宫五纬、道家著述等。刻书地点可考者有四川、江苏、道家著述等。刻书地点可考者有四川、江苏、浙江、洛阳、敦煌等处。浙江、洛阳、敦煌等处。二二 五代本五代本n五代雕印图书较唐代有了很大发展,比较突出五代雕印图书较唐代有了很大发展,比较突出的是国子监雕印的九经。的是国子监雕印的九经。n册府元龟云:后唐宰相、李愚生经学,因言汉时册府元龟云:后唐宰相、李愚生经学,因言汉时崇儒有三字石经,唐朝亦于国学刊刻。今朝廷日不睱崇儒有三字石经,唐朝亦于国学刊刻。今朝廷日不睱给,无能别有刊立
15、。尝见吴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类给,无能别有刊立。尝见吴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类绝多,终不及经典。如经典较定雕摹流行,深益于文绝多,终不及经典。如经典较定雕摹流行,深益于文教矣。及奏闻。勅下儒官田敏等考校经注。敏于经注,教矣。及奏闻。勅下儒官田敏等考校经注。敏于经注,长于诗传,孜孜刊正,援引证据,联为篇卷,先经奏长于诗传,孜孜刊正,援引证据,联为篇卷,先经奏定,而后雕刻。也就是在后唐长兴三年(定,而后雕刻。也就是在后唐长兴三年(932年)二月,年)二月,“中书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从之。中书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从之。”(旧(旧五代史卷四十二唐书五代史卷四十二唐书明宗纪)明宗纪)n九经是指
16、易经、诗经、书经、九经是指易经、诗经、书经、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仪礼、周礼、礼记。其梁传、仪礼、周礼、礼记。其中有四部是在后汉时才起先雕印的。中有四部是在后汉时才起先雕印的。n五代会要载:宋王溥:五代会要载:宋王溥:“乾祐元年(乾祐元年(948年)闰五月,国子监奏:年)闰五月,国子监奏:见在雕印板九经内,见在雕印板九经内,有周礼、仪礼、公羊、谷梁有周礼、仪礼、公羊、谷梁四经未有印本。今欲集学官校勘四经文字镂板。四经未有印本。今欲集学官校勘四经文字镂板。从之。从之。”下到后周太祖广顺三年(下到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年)六月,九经才全部印完,一共
17、用了二十年的时六月,九经才全部印完,一共用了二十年的时间。间。n所以王溥又说:所以王溥又说:“广顺三年(广顺三年(953年)六月,年)六月,尚书左丞兼判国子监事田敏进印板九经书、尚书左丞兼判国子监事田敏进印板九经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册。册。”n此外,后周国子监还雕印了一部经典释文,此外,后周国子监还雕印了一部经典释文,亦见会要同卷。亦见会要同卷。n由于这些书籍是由国子监主持刊刻的,书版也由于这些书籍是由国子监主持刊刻的,书版也藏在国子监,所以称为五代监本,其九经称为藏在国子监,所以称为五代监本,其九经称为监本九经。监本九经。n五代监本曾经宋人保藏
18、并加珍视。五代监本曾经宋人保藏并加珍视。n邵博河南邵氏闻见后录卷五云:邵博河南邵氏闻见后录卷五云:“予曾大予曾大父遗书,皆长兴年刻本,委于后火之余,仅存父遗书,皆长兴年刻本,委于后火之余,仅存仪礼一部。仪礼一部。”n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四周蜀九经中亦云: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四周蜀九经中亦云:予家有旧监本周礼,其末云:予家有旧监本周礼,其末云:“大周广顺大周广顺三年癸丑五月,雕造九经书毕。三年癸丑五月,雕造九经书毕。”前乡贡三礼前乡贡三礼郭嵠书。列宰相李穀、范质、判监田敏等衔于郭嵠书。列宰相李穀、范质、判监田敏等衔于后。经典释文末云:后。经典释文末云:“显德六年已未三月,显德六年已未三月,太庙宗长朱延熙
19、书。太庙宗长朱延熙书。”宰相范质、王溥如前,宰相范质、王溥如前,而田敏以工部尚书为详勘官。此书字画端严有而田敏以工部尚书为详勘官。此书字画端严有楷法,更无舛误。楷法,更无舛误。n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九经字样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九经字样中也提到他保藏过的九经字样:中也提到他保藏过的九经字样:“九九经字样一卷,往宰南城,出谒,有持故纸鬻经字样一卷,往宰南城,出谒,有持故纸鬻于道者,得此书,乃古京本,五代开运丙午于道者,得此书,乃古京本,五代开运丙午(946年)所刻,遂为家藏书籍老祖宗最古者。年)所刻,遂为家藏书籍老祖宗最古者。”n五代监本今已不存,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五代监本今已不存,
20、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中探讨过它的行款及影响:中探讨过它的行款及影响:n监本行款据日本室町氏所刊尔雅(古佚丛书有复刊本)监本行款据日本室町氏所刊尔雅(古佚丛书有复刊本)末有末有“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臣李鹗书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臣李鹗书”一行,其本避南宋讳,一行,其本避南宋讳,当是南渡后重翻五代监本或翻宋时递翻之本。其书每半页八行,当是南渡后重翻五代监本或翻宋时递翻之本。其书每半页八行,行大十六字,小二十一字,与唐人卷子本大小行款一一相近,窃行大十六字,小二十一字,与唐人卷子本大小行款一一相近,窃意此乃五代南北宋监中经注本旧式。他经行款固不免稍有出入,意此乃五代南北宋监中经注本旧式。他经行款固不免
21、稍有出入,然大体与当与之同。如吴中黄氏所藏周礼然大体与当与之同。如吴中黄氏所藏周礼秋官二卷,昭文秋官二卷,昭文张氏所藏礼记残卷,内府所藏孟子章句十四卷,皆与李张氏所藏礼记残卷,内府所藏孟子章句十四卷,皆与李鹗本尔雅同一行款,亦疑宋时监本。若翻监中之本,又后来鹗本尔雅同一行款,亦疑宋时监本。若翻监中之本,又后来公私刊本,若建大字本,兴国军本,盱江廖氏及相台岳氏本,凡公私刊本,若建大字本,兴国军本,盱江廖氏及相台岳氏本,凡八行十七字之本,殆皆渊源于此。八行十七字之本,殆皆渊源于此。n后唐明宗特别重视经书的雕印工作,使五代国后唐明宗特别重视经书的雕印工作,使五代国子监雕印经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册府
22、元子监雕印经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册府元龟卷龟卷608学校部刊校中记载,他曾下诏:学校部刊校中记载,他曾下诏:n朕以正经事大,不同诸书,虽以委国学差官勘朕以正经事大,不同诸书,虽以委国学差官勘注。盖缘文字极多,尚恐偶有差误,马缟以下注。盖缘文字极多,尚恐偶有差误,马缟以下皆是硕儒,各专经业,更令详勘,贵必精研,皆是硕儒,各专经业,更令详勘,贵必精研,宜委国子监于诸色选人中召能书人谨楷写出,宜委国子监于诸色选人中召能书人谨楷写出,旋会匠人雕刻。旋会匠人雕刻。n五代会要卷八经籍中还记载了王溥介绍五代会要卷八经籍中还记载了王溥介绍后唐国子监刻书的具体状况:后唐国子监刻书的具体状况:n后唐明宗长兴三年
23、(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九经印板,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文字九经印板,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各以所业本经句度钞写注出,细致看读,然后经本,各以所业本经句度钞写注出,细致看读,然后雇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刊刻印板,广颁天下。诸雇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刊刻印板,广颁天下。诸色人要写经,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织。色人要写经,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织。其年四月,敕太子来宾马缟、太常丞陈观、太常博士其年四月,敕太子来宾马缟、太常丞陈观、太常博士段颙、路航、尚书屯田员外郎田敏充详勘官。兼委国段颙、路航、尚书
24、屯田员外郎田敏充详勘官。兼委国子监,于诸色选人中,召能书人,端楷写出,旋付匠子监,于诸色选人中,召能书人,端楷写出,旋付匠人雕刻,每日五纸。人雕刻,每日五纸。n从这一系列的严格措施中,可以看出五代监本从这一系列的严格措施中,可以看出五代监本的质量是相当高的。将校勘者,书写人的姓名的质量是相当高的。将校勘者,书写人的姓名附于书后,也体现了当时国子监刻书的负责看附于书后,也体现了当时国子监刻书的负责看法。法。n这是官刻。五代时期还开了封建士大夫私家刻这是官刻。五代时期还开了封建士大夫私家刻书的风气。书的风气。n宋王明清挥尘录宋王明清挥尘录挥尘余话卷二载:毋丘挥尘余话卷二载:毋丘俭贫贱时,当借文选于
25、交游间,其人有难俭贫贱时,当借文选于交游间,其人有难色,发愤曰:色,发愤曰:“异日若贵,当板以镂之,遗学异日若贵,当板以镂之,遗学者。者。”后仕蜀为宰相,遂践其言。后仕蜀为宰相,遂践其言。n此毋丘俭当为毋昭裔之误。此毋丘俭当为毋昭裔之误。n宋史卷四百七十九毋守素传云:宋史卷四百七十九毋守素传云:“毋毋昭裔在成都,令门人勾中正、孙逢吉书文选昭裔在成都,令门人勾中正、孙逢吉书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镂板,守素赍、初学记、白氏六帖镂板,守素赍至中朝行于世,其嘉惠士林,固有足多者。至中朝行于世,其嘉惠士林,固有足多者。”n爱日斋丛钞卷一云:爱日斋丛钞卷一云:“自唐末以来,所在自唐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绝,蜀
26、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学校废绝,蜀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板刻九经,蜀主从之,由是蜀中文学复盛。板刻九经,蜀主从之,由是蜀中文学复盛。”n焦竑焦氏笔乘续集卷四雕板印书中曾焦竑焦氏笔乘续集卷四雕板印书中曾讲,在宋灭蜀时,他家的书板曾被运到汴京,讲,在宋灭蜀时,他家的书板曾被运到汴京,宋朝政府考虑到这些书板是毋家私财自造,仍宋朝政府考虑到这些书板是毋家私财自造,仍将书板发还。毋氏书遍销海内,其子孙民因而将书板发还。毋氏书遍销海内,其子孙民因而致富。致富。n除毋昭裔外,五代私人还有刻自家集子的。和除毋昭裔外,五代私人还有刻自家集子的。和凝在后唐为翰林学士,晋初为端明殿学士兼判凝在后唐为翰林
27、学士,晋初为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天福五年(度支,天福五年(940年)为相,后周显德二年)为相,后周显德二年(年(955年)卒。年)卒。n旧五代史卷宗一百二十七和凝传称他旧五代史卷宗一百二十七和凝传称他“平生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有平生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有集百卷,自篆于板,模印数百帙,分惠于人。集百卷,自篆于板,模印数百帙,分惠于人。”n又贯休禅月集有王衍乾德五年(又贯休禅月集有王衍乾德五年(923年)年)曇域后序,称其曇域后序,称其“检寻稿草及暗记忆者,约一检寻稿草及暗记忆者,约一千首,乃雕刻成都,题号禅月集。千首,乃雕刻成都,题号禅月集。”n再如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二跋
28、何水部集再如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二跋何水部集称该集为称该集为“天福本,但有诗二卷。天福本,但有诗二卷。”于此可于此可见,五代监本多为儒家经典,私家刻本则更及见,五代监本多为儒家经典,私家刻本则更及类书、集部等。类书、集部等。n五代刻本传世甚少。罗振玉鸣沙山石室秘录五代刻本传世甚少。罗振玉鸣沙山石室秘录雕版其次称:雕版其次称:“石室出唐韵、切韵石室出唐韵、切韵二种,为五代细书小板刊本。二种,为五代细书小板刊本。”n秘录还著录有金刚经梵夹小本,每本秘录还著录有金刚经梵夹小本,每本叶七行十四字。经后题:弟子归义军节度使特叶七行十四字。经后题:弟子归义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傅兼御史大夫谯郡开国侯曹元忠普施进
29、检校太傅兼御史大夫谯郡开国侯曹元忠普施受持,后晋天福十五年(受持,后晋天福十五年(950年)己(年)己(ji)酉岁)酉岁五月十五日记,雕板押衙雷廷美。五月十五日记,雕板押衙雷廷美。n曹元忠在大晋开运四年,还请匠人雕印过观世曹元忠在大晋开运四年,还请匠人雕印过观世音菩萨像与大圣毗沙门天王像,这些单篇佛像音菩萨像与大圣毗沙门天王像,这些单篇佛像下均刻有文字。对观世音菩萨像下所刻文字有下均刻有文字。对观世音菩萨像下所刻文字有云:云:“特进检校太傅谯郡开国侯曹元忠雕此板,特进检校太傅谯郡开国侯曹元忠雕此板,奉为城隍安泰,阖郡康宁。奉为城隍安泰,阖郡康宁。”下署下署“时大晋开时大晋开运四年丁未岁七月十五
30、日纪。匠人雷廷美(小运四年丁未岁七月十五日纪。匠人雷廷美(小字)字)”n国内现存五代雕印本当推杭州雷峰塔所出一国内现存五代雕印本当推杭州雷峰塔所出一切如来心隐私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毛切如来心隐私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毛春翔在古书版本常谈春翔在古书版本常谈唐五代刻本中作如唐五代刻本中作如此介绍:此介绍:n1924年年8月月27日,杭州雷峰塔突然倒塌,发觉日,杭州雷峰塔突然倒塌,发觉经卷,乃吴越国钱俶刻的陀罗尼经,时在经卷,乃吴越国钱俶刻的陀罗尼经,时在宋太祖开宝八年,论时代,已入宋朝,而其时宋太祖开宝八年,论时代,已入宋朝,而其时钱氏犹未纳土,视五代刊物亦可。钱氏犹未纳土,视五代刊物亦可。
31、n经卷长七尺六寸,高二寸五分,卷端题曰:经卷长七尺六寸,高二寸五分,卷端题曰:“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捨入西关砖塔永充供给。卷、捨入西关砖塔永充供给。”经文共二百七经文共二百七十一行,每行十字,皮纸印,墨色淡而无香气。十一行,每行十字,皮纸印,墨色淡而无香气。因经卷塞在砖空内,年久受潮,不免霉烂,首因经卷塞在砖空内,年久受潮,不免霉烂,首尾完具中无破空的少极。浙馆所藏一卷,首尾尾完具中无破空的少极。浙馆所藏一卷,首尾皆有缺佚;惟浙江博物馆藏的一卷,首有供给皆有缺佚;惟浙江博物馆藏的一卷,首有供给佛图及钱俶题字。佛图及钱俶题字。n在此
32、之前,在此之前,1917年,吴兴天宁寺经幢被毁,幢年,吴兴天宁寺经幢被毁,幢中也发觉同样经卷,其题记云:中也发觉同样经卷,其题记云:“天下都元师天下都元师吴越国王钱弘印宝箧印经八万四千部在宝吴越国王钱弘印宝箧印经八万四千部在宝塔供给,显德三年(塔供给,显德三年(956年)丙辰岁记。年)丙辰岁记。”(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引)但是这次发觉(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引)但是这次发觉的经卷下落不明。的经卷下落不明。n综上所述,五代虽然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而综上所述,五代虽然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而且政权频繁更迭,但是在中国雕版史上却是一且政权频繁更迭,但是在中国雕版史上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阶段。首先,国子监雕印儒
33、家经个特别重要的阶段。首先,国子监雕印儒家经书是五代刊本的主流;其次家刻本蓬勃兴起在书是五代刊本的主流;其次家刻本蓬勃兴起在五代本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再次,公私雕五代本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再次,公私雕印佛经都相当普遍。印佛经都相当普遍。三三 宋本宋本n宋是我国雕版印刷事业的昌隆时代。在玉堂宋是我国雕版印刷事业的昌隆时代。在玉堂先生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六记载:宋章俊卿先生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六记载:宋章俊卿云:景德二年(云:景德二年(1005年)五月戊年)五月戊(wu)申,(真申,(真宗)幸国子监阅库书,问祭酒邢昺:宗)幸国子监阅库书,问祭酒邢昺:“书版几书版几保?保?”昺曰:昺曰:“国初不及四
34、千,今十余万,经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史正义皆具。史正义皆具。”n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余犹及见老儒先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行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行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可见北可见北宋公私雕印图书事业发展都很快速。宋公私雕印图书事业发展都很快速。n宋代刻书事业空前旺盛是与宋代统治阶级大力提倡,宋代刻书事业空前旺盛是与宋代统治阶级大力提倡,
35、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刻书实力提高等缘由亲密相关。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刻书实力提高等缘由亲密相关。为了巩固政权,太祖、太宗实行了中心集权的方法,为了巩固政权,太祖、太宗实行了中心集权的方法,州县长官由文士担当,而大批官员则由科举产生。和州县长官由文士担当,而大批官员则由科举产生。和唐代科举名额限定不同,宋代科举向文人广泛开放,唐代科举名额限定不同,宋代科举向文人广泛开放,只要文章合格,不分门第、乡里,都可录用。学问分只要文章合格,不分门第、乡里,都可录用。学问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录官,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造子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录官,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造成了宋人宠爱读书、藏书、刻书的社会风气。成了宋人
36、宠爱读书、藏书、刻书的社会风气。n仁宗时又起先在各州县设立学校,逐步进展为仁宗时又起先在各州县设立学校,逐步进展为公立学校和私设学院都可以讲学。讲学之风大公立学校和私设学院都可以讲学。讲学之风大盛,也刺激了儒书的出版工作。盛,也刺激了儒书的出版工作。n提倡佛道,也是宋代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措施之提倡佛道,也是宋代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措施之一。宋太祖统一后,对佛教实行爱护政策,以一。宋太祖统一后,对佛教实行爱护政策,以争取南方地主阶级的支持,同时也为麻痹人民争取南方地主阶级的支持,同时也为麻痹人民的思想。的思想。n同样,朝廷也重视道教。仁宗曾命徐铉校正道同样,朝廷也重视道教。仁宗曾命徐铉校正道书,真宗复
37、命王钦若主持续编道藏,搜编道书书,真宗复命王钦若主持续编道藏,搜编道书四千三百多卷。全国各地还大修道观,道教得四千三百多卷。全国各地还大修道观,道教得以广泛流行。这就是宋代大量雕印佛道经书的以广泛流行。这就是宋代大量雕印佛道经书的社会背景。社会背景。n宋代编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宋代编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神医普救、册府元龟、苑英华、神医普救、册府元龟、彤管懿范等大型类书和总集。在客观上推彤管懿范等大型类书和总集。在客观上推动了宋代刻书事业的发展。动了宋代刻书事业的发展。n总之,公元总之,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后,政治日益安定,年宋朝建立后,政治日益安定,经济日益发达,为刻书印书事为
38、之兴盛,供应经济日益发达,为刻书印书事为之兴盛,供应了条件,而四川、浙江在五代已经逐步形成了了条件,而四川、浙江在五代已经逐步形成了两个刻书中心,也为宋代出版业的旺盛奠定了两个刻书中心,也为宋代出版业的旺盛奠定了基础。基础。n宋代刻书大抵分公私两大系统,即官方刻书和宋代刻书大抵分公私两大系统,即官方刻书和私家刻书,即官刻本和私刻本。私家刻书,即官刻本和私刻本。n宋代官府刻书特别留意为政治服务,就其出版宋代官府刻书特别留意为政治服务,就其出版图书的内容言,明显偏重经史。图书的内容言,明显偏重经史。n宋史卷二百六十六李至传载:太宗淳宋史卷二百六十六李至传载:太宗淳化五年(化五年(994年)兼判国子
39、监李至上言:年)兼判国子监李至上言:“五五经书疏已板行,惟二传、二礼、孝经、经书疏已板行,惟二传、二礼、孝经、论语、尔雅七经疏义未备,岂副仁君论语、尔雅七经疏义未备,岂副仁君垂训之意!。今直讲崔颐正、孙奭、崔偓佺皆垂训之意!。今直讲崔颐正、孙奭、崔偓佺皆励精强学,博通经义,望令重加雠校,以备刊励精强学,博通经义,望令重加雠校,以备刊刻。从之。刻。从之。”n同年,李至又建议:同年,李至又建议:“国子监旧有印书钱物所,国子监旧有印书钱物所,名为近俗,乞改为国子监书库官。名为近俗,乞改为国子监书库官。”于是于是“始始置书库监官,以京朝官充,掌印经史群书,以置书库监官,以京朝官充,掌印经史群书,以备朝
40、廷宣索赐予之用,及出鬻而收其直以上于备朝廷宣索赐予之用,及出鬻而收其直以上于官。官。”(宋史(宋史职官志)职官志)n这说明国子监不仅是宋朝的最高学府,而且还这说明国子监不仅是宋朝的最高学府,而且还是国家的主要出版机构,其雕印的重点则为经是国家的主要出版机构,其雕印的重点则为经史群书。到真宗时,经传正义皆具,而到北宋史群书。到真宗时,经传正义皆具,而到北宋末年,正史也全部由国子监镂版颁行了。末年,正史也全部由国子监镂版颁行了。n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五宋书云:嘉祐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五宋书云:嘉祐中,以宋、齐、梁、陈、魏、北齐、周书舛谬中,以宋、齐、梁、陈、魏、北齐、周书舛谬亡缺、始召馆职雠校。曾巩等
41、以秘阁所藏本多亡缺、始召馆职雠校。曾巩等以秘阁所藏本多误,不足凭以是正,请诏天下藏书之家悉上异误,不足凭以是正,请诏天下藏书之家悉上异本。久之,始集。治平中,巩校定南齐、梁、本。久之,始集。治平中,巩校定南齐、梁、陈三书上之;刘恕上后魏书;王安国上陈三书上之;刘恕上后魏书;王安国上北周书,政和中始皆毕,颁之学官。北周书,政和中始皆毕,颁之学官。n南宋时国家虽经祸乱,经济方面也困难重重,南宋时国家虽经祸乱,经济方面也困难重重,但国子监仍旧出版了大量的经史图书。但国子监仍旧出版了大量的经史图书。n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四云:监本书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四云:监本书籍,绍兴末年所刊。国家艰难以来
42、,固未睱及。籍,绍兴末年所刊。国家艰难以来,固未睱及。九年(九年(1139年)九月,张彦实待制为尚书郎,年)九月,张彦实待制为尚书郎,始请下诸道学,取旧监本书籍,镂板颁行。从始请下诸道学,取旧监本书籍,镂板颁行。从之。之。n n然取者多有残缺,故胄监刊六经,无汉书。然取者多有残缺,故胄监刊六经,无汉书。二十一年(二十一年(1151年)五月,辅臣复以为言。上年)五月,辅臣复以为言。上谓秦益公曰:谓秦益公曰:“监中其他缺书,亦令次第镂板,监中其他缺书,亦令次第镂板,虽重有费,不惜也。虽重有费,不惜也。”由是经籍复全。由是经籍复全。n宋代雕印佛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公私所宋代雕印佛经达到了空前绝后
43、的程度,公私所刊佛藏共有六部,凡三万五千一百八十一卷,刊佛藏共有六部,凡三万五千一百八十一卷,于乃义古籍善本书佛、道教藏经的版本源流于乃义古籍善本书佛、道教藏经的版本源流及鉴别学问(四川图书馆学报及鉴别学问(四川图书馆学报1979年第年第3期)作过介绍,现节录如次:期)作过介绍,现节录如次:一、开宝藏一、开宝藏 北宋开宝四年(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派高品、年)宋太祖赵匡胤派高品、张从信等人主持,在益州监雕大藏经,至太平张从信等人主持,在益州监雕大藏经,至太平兴国八年(兴国八年(983年)大部刻成。此种佛藏,係年)大部刻成。此种佛藏,係依据唐代智昇和尚的开元释教录编排,大依据唐代智
44、昇和尚的开元释教录编排,大部分在益州刊刻,刻成移到汴京。据记录,全部分在益州刊刻,刻成移到汴京。据记录,全藏有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经版藏有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经版十三万多片。十三万多片。n此书框高此书框高22.5厘米,每版二二行,每半叶五行,厘米,每版二二行,每半叶五行,行十四字或十六、十七字。硬黄纸、卷轴装,行十四字或十六、十七字。硬黄纸、卷轴装,用千字文编号。就现存残卷看,版心刻经用千字文编号。就现存残卷看,版心刻经名、张次及编的字号,卷尾有名、张次及编的字号,卷尾有“大宋开宝某年大宋开宝某年某岁奉敕雕造某岁奉敕雕造”及刻工姓名,也有印刷的经过及刻工姓名,也有印刷的
45、经过及年月。及年月。n此书现仅有零残本,北京图书馆藏开宝藏阿此书现仅有零残本,北京图书馆藏开宝藏阿惟越致遮经上卷,国内和日本也还存其它零惟越致遮经上卷,国内和日本也还存其它零卷。此本字体仿欧书,整齐有稜角,但仍具疏卷。此本字体仿欧书,整齐有稜角,但仍具疏落之致。落之致。二、崇宁万寿大藏二、崇宁万寿大藏 宋神宗元丰三年(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福州城外白马山年),福州城外白马山的东禅寺冲真、普明、咸晖等和尚发起刻印佛的东禅寺冲真、普明、咸晖等和尚发起刻印佛藏,至宋徽宗政和二年(藏,至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毕成,但在年)毕成,但在南宋绍兴、乾道以及元至治、泰定年,还多次南宋绍兴、乾道以
46、及元至治、泰定年,还多次修补。据记录,全藏六千四百三十四卷,起先修补。据记录,全藏六千四百三十四卷,起先用梵夹装,计五百九十五函,千字文编号,用梵夹装,计五百九十五函,千字文编号,始始“天天”字,终字,终“虢虢”(guo)字。)字。n此书框高此书框高23.8厘米,每半页六行,第行十七字。厘米,每半页六行,第行十七字。其所以称之为其所以称之为“崇宁万寿大藏崇宁万寿大藏”,是依据主持,是依据主持人普明有题记说:人普明有题记说:“福州等觉禅院住持普明收福州等觉禅院住持普明收经版头钱,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经版头钱,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雕造雕造大藏经,印版计五百余函,时崇宁元年日谨题。大藏经,印版计
47、五百余函,时崇宁元年日谨题。”n(案:(案:“崇宁崇宁”是宋徽宗赵佶其次次改元的年是宋徽宗赵佶其次次改元的年号,号,“等觉禅院等觉禅院”即东禅寺。)此本现有零册即东禅寺。)此本现有零册存北京、南京、上海等图书馆,字体仿柳公权存北京、南京、上海等图书馆,字体仿柳公权书,易于鉴别。书,易于鉴别。三、毗庐大藏三、毗庐大藏 此藏也是福州版。北宋政和二年(此藏也是福州版。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开年)开雕,至南宋乾道八年(雕,至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告成。主持人年)告成。主持人为本明、宗鉴、行宗、了一和尚及蔡俊臣、冯为本明、宗鉴、行宗、了一和尚及蔡俊臣、冯檝(檝(ji)、陈询、陈靖、刘渐等人。)、
48、陈询、陈靖、刘渐等人。n此本框高此本框高24.3厘米,每半页六行,行十七字,厘米,每半页六行,行十七字,六千一百一十七卷,也是梵夹本,五百六十七六千一百一十七卷,也是梵夹本,五百六十七函。有刻工姓名。现存的一卷,尾有一段记录:函。有刻工姓名。现存的一卷,尾有一段记录:“福州开元禅寺主持传法赐紫慧通大师了一、福州开元禅寺主持传法赐紫慧通大师了一、谨募众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文武官僚资崇禄谨募众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文武官僚资崇禄住圆成雕造毗庐大藏经版一副,时绍兴戊住圆成雕造毗庐大藏经版一副,时绍兴戊(wu)辰闰八月囗日谨题。辰闰八月囗日谨题。”n(案:毗庐大藏即以此得名。)现北京图(案:毗庐大藏即以
49、此得名。)现北京图书馆和日本存有少数零本,字体仿欧阳询书,书馆和日本存有少数零本,字体仿欧阳询书,为宋刻的标准体。为宋刻的标准体。四、思溪圆觉藏四、思溪圆觉藏 宋绍兴二年(宋绍兴二年(1132年)湖州归安县松亭乡思溪年)湖州归安县松亭乡思溪王永从、阖家捨资开雕此藏,劝缘住持圆觉禅王永从、阖家捨资开雕此藏,劝缘住持圆觉禅院,怀琛及净梵和尚帮助,因此得名思溪圆院,怀琛及净梵和尚帮助,因此得名思溪圆觉藏。此藏的刻印反映南宋初年浙江省已流觉藏。此藏的刻印反映南宋初年浙江省已流行刻书事业。全本一千四百二十一部,五千四行刻书事业。全本一千四百二十一部,五千四百八十卷,梵夹本装为五百五十函,千字文百八十卷,
50、梵夹本装为五百五十函,千字文编号,始编号,始“天天”终终“合合”。n此本框高此本框高24.2厘米,每半叶六行,行十七字,厘米,每半叶六行,行十七字,卷尾刻有王永从的题识,也是为卷尾刻有王永从的题识,也是为“祝廷今上皇祝廷今上皇帝帝”的,并刻有的,并刻有“雕经作头李孜、李敏、印经雕经作头李孜、李敏、印经作头金绍,掌经沙门觉清,幹雕经沙门法祖,作头金绍,掌经沙门觉清,幹雕经沙门法祖,对经沙门仲谦、行坚、静仁、道能、修敏、都对经沙门仲谦、行坚、静仁、道能、修敏、都对证宗鉴。对证宗鉴。”等等列举了编辑(掌经)、校对等等列举了编辑(掌经)、校对(对经)和刻工领班(作头)等姓名。(对经)和刻工领班(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