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欧表使用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兆欧表使用大全.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兆欧表定义。兆欧表又称绝缘电阻摇表,是一种测量高电阻的仪表,用来测量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绝缘电阻值。是一种可携带式的仪表,兆欧表的表盘刻度以兆欧(M)为单位。手摇式兆欧表的组成 一般的兆欧表主要由手摇直流发电机、磁电系比率表和测量线路组成。为什么要进行绝缘测试?现代生活日新月异,人们一刻也离不开电。在用电过程中就存在着用电安全问题,在电器设备中,例如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它们的正常运行之一就是其绝缘材料的绝缘程度即绝缘电阻的数值。当受热和受潮时,绝缘材料便老化。其绝缘电阻便降低。从而造成电器设备漏电或短路事故的发生。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就要求经常测量各种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判断
2、其绝缘程度是否满足设备需要。同时可以用兆欧表辅助排故。为什么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而不用万用表测量?普通电阻的测量通常有低电压下测量和高电压下测量两种方式。而绝缘电阻由于一般数值较高(一般为兆欧级)。在低电压下的测量值不能反映在高电压条件下工作的真正绝缘电阻值。它是测量绝缘电阻最常用的仪表。它在测量绝缘电阻时本身就有高电压电源,这就是它与测电阻仪表的不同之处。兆欧表用于测量绝缘电阻即方便又可靠。正确使用兆欧表兆欧表在工作时,自身产生高电压,而测量对象又是电气设备,所以必须正确使用,否则就会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1)测量前必须将被测设备电源切断,并对地短路放电,决不允许设备带电进行测量,以保
3、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2)对可能感应出高压电的设备,必须消除这种可能性后(兆欧表使用时应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且远离大的外电流导体和外磁场),才能进行测量。(3)被测物表面要清洁,减少接触电阻,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4)测量前要检查兆欧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主要检查其“0”和“”两点。即摇动手柄,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兆欧表在短路时应指在“0”位置,开路时应指在“”位置。(5)接线必须正确无误,兆欧表有三个接线桩,“E”(接地)、“L”(线路)和“G”(保护环或叫屏蔽端子)。保护环的作用是消除表壳表面“L”与“E”接线桩间的漏电和被测绝缘物表面漏电的影响。在测量电气设备对地绝缘电阻时,“L”
4、用单根导线接设备的待测部位,“E”用单根导线接设备外壳;如测电气设备内两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时,将“L”和“E”分别接两绕组的接线端;当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时,为消除因表面漏电产生的误差,“L”接线芯,“E”接外壳,“G”接线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层。(6)为了测试各种电压等级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制成了500V、1000V、2500V、5000V等各种电压规格的兆欧表。500 V以下的电气设备选用 5001000 V的兆欧表;瓷瓶、母线、刀闸应选用 2500 V以上的兆欧表。(7)摇动手柄的转速要均匀,一般规定为120 转分钟,允许有20的变化,最多不应超过25。通常都要摇动1min后,待指针稳定下来
5、再读数。如被测电路中有电容时,先持续摇动一段时间,让兆欧表对电容充电,指针稳定后再读数,测完后先拆去接线,再停止摇动。若测量中发现指针指零,应立即停止摇动手柄。(8)在测电容器、电缆等大电容设备时,读数后一定要先断开接线后方能停止摇动,否则电容电流将通过表的线圈放电而烧损表计。如果摇动手柄后指针即甩到零值,则表示绝缘已损坏,不能再继续摇,否则将使表内线圈烧坏。(9)测量完毕,应对设备充分放电,否则容易引起触电事故。其他注意事项。1、“L”、“E”、“G”与被测物的连接线必须用单根线,绝缘良好,不得绞合,表面不得与被测物体接触,并尽可能短些。2、摇测过程中不得用手触及被试设备,还要防止外人触及。
6、3、兆欧表未停止转动以前,切勿用手去触及设备的测量部分或兆欧表接线桩。拆线时也不可直接去触及引线的裸露部分。4、兆欧表应定期校验。校验方法是直接测量有确定值的标准电阻,检查其测量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以内。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及常用知识解答特殊情况解答1. 在测容性负载阻值时,兆欧表输出短路电流大小与测量数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兆欧表输出短路电流的大小可反映出该兆欧表内部输出高压源内阻的大小。当被测试品存在电容量时,在测试过程的开始阶段,兆欧表内的高压源要通过其内阻向该电容充电,并逐步将电压充到兆欧表的输出额定高压值。显然,如果试品的电容量值很大,或高压源内阻很大,这一充电过程的耗时就会加长。其长度可
7、由R内和C负载的乘积决定(单位为秒)。请注意,给电容充电的电流与被测试品绝缘电阻上流过的电流,在测试中是一起流入兆欧表内的。兆欧表测得的电流不仅有绝缘电阻上的分量,也加入了电容充电电流分量,这时测得的阻值将偏小。如:额定电压为5000V的兆欧表,若其短路输出电流为80A,其内阻为5000V/80A62M如:试品容量为0.15F,则时间常数=62M0.15F9 (秒)即在18秒时刻,电容上的充电电流仍有11.3A。由此可见,仅由充电电流而形成的等效电阻为5000V/11.3A442M,若正常绝缘为1000M,则显示的测得绝缘值仅为306M。这种试值已不能反映绝缘值的真实状况了,而且试值主要是随容
8、性负载容量的变化而改变,即容量小,测试阻值大;容量大,测试阻值小。所以,为保障准确测得R15s,R60s的试值,应选用充电速度快的大容量兆欧表。我国的相关规程要求兆欧表输出短路电流应大于0.5mA、1mA、2mA、5mA,要求高的场合应尽量选择输出短路电流较大的兆欧表。2. 为什么测绝缘时,不但要求测单纯的阻值,而且还要求测吸收比,极化指数,有什么意义?在绝缘测试中,某一个时刻的绝缘电阻值是不能全面反映试品绝缘性能的优劣的,这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同样性能的绝缘材料,体积大时呈现的绝缘电阻小,体积小时呈现的绝缘电阻大。 另一方面,绝缘材料在加上高压后均存在对电荷的吸收比过程和极化过程。
9、 所以,电力系统要求在主变压器、电缆、电机等许多场合的绝缘测试中应测量吸收比-即R60s和R15s的比值,和极化指数-即R10min和R1min 比值,并以此数据来判定绝缘状况的优劣。3 在高压高阻的测试环境中,为什么要求仪表接G端连线?在被测试品两端加上较高的额定电压,且绝缘阻值较高时,被测试品表面受潮湿,污染引起的泄漏较大,示值误差就大,而仪表G端是将被测试品表面泄漏的电流旁路,使泄漏电流不经过仪表的测试回路,消除泄漏电流引起的误差。4在校测某些型号绝缘仪表L、E两端额定输出直流高压时,用指针式万用表DCV档测L、E两端电压,为什么电压会跌落很多,而数字式万用表则不会?用普通的指针式万用表
10、直接在兆欧表L、E两端测量其输出的额定直流电压,测量结果与标称的额定电压值要小很多(超出误差范围),而用数字万用表则不会。这是因为指针式万用表内阻较小,而数字万用表内阻相对较大。指针式万用表内阻较小,兆欧表L-E端输出电压降低很多,不是正常工作时的输出电压。但是,用万用表直接去测兆欧表的输出电压是错误的,应当用内阻阻抗较大的静电高压表或用分压器等负载电阻足够大的方式去测量。5能不能用兆欧表直接测带电的被测试品,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人身安全和正常测试,原则上是不允许测量带电的被测试品,若要测量带电被测试品,不会对仪表造成损坏(短时间内),但测试结果是不准确的,因为带电后,被测试品便与其它
11、试品连结在一起,所以得出的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数据,而是与其它试品一起的并联或串联阻值。6为什么电子式兆欧表几节电池供电能产生较高的直流高压?这是根据直流变换原理,经过升压电路处理使较低的供电电压提升到较高的输出直流电压,产生的高压虽然较高但输出功率较小。(如电警棍几节电池能产生几万伏的高压)7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时,有哪些因素会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为什么?A) 电池电压不足。电池电压欠压过低,造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测出的读数是不准确的。B) 测试线接法不正确。误将L、G、E三端接线接错,或将G、L连线G、E连线接在被测试品两端。C) G端连线未接。被测试品由于受污染潮湿等因素造成电流泄
12、漏引起的误差,造成测试不准确,此时必须接好G端连线防止泄漏电流引起误差。D) 干扰过大。如果被测试品受环境电磁干扰过大,造成仪表读数跳动。或指针晃动。造成读数不准确。 E) 人为读数错误。在用指针式兆欧表测量时,由于人为视角误差或标度尺误差造成示值不准确。F) 仪表误差。仪表本身误差过大,需要重新校对。数字9.高阻绝缘表现场测容性负载时(如主变),指针显示阻值在某一区间突然跌落(不是正常测试时的最大值区间内的缓慢小幅摆动),快速来回摆动,是什么原因?造成该现象主要是试验系统内某部位出现放电打火。 绝缘表向容性被测试品充电中,当容性试品被充至一定电压时,如果仪表内部测试线或被测试品中任一部位有击
13、穿放电打火,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判别办法: (1)仪表测试座不接入测试线,开启电源和高压,看仪表内是否有打火现象发生(若有打火可听到放电打火声)。 (2)接上L、G、E测试线,不接被测试品,L测试线末端线夹悬空,开启高压,看测试导线是否有打火现象发生。若有打火现象,则检查:a)L、G测试线芯线(L端)与裸露在外的线(G端)是否过近,产生拉弧打火。b)L端芯线插头与测试座屏蔽环或测试夹子与被测试品接触不良造成打火。c)测试线与插头、夹子之间虚焊断路,造成间隙放电。 (3)接入被测试品,检查末端线夹与试品接触点附近有无放电打火。 (4)排除以上原因,接好被测试品,开启高压,若仪表仍有上述现象则说明被测试品绝缘击穿造成局部放电或拉弧。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