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GG心理学背诵宝典社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GG心理学背诵宝典社会心理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十三、社会心理(一般两个单选)本章内容为2019年考纲新加,从大纲上看几乎涵盖了社会心理学。前面都讲的是个体心理,本章讲的是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也就是处于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及心理现象)(一)社会化1、社会化的含义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2、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家庭的特殊作用:不同教养方式的对社会化有重要影响。包括专断型(控制,限制和过分保护):子女社会责任感低,攻击行为更多容忍型(放任,不加控制):子女也倾向于冲动,
2、攻击,缺乏独立性和负担责任的能力。权威型(综合两者的优点):能力更强,自尊心也相对较高。同辈:个人自由选择,有高度心理认同感;独特的亚文化;没有强制的性质。学校(从正面将社会规范,道德价值观和知识技能传授给新一代人)包括教师威信:有威信的教师,会促进学生积极的社会化教师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媒体:(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视:一方面具有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作用,另一方面,低级电视节目会导致青少年学坏。此外,电视减少了家庭成员的交流。网络:一方面提供了各种信息的学习渠道,另一方面网络的不良信息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3、社会化的理论
3、社会角色引导就是个体在社会中,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就是大家各司其责以维持社会稳定。(作为学生的角色就应该好好读书)社会比较机制费斯廷格认为人们倾向于把自身状态和他人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正如男性通过对比他人的金钱和社会地位来估计自己的实力,女人通过对比外貌和身材来估计自己的竞争力)社会学习机制(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学习(看别人做菜),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也能有何直接强化一样的作用。亚社会认同亚社会是对于与较大社会背景下的较小社会背景,包括(社区,学校,工作单位)。在一个亚社会环境中,既存
4、在与大社会相一致的社会化机制,同时也可能具有与大社会不同甚至相悖的要求、规范、价值倾向和强化手段。亚社会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会首先以亚社会为出发点,并在其被要求、期望和奖惩的环境中被引导。人们只有在完成对亚社会良好适应的前提下,才能顺利成长和发展。不同的亚社会生活经验,是人们在获得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大学生主要是在学园里进行社会化的)(二)社会认知1、自我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也叫自我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5、。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詹姆斯的自我理论自我概念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自我的讨论。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material self)、社会我(social self)和心理我(mental self),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 詹姆斯认为,三种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体我要求客体
6、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赞赏。米德的自我理论米德从社会整体及社会和个体的互动的视角来定义自我,按照符号相互作用论 (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的思想解释自我及其形成和发展。他的主要观点有:1自我的主客体分化2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一类是概化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s),即社会文化整体。另一类他人是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3. 自我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preparatory phase),原始的自我尚不能运用符号,只能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第二,游戏阶段(
7、play stage),儿童用游戏扮演不同的重要他人角色,学习其态度和观念,并学会从对方角度看待自己。第三,社会角色扮演阶段(game stage),即儿童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将他人行为综合为整体印象,从概化他人角度衡量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社会的价值观、态度、规范、目标,由此内化于个体,形成自我。米德的自我理论强调了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对情境的能动反应性,对认识自我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概化他人的思想很好解决了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的困惑。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创建者弗洛伊德提出了其关于自我的独特的概念。他将自我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
8、per ego)三个部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不能再被压抑,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出现精神疾病,一是人在痛苦的挣扎中实现人性的升华。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埃里克森(Erikson, 1968)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对于这些危机,人们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面对,从而对自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提出,通过适当的方式度过危机,会促进自我成熟,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特别强调早期的母婴关系。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
9、反映性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s)或感知。自我与愉快经验相联系的“好我”、与痛苦和安全受到威胁相联系的“坏我”,以及和难以容忍的焦虑相联系的“非我”或被拒绝的自我部分,都是人际关系经验的产物。自我图式(self-schema)理论是由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H. Markus,1977)提出的。所谓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指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2、归因归因(attribution)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海德将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内部因素;外部
10、因素。个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努力等;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运气等。动机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韦纳认为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成败是由于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一个是决定成败的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尔发生的。要综合两个维度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认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行为原因除了有内外与稳定性两个维度外,还有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如果是可控的,意味着行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内外控者所理解的控制点位置不同,因而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凯利的三维理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
11、因:区别性:行为者的反应是否是针对于特殊刺激物的。一致性:行动者的反应是否与其他人的一致。一贯性:行动者的反应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将外部归因进一步区分为刺激物和情境,使归因更为明确。详细描述了人们如何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因的机制,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析行为的原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包括(对自我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和对人际的知觉 )印象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
12、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所以面试时第一印象很重要)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晕轮效应(Halo Effect):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情人眼里出西施)预言自我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 Prophecy):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实
13、。罗森塔尔效应试验:学年初,告诉小学老师根据可靠测验预测,他们班级里有一些孩子将会有优异、惊人的成绩。实际上没有这个测验,是随机指定学生的。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 (Tversky & Kahneman,1973) a. 表征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b. 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 h
14、euristic)c. 调整性启发(adjustment heuristic)或称锚定启发(anchoring heuristic)社会判断社会判断是指一个人对社会性质的自我主观意识,也可以指社会舆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评论,包括了归因和刻板印象等。刻板印象:也称类属思维,也许是个人对某社会群体的图式,是一种知识结构,可以为认知过程减少资源消耗。具体的表现有:性别刻板印象;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等。【比如,人们一般认为男性独立、刚强、心胸开阔、好攻击。女性则表现为依赖性强、温柔、敏感、脆弱;男性擅长学习理工类专业,女性更适合学习文史类专业。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即使表面上认同了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地位,但传
15、统的刻板印象依然以一种自动化的方式对人们的日常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关于刻板印象的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它自身的加工】社会态度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态度的构成要素1、态度的认知成分 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2、态度的情感成分 一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3、态度的行动成分 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态度的特点(一)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随着人与
16、周围世界,特别是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人获得了对于人和事物的认识,学会了对人和事物进行选择。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个人新的社会学习经验的建立而改变。(二)态度有具体的指向 与一定的具体对象相关联的。(三)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一致性亦即稳定性,它指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态度会倾向于一致。一贯性指时间特征上的持久性,即态度形成后,它会在新的态度改变要求出现前一直保持不变。(四)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态度可能是简单明确的,比较容易确认和保持;也可能是复杂的,不太容易形成一个明确的指向,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冲突现象。态度的维度1、指向 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2、
17、强度 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3、深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4、向中度 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5、外显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5、内隐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些个体不能回忆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作用,是更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Greenwald et al.,1995)。具有如下鲜明特征:社会性:包含社会、文化影响积淀性:社会历史事件和生活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无意识性:自动、无意识的过程启动性:旧有的经验和认知对当
18、前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内隐社会认知的活动脱离了意识的监控,直接测量法已无法证明内隐认知过程的存在。为此,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所采用的是间接测量技术和方法。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补笔法 阈下条件法 反应时法 内隐联想测验(IAT):IAT测验是一组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以反应时差异为指标来测量概念间内在的联系强度,从而间接反映个体的内隐心理倾向。(三)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
19、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的交往形成定向性影响。人际关系发展阶段(一)交往定向阶段 交往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二)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探索是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三)感情交流阶段 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到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四)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人际关系从融洽的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五个阶段:1分歧 2收敛 3冷漠4逃避
20、5终止人际关系的原则:一、真诚原则 二、交互原则 三、功利原则 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五、情境控制原则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沟通过程(communication process)的七个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等。沟通种类:一、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二、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三、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五、个人内沟通与人际沟通六、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七、新兴沟通
21、类型2、亲密关系当两个人的相互依赖性很大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即为亲密关系。主要包括:亲情、友谊、爱情爱情的三角理论爱情三角理论(R.Sternberg, 1986):所有的爱情都应含有三要素: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凸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Romeo & Juliet effect):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
22、更加牢固。心理学家德瑞斯考尔等人(Driscoll,1972)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他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抗拒心理,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 3、偏见与歧视偏见(prejudice)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点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歧视是指不平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偏见与歧视的成因1. 社会化历程2. 认知因素3. 动机因素4社会分层减少偏
23、见和歧视的方法(一)对抗刻板印象(二)平等接触(三)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4、利他行为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根据助人行为的动机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即利他行为(Altruism)。另一类助人行为具有个人意图。与利他主义的慈善行为相比,有些助人行为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发生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三者之间是一个包含的
24、关系。人帮助别人的原因:(一)社会生物学解释进化心理学:本能与基因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自然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将有更好的种族存留机会,从而使它们的物种能够留存下来。(二)社会交换论观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三)社会规范论观点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各种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人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由于这一规范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人的长期影响,使人都获得了报答别人善意和帮助的观点。 (四)进化心理学的解释1.交互利他行为理论交互利他行为(reciprocal
25、altruism)理论认为,只要利他者能够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从受惠者那里获得回馈式的收益,那么促使人类在非亲属之间产生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就能够得以进化(参见巴斯,2019)。2.社会契约理论进化心理学家(Cosmides & Tooby,1992)提出了社会契约理论来解释人类合作性交换活动的进化过程,并特别致力于探究人类如何来解决欺骗问题(参见巴斯,2019),认为人类已经进化出了5种能力来解决社会交换中的欺骗问题,从而确保交换活动得到保障,包括:人类必须识别其他的个体、记住与不同个体的交换历史、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和愿望、识别其他人的需要和愿望、并用代价和收益来对各种不同的交换事物
26、进行表征。5侵犯行为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这种伤害行为可以是实际造成伤害的行动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侵犯行为的分类1. 从侵犯的方式上看,侵犯可以分为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2.从侵犯的动机上看,侵犯可以分为报复性侵犯(retaliatory a。ggression)和工具性侵犯(instrumental aggression)。3. 根据侵犯的指向性,还可以分为公然侵犯(overt aggression)和关系侵犯(relational aggression)。侵犯行为的解释侵犯的本能理论侵犯是一种本能,
27、是由遗传获得的,而非习得的。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死本能是一种对内自我破坏的倾向。生的本能会把侵犯推向他人,把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外部,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人的攻击力是由内而发,而且人类的侵犯行为不会消失。重要的是让人们有机会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将侵犯性释放出来(体育竞技、自由搏击)。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侵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侵犯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于实施侵犯,而战争就成了发泄侵犯冲动的重要途径。侵犯的生物学理论侵犯归于个体内部脑机制:海马:影响情绪;杏仁核:该区域受到电击时,温和的机体变得暴躁;当该区域的神经活动被抑制时,暴躁的机体变得温和;大脑皮层
28、:皮层受损时,会表现出更激烈的侵犯行为。神经递质:5羟色胺:抑制攻击(5羟色胺少,侵犯增多);雄性激素:增加攻击性挫折侵犯理论米勒和多拉德认为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会增加一个人作出侵犯行为的可能性。挫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对意图的认知的影响,当人们认为别人有意给自己造成挫折的时候,人们才侵犯他人。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侵犯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侵犯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 1.侵犯行为习得的机制(1)通过强化(reinforcement)习得侵犯行为因做出攻击行为
29、而获得奖励(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关注) ,导致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大。(打我娃娃实验)(2)通过观察习得侵犯行为 通过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习得侵犯。 模仿电影中的成年人或者卡通人物,出现攻击玩具的行为。(四)社会影响1、说服霍夫兰的改变说服模型该模型主要说明了说服在什么时候产生和怎样产生。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人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能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具体见本节影响因素部分)。当态度发生改变后,新态度会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保持,态度转变为行为,一旦态度转变为行为,该行为将加强或极化新态度,逐步固
30、化为信念,成为持久的行为模式。2、从众与服从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依从(compliance)指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服从(obedience)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真从众 外显行为,内心看法皆一致 表里如一,心服口服 任务难度大,依赖性较强权宜从众 表内不一致,迫于群体压力 阿希实验中的从众不从众 表不从,内心从(群体的领导者,面对群体激奋),表里一致的真
31、不从众(常见于比较自我,主见非常强的人) “登门槛”效应 脚在门栏内,从小请求到大请求。低球技术 先让对方看到答应后的好处,等到答应后再放出后面的附加代价。 “留面子效应” 先提出很大的要求,被拒绝后再减低要求。过度理由效应 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内在的理由。最低要求启动策略 用最低要求的方式来请求别人做出捐助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启动别人善意捐助行动的策略。 “哪怕是一分钱也有帮助”3、去个性化含义: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去做的反社会行为。是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个体化行为产生的原因:1.匿名性、 2.传染性、 3. 更加
32、易受影响。解释观点:1、大群体,匿名性和高水平的唤醒是去个性化的条件。这些条件导致个体淹没在群体中,丢失了自己的身份感。另外,去个性化减少了每个人心中的恐惧。 2、人们在集群中丧失了个人身份,而采取了一个新的身份,这个身份由他在群体中的角色定义 3、感到迷失在群体中会促使人们为了获得身份并被识别出来,做出一些使自己在群体中突显的事情。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惰化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
33、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5、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6、合作、竞争与冲突合作(cooperation)是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竞争(competition)则是与合作相对立的概念,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合作与竞争的原因 1. 自我利益最大化2.
34、相互依赖3.情感与承诺4.攻击本能冲突是个体或群体感受到另一方采取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并进行反击的现象。冲突的作用 突既有积极作用的一方面,也有消极、破坏作用:首先,在某些情况下,冲突是深化互动双方了解的一种途径,如有时候群体决策中成员间发生认知冲突,可能导致观念改变。其次,群际间的冲突是群体确认其同一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此外,社会学家还提出,冲突能够变革。后记社会心理这一章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心理学这一门课程,要知道这门课本科阶段是要上一个学期的。心理学导论的大标题是一章的内容,这里的小标题居然也是一章得内容。不过还好一般分值不会很大。就2019年考到的两道题目来说,许多人认为,坐火车比乘飞机更
35、安全。这种社会判断的成因是(B) A。调整性启发B。可得性启发C。代表性启发D。参照点启发。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无偿献血属于(D)A。本能的亲社会行为B。纯粹的利他行为C。纯粹的利已行为D。间接的互惠行为。这两道题出的还是挺细致的,有一定难度,不仅要掌握相关内容,而且还要对内容有一定的理解。第一个,可得性启发是指那些容易被回忆或联想。由于航空事故给人们的印象深刻,所以坐火车比乘飞机更安全。第二个是社会交换理论,其实和献血没啥关系,因为一切行为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都是获取大利益付出小代价,属于互惠行为。所以,大家还是多把书看几遍为好,一般出大题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介绍KurtLewin:勒温(1890
36、-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SolomonE.Asch:阿希(1907-199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她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特质的因素分析、测验编制以及文化因素和团体差异对测验分数的影响等方面。196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HaroldH.Kelley:凯利(192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有很大影响,主要贡献集中于群体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人际关系等方面。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RobertRosenthal:罗森塔尔(193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人际期望,即一个人对另一个行为的期望本身将导致该期望成为现实。同时他还对非言语交流很感兴趣LeonFestinger: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第 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