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的普通话。口语:是人们口吐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风格。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是在口语的根底上形成的,易于反复琢磨、加工,使之周密、严谨,因而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文学语言:经过加工、标准的书面语。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根底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根底的方言。现代汉语标准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
2、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展标准。第二章 语音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音高:声音的上下,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音色: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音节:语音构造的根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的局部,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局部。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
3、用的音高变化。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与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与状况。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复元音:复元音指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调值:指音节上下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相对音高:用比拟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与幅度。五度标记法: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一样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音节
4、:是语音的根本构造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语调:说话或者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与上下长短的变化,这些总称语调。意群:从意义上的联系来看,词与词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意义整体,这就叫做“意群。节拍群:在较大的意群里,按照疏密不同的意义关系与构造层次再划分更小一些的意义整体。逻辑停顿:有时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某一观点,表达某种感情,而在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这种停顿通常叫做逻辑停
5、顿。重音:语句中念得比拟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叫做重音。句调: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第三章 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笔画: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或线叫一笔或一画。笔画的具体形状叫笔形。复合笔画: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笔画的链接。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件构成。部首: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笔顺: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象形: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月,雨,牛,羊。有的像
6、事物的整体轮廓,有的像事物的特征局部,有的除了具体的事物还有必要的附带局部。象形者,画成基物,随体拮诎,日月是也。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者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义的造字法。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另一种是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末,上,下,朱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如取,涉,武,休会意者,比类合谊,以凡指挥,武信是也。形声:就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与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定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定形: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定音:
7、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定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主要有义序法、音序法与形序法,其中形序法又包括笔画法、部首法与号码法。音序法:按照字音排列字的顺序。韵书。形序法:按照字形排列字的顺序。笔画法:根据笔画数与笔形的顺序编排字。部首法:按部首编排汉字。同部首的字,又按笔画数与笔形顺序排列。号码法:按字形确定的号码编排汉字。四角号码。汉字编码:指把汉字变换成代码,主要指汉字输入码的编制。错字:指写得不成字,标准字典查不到的字。别字,又叫“白字,把甲字写成乙字。错别字简称错字。第四章 词汇词汇:又叫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者特定范围的词与固定短语的总与。语素:语言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8、确定语素可以用替代法。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词根:指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词语素与成词语素。词缀: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区别词与语素可以用剩余法,区别词与短语可以用扩展法。固定短语: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自由短语: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略语:语言中经过压缩与省略的词语。简称: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连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词义: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词的概括性:词指的是整类事物或现象,舍弃各种具体的个别的特征
9、,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考察词义有没有模糊性主要看词所指的事物与相邻事物有无明确的界限。理性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局部叫做理性义。又叫概念义、主要意义。色彩义:也叫附属义,附着在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引申义:在根本义的根底上经过推演开展而产生的意义。比喻义:借用一个词的根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所产生的新义。同音词:语音一样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语义场:通过不同词之间的比照,根据它
10、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出来的类。同义义场:意义一样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同义义场,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同义词。反义义场: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语境: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与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上下文语境: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词语搭配:实质是词语可以再怎样的语境中出现。根本词汇:是根本词的综合,它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根底,是语言中的那些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
11、理解运用的根本词的总称。一般词汇:根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古语词:指来源于古代文言著作里的那些文言词与历史词。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与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现实生活中,但为别的词所代替,一般口语不太使用。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词。方言词:产生、通行于方言区的语词。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行业词:指各行业与科学技术上应用的词语,也叫“专科词语。隐语: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熟语:又叫习用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包括成语、惯用语与歇后语。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局部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