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在实践中.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8035270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在实践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在实践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在实践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在实践中.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在实践中的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在实践中的适用作者张涛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劳动争议司法

2、解释(三)前 言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全国人大于2019年6月29日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这部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为立法宗旨的法律中,有些条款是存在争议的,典型的就是第八十二条的“二倍工资”起算时间和第八十五条的“赔偿金”以及第八十七条的“赔偿金制度”与第四十七条的“经济补偿金制度”。有关第八十二条的“二倍工资”起算时间的问题,笔者已经在漫谈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渊源和如何正确理解第六条第二款两文作了专门和专题阐述,故本文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写)和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

3、法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最高法民一庭编写)以及其它相关资料谈一下对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理解,至于第八十七条的“赔偿金制度”与第四十七条的“经济补偿金制度”将另文阐述。一、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在劳动监察程序中的适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

4、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关于第八十五条如何理解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指出:关于“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的规定,从性质上说属于一种类似加处罚款的执行罚措施,对于用人单位逾期不向劳动者支付应当支付的费用的,通过加收一定数额赔偿金的手段,促使用人单位履行支付义务,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责令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的前提,是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其向劳动者支付相关费用的法定义务。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字面意思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该条款主要解决的是

5、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不支付加班费以及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劳动报酬(工资、加班费、假日报酬和有酬缺勤报酬)和离职金(经济补偿金)的问题。大多数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对其实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列举的任意一种侵权行为时,首先想到的是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以工资报酬不含加班费为例:劳动行政部门在受理后,应依法对劳动者投诉的事项进行调查了解。在了解过程中,有些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行政部门没有办法对劳动者与其约定的工资的工资违反最低工资制度,在向劳动行政部门陈述的过程中随意编排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理由(比如

6、:旷工、请事假等)。有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一旦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进行否认,双方就对劳动报酬和离职金(经济补偿金)发生争议,双方就应当通过劳动仲裁程序和司法诉讼解决,其实则不然。有关劳动报酬问题。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并且进一步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于“克扣”和“无故

7、拖欠”的问题,劳动部对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分别作出了认定标准:规定第十八条所称“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用人单位的免责事由和劳动监察程序举证义务:(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规定第十八条所称“

8、无故拖欠”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包括:(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根据上述两个定义,用人单位在劳动监察程序中陈述的劳动者过错或者用人单位免责的情形应承担举证责任;若用人单位不能对其陈述进行举证,则劳动行政部门有权拒绝采纳用人单位的陈述。同理,有关离职金(经济补偿金)和二倍于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的认定事实同样可以将举

9、证责任分配给相对强大的用人单位。实践中,在用人单位卑鄙无耻第随意提出理由却没有相应的证据支持,而劳动行政部门为了明哲保身(防止被用人单位推上行政法庭)把本应通过劳动监察程序处理的劳动纠纷依照所谓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以“行政告知”的形式要求劳动者依照劳动争议处理或者诉讼的程序办理的情形屡见不鲜。而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应当(只能)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的是用人单位因违反劳动保障规定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应当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需要强调的是,“赔偿金”责任与“赔偿”责任不同。前者是法定的,不具有任意性,不单纯是补偿性的,而是具有惩罚性。劳动法第九十一条和劳动部

10、发布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根据前述规定,对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行为、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解除劳动合同后

11、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行为,劳动保障监察应当依法予以查处,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法定数额的赔偿金,这些都是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与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就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予以赔偿双方发生争议的不同,并非只能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解决。也就是说,从劳动者的角度讲只有劳动法第九十五条、第九十七条、第九十八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与只能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解决的事项,而对于劳动报酬和离职金(经济补偿金)事项则属于既可监察又可仲裁的事项,对于劳动者提出行政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不应将其推卸给劳动仲裁部门。值得提出的是,劳动法第一百零三条对于劳动行政部门不作为或者作

12、为不当的法律责任仅仅是内部监督处理(对于公务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而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五条增加了“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据此,可以考虑将劳动者未获得的“加倍赔偿”通过“行政赔偿”的方式解决,从而进一步对劳动行政不作为进行制裁。这里的赔偿责任,是指行政赔偿责任,即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由行政主体、行政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和因果关系四个要件构成。行政主体是指执行行政职务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既包括职

13、务行为本身的行为,也包括与职务有关连而不可分的行为。损害后果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行政违法行为对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 的损害仅指物质损害与直接损害。因果关系是指行政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在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序中的适用(一)仲裁程序中的“加付赔偿金”是否应受理有些劳动者觉得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无望的情况下,转向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有些劳动者对于既可监察又可仲裁的事项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请仲裁。在提请仲裁过程中,部分劳动者在仲裁请求中要求用人单位比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承担“加付赔偿金”的民

14、事责任。实践中,大部分劳动仲裁部门对于该项请求是否受理的问题的意见是不予受理,理由多数为“加付赔偿金是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措施”。这个理由能不能站住脚呢?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是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劳动争议。笔者有幸翻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了解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该条款中的“赔偿金”作了如下诠释:赔偿金是指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赔偿金和劳动者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赔偿金,包括: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

15、者约定试用期的,如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或者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以及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后,逾期仍不支付的,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16、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或者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等等。根据该意见,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加付赔偿金”是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劳动仲裁部门以“加付赔偿金是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措施”为由拒绝受理(或者以该理由不予支持)是不正确的。另外,有些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单单支付本金不足以弥补其损失,故而专门为了为了“加付赔偿金”而提起民事诉讼,为了减轻全国各级基层法院的审判压力,希望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协商,尽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17、法的立法本意,明确地将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加付赔偿金”纳入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受理范围。(二)诉讼受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该规定,除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一裁终局的情形,劳动者均可在劳动争议仲裁裁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加付赔偿金”也不例外。另外,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讨论,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劳动争

18、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中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最高法之决定将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加付赔偿金”纳入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主要是基于四点考虑:1、司法为民、案结了事(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不能支持其请求的情况下,避免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救济,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符合司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司法公平性和最终性的要求(作为纠纷的最终解决途径,应为当事人留有最终诉诸司法的机会);3、遵循前法的必要(比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和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的惩罚性规定,有利于立法、司

19、法的统一性);4、推动和谐规范用工环境的需要(较为合理地设计违法、违约成本可以有效地促进合同双方更好地遵循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规范自身行为,实现用工环境的和谐、有序)。(三)如何裁判最高法民一庭杜万华庭长在就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答记者问中指出,对于劳动合同法第85条正确的理解应当是:对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同时也可以主张加付的赔偿金。但其加付的赔偿金如果想要获得法院的支持,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劳动者必须就用人单位拖欠其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的违法行为先向劳动行政部门

20、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后,用人单位仍未支付,此种情况下才存在加付赔偿金,如果未经过这一前提程序,劳动者直接主张加付赔偿金,人民法院是不予支持的。但是随后最高法民一庭就在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中否认了该观点:应当明确,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字面意思,加付赔偿金的适用有一个统一的前提,即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相应的报酬、经济补偿等情况下而逾期未支付的。但是,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方便劳动者维权,本次司法解释将其纳入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范围,也就是意味着,只要用人单位存在第八十五条规定的几种情形事,劳动者均可在诉讼中主张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 笔者在

21、最高法的观点之外,根据自身的实践,对于“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的前置程序”的扩大性理解提出如下意见:对于坚持“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的前置程序”的仲裁机构和法院,对于“劳动者提出行政投诉后,劳动行政机关怠于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的情形,可以视为“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的前置程序”已经完成,在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中应直接支持劳动者的“加付赔偿金”的请求,既可以避免财政部门“掏腰包”的国家赔偿未用人单位的过错埋单,也可以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有关在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幅度内如何选取的问题,最高法提出:在确定具体标准时,应当着重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及其过错程度(按照故意、重大过失、一般过失和轻微过失区分,并酌情考虑其过错程度);2、劳动者因用人跟单位的违法性所受损害的大小(因工资收入水平高的劳动者的抗风险能力较强,而工资比较水平低的劳动者受损害的程度相对更大,故不建议单纯以用人单位所欠的工资或离职金的数额来确认);3、用人单位因违法行为的获利情况(考虑群体性纠纷或劳动者长期大量加班而未支付加班费的情况,用人单位却有较为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并适当提高赔偿金比例);4、用人单位接受其他处罚的情况(在劳动行政部门未作出行政处罚并有效地执行的情况下,应加重比例)。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