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1).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创新备课方式 加强校本教研 引领教师成长肇庆市德庆县实验小学 陈丽云【摘要】为推进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我们坚持校本教研,扎实开展各项研训活动,促进教师茁壮成长。校本教研必须是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 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为核心,创新备课及制度,引导教师将传统的备课时间,用于钻研教材,重视把校本教研建立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加工、改造等方法创新形式,改变教师备课行为,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2、。 【关键词】校本教研 备课方式 教师成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教师培训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开展“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而推进和创新学校的备课组管理,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和主渠道,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要手段。由于以往多年教育思维惯性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学校教学管理的方式还有一个转型期。为此,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的方法变革和实践创新,重点落实到课堂上,向时间要质量,保证“减时不减效”,教学质量不“滑坡”,既是当前学校教学管理新的聚焦点,也是学校教研管理中学科
3、指导的着力点。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创新备课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为校本教研提供有力保障教育综合改革以来,认真贯彻课程改革精神、积极落实校本教研精神,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健全组织建设,积极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制度建设,提高规范办学水平;加强师资培养,全面提高专业素质;深化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建设:有健全的校本教研组织领导小组,有组长、副组长及组员;领导小组成员设置合理,分工明确;每学年都能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制度建设: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学
4、制、课程方案等规定,按照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有明确的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岗位职责,并在工作中得到落实;每学期都有详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计划;年级组活动安排及教师个人业务学习计划;对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听课评课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且有听课评课的检查记录;有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及考核、奖励制度,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师资培养:有各教研组长的培养及培训计划和措施,并落实好;有新上岗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校本培训计划,制定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人员、培训目标以及培训效果等栏目的培训计划,且有落实,有成效;有师带徒以及教师帮扶结对的计划、措施,效果显
5、著;能积极开展各种评优课、研讨课、交流课、示范课等,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教学研究:在教学管理中,勐板中心校始终坚持以校本研究为载体,引领教师走向研究的幸福之路。按照“问题课题研究解决问题实践”的教研流程,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我校在改革的洪流中,结合本校实际,立足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我校的教育教学飞跃到一个新的高度。二、立足校本教研,引领教师成长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开展的、围绕“本校”的实际问题进行的,但仅仅依靠校内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依靠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没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校本教研就不可能向纵深发展,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校本
6、教研形式化。专业人员主要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及大学教师,相对于一线中学教师而言,他们的优势在于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深入的重要支撑。专业引领的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从教师的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思维能力,是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突破的途径。教师一定要养成学习理论的习惯,教师自学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专业引领从形式上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讲座,教学现场指导及专业座谈,每一种形式都具有特定的功用,从教师专业化成长而言,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欢迎的形式
7、。校本教研不能离开专业引领,否则校本教研就会是低水准重复运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是校本教研形式化。(一)让学习成为一颗夜明珠学习是教科研的源头活水,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不只是要有“一桶水”,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该要有 “长流水”,是“活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了加强理论学习,平时我们的教师积极参加南海区举办的新课程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为了备好每一节课,我们的教师废寝忘食地上网查阅关于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资料,利用一切机会充电,以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提高教学技
8、能。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给我们师生带来了新的体验,延伸至未来的教学之路。(二)让常规成为一种管理模式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检查突出备课、上课、学生作业三个环节,切实提高课堂常规教学质量,从备课、听课检查情况看,大部分教师工作做得十分认真,都能认真写好简案再上课。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地,是学校工作重点。课堂上,为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我们开展随堂听课和一人一课活动,每
9、一位教师抱着互相学习、互相切磋的心态,认真听课、认真评课,诚恳地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取得“一课双赢”的效果。学生作业方面,我们要求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当天作业当天清。在作业批改中,我们采用鼓励性评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肯定。除对教师上课、备课、课后辅导、测验常规工作严格要求外,还要求教师教完课后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后记,对讲授内容和方法深入分析,提出今后教学改进意见,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实行不定期抽查制度,由各科组长对全体教师教案进行抽查评价,每学期其中抽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新教师以及教龄未满5年的教师的教案将做重点检查。(三)让团结协作成为一种风气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是教师团队工作的核心。
10、它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彼此协作;有利于解决学科的教学难题;有利于教师的迅速成长和发展。通过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彼此互动支持,克服了教师之间孤立的自发行为,为学校校本教研带来全新的活力。本学期教学开放日学校根据公开的14节课,把全校老师分为14个备课组,各个科组都能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各相关备课组注重发挥团队精神,坚持集体备课,深入钻研新教材,共同探讨教法。总的来说,为了在教学开放日上全面展示我校的教学风采,全体老师都能齐心合力,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中。老师们围绕主题精心设计教学,精心制作课件,团结协作,不分你我,积极参与,对一堂课从设计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反复研讨。新
11、课程改革的真谛是促进全员发展,本次教学开放日活动,各科组积极参与,老师们全员投入,积极为公开课献计献策,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使教学开放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充分展示了我校良好的合作交流的良好风气。(四)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以来,一直把反思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教研内容来抓,在教研活动中经常组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进行专题研讨,树立教师反思意识,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增强教研工作能力。在工作中教师间经常进行反思对话。学校不仅要检查教师的“反思”数量,而且要求教师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来引导老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与老师一起进行研究并
12、解决。三、创新备课方式,推进校本教研,拓展教师专业成长备课,是不容忽视的教研起点,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低线”的切入点,目前许多学校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创新备课及制度,引导教师将传统的备课时间,用于钻研教材,重视把校本教研建立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加工、改造等方法创新形式,改变教师备课行为。许多立足合作的备课方式应运而生,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体现了“共案”与“个案”的结合,“教案”与“学案”的整合,教师在合作备课中,碰撞思维,生成智慧。基于以上原因,学校运用在行动中调研的方法推进校本教研,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用集体备课研究推动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并以学生学习需求为目的的研教方式推进
13、校本教研。为促进集体备课扎实有效地开展,并能持续地进行,学校成立了集体备课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管理机构制订了常规性的检查制度和突击性的检查制度,从面上铺开,进行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三次集体备课检查,并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抽查。研究机构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从点上突破,听取教师、学生的心声。管理和研究两个机构有机融合,发现问题,及时商讨,有的放矢地在下个阶段给予调整。第一阶段,强调的是常规性工作,操作比较有序,工作正常高效。但通过检查对比(和名师教案对比,和网上教案对比,与教案集里教案对比),发现教师教案里“仿”的东西太多,教的痕迹太浓,缺少对学生学的考虑。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学校决策机构作
14、了相应的调整,提出第二阶段应突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强调个性化训练设计。通过调研,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反思并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主动性大大加强,同时也发现了另一些问题:教师在四度调整上,大多停留在实践操作层面;如何利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及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成长?我们基于以上两阶段的行动研究,在第三阶段采取整体、试点相结合的形式加以推进,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备每课时的重难点。在第三阶段集体备课研究中,收集到教师的建设性意见,他们认为:这样的备课既细化了备课的重点环节,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通过调研认为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较好地接受和理解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革除传统教学
15、的弊端,教学行为有了较大的转变。但行为和理念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审视以上三个阶段的运行轨迹,及时提出第四阶段的策略调整,将重点定位在加强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以重难点信息吸收与理性分析为备课内容,加强各种流派信息的吸收,拓宽信息吸收渠道,加强信息源的获取。总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备课模式:1、模块式备课模块式备课本着教学相长、资源共享的原则,可以在教师中开展“人人是作者”的合作备课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互动中发展,扬长避短,促进生命的升华。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个组合作完成一本书的教案。同时又充分认识自身的教学之长,合理地划分课题模块任务。教师之间
16、认识事物的角度、层次是有差异的,通过教学骨干引领,通过优势互补的群体学习,群体研讨,有助于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教育教研能力螺旋上升,一个课题可以通过试教、讨论、再试教、再讨论反复几次,终于呈现出了一篇比一篇好的,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生动、精彩的教学设计,整合了大家智慧,分享了合作的快乐,在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充分认识自身教学之长,合理地划分课题,为展示自我搭建了一个舞台,经过探索,潜心钻研,最后形成教案集,载送着为后面的实验者能从更高的起点出发,去探究更深层面的问题。基本流程:备课组划分课题骨干引领群体研讨试教、讨论、试教汇篇教案集载送后实验者。下面列举一个案例:“模块备课式”案例人教版课标实验教
17、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材简说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本组教材以家乡为主题,通过篇篇文章,将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单元整体设计思路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五年级学生应该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所以识字不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在课文教学时,应
18、将重点放在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上,在作文训练中,应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大胆表达。教材以单元主题来组元,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这样的教材,进行版块(模块)式教学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方法。版块式教学较好地将形式相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进行整体性把握。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我特将本组课文组合为下列版块,级科组教师分工合作去备课。即:第一版块 生字词学习及词语盘点,初读课文。(12课时)(欧艳芳)第二版块 5 古诗词一组(23课时)(陈惠谊)第三版块 6、7、8课及回顾拓展 (56课时)(严成珍)第四版块 口语交际及习作 (23课时)(何祈惠)2、集智式备课首先,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
19、,注意教师的个性差异。由于每个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教材的把握加工处理也有所不同。只有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加进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方法,融入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个性化的加工,集智备课才可以真正地凝结成集体的智慧。其次,在集智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教师拿到导学案以后,都必须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学情,认真修改,有选择地模仿,并做出合理的取舍。这样的备课是教师自我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对教学流程的复制与粘贴。我们常用的备课流程是:个人“初备”备课组“集备”个人“复备”课上“续备”课后“补备”。(1)个人“初备”:全组教师首先进行个人备课,形
20、成导学案“草案”。(2) 备课组“集备”:完成导学案设计的主要框架,通过集智备课初步形成师生共用的导学案“共案”。(3)个人“复备”:形成个性化导学案“个案”。(4)课上“续备”:教师通过课中对学生学情的动态性调查,个人“续备”,形成“续案”。(5)课后“补备”:“补备”是一个课后反思与修订的过程,课后反思对导学案进行补充形成“补案”。3、协作式备课相应年级的科目的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对本次备课的内容进行认真探究,寻求不同的教法,先是个人自备再到集体备课,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备课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着力提高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具体是先由主备课人向本组教师介绍本单元、本
21、章节、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然后提出自己的备课思路和方案,供参与的教师讨论。基本流程: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修改教案资源共享个人调控教后反思课后交流4、引导式备课对于刚进入课改年级的教师采取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引导式的集体备课,让这些教师掌握备课要领,领悟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抓准新教材的知识点,把握新教材的重难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尽快进入角色。基本流程:个体钻研写出个案专业引领完善教学设计教师运用课后交流形成反思日记5、个体式备课以自我反思为特点,挖掘校本教研潜能。美国心理学家张斯纳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有计划、针对性、阶段性地
22、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与反思,可在教师中推行“三备课”个体式备课。每学期,每个教师结合课改要求与自身教学实际,选取33篇有代表性的课文或章节,做到“三备”。一备,不看任何资料,凭自己的经验,理解能力写出教案第一稿;二备,参照有关资料,在一备的基础上,写出第二篇教案,并将二备教案用于教学;三备,教学后,教师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的,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探寻成功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再对教案进行修改探索。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师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可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的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还可以把反思之后所引起的教学收获和遗憾,用一种特殊的形式
23、表达出来,生成教学故事。基本流程:个体经验式备课信息汇集式备课个体试用教学课后反思个人叙事提高自我6、随时互请式备课不同素质、不同学科教师就某一教学和教改问题随时互相请教,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改信息,切磋教学技艺,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提高业务能力的目的。这种形式能随时随地进行,值得提倡和推广。7、网上资源性备课利用网络上信息资料库中素材获取大量的相关教案,结合自己个人教学实际,进行整合、修改,归自己所采用。随着以集体备课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基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早期研究,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全息整合评价等相关研究,我们从中创建校本教研组织与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与创新,形成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从中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与个性化。校本教研对全面落实课改目标,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郑梅枝 2011-8-15 2、立足校本教研网络 中华文本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