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8009432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靖江市东兴中心小学 王红艳通过一段时间的读书学习,我认识到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与科学水平。就算到今天陶先生的教育理论还是充满新鲜感,很有进展实验的价值。他的教育思想历经80多年的考验,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也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满怀喜悦与梦想跨入了21世纪,身为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我们“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开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

2、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与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要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再仅仅与我们国家的开展速度有关,而是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因此,在新世纪里,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体制、创新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作为教育改革主题,这已成为世界教育开展的共识与潮流。在新形势下,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表达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华内涵,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在?国难与教育?一篇中让我们明白教育

3、的目的,在与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教育不是真的教育。我们一定有了真教育,才能对付国难。2021年中国已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国人不仅没有被灾难打垮,反而越挫越勇,让我们看到了团结在一起的力量,让我们身为中国人而感到十分骄傲。5月19日14点28分,全国上下为四川遇难同胞集体默哀3分钟,民众自发涌上街头广场,为死者默哀,为生者加油,鼓励他们好好活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这短短的3分钟里面,我们会把悲哀化为力量,力量从天安门前迅速地散发至全国人民的心头上。在这一刻,我们都同样流着悲伤与振作混合而成的泪水。再这一刻,全国人民的心都紧紧连在了一起,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在这一刻,陶先生的

4、伟大教育思想大放光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他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创造家,不做一个教书匠。1943年11月,?新华日报?发表的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一文,热情讴歌创造精神,鼓励人们要有“大无畏之斧,“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向着创造之路迈进。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种教师观正是我们当代教师所应追求的。道理很简单,其一,教师不是隐者,他们也活在这现实的社会中,学生面临的挑战,教师同样首先遇到,他应先于学生获得这些本领与品质。否那么,他就无法引导学生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

5、心。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应有一种清晰的辩证观,即懂得个人的生存与开展与关心与奉献他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应以亲身经历与体验来启发学生懂得这种辩证关系,使之把学生生存首先建立在利公而非单纯利已的功利目标上。其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陶行知先生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改“教授法为“教学法。他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他的这些教育思想都启示我们教师应更着眼于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法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是为了将来不教,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

6、生存的方法与本领,已成为当务之急。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是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将来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对社会有所奉献。“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与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内含十清楚确,即群众教育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表达。他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开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与胆略“书呆子。联系我们的教育工作,很显然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师生之间关系的家长制仍未改变,学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仍是主流,虽然我们知道要表达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应该主动学习,

7、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教科书、课程标准及作息安排,并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与创新精神的发挥。课堂上教师的居高临下、学生的正襟危坐的授课方式以及大量的教学内容与匆匆忙忙赶进度的压力下,学生并没有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学生天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必定会丧失殆尽,从何谈创新?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时机,要给学生更多项选择择的时机,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

8、。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也都应向生活教育理论方向靠近。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表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与谐的开展,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陶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名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提醒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无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到达与谐统一,真正使学生到达

9、“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我们知道,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的心理过程,当今学生思维活泼,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把人生开展近景与远景正确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与引导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对真理探索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

10、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引导与正面的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辛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与成就感,这种兴奋感与成就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认与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与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鼓励自己继续进展新的创造。攀登新的顶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陶先生留给我们的教育理论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笔财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教出求真的学生,为了让学生学做真人,我们永不止步,用我们坚决的步伐引领新世纪的孩子走向光芒的胜利此岸!读?陶行知

11、教育名篇?心得体会靖江市东兴中心小学 王 莉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位教师,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我有几点体会: 一、陶先生是热爱学习的楷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与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根底,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假设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那么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那么,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

12、,那么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安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

13、生学,跟群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人类开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立永无止境。教师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开展自己,完善自己。二、陶行知是热爱学生的典范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一文中他说道:“我虽觉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帮助诸位,但指志针确是有些不敢当。我与诸位同是在乡村里摸路的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一席话,不仅使人感到他非常谦虚,更表达陶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既不夸张自己的作用,也

14、不轻视自己的作用。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翻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个不是真心关心儿童、从内心保护儿童的成年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孩子给他的信,陶先生都给予这样认真的回复,待人之诚恳、做事之认真可见一般。三、陶行知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教师负

15、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历,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历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历,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确实,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

16、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假设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与你学生的生命放在群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陶行知为了使群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辛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与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清贫与艰辛。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导,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开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