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分析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8005373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仪器分析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仪器分析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仪器分析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仪器分析名词解释.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现代仪器分析?名词解释1、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如光、电、热等及其在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析信号与物质的内在关系为根底,并借助于比拟复杂或特殊的现代仪器,对待 测物质进展定性、定量及构造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方法。 2、光学分析法:是利用待测组分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吸收、发射、散射、反射、折射、干预、衍射、偏振等进展分析测定的仪器分析方法。3、光谱:由光波按其波长或频率有序排列所组成的光带。4、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吸收光、发射光、散射光所给出的光谱波长与强度进展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5、单色光:只含有一种频率或波长成分的光。6、复合光:含有多种频率或波长成分的光。7、分析光线:指负载

2、了样品构造与组成信息的单色光或复合光。8、杂散光:指定波长外的光,为干扰光,干扰负载信息的测定。9、色散:将波长很宽的复合光分散开来,成为许多波长范围狭小的“单色光的过程。10、光的吸收定律即Lamber Beer定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吸光度A与吸光样品的浓度 c 及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 A= k c L, k为摩尔吸收系数,是在一定温度下光吸收物质的一个特征常数,是物质对光吸收能力的量度。11、能级:即具有不同能量的电子层或轨道。12、基态:能量最低的能级。13、激发态:比基态能量高的能级。14、能级跃迁:物质粒子吸收或发射光子的过程。15、激发:物质吸收光子后,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的

3、过程。16、原子光谱:是由气态原子发生外层纯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线状光谱,17、分子光谱:主要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与振 转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带状光谱。18、吸收光谱:当物质受到光能作用时,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吸收了特定或的光子之后,由基态被激发跃迁到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光谱。19、发射光谱: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或原子释放出所吸收的能量后,跃迁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时所产生的光谱。20、主共振吸收线:原子的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第一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线。21、极大(峰)值吸收系数K0:基态原子对波长等于中心波长(特征波长)的光的吸收系数。22、原子化:被测元素由试样中转入气相,并解离为基态原子的过程。

4、23、标准曲线:是待测物质标准溶液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测定信号的关系曲线。 线性范围:标准曲线的直线局部所对应的待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24、化学干扰:由于被测元素在原子化过程中形成稳定或难溶的化合物,而不能完全解离出基态原子所引起的干扰。25、主共振发射线:在共振线中从第一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26、等离子体:指具有相当电离程度,且宏观上呈中性的气体。27、自吸:由弧焰中心高温区发射的辐射被边缘的同种基态原子吸收,使辐射强度降低的现象。28、自蚀:元素浓度低时,不出现自吸。随浓度增加,自吸越严重,当到达一定值 时,谱线中心完全被吸收的现象使原来的一条谱线分裂成两条谱线。29、原子

5、荧光: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光致激发后,在跃迁至低能级过程中,所发射的光辐射。30、共振荧光(线):气态原子光致激发后,激发态原子再发射出与吸收线波长一样的荧光(线)。31、紫外线:波长在200 400 nm范围内的电磁波。32、紫外-可见吸收曲线光谱:以波长 lnm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A-l 曲线。33、发色团生色团:指含有不饱与键,能吸收紫外可见光并产生n p* 或 p p* 跃迁的基团。34、助色团:含有未成键 n 电子,本身不产生吸收峰,但与发色团相连时,能使发色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即红移,吸收强度增强的杂原子基团。35、红外线:波长在0.78 1000mm范围内的电磁

6、波。36、红外吸收曲线光谱:以波数scm-1为横坐标,百分透光率T%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 s-T% 曲线。37、基频峰:即由基态振动能级=0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1时,所产生的吸收峰。38、化学键力常数k :含义为将两个原子由平衡位置伸长至单位长度时的恢复力。39、特征峰:但凡能用于鉴定分子官能团存在并有高强度的吸收峰。40、相关峰:与特征峰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可以佐证的吸收峰。41、色谱分析法:是先将待分析的混合各组分在两相即流动相与固定相中进展别离,然后顺序分析各组分含量的方法。42、色谱流出曲线:色谱柱流出物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信号强度mv,为纵坐标对时间t横坐标的曲线。43、基线:只有流动

7、相而没有组分通过检测器时的色谱曲线。44、保存时间tR:在色谱分析中,组分从进样到色谱峰出现峰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45、分配平衡:色谱分析中,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所到达的平衡。46、分配系数K :指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到达平衡时,该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47、分配比容量因子k :指组分在两相中分配到达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质量之比或分子数之比。48、恒温气相色谱:是指在一个GC分析周期内,柱温恒定在某一个温度值。49、程序升温技术:即在一个 GC 分析周期内,柱温随分析时间的延长呈线性或非线性地升高,使沸点不同的各组分都能在最正确柱温下流出色谱柱。50、极

8、性:指流动相溶剂分子与样品溶质分子之间的四种作用力的总与。51、溶剂强度:是指用作流动相的溶剂,将组分从色谱柱上洗脱下来的能力。52、梯度洗脱技术:指在HPLC别离过程中,随时间函数程序地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即程序地改变流动相的溶剂强度极性、pH值、离子强度。53、质谱分析法MS:利用电磁学原理,将化合物电离成具有不同质量的离子,然后利用带电粒子质荷比m / z的不同进展别离、测定的分析方法。54、分子离子峰母离子峰:试样分子受到离子源的作用如高速电子撞击后,失去一个电子生成的正离子即分子离子或母离子,55、质谱线谱:以质荷比m/z为横坐标,相对强丰度为纵坐标,各条直线表示一个离子峰。56、总离子色谱图TIC:把每个质谱的所有离子相加得到总离子强度作为纵坐标对应离子出现的时间作图。57、质量色谱图MC:质谱对色谱中的每个峰扫描后,以一定m/z的离子强度对应离子出现的时间作图。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