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写作背景.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800137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写作背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陋室铭写作背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写作背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写作背景.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陋室铭写作背景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与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成心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快乐,还随意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与州思争辩。与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

2、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文体介绍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与碑文上用以表达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戒备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开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

3、室进展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展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说明作者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观。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统领全篇并点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品主题、立意以及主题思想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任务 生活情趣的描绘,竭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到达了抒怀的目的。全文9

4、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从外表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那么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

5、人“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那么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表达方式与写作手法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德馨统领全篇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与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比照,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类比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

6、绕梁,让人回味无穷。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清楚、音韵与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与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与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说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

7、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与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与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作品赏析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篇短文分为三局部: 一、(13句):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非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上下,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

8、有了仙龙就可以知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知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比照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根底。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二、(47句):这几句写陋室环境与

9、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完全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在前面几句的生花妙笔明了作者的志趣后,读者的思绪也进入了佳境,此时明理,读者更易承受作者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活沉着多滋味。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闲暇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这种既像隐士,又存在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通过这几句的描写,

10、我们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画卷,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注:第六句为正面描写,看出作者沉着淡定;第七句为反面描写,写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说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

11、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沉着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假设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拟符合实际情况的。三、(89句):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标准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与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写作特色1托物言志的写法2反向立意的构思3对仗工整,押韵4采用类比的手法,让文章更生动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