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doc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7988493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饮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饮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饮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饮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饮食文化概论论文?中国饮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而生生不息如此博大的饮食文化最初源自以食为天的儒家饮食思想、养生为尚的道家饮食思想与茹素修行的佛家饮食思想随着儒释道三教的合一,逐渐出现了饮食思想的认同中国饮食文化在开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流变与分期,最终形成中国以八大菜系为主、各地方特色菜系蓬勃开展的繁荣局面进入新社会之后,对于饮食,由原来的解决温饱上升到吃档次,再上升到吃稀奇,在吃遍天下之后,饮食进入了另一种境界,增加了各种文化内涵,并且由于外来饮食的引入,出现了中外饮食交融的现象在将来,饮食将朝向三个开展方向:一个是实惠,一个是品位,一个是乖僻

2、。关键词:饮食思想源头、流变、分期、八大菜系、现状、前景中国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饮食文化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随着中华民族的繁盛进入现代,成为中华民族引为骄傲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为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地区认同、承受,被公认为人类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体系之一。1中国饮食文化的过去一种文化的形成必定有一种思想的支撑,饮食文化也不外乎如此支撑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思想有三个主要源头,它们分别是儒家的饮食思想、道家的饮食思想与佛家的饮食思想。以食为天-儒家的饮食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民族的先圣就已经对饮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孟子说,“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3、存焉 “食与性不仅是人类本能的欲望,而且是天下之大欲,这一大字,把饮食提高到了至上的地位1在儒家的饮食理论中,饮食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与天理相通,?左传?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表现出人欲与天理相应的必然性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化,使这一观念系统化。在儒家的饮食思想中,饮食即是天理这一观念开展到极致的表现形式是,“民以食为天的广为流传,这使人人与之不可别离,而又习已为常的饮食被推崇为天理,进入至高无上的信念,高度凝炼地表述了民食即天理的伦理观念这一观念在中国流传广泛,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传授农艺的?劝农书?“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到户户持有的家训“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4、,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而至“有奶就是娘的民间谚语,都充分表现了“民以食为天思想的深入人心道家最崇尚自然、重视强身健体、重视生命的延续,探索与追求长生不老的学说“道家学说对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奉献,是在饮食之中以养生为尚,讲究服食与行气,以外养与内修,调整阴阳,行气活血,返本还元,以得到延年益寿2人们饮食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气足、精充、神旺、安康长寿医食同源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之说“三千年来,膳食平衡以及大豆与茶叶两种功能食品,成为中华民族安康繁衍的三大法宝3道家的益气养生学说促进了“食补与“食疗的开展,在中国开拓出“药膳这一独特的食物品种在养生食

5、品中家常食用最普遍的豆腐,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门下一批方士修道炼丹的产品道家对烹饪工艺的奉献是,将道教炼丹的“火候概念引进烹调的制作道家以养生为尚的思想开展出一套进食之道,并系统地提出进食的卫生保健知识,是饮食文明高度开展的表达。养生为尚-道家的饮食思想道家在先秦本是一个哲学流派,到东汉经过张陵的重新解释,将老子的经典宗教化,把道家演绎为道教,在中国历史上香火绵延数千年,成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最大教派。说明:这是一篇用来应付大学全校性选修课的课程论文,全是拼凑而成的,大学里的那点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全校性选修课的课程论文由自己写的可能性几乎趋向于零这篇论文给那些不想写作业的同学作一下参考吧。茹素修

6、行-佛家的饮食思想佛教是两千年前由印度传入中国,与中原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教派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不同的一大特点是,“在饮食上以茹素作为信徒与执教者斋戒的重要内容与手段之一,且由此形成禁欲修行与素食的制度,对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4佛家所谓的素食,“素是洁白的意思,也就是非鱼肉与动物类的食物,素食是指植物性原料的制成品僧侣的进食成为吃斋,“斋在印度佛教中的原意与“过午不食的戒律有关,按照规定的时间进食就称为“斋,所以,这“斋字有节制饮食的意义。中国佛教中的“斋与印度的“斋有所不同,从遵时进食,开展成不食荤腥的素食主义,成为汉传佛教的传统饮食中最受佛家重视的是饮水,水在佛家眼中

7、有三种:“经过过滤并即时引用的称时水;虽经过滤但被储存饮用的称非时水;洗手或洗器物而不饮用的水称为触用水5佛家对茶水也非常讲究一般的寺庙都建在名山胜川,适宜于茶树的生长,饮茶有利于清心明目,坐禅提神,受到修行人的偏好僧侣对茶树的培育、采摘与炒制有丰富的经历,因此在寺庙周围往往有著名的茶园佛教的素食与斋戒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最大的影响,是在社会上大开吃素的风气,促进了对素食的精益求精,并创造出素菜荤做的烹饪技术。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与以食为天的思想,将饮食神圣化,带有一定的宗教性,并主导了中华民族饮食思想的开展,不管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还是外来的佛教或伊斯兰宗教,凡在中国外乡化的,莫不对儒家伦理价

8、值的核心-礼制,到达最大范围的认同儒佛道三家都以劝善惩恶的伦理为共同的价值准那么,“一切以此为准绳的宗教与学派都能在共同的伦理判断中得到沟通与理解6善与恶是对人的道德评判,用人类才具有的价值准那么区分食物的性质,将自然界无知无识的动植物拟人化,这是饮食伦理化的根底三教合一的饮食工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思想的源头。纵观中国博大的饮食史,可以分成不同的时期,在饮食史的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流派,使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以时间为纵轴来看,原始社会时期是中国饮食体系的孕育期,夏商时期是中国饮食体系的雏形期,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饮食体系的定型

9、期,秦汉时期是中国饮食体系的开展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饮食体系的交融期,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饮食体系的持续开展期,宋元时期是中国饮食体系的繁荣期,明清时期是中国饮食体系的鼎盛期,近代鸦片战争至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饮食体系的转型期。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与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成认的地方菜体系我国最初的菜肴体系有苏、粤、川、鲁四大菜系,这四大菜肴体系最终成形于中国饮食体系的鼎盛期-明清时期随着浙、闽、湘、徽等地方菜逐渐知名,形成了最有影响与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鲁、川、苏、粤、闽、浙、湘、徽等菜系,

10、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2中国饮食文化的现在在物质文明兴旺的今天,人们对饮食的兴致依然丝毫不曾减少,甚至推陈出新、把戏百出在八十年代解决温饱问题的时期,人们注重高脂肪的食物,食材以猪肉为主九十年代进入“吃档次阶段,菜品逐渐向高蛋白质食物转向,鸡鸭鱼虾是主要食材进入新世纪,饮食转向“吃稀奇阶段,山珍海味、粤菜鲁菜、法国大餐、日本料理,都对人们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吃遍天下之后,人们就进入了另外一种境界,吃饭不单为了满足口腹之需,而是衍生出许多意义,使原本积淀深厚的饮食文化发挥得更加辉煌灿烂川、粤、鲁、扬各大菜系推陈出新,重庆火锅发扬光大走向全球,各地风味小吃把戏百出随着富贵病越来越多,很多有识之

11、士呼吁饮食要安康要营养,药膳便大行其道在吃的内容上没多大创新空间之后,对饮食环境的注重流行起来,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餐厅饮食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此外,由于外来饮食文化的引进,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随处可见,法国大餐、日本料理也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中外饮食的交融。3中国饮食文化的将来以当下中国空前繁荣的饮食文化为立脚点,对于中国将来的饮食文化开展趋势,我认为有三个方向:一是实惠,二是品位,三是乖僻。对于实惠,这一点不难理解,以我国目前的开展趋势,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工薪阶层与农民都将是主体,这一群体,收入不高,自然对物美价廉的东西格外青睐,注重实惠与实用性。目前,我国的小资阶层在逐渐

12、增多,而且随着教育的开展,文化水平高的国民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数量较少的贵族阶层,这一群体很注重品位,注重情调这将是不可防止的开展趋势。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寻求刺激的世界,生活的平淡乏味更会促使人们寻求刺激理所当然,人们也会在饮食上寻求刺激,对稀奇乖僻的事情更感兴趣这一现象已经崭露头角,如厕所餐厅的出现与此类似的乖僻餐厅在将来肯定会纷纷涌现、大行其道。4总结“文化无优劣,饮食文化也无优劣,其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方式的不同罢了7中华民族基于自己的国情开展了几千年的饮食文化毋庸置疑是世界饮食史上的一朵奇葩,这朵奇葩将一如既往的盛开下去。参考文献:1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一(M),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版,P292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二(M),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版,P343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J),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一(M),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版,P375穆艳霞,饮食文化(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版,P646政教合一,中国饮食思想的源头(J);徐先玲、李相状,中国饮食文化(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1版,P4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