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王朝更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变化与王朝更替.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气候变化与王朝更替 摘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已经历了数十个王朝与五千年的文明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与平、衰退、战争的循环已成为历史开展的规律。在分析战争与政权更迭的原因时,我们往往聚焦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民族、君王等方面的原因,很少考虑气候、温度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难以解释历史为何反复重演,朝代更替频繁发生这个规律。战争与王朝兴衰与气候变化有着十清楚显的关系。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比拟差,因此,古代农业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依赖性。气候变化通过影响农业来影响社会开展的其它方面。而古代社会朝代循环经常是通过战争与社会动乱来实现的.战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有
2、组织的武装斗争,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演化机制关键词:气候变化自然灾害 农业战争王朝更替一、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研究气候对中国社会开展的影响,首先要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情况。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于1972在?考古学报?上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按照竺可桢先生的分析,中国古代气候的变迁是冷期与暖期交替出现的。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是一个冷暖交替循环的时期,竺可桢称它为物候时期。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的西周前期,我国进入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2、从公元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温暖期;3、从
3、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六朝时代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寒冷期;4、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的隋、唐、北宋初期,我国气候进入第三个温暖期;5、从公元1000年到公元1200年的两宋时期,我国气候进入第三个寒冷期;6、从公元1200年到公元1300年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又转入第四个温暖期。此后的1400年到1900年,又是一个漫长的寒冷期,期间也有一些冷暖起伏。四个冷期分别为西周冷期,魏晋南北朝冷期,唐后冷期,明清冷期。竺可桢认为,最低温度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400年,公元1200年1700年,波动范围为12度。将这些年份套置在中国历史上,可以发现,这些时期往往是战争加剧
4、与政权更替时期古代社会朝代循环经常是通过战争与社会动乱来实现的,据统计,从先秦到现在,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大小战争共计12 800余次. 发生战争的顶峰时期分别为西周末期至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后期、14世纪中元末、17世纪中明末,以及19世纪中.。图1相关分析结果说明,在冷暖期时间尺度上战争总数,反叛战争与中国中部战争的最高频率都与最低与平均温度距平显著相关, 冷期与战争高频期存在高度吻合,温度距平与战争数量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二 气候变迁对自然灾害、战争及王朝更替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朝的兴衰与社会更迭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外部民族与文明的侵略
5、,二是在国家内部由于生产力开展或阶级矛盾所导致的社会运动包括统治者所进展的改革。气候及自然灾害气候的频繁波动往往与各种灾异的出现相对应,由于气候极端不稳定,气温与降水量变率增大,旱涝等各种灾害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时期中国是个自然灾害发生特别频繁的国家,其中气象灾害是重要的灾害类型之一。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对所记载的灾异进展统计,发现成灾年数高达91.68%,其中水灾成灾年率为67.39%,旱灾成灾年率到达59.28%,其他气象灾害成灾率为69.39%(其他气象灾害包括寒冻、冰雹、雪灾等) 图中可以看出战争水旱饥荒叛乱等在冷期发生的频率远大于暖期需要解释的是,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运输能
6、力、管理能力、信息能力的缺乏,以及粮食包括其他食物生产技术、储存技术与产品构造所限,国家与社会对天灾的抵御能力也相对薄弱,因此天灾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力也就越大。如导致山西民户大量流失的原因,就是寒冷气候导致的旱灾,永宁元年(301)自夏及秋,并州等地大旱,并引起大蝗,此后至于永嘉,疾疫兼以饥懂,灾害不断。气候变迁时期气象灾害频率高,高频的气象灾害导致农业、畜牧业的欠收,人民难以维持生计,同时气象灾害将通过灾害链扩大影响,最终可能成为战争爆发的主因。张建民等曾提到:“从灾荒大量流民到乱民之间,实仅一步之遥,深入分析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有几次没有灾荒背景?由此引发的外族入侵、改朝换代亦不罕
7、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气候的数次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开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而且生产力水平越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社会开展的历史时期越早,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农业那么与气候的变化紧紧相连,尤其是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比拟低下,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比拟差的情况下,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产量,从而对人类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带来影响。 这种影响在古代高人口密度的农业社会当土地产量减少时会带来饥荒、移民与国家力量的减弱,从而引起战争、动乱与朝代更替的严重后果。气候的变冷引起了农作物收成量的减少.这种减少在持续一段
8、时间之后通过饥荒、税收减少与国家力量的减弱等现象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表现为战争与社会动乱,最后通过改朝换代去缓解矛盾.研究说明,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而寒冷气候那么引起农业萧条。温暖湿润气候使得农牧分界限北移,农耕区扩大。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北界北移,产出多样性,而且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减短,复种指数提高,单产提高,总产量增加,而且温暖气候状态下,自然灾害更少。气候寒冷不利于地处中高纬度的北方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也不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畜牧业的开展,从而引起资源短缺,导致农业区逐渐南移,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地矛盾逐渐加剧。因此,会引发很多社会矛盾与民族矛
9、盾。“五胡乱华、蒙古与满族入侵,便是很好的例证。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弱,沙漠化扩大,北方农业生态受到极大威胁。气候变化导致的资源短缺,是战争爆发的诱因,这是人们基于生存需求做出的必要选择。北方民族为了获得资源,不可防止的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疾病与饥荒随着移民的迁徙而遍布全国。这种大规模移民的南迁对南方外乡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游牧民族强行将农民的可耕地变为牧场,将所到之处变为奴隶社会,使社会进程受到严重阻碍。“历史时期,气候变冷与中国的内局部裂期的重合,很难认为是偶然的。国家的分裂,一般来讲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中央王朝权力的凋落,第二是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的严重对峙。在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下,
10、气候变冷确实提供了这种条件。移民、少数民族的内迁、经济重心的南移,共同削弱了统治阶级的统治权力与造成社会的混乱。农业生产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到百姓的生活。而农业生产水平的下降又造成了诸多的社会矛盾,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加。当这些矛盾被完全激化以后,战争便不可遏制的到来。寒冷天气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处于高压状态以往学者的研究说明,寒冷气候是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周期性南迁的潜在动力,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北方游牧民族南迁高潮对应着千年尺度的寒冷期,西周时期游牧民族南迁正对应着公元前1000年的寒冷期,东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南迁对应着100至500年的寒冷期,南宋时期南迁正对应着1100至1200年左右的寒冷
11、期,明末清初满族南下,对应着“明清宇宙时期由于天气寒冷,北方游牧民族处于一种高压状态,威胁中原民族。由于北方不如温暖期适宜农业生产,而每当寒冷期到来之时,由于气温下降,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就会受到威胁,他们便会南下以获取生存空间与粮食、牲畜等等。为了对付游牧民族南下的威胁,分散了治国精力,再加上游牧民族对中原经济的破坏,使得内乱加剧。在这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气候在温暖期与寒冷期的转换,往往决定着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实力强弱的比照,直接关系到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三 结语历史时期,气候变冷与中国的内局部裂期的重合并不是偶然的. 气候变迁是影响王朝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在每一次战争的爆发、社会
12、的动乱与朝代更替都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与民族矛盾上找到直接的引发理由,但冷期粮食减产所带来的环境承载力Human capacity下降无疑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推波助澜的促成了战争、动乱与改朝换代。中国农业社会的性质那么使得这种规律在我国显得更加的明显。历史时期气候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气候的突变,对中国冲击最大,也是最直接的便是对传统农业的灾难性影响,气候变化引起连锁反响,并最终对农业生产形成巨大的冲击。 Evolution of Soeiety.NewYork:RandomHouse,1967 张渭莲.气候变迁与商人南下J.中原文物,2006,(1):3745 胡
13、阿祥.东晋南朝山西州郡县侨置考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 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 兰伊春,江旅冰.浅述气候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格局的历史影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43-47. 章典、詹志勇、林初升、何元庆、李峰:?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与朝代更替?,?科学通报?,2004年12月第49卷第23期 王铮、黎华群、孔祥德等:?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第6期。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开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地理学报?,1996年7月第51卷第4期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