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某小区项目方案岩土工程计划勘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三角地区某小区项目方案岩土工程计划勘察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某小区项目岩 土 工 程 详 细 勘 察 报 告1 工程概况XX 公司拟在 XX 市 XX 路旁兴建 XX 工程,拟建建筑物为 6 幢 20-30 层楼房及附属 2-5 层楼房,为框架结构楼房,建筑总高度 99m,设 1 层地下室,开挖约 4.00米,场区交通便利,大型施工设备可进场施工,场地东面为河涌(与基坑边线相距约1218m) ,南面为空地( 他人用地),西面为规划道路,北面为规划道路,拟采用桩基础,拟建场地内地下无管线埋藏,上空无高压线通过。2 勘察工作2.1 勘察目的、任务和依据XX 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目的是为了查明场地内的岩土类型、分布、岩土性质、地下
2、水基本情况及判定场地类别,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对地基持力层、基础形式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提供合理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为基础的设计、基坑支护和施工提供岩土工程依据。按规范及甲方、设计方要求共布置 69 个钻孔,其中控制性孔 32 个,一般性孔 37 个。本次勘察以勘察合同及下列规范等为主要依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2009 年版)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省标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J/T 15-22-2008)省标静压预制混凝
3、土桩基础技术规程 (DBJ/T 15-91-2013)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 15-31-2003)省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DBJ 15-38-2005)省标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 (DBJ/T 15-20-97)|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行标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 72-2004)行标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T87-2012)本次工程勘察质量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所提交资料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岩土工程依据。2.2 勘察要求委托方根据现行有关规范及设计
4、要求提出以下勘察要求:(1)场地钻孔孔深按规范要求进行终孔,控制性孔按相关要求取样、做标准贯入试验。(2)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地基岩土层分布规律及地层序列。(3)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并提供相关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和地基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4)查明场地内及周围的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及地震效应。(5)了解场地地下水基本情况。(6)提供基础型式的建议及有关设计参数。2.3 钻孔测量我公司以甲方提供的 1:1000 总平面图作为依据,结合甲方现场指定点,采用全站仪施放钻孔,钻孔坐标采用北京坐标系,以 A 点、B 点计算各孔坐标,孔口高程采用黄海高
5、程。2.4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钻探采用北探 100 型油压钻机,迴旋钻进,开孔用清水钻进,钻进时采用套管或泥浆循环护壁,清洗孔底,回次进尺一般不大于 2.5 米,终孔口径不小于91mm。土样的采取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在钻孔内取不同地段代表性土样,采样后及时妥善密封,防止湿度变化,并避免曝晒、水浸,在运输中应避免强烈振动;|水样的采集为在钻孔内取代表性水样,场地范围内取水样不少于 2 件;岩样采集为利用钻探岩芯进行制作。其中淤泥质土、粉质粘土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质量等级为级。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设备为自由落锤重 63.5kg,落距 76cm 及贯入器外径51mm 对开管。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
6、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采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 15cm 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锤击速率应小于 30击/min,贯入器打入土中 15c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 10cm 的锤击数,累计打入 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勘察工作布置根据场地条件及甲方要求按序进行。2.5 勘察进程我公司接受任务后派出 X 台钻机进场施工,本次岩土工程的野外勘测施工日期为 XX 年 XX 月 XX 日XX 年 XX 月 XX 日。土工试验和水质分析由我公司检测中心完成,于 XX 年 XX 月 XX 日提供试验报告。我公司于 XX 年 XX 月 XX 日完成室内资料的整理工作,并提交详细勘察报
7、告。2.6 完成工作量钻孔总数:69 个(控制性孔 32 个,一般性孔 37 个) 钻探进尺:2701.45 米取土样:226 组取岩样:14 组取水样:3 个 标准贯入试验:450 次(剖面图中标贯击数为实测值,标贯修正采用杆长修正)3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3.1 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拟建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属冲积平原地貌,场地地势较为平整,孔位最大高差约 1.94m,场地内未发现有影响场区稳定性的构造形迹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的区域稳定性较好。3.2 场地岩土性质、特征及分布规律场区属于冲积平原地貌,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第四系土层为填土、冲积土,基|岩为白垩系地层,岩性为泥质
8、粉砂岩,自上而下叙述如下:3.2.1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 ml)层素填土:褐灰色,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为主,石英砂次之,欠压实,堆填时间约 3 年。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 0.903.40m,平均层厚 2.04m,层顶面埋深 0.000.00m。该层取土样 28 组(其中 9 组为粉质粘土,19 组为细砂),细砂其颗粒组成为:202mm 粒级为 0.512.6%,20.5mm 粒级为1.022.0%,0.50.25mm 粒级为 1.315.9%,0.250.075mm 粒级为53.092.2%,0.075mm 粒级为 4.69.4%;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c=5.4kPa, =3
9、3.0。粉质粘土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26.1%, 0=1.89g/cm3, e=0.804,w L=33.7%,w p=20.9%, Ip=12.8, IL=0.40, a1-2=0.400MPa-1, Es=4.54MPa, c=23.8kPa, =17.6。做标准贯入试验 8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28 击,平均 4.5 击,修正后击数为 1.97.8 击,平均 4.4 击。3.2.2 第四系冲积层(Q al) 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饱和,流塑,含腐殖质,有腐殖臭味,局部夹薄层粉细砂。该层分布于场区ZK8ZK16、ZK18、ZK23ZK27、ZK30、ZK32ZK34、Z
10、K36、ZK37、ZK39ZK41、ZK43、ZK44、ZK46、ZK49、ZK51ZK53、ZK58、ZK59、ZK62、ZK65ZK67 号孔,层厚2.204.50m,平均层厚 1.34m,层顶面埋深 1.103.10m。该层取土样 14 组(其中淤泥质粉质粘土 11 组,淤泥 1 组,粉砂 2 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42.6%, 0=1.74g/cm3, e=1.169,w L=39.7%,w p=24.5%, Ip=15.1, IL=1.18, a1-2=0.657MPa-1, Es=3.39MPa, c=7.8kPa, =4.5。 2层细砂:浅灰白色、灰色,饱和,稍
11、密,分选性好,以石英砂为主,呈次棱角状,局部为粉砂。该层分布于场区ZK13、ZK16、ZK18、ZK22、ZK24、ZK25、ZK28、ZK29、ZK32、ZK36、ZK38、ZK39、ZK43、ZK46、ZK47、ZK51ZK61、ZK63、ZK68、ZK69 号孔,层厚 5.0011.40m,平均层厚 7.55m,层顶面埋深 0.904.00m。该层取土样 22 组,其颗粒组成为:202mm 粒级为 0.64.8%,20.5mm 粒级为 1.24.6%,0.50.25mm 粒级为|1.510.7%,0.250.075mm 粒级为 73.093.0%,0.075mm 粒级为 2.114.8%
12、;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 c=5.6kPa, =32.5。做标准贯入试验 39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1115 击,平均 12.4 击,修正后击数为 9.212.3 击,平均 10.6击。 3层粉砂:深灰色,饱和,松散,分选性好,以石英砂为主,含较多泥质。该层分布于场区ZK1ZK17、ZK19ZK21、ZK23、ZK26、ZK27、ZK30、ZK31、ZK33ZK35、ZK37、ZK40ZK42、ZK44、ZK45、ZK48ZK50、ZK62、ZK64ZK67 号孔,层厚3.1011.10m,平均层厚 6.70m,层顶面埋深 1.208.70m。该层取土样 37 组(其中粉砂 30 组,
13、细砂 8 组),其颗粒组成为:202mm 粒级为 0.05.3%,20.5mm 粒级为 1.114.0%,0.50.25mm 粒级为 1.213.6%,0.250.075mm 粒级为53.090.1%,0.075mm 粒级为 5.335.4%;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 =24.0%, 0=1.91g/cm3, e =0.731, a1-2=0.247MPa-1, Es s=7.59MPa, c =5.8kPa, =34.5。做标准贯入试验 46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210 击,平均 6.5击,修正后击数为 1.68.6 击,平均 5.6 击。 4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饱和,流塑,含
14、腐殖质,有腐殖臭味,局部夹淤泥贝壳、薄层粉细砂。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 4.8023.10m,平均层厚10.66m,层顶面埋深 5.3013.60m。该层取土样 67 组(其中淤泥质粉质粘土 20 组,淤泥 44 组,淤泥质粘土 3 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57.6%, 0=1.62g/cm3, e=1.553,w L=43.4%,w p=26.9%, Ip=16.5, IL=1.83, a1-2=1.355MPa-1, Es=2.02MPa, c=5.6kPa, =3.9。做标准贯入试验 139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13 击,平均 1.6 击,修正后击数为 0.72.3 击
15、,平均 1.2 击。 5层细砂:浅黄色、灰白色,饱和,稍密,分选性好,以石英砂为主,呈次棱角状,局部夹中砂。该层分布于场区ZK1、ZK3、ZK7、ZK9、ZK10、ZK15、ZK16、ZK22、ZK23、ZK33、ZK41、ZK42、ZK45、ZK48、ZK49、ZK62 号孔,层厚 0.606.00m,平均层厚 3.45m,层顶面埋深17.5026.90m。该层取土样 6 组(其中细砂 5 组,中砂 1 组),其颗粒组成为:|202mm 粒级为 1.318.2%,20.5mm 粒级为 2.629.9%,0.50.25mm 粒级为2.819.3%,0.250.075mm 粒级为 29.881.
16、6%,0.075mm 粒级为7.714.9%。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 c=6.1kPa, =33.4。做标准贯入试验 12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1115 击,平均 12.9 击,修正后击数为 7.310.3击,平均 8.8 击。 6层粉质粘土:浅黄色、浅灰色,可塑,粘性较好,以粉、粘粒组成为主,稍有光泽,干强度为中等,韧性为中等。该层分布于场区ZK1ZK4、ZK8、ZK9、ZK15ZK17、ZK19、ZK22、ZK30、ZK31、ZK35、ZK36、ZK40、ZK43ZK45、ZK48、ZK50、ZK53、ZK57、ZK58、ZK63、ZK67 号孔,层厚0.5010.50m,平均
17、层厚 3.30m,层顶面埋深 18.1028.10m。该层取土样 9 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 w=24.1%, 0=1.97g/cm3, e=0.706,w L=32.3%,w p=19.9%, Ip=12.4, IL=0.33, a1-2=0.323MPa-1, Es=5.35MPa, c=26.8kPa, =18.2。做标准贯入试验 22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517 击,平均 10.5 击,修正后击数为 3.211.2 击,平均 6.8 击。 7层中砂:浅黄色,饱和,中密,分选性差,以石英砂为主,呈次棱角状,局部夹细砂。该层分布于场区ZK2、ZK4ZK6、ZK8、ZK10、ZK
18、13、ZK21、ZK27ZK29、ZK38、ZK39、ZK46、ZK47、ZK54、ZK55、ZK57、ZK60、ZK61 号孔,层厚 1.805.60m,平均层厚 3.57m,层顶面埋深 18.4025.80m。该层取土样 9 组,其颗粒组成为: 202mm 粒级为12.919.7%,20.5mm 粒级为 12.630.1%,0.50.25mm 粒级为12.235.7%,0.250.075mm 粒级为 21.833.0%,0.075mm 粒级为8.216.3%。做标准贯入试验 14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1625 击,平均 20.1 击,修正后击数为 10.616.3 击,平均 13.4 击。
19、 8层粗砂:浅黄色,饱和,中密,分选性差,主要由石英砂为组成,含少量石英细砾,呈次棱角状。该层分布于场区ZK10、ZK14、ZK18、ZK24ZK26、ZK31、ZK33ZK37、ZK41ZK43、ZK49、ZK51ZK53、ZK56、ZK58、ZK59、ZK64ZK66、ZK68、ZK69 号孔,层厚 0.508.00m,平均|层厚 3.64m,层顶面埋深 16.4026.70m。该层取土样 2 组,其颗粒组成为: 202mm 粒级为 16.116.8%,20.5mm 粒级为 37.449.2%,0.50.25mm 粒级为10.315.3%,0.250.075mm 粒级为 13.123.2%
20、,0.075mm 粒级为5.613.0%。做标准贯入试验 20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1629 击,平均 24.0 击,修正后击数为 10.319.9 击,平均 15.8 击。 9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饱和,流塑,含腐殖质,有腐殖臭味,局部夹淤泥及薄层粉细砂。该层分布于场区ZK4ZK7、ZK13、ZK14、ZK18、ZK19、ZK21ZK25、ZK27ZK29、ZK33、ZK37ZK40、ZK44ZK48、ZK52ZK55、ZK60ZK62、ZK67 号孔,层厚 0.6013.10m,平均层厚 6.11m,层顶面埋深 20.5031.80m。该层取土样 17 组(其中淤泥 3 组,淤泥质粘土
21、 1 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50.4%, 0=1.68g/cm3, e=1.357,w L=42.4%,w p=26.3%, Ip=16.1, IL=1.49, a1-2=0.998MPa-1, Es=2.64MPa, c=8.1kPa, =4.7。做标准贯入试验 38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13 击,平均 2.0 击,修正后击数为 0.61.9 击,平均 1.2 击。 10层粉质粘土:浅黄色、浅灰色,可塑,粘性较好,以粉、粘粒组成为主,稍有光泽,干强度为中等,韧性为中等。该层分布于场区ZK8、ZK21、ZK24、ZK26、ZK27、ZK31、ZK34、ZK38、ZK39、ZK
22、41、ZK42、ZK44、ZK49、ZK51ZK54、ZK56、ZK57、ZK64ZK67、ZK69 号孔,层厚 0.607.80m,平均层厚 2.93m,层顶面埋深 18.1029.90m。该层取土样 6 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24.3%, 0=1.93g/cm3, e=0.738,w L=32.6%,w p=19.9%, Ip=12.6, IL=0.35, a1-2=0.339MPa-1, Es=5.44MPa, c=25.8kPa, =17.6。做标准贯入试验 12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1017 击,平均 12.3 击,修正后击数为 6.210.2 击,平均 7.7 击。
23、3.2.3 第四系残积层(Q el)该层本场地缺失。3.2.4 白垩系(K)地层,岩性为泥质粉砂岩 1层全风化泥质粉砂岩:暗红色,岩石结构、强度已强烈发生变化,岩芯呈坚硬土状,含少量碎岩屑。其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分布于场区ZK15、ZK16、ZK18、ZK25、ZK26、ZK31ZK38、ZK41ZK45、ZK49、ZK50、ZK63ZK65、ZK67 号孔,层厚 1.007.00m,平均层厚 3.11m,层顶面埋深23.5031.60m。该层取土样 6 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23.6%, 0=1.97g/cm3, e=0.7
24、02,w L=31.8%,w p=19.5%, Ip=12.3, IL=0.33, a1-2=0.326MPa-1, Es=5.45MPa, c=29.5kPa, =18.7。做标准贯入试验 16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3148 击,平均 40.4 击,修正后击数为 19.529.5 击,平均 24.4 击。 2-1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暗红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矿物成分为石英矿物为主,粘土矿物次之,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其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分布于场区于场区ZK12、ZK33 号孔,层厚 0.501.10m,平均厚度 0.80m,层顶
25、面埋深32.0038.30m。 2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暗红色,具原岩结构,岩石结构、强度已显著发生改变,岩芯呈硬土状、半岩半土状、碎岩块状。其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0.8015.80m,平均厚度 5.69m,层顶面埋深 23.8038.80m。该层取土样 2 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21.5%, 0=1.98g/cm3, e=0.672,w L=29.8%,w p=18.3%, Ip=11.5, IL=0.28, a1-2=0.278MPa-1, Es=6.06MPa, c=30.6kPa, =19.4。做标准贯
26、入试验 84 次:其中40 次回弹;44 次实测标贯击数为 50118 击,平均 75.4 击,修正后击数为28.875.0 击,平均 44.3 击。 3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暗红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矿物成分为石英矿物为主,粘土矿物次之,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其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 1.006.70m,平均厚度 3.08m,层顶面埋深 29.3048.00m。该层取岩样 14 组,其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值为 4.07.6MPa,平均 5.6MPa,标准差 2.276,变异系数为 0.410,修正系数为 0.723
27、,修正后抗压强度值为 4.0MPa。|地基岩土层厚度、层顶面埋深及岩土性质、特征表见附表 1。3.3 地基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统计指标地基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统计指标见附表 2、3。3.4 场地地下水情况拟建场地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一类为赋存于冲积层中的孔隙水,层素填土,其富水性为中等富水性,透水性为弱透水性; 1、 4、 9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其富水性为中等富水性,透水性为微透水性; 2、 5细砂,其富水性中等,透水性弱透水性; 3粉砂其富水性为中等富水性,透水性为弱透水性; 6、 10粉质粘土,其富水性为弱富水性,透水性为微透水性; 7中砂、 8粗砂,其富水性较强,透水性较强;受大气降水
28、入渗或侧向补给,以蒸发或渗流方式进行排泄;另一类为裂隙水,主要赋存于风化岩的裂隙中,从钻探情况分析,在钻探范围内,其水量较小。初见水位标高 0.681.38m;稳定水位标高 0.831.61m,地下水变化幅度0.500.90m(见附表 4) 。该场地内取水样 3 组,分析结果如下表。表 1注:单位为 mg/L(HCO 3-为 mmol/L,pH 值除外) ,K +N a+值及矿化度根据水质分析结果经计算而得。按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受环境及土层渗透性影响划分,地下水环境类型为II 类,地层渗透性为 A 类,根据水质分析结果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有关条文
29、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由于场区内地下水位较浅,上部地下水为上层滞水,邻近无项目孔号K+N a+ Ca2+ Mg2+ Cl- SO42- HCO3- 游离 CO2侵蚀 CO2 矿化度 pH 值ZK1 63.07 60.49 9.52 29.60 106.09 3.50 33.21 0.00 375.55 6.89ZK27 50.53 68.42 6.31 22.47 110.32 3.20 30.94 0.00 355.68 6.94ZK53 56.34 56.96 6.85 26.03 101.86 3.00 28.66 0.00 339.57
30、 6.87|污染源,受雨水的淋浴作用,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和地下水一致。因此场区内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建议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进行建筑防腐蚀设计。4 场地岩土工程评价4.1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场地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勘察等级为甲级。 4.2 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及评价拟建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属冲积平原地貌,场地较为平整,钻探期间未发现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活动断裂、采空区等影响场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
31、0011-2010)场区饱和砂土层经初步判定为不具备不液化条件,根据公式:(4.3.4)cwsoddN/31.0)56.0ln(cr (4.3.5)iicriEl WI1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进一步判别: 2层细砂为不液化土; 3层粉砂为可液化砂土,液化等级为轻微严重; 5层细砂为可液化砂土,液化等级为轻微; 7层中砂为不液化砂土; 8层粗砂为不液化土。参与液化计算的 66 个钻孔中,液化等级属严重的 18 个,属中等的 6 个,属轻微的 7 个,属不液化的 35 个,综合判断该场地地基液化等级为严重(钻孔的液化指数见附表 5) 。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岩土层剪切波速、岩土层类别、场地类别等参数参考地震安评报告,与地震安评报告同时使用。场地存在软弱土及液化砂土,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4.3 场地特殊性岩土工程分析及评价拟建场区存在填土、软土层、液化土及风化岩层等特殊性岩土。液化土为 2层细砂为不液化土, 3层粉砂,液化等级为轻微严重,液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