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口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口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人口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说明:人口: 指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肯定质量和数量,与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结成复杂关系的人们总称;人口地理学 :讨论对象人口现象的地域特点,空间差异,区际联系以及进展变化规律性的学科;人口地理学讨论内容:讨论各个时段人口地理现象的相像性、差异性以及两者的关系,通过研 究人口地理现象的相像性、差异性的缘由, 探讨人口空间过程衍化进展规律,猜测人口规律趋势,制定各种政策依据;人口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又称自然变动,过程;是人口诞生、死亡相互作用下,人口数量自然增减变化人口分布概念:人口在特定时间内,肯定的地理空间
2、内人口的集中,分散状态;人口的性别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人口的年龄结构:由于低年龄组性别比通常都高于高年龄组,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总人口的性别结构影响很大;人口素养: 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 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简而言之,它包括人口的身体素养、科学文化和思想素养;劳动力人口: ( 151)劳动力人口或劳动力资源人口,指的是总人口中具有劳动才能的那一部分人,而不涉及其参与劳动与否;男子 16-59 岁 女子 16-54 岁经济活动人口: (152)指在某一年龄下限以上,有
3、劳动才能,参与或要求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由从业(就业、在业)人员和失业(待业)人员两部分人口组成;人口地域分布: (183)人口在特定时间内,肯定地理空间内人口的集中分散状态,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 人口的地域分布是人口进展过程中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布;分为静态分布和动态分聚落:(224)又称居民点,是人群居住、生活和从事多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地方;聚落主要由各 类建筑物和街道组成,也包括其它一些供人们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城镇人口:( 225)居住在城镇行政界线或聚落地理实体范畴以内的人口为城镇人口;城镇化率: ( 232)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常用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又称
4、城镇化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人口的迁移(流淌) :(264)指的是人的居住位置发生了跨过某一地区界线的空间移动;泛指人们因某种缘由离开居住地时间或长或短,或近或远,回与不回,各种形式的人口空间位移现象;人口迁移圈: ( 285)它是由一些迁移联系亲密、相互影响较大的地区,环绕一个吸引中心所组成的相对完整恒定的迁移区域,内部保持着很高的移民互换率,与区外的迁移联系就较为薄弱;解答题中国人口的进展 p20 (1)距今七八千年,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在中国显现(以伏羲氏和神农氏为代表)人口增加进入氏族社会鼎盛之期
5、;(2)公元前 21 世纪,夏朝建立以 1000 万人计,大约占世界总人口 20%;(3)从夏朝到建立春秋、战国之交,期末中国总人口 2700 万人,黄河流域是全国人口重心;(4)中国封建时期连续 2300 多年,期内中国总人口 2700 万曾至 6000 万(5)中期从唐代至元代,人口数相继增至 分布中心;0.8 亿-1.1 亿,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成为全国人口(6)晚期包括明清两代人口数在 18 世纪突破 2 亿、 3 亿、 4 亿大关;(7)1949 年达到 5.4 亿;分析诞生人口的主要指标 p68 分析诞生人口主要指标有以下几个指标:(1)人口(粗)诞生率一个时期内 (通常为1 年,
6、下同)一个地区活产婴儿数同平均人口数的比率即人口(粗)诞生率;它是衡量人口再生产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2)育龄妇女生育率 所谓育龄妇女,指 15-49 岁的全体女性人口,而不考虑其婚姻与生育状况;生育率的详细指标有:01、一般生育率 活产婴儿数与育龄妇女平均人数的比率为一般生育率;大体上说,一般生育 育龄妇女比重就反映了上一代人的生育强度,它们共同制 率反应了这一代育龄妇女的生育强度,约着当前的诞生人口状况;02、年龄别生育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般生育率可以反映育龄妇女作为一个总体的生育强度,分布
7、或差异;但它不能反映生育率在不同年龄之间的03、总和生育率这是一个度量某一时期育龄妇女总体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等于各个年龄生育率之和;影响人口诞生率和生育率的主要因素 p70 (1)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进展水平(2)法律和人口政策(3)婚姻家庭状况(4)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5)训练和性别公平分析死亡人口的主要指标p84 为一个时期(通常为1 年)一个地区死亡人数同平均人口数的比(一)人口(粗)死亡率率;(二)年龄别死亡率 指一个时期内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同该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的比率;(三)婴儿死亡率为一个时期内不满周岁死亡的婴儿同全部活产婴儿数的比率;这一批人可(四)平均预期寿命
8、为依据年龄别死亡率运算出来的假定一批人的平均死亡年龄,以是 0 岁组,也可以是其它任何年龄组;(五)标准化死亡率 影响人口死亡水平的主要因素 p86 1、生理因素 最亲密的生理因素有年龄、性别和疾病;气候 2、自然环境因素 海拔 3、经济和科技因素 4、社会因素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划分 p103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变动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口迁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人口再生产类型:原始性、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p105 (一)人口转变的涵义和阶段划
9、分 原始阶段“ 高高低” 类型 中间过渡阶段“ 高低高”过渡阶段“ 低低低” 阶段 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诞生率基本上被死亡率抵消,人口增长极为缓慢;(2)早期扩张阶段;死亡领先于诞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步加速;(3)后期扩张阶段;在死亡率连续下降的同时,诞生率也开头下降,人口增长势头趋缓;诞生率和死亡率均降至低水平,人口显现零增长;(4)低位静止阶段;(5)肯定衰减阶段;诞生率极低,死亡率因人口老龄化而回升,人口显现负增长;打算人口转变过程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力进展水平、口转变的社会基础;人口年龄结构的度量和划分:p122 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进展阶段就构成人0-14 岁为少
10、年儿童、15-64 岁青年和壮年、65 岁以上老年0 岁婴儿组、 1-6 岁学龄前儿童或幼托组、7-12 学校年龄组、13-18 中学年龄组度量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和方法:(1)人口比重(或人口系数)少年儿童、老年等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称为人口比重;(2)老少比 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之比率称为老少比;(3)抚养比 少年儿童人口或 /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率为抚养比;(4)年龄中位数(5)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 P126 (一)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人口再生产包括人的诞生、婚姻、生育、死亡,他们与年龄结构均有直接的关系;(二)对经济进展的影响名师归纳总结 - -
11、 - - - - -第 4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适龄人口的规模和比重及其与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关系上;(三)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住房、交通建设、医疗保险、训练设施等等 影响人口身体素养的主要因素 p141 (一)人类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和变异(二)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进展水平打算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平均的养分状况、卫生保健和科学、文化、训练、以及总的生活质量,对人们身体素养的后天发育起着基本的制约作用;(三)地理环境因素 影响人口文化素养的主要因素 p148 01、生产力进展水平 02、对训练的重视程度 03、城镇化和非农业化水平
12、04、性别 各产业部门经济活动人口的人口学特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 p190 (一)人口分布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制约 史前时代 人口极度稀疏、分散、流淌 农业时代 人口定居于村落,人口密度与农业产量成正比,人口流淌柔弱;工业时代 -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工商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后工业时代 平均人口密度趋于稳固,城乡差异缩小,人口流淌性更强;(二)人口分布是扩散和集聚的对立统一 产业革命以前扩散是人口地域分布的主要方向 产业革命的进展,人口的运动方向由扩散转为集聚 在信息时代人口分布趋势由集聚转变为扩散和集聚并存(三)人口分布对生产力进展的反作用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
13、,人口数量是否适当,应当看其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在肯定的生产条件下,是否得到了正确结合;名师归纳总结 人口地域分布的趋向性p194 03 、趋向岸边第 5 页,共 7 页01、趋向暖湿地区02、趋向低平地区-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论述题: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1)经济因素(2)文化程度和妇女就业(3)人口政策(4)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5)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6)科技水平(7)社会因素影响人口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p208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四周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它供应了人们安家立命的生存空间,并是人们制造一切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源泉;0
14、1、地势 世界人口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平原和丘陵地带,随着海拔高程的上升,人口密度快速下降,由于气温顺气压均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它直接制约着人体的生理机能;由于海拔高程,仍应同所在纬度结合起来分析;在热带地区,人口最稠密的通常是山地和高原,而不是平原; 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平原上,人口分布差异也不小;除了海拔高程和地势起伏之外,山地的坡向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不小;02、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机体,而且打算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非常亲密;在分析气候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时,必需重视光热条件与水分条件的协作,二者缺一不行;03、水体 水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江
15、河湖海自然水体为人们供应了水源同时供应便利的交通,同时影响着人口的分布;04、土壤、地质和矿产资源 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各类自然土壤具有不同的天然肥力,在肯定经济条件的作用下,不能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开发利用,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分布;矿产资源在经济进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性因素;二、生产力进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成了影响人口分布的打算从各个历史进展时期来看,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史前时代 ,生产力水平很低下,人们过着极端分散和流淌的生活,人们主要是靠采集食物和渔猎为生;进入农耕时代,生产力比过去有了质的提高,由于把握新的劳动工具,人口密度也显
16、著增加了;进入产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得到快速进展,人口数量和平均密度都大大增加,人口分布图上出 现了稠密的工业地带和工业城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随着生产方式的进步,人口分布状态及其特点在不断地变化着;三、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人口的地域分布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和生产布局的变化而不断的演化过程,从历史上看, 人口分布除了受到生产力进展和生产布局变化的影响外,仍受到各种社会的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例如我国历史上的几次社会大动乱,都导致人口地理发生巨变,社会的和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很常见,例如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发生局巨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