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环境监测仪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环境监测仪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模板.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MACRO.泓域咨询 /南通环境监测仪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报告说明伴随我国环境监测需求提升,近年来环境监测仪器开始向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光学等技术综合应用的高技术领域发展,电化学技术、色谱技术、光谱技术及质谱技术等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受关注度不断提升,且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除质谱分析仪器外,电化学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光谱分析仪器等在环境监测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6247.2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6985.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97%;建设期利息458.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9%;流动资金8803.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04%。项目正
2、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00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84883.73万元,净利润11453.9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55%,财务净现值9013.3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2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前瞻性;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成熟,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且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是推广型产品;项目产品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项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经评价分析是可行的;根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好,在财务方面是充分可行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
3、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8一、 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8二、 行业壁垒8三、 大气环境监测仪器市场现状及市场预测10第二章 总论12一、 项目概述12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14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7四、 资金筹措方案17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7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18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8八、 环境影响18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18十、 研究范围20十一、 研究结论20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1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23一、 行业概况23二、 环境监测仪器市场现状及预测24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6第四章
4、 项目选址方案27一、 项目选址原则27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7三、 创新驱动发展34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5五、 产业发展方向37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0第五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41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1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1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2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44一、 优势分析(S)44二、 劣势分析(W)46三、 机会分析(O)46四、 威胁分析(T)47第七章 发展规划51一、 公司发展规划51二、 保障措施55第八章 项目进度计划59一、 项目进度安排59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59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0第九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61一、
5、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1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63三、 质量管理64四、 项目技术流程65五、 设备选型方案66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66第十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68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68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68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分析69一、 编制依据69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70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0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3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74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4七、 营运期环境影响75八、 环境管理分析76九、 结论及建议77第十二章 安全生产分析79一、 编制依据79二、 防范措施80三、 预期效果评价84第十三章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6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86二、 建设投资估算87建设投资估算表89三、 建设期利息8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9四、 流动资金90流动资金估算表91五、 总投资9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2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3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分析95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5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9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1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2五、 偿债能力分析10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4六、 经济评价结论104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
7、105一、 项目风险分析105二、 项目风险对策107第十六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110一、 项目招标依据110二、 项目招标范围110三、 招标要求111四、 招标组织方式111五、 招标信息发布113第十七章 总结分析114第十八章 补充表格11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7建设投资估算表11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9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0流动资金估算表12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7借款还本付息
8、计划表128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29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30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31能耗分析一览表131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上游行业主要包括各类电子元器件、泵、激光器及机械部件等。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机电元件、连接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等。激光器及泵等核心精密部件,由于精密加工工艺及技术的差距,为海外企业所垄断,国内精密激光器及分子泵制造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上游行业议价能力较高,导致企业订货周期较长、成本占比较高。机械部件主要包括机械加工件以及钣金件等,需要持续购买,均为常规产品,有充分竞争市场,价格稳定。从整体上看,除少部分技
9、术水平较高的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外,上游行业基本属于竞争性行业,上游行业的产能、需求变化对本行业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小,本行业所需的多数零部件及原材料均可以从国内得到充足的供应。下游行业目前主要为政府环保监测部门或高校等科研院所等,主要受到国家环保政策及环境治理投资的影响。从目前看,国内污染较为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对医药、食品、水质的检测需求迫切,政策变动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不会对市场需求造成不利波动,因此下游市场空间巨大。二、 行业壁垒1、技术研发壁垒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的正向开发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环境监测仪器的研发与生产需要具备集光、电、自动化
10、、仪器仪表、计算机以及环境监测于一体的知识型人才,并且需要在行业中长期积累的开发设计经验。质谱分析仪器专业性强,是精密机械、精密电子、电子离子光学、软件、自动控制领域的综合,需要企业不断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的生产工艺和特殊需要,加强定制化研发技术能力,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提高产品便捷性和分析效率,改进分析方法,不断加强应用方法及技术的研究,提升分析准确性,拓展应用范围,将自身积累的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的理解相结合,充分整合硬件设备、软件以及后续运维服务。企业具有雄厚的技术积累、行业应用经验及大量的研发资金,是参与行业竞争的先决条件。2、客户资源壁垒环境监测科学仪器专业性强,产品在操
11、作使用、安装调试、运营维护等方面均需要丰富的经验。尤其在高端仪器领域,企业只有通过提供性能稳定的整机仪器及优质调试维护服务,才能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客户对产品的使用习惯,对服务商的熟悉,以及对服务和软件应用功能的延续性需要,使其对原有服务厂商和产品容易形成依赖。作为高端精密科学仪器,质谱仪需要调试、维护等需要密集的服务。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环保监测部门或高校等科研院所等,客户专业性强。3、技术服务壁垒环境监测仪器专业性较强、定制化程度高,客户重视技术服务的专业性和及时性,对技术服务人员的要求较高,均需要熟悉产品操作方式、安装调试、运行使用、维修保养、数据输出等方面专业知识,培养周期长,完善的服务
12、网络及服务能力是新进入者的重要壁垒。三、 大气环境监测仪器市场现状及市场预测1、大气环境监测仪器市场现状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O3、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因此近年政府不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提高对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2、大气环境监测仪器市场预测“十二五”期间,国家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的规划主要是以“国控城市监测点”为核心,共包括2069个监测点。根据研究机构2016年预测数据,原有监测点位监测设备的折旧与耗费,将会
13、带来改造采购需求约9亿元;其次,新增监测指标PM2.5、O3等将会带来第二轮市场扩容,尤其“十三五”将逐步重视县级行政单位的监测网络建设,目前全国2854个县级行政单位新增监测点的市场空间约为46亿元;因此推测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市场空间约为55亿元。随着大气环境监测体系趋完善、监测指标将增加及监测站点密度提高等因素,大气环境监测市场空间可期。第二章 总论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南通环境监测仪器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责任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地点: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5、项目联系人:赵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
14、,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
15、,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10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
16、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xxx套环境监测仪器/年。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环境监测仪器行业是政策驱动型行业,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O3、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不全,大多数城市没有开展O3、PM2.5的监测,VOCs、扬尘等监控薄弱,难以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新环境保护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推进国家大气污
17、染防治工作。司法和政策加强约束有望增加环境和污染源监测的需求,将推动监测行业高速发展。随着排污权交易、环境税等政策工具逐步完善,我国环保行业逐步进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新阶段,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我国环境监测将呈现指标更加严格、监测介质更加多样的趋势,监测强度及监测范围都将提升。壮大实体经济规模,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建筑强市。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高端制造新中心。(一)做大做强先进制
18、造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集约布局、集群发展、陆海统筹、生态优先”总体要求,科学统筹陆域和海洋经济协同发展,以沿江、沿海为主要发展轴,以全市各级各类开发园区为经济发展主阵地,合理优化市域生产力布局。稳步推动沿江传统制造业向沿海转移,建设滨江优美生态环境,成为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百姓亲水休闲的开放空间,推动沿江地区生态绿色发展;沿海加快新出海口建设,加速临港重特大产业项目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大通州湾”新引擎,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重点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继续深化开发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以国家级、省级以上园区为主体,聚焦产业发展主责主业,强化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要素保障等服务功能集成供给,
19、提高园区对重点产业链的组织承载能力,把园区打造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主阵地。(二)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聚焦重点服务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规模总量提升、产业结构提优,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长三角北翼服务中心。推动生产性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旅游、健康、文体、家政、养老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三)提升建筑业发展质效继续扶持企业做强做优。我市特级、一级建筑企业经济总量占全市建筑经济总量88%以上,产业集中度高。跟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动态,用好
20、住建部在我省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的机会,帮助我市有条件的建筑业企业申领跨专业资质,实现跨行业发展。扶持实力强的总承包一级企业申请特级资质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常态化开展建筑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强化资质动态监管。(四)实施企业优强工程壮大“链主”领军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根植南通的领航型龙头企业。聚焦产业链基础产品和终端产品,特别是临港基础产业、整机装备等,发挥企业规模和市场优势,强化研发、设计、标准等领先能力,鼓励将全球知名供应商纳入供应链、产业链,通过并购、引进、参股等形式聚合高端要素,提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
21、产业生态,打造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6247.2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6985.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97%;建设期利息458.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9%;流动资金8803.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04%。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46247.26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7514.15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8733.11万
22、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006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84883.73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1453.97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55%。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02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47280.47万元(产值)。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五金外壳、控制器、显示器、电源、线路板、线材、电子配件、包装材料、无铅锡线、热熔胶棒。(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白准直仪、光管检测仪、圆度检测仪、平面度检测仪、电子水平
23、仪、杠杆千分表量程、硬支承平衡机。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八、 环境影响拟建项目的建设满足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选址合理。项目建成所有污染物达标排放后,周围环境质量基本能够维持现状。经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后,“三废”产生量较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从环保的角度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报告的委托;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4、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政策;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二)编制原则1、项目建
24、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4、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5、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更好更
25、快发展。6、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留有一定的空间。7、以经济救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项目设计模式改革要求,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目标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8、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十、 研究范围1、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2、调研产品市场;3、确定工程技术方案;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5、测算项
26、目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十一、 研究结论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66667.00约100.00亩1.1总建筑面积121184.201.2基底面积42000.21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6.592总投资万元46247.262.1建设投资万元36985.022.1.1工程费用万元32478.952.1.2其他费用万元3691.862.1.3预备费万元814.212.2建设期利息万元458.9
27、62.3流动资金万元8803.283资金筹措万元46247.263.1自筹资金万元27514.153.2银行贷款万元18733.114营业收入万元100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84883.736利润总额万元15271.967净利润万元11453.978所得税万元3817.999增值税万元3702.6110税金及附加万元444.3111纳税总额万元7964.9112工业增加值万元27655.1213盈亏平衡点万元47280.47产值14回收期年6.0215内部收益率17.55%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9013.32所得税后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行业概况质谱技术具有高
28、灵敏度、高分辨、分析速度快等优势,涉及精密电子、精密机械、高真空、软件、自动控制等技术以及电子离子光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国家安全及国际反恐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质谱仪器一般由样品导入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由于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安装在真空腔里,分析样品只有通过特定的方法和途径才能被引入到离子源,并被离子化,然后被引入质量分析器进行质量分析,这些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不同的离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不同,其结果为质谱图。伴随我国环境监测需求提升,近年来环境监测仪器开始向物理、化
29、学、生物、电子、光学等技术综合应用的高技术领域发展,电化学技术、色谱技术、光谱技术及质谱技术等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受关注度不断提升,且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除质谱分析仪器外,电化学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光谱分析仪器等在环境监测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二、 环境监测仪器市场现状及预测1、环境监测仪器市场现状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具有成长性高、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增量空间大、技术壁垒偏高、行业集中度较高的特点。“十二五”期间,得益于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行业迅速发展。但另一方面,我国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监测、统计基础薄弱,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不全,部分城市尚未开展O3、PM2.5的监测,数据
30、质量控制薄弱,无法全面反映当前大气污染状况。目前,VOCs、扬尘等未纳入环境统计管理体系,难以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环境统计建设刻不容缓,市场建设有待逐步完善,市场容量有望进一步扩大。随着一系列环境治理政策落地,政府不断加强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2014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总体上逐年增加,投资总额从2005年的2,388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9,575.5亿元。全国范围逐渐形成了以大气、水等污染源监测为主的环境监测网络,包括覆盖全国主要水体的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及水质自动监测站组成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环保重点城市建立空气自动监测站点、酸雨监测点位和沙尘暴
31、监测站组成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污染源监测网,同时,我国近岸海域也建成了环境监测网。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4年)数据,截至2014年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数为2497个,其中国控监测点位数为1436个,近年环境监测点数量逐步增长,目前已覆盖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和仪器行业伴随中国环境监测的发展而不断壮大,随着近年来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迅速,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获得快速发展,2005年-2014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销售额稳步增长,实现复合增长率约达22.14%,2014年环境监测仪器整体销售额达到196
32、.4亿元。2、环境监测仪器市场预测由于环境监测的基础性,水、大气、土壤环境管理需求刺激了对环境监测行业的需求,环境监测虽然目前规模较小,但未来的广阔市场空间可期。近年,国家为保障监测数据质量、强化环境质量指标的硬约束提供支撑,开始推行新环保法及陆续完成国家大气、水、土壤监测点位的建设和事权上收,环境监测市场将进一步扩容;全国多地VOCs排污费征收政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落地及即将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将在VOCs监测、土壤监测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新领域打开市场,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作为整个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步入快速增长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未来环境监测呈现以下趋势:从水、大气
33、向固废、土壤监测拓展,监测网络建立需求更多监测设备;环境部门更有力的执法权,促进行业规范化,推动行业整合;重心由环境污染源监测向环境质量监测转移,更加重视环境质量。根据研究机构201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监测设备的预计市场空间约为763亿元。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一、
34、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南通,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入海口北翼,与上海市隔江相望,为江苏唯一同时拥有沿江沿海深水岸线城市。全市陆域面积8001平方千米,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
35、原,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通是山水旅游城市,以“中国近代第一城”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是全国有影响力的“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文博之乡”“长寿之乡”“平安之乡”“新侨之乡”,先后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服务外包风采城市等称号。2019年底,下辖如东1个县,如皋、启东、海门、海安4个市,崇川、港闸、通州3个区及富民港办事处(南通开发区)。综合实力历史性跃升。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036.3亿元;一般公
36、共预算收入年均超过600亿元,达到639.3亿元;所辖县(市、区)经济总量全部超过千亿元。百亿级产业项目全面突破,工业应税销售突破1.2万亿,实体经济根基更加牢固,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南通创新区为核心、以科技园区为载体、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全市域创新体系初步成形,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建筑业产值跃居全国地级市第一。2020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627.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7.13亿美元。连续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江海国际博览会、通商大会,开展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发展首届论坛等重大活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数量居全省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
37、区整市推进,建成新型合作农场220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总量全省第一。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城市格局战略性拓展。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和沪苏通铁路、盐通铁路建成通车,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开工建设,南通新机场选址正式获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稳步实施。海安撤县设市,海门撤市设区、崇川港闸合并获批,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南通创新区初具城市新中心形象,五山及沿江片区、环濠河片区、五龙汇及任港湾片区、高铁西站片区等重点片区整体提升。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正式挂牌,园区新体制机制展现创新活力。人民生活持续性改善。2020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8、52484元和26141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01,收入持续快于经济增速,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新增就业50.7万人,教育现代化监测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国领先,率先在全国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并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公立医院患者满意度全省前列,获评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开展普惠性养老城企联动国家试点和全国普惠托育试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市、县、镇三级应急管理组织覆盖率达100%。出台高层次双创人才倍增计划等“人才新政”。常住人口历史性超过户籍人口,人口结构
39、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转折性变化。污染防治攻坚力度空前,环境质量改善显著,长江大保护全面推进,“化工围江”等专项治理取得重大进展,长江禁捕退捕要求率先落实,五山及沿江片区成为全国生态修复保护样板。环濠河片区整体提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大幅提升。获批狼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63”整治成效明显,空气优良率保持全省第一,31个省考以上断面及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水质,单位GDP能耗、水耗下降率等指标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全国唯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
40、心建设全覆盖的设区市。全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市区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感动中国”人物磨刀老人吴锦泉、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等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中国好人”等不断涌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七连冠”。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比位居全省前列。歌曲蓝天下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张謇在国家话剧院成功演出。地方文化艺术进入荷兰、日本、英国、马来西亚等地开展国际交流。成功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以“全民健身日”“南通体育日”为载体,积极举办全民健身三项赛、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有新的发展变化,全市上
41、下必须牢记嘱托、胸怀全局,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把握发展规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决夺取“十四五”发展新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国际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生物经济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处于颠覆性关口,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调整,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和中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分流态势明显。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国际
42、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格局正在经历一段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调整过程。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内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存量、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等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率先成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制度优势显著、发展环境稳定是我们能够持续发展最为可靠的前提。我国广阔的市场空间、丰富的人力资源、雄厚的物质基础与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使经济拥有
43、强劲的发展韧性,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大势没有根本性变化,同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南通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十四五”期间国家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在南通叠加并向纵深实施,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及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开通,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过江通道等一批具有格局性的重大战略项目加快实施将有效提升南通枢纽地位能级;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工建设将全面带动南通沿海高质量发展,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更大活力,有效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南通沿海区域对苏南乃至长江沿线重特大基础产业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沿海临港基础
44、产业将加速集聚;作为江北唯一城市纳入上海“1+8”都市圈,伴随区划调整实施,南通中心城市发展格局将不断优化,更好地实现与上海、苏南同城化发展,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必将实现进一步跃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加。中美经贸摩擦和疫情全球爆发交织影响深远,稳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新旧动能转换更加紧迫,对标苏南先进城市,我市产业结构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创新能力整体不强,龙头型、创新型企业总数不多,开发园区集聚度、支撑度、贡献度亟待提升,高质量追赶超越面临较大压力;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仍有不少短板,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不强;水、大气等环境治理还存在薄弱环节,生态环保基础还不够牢固
45、;发展空间、能耗、环境容量等刚性约束越来越强,要素瓶颈制约比较突出;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升高,人口结构亟待优化;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安全生产、生态安全、金融安全、产业链安全等风险防控面临较大压力,社会治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十四五”时期,南通将进入充满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将坚定扛起新的历史使命,阔步迈向现代化;加快实现战略机遇转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江海联动,江河时代加速迈向江海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以下阶段特征:阔步迈向现代化的起步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重大任务是确保
46、全面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市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打好基础。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期。“十四五”时期是南通加速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特别是推动纳入规划的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规划建设、投运的重要时期,这些项目的实施、建成对南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将起到格局性作用。江河时代迈入江海时代的加速期。“十四五”时期是南通深化江海联动,推动市域生产力、城镇、交通等重大布局优江拓海,统筹长江大保护和沿海高质量发展,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构建江海相拥、内外相融大城市格局的重要时期。中心城市空间将进一步优化,由江河之城迈向江海之城,实现城市能级整体跃升。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十四五”时期是南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攻坚阶段,各方面资源力量都需聚焦到高质量发展上来,以改革创新带动产业规模质效不断提升,在更高平台上继续保持高质量增长,打赢转型升级攻坚战,才能牢牢抓住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探索期。“十四五”时期要突出数字赋能、制度供给,突破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落实好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举措,把改革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社会建设水平、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力争市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