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区“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有关情况的汇报.docx

上传人:zhe****342 文档编号:57726856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xx区“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有关情况的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xx区“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有关情况的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xx区“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有关情况的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区“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有关情况的汇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雨花台区“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有关情况的汇报201x年5月31日 来源:雨花区人民政府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区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区“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有关情况,请予审议。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雨花台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为了统筹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环境建设等各类建设安排,加快推动软件谷建设和“两桥地区”更新改造,促进雨花台区十三五期间城市建设快速、有序开展,我局在多次征集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区分管领导专题研究,牵头拟定了雨花台区“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编制背景“十三五”时期(201x-XXX年),是雨花台区

2、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XXX系列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强富美高新雨花”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决胜软件谷建设、决战“两桥”改造、打造全市一流社会事业强区的关键阶段。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三五”规划,对我区充分认识和把握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规划根据市“十三五”规划有关要求及区委关于制定雨花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推进民生保障、城市长效管理为重点,立足于我区的发展基础、环境机遇而编制,是“十三五”期间指导我区经济社会发

3、展的纲领性文件。二、“十三五”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加快存量盘活提升城市建设品质。重点落实省市“美丽城乡”建设,以“两桥”地区、长虹路片区等城市更新改造等为抓手,改变区内城中村、危旧房、小产权房、工业片区等较为混杂的城乡结合部建设风貌。通过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色城区等一系列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提升地区城市建设的水准;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提升供给服务水平,实现郊区向城区的品质转型提升。以强化沟通联系促进板块功能提升。不断增强与主城、江北新区、河西、江宁等地区的联系,通过交通设施的改善,同步信息化基础设施敷设,夯实网络发展基础,完善信息互联互通。虚实两条线路相结合,不断强化我区对外的集聚辐

4、射能力,有力推动软件谷智慧产业、南站地区综合商务职能的升级,进而带动区内各板块的梯度更新;通过板块间微循环体系和公众出行服务水平提升的建设,促进就业、居住等空间在全区内的均衡配置,优化整体空间布局。以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民生质量。通过棚户区改造、小区出新、保障房就地安置与管理、物业服务与管理、基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工作的推进,提升市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通过消灭黑臭河道、二次供水改造、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等多措并举的环境整治工程,切实解决市民生活环境问题;同时,注重绿色环境的功能打造,从园林、山林绿地等建设服务于群众生活的角度出发,实现“融绿入城”,进一步提升区域宜居生活的魅力。三、“十三五”城

5、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雨花台区城市建设以“美丽宜居”为主线,以“多规合一”和存量规划保障资源要素供给,完善基础设施支撑,推进民生保障,凸显秀美绿色环境,健全法治化长效管理,大幅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质量。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全面提升雨花台区城市品质,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软件名区、南京市绿色生态宜居城区和南京现代化智慧城区”,建成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在规划指标上,突出民生指标与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选取与城市建设相关联的指标,主要有:城市发展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98%左右。交通现代化指标全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5%以上,居民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8%以上。城乡住宅建设

6、指标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3%以上;建设各类政策性保障性住房84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217万平方米。园林绿化指标加强绿地建设,使得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5%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30%、力争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环境保护指标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使得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90%;加强实施水污染物减排措施与收集处理,使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地表水好于类水质的比例达到80%;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与分类处理水平,使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全区实现垃圾相对减量15%;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100%。四、“十三五”城市建设的主

7、要任务十三五城建规划旨在“适应新常态、明确新举措、谋划新发展、建设新雨花”,注重体现宏观性、战略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在科学研判当前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比较详细明确了未来五年雨花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具体工程项目。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任务:(一)突出板块建设特点,提升城市空间功能品质坚持“全域统筹、协同发展”的理念,全面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明确雨花台区不同空间开发战略格局和核心功能,积极构建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品质提升、管理高效的现代化新城区,按照“一心三片”的总体框架,统筹安排空间布局与分工协作,提升整体发展实力与品质;按照各功能版块未来的城建重点,分区域设定城建主题,力争功能板块建设施策“

8、稳实新”、发力“快准狠”。(二)完善交通畅达建设,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效能1、道路交通体系完善行动“十三五”期间,城市道路建设仍是雨花台区城市建设工作重心。一方面,整合雨花台区对外交通体系,规划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通过滨江大道二期、205国道南北两段和机场二通道等一系列快速路的建设,促进雨花台区融入区域交通发展。另一方面,强化雨花台区片区交通联系,规划建设形成疏密有致、联系高效的“网格路网”道路网体系。通过实施龙西路中段、马定路西延等次干路建设、1号路一期等支路网的补充建设,以及铁心桥桥面拓宽改造、中兴路北延跨秦淮新河大桥、岱山东路北延穿过绕城跨秦淮新河桥梁工程等一批桥梁项目的建设,使得道路体

9、系更加完善。具体的时序安排为:201x年以快速路和主干路建设为主,构建区属主体道路框架,建设重点集中于软件谷南园与北园的贯通以及软件谷地区与两桥地区的联系道路;2017年以主干路与次干路的建设为主,建设重点逐步向雨花台区向南部转移,集中在板桥新城和两桥地区的道路框架建设;XXX年以板桥新城外部道路的架构和打通雨花台区北部断头路的建设为主,穿插加密两桥地区和软件谷地区的支路建设;XXX年以两桥地区与板桥新城地区内部的次干道补充完善为主,穿插加密雨花经济开发区和软件谷的支路建设;XXX年以雨花经济开发区和板桥新城的支路建设为主,完善雨花台区整个道路交通体系。2、轨交一体化融合提升行动一是结合轨道交

10、通建设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水平。“十三五”期间,重点做好与地铁S3号线、10号线、7号线的衔接换乘设施,重点打造片区内部公共交通微循环,积极推动轨道公交两网融合;对于北部已经建设完成的1号线、2号线、3号线和10号线等站点,加快调整和优化常规公交线路网络,达到“两网合一”的理想模式。二是结合片区功能建设优化交通站点布局。科学合理规划引领一体化换乘,对于我区南部还未建设的轨交站点存有优化预判意识,及时提出相关站点优化布局建议,在两桥、板桥新城等人流相对均匀聚集的地区,缩短各站点距离;在软件谷和雨花经济开发区等人流分散聚集的地区则采用“大站快车”和“园区内部公交循环”结合的方式。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换乘

11、点的公交站台位置尽量靠近轨道交通出入口,做到换乘零距离对接,同时根据周边现状和规划调整及时对换乘体系进行优化调整。3、公共交通微循环建设行动一是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实行“公交优先”战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构建公交专用道网络体系,提高公交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公共交通延伸服务建设。发展多元化的公交服务网络,不断丰富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形式,积极发展定制公交、微循环公交、社区接驳公交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提升居民公共交通服务满意度。三是推进公共自行车全覆盖。突出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区实现公共自行车全覆盖,规划加设51个点,使得片区内公共自行车布点达到平均1个/km2。加快轨道交通站

12、点自行车换乘设施的实施,将轨道交通直接覆盖范围从500米-800米提高到2000米-3000米。(三)加快优美环境塑造,提升城市绿色宜居水平1、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消除黑臭河道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管理模式,建成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确保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省水环境功能区断面、市控断面、市小康水域功能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城市水环境。完成排水达标区建设。“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292个排水达标片区,其中,赛虹桥街道117项;雨花街道104项;西善桥街道16项;铁心桥街道55项。推进二次供水设施建设。通过水厂增设深度处理工作,实现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的专业化,

13、提高供水水质,达到新的国家水质标准,实现全区二次供水改造的全覆盖。加强大气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推行蓝天行动计划,加大对工业废气污染防治、高污染燃料区污染防治、城市扬尘污染防控和整治、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餐饮油烟污染整治等,力争“十三五”期间雨花台区上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逐年下降,雾霾、酸雨等污染程度明显减少。2、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十三五”期间是全面推进生态绿色雨花建设的重要时期,以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为基础,计划每年新增造林300亩,到规划末期共增加造林1500亩,林木覆盖率每年增加0.05个百分比。一是利用现有空间进行立体绿化,鼓励实施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利用剩余

14、空间提高环境效益。二是实施道路绿化提档升级,综合布局各个路段的绿化景观,打造鲜明的特色道路系统,凸显人、路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处。三是新建公园绿地注重均衡布局,以“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为工作目标,扩大城市绿地总量,逐渐优化绿地系统结构,重点完成城市森林、秦淮河风光带、三桥湿地公园、岱山森林公园等项目的建设。3、市容环境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城市窗口地区、窗口单位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公共、环卫、绿化设施的建设管理,推进市容景观示范建设。一是推进城区整治与改造工作。推进老居住区及城中村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拆除各类违法建设及逾期临建,实现新增违法建设“零目标”。二是加大市容整

15、治力度。深入开展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立面整治,建立建(构)筑物及公共设施外立面养护保洁机制,提升城市空间的整体协调形象。三是完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力争做到“十三五”期间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与分类处理水平,使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99%。(四)落实民生保障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安居质量1、棚户区改造整治提升行动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十三五”期间,计划改造棚户区房屋面积155.51万平方米。全区以“两桥”地区、长虹路片区更新改造为突破,统筹推进,推进时序坚持先规划后改造、先补偿安置后拆迁,先改造集中成片棚户区(危旧房)、再改

16、造其他棚户区(危旧房),逐步实现整治改造工作区域全覆盖,提升雨花城市功能品质。加大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引导和统筹协调作用,积极落实资金、土地、财税、金融等各项政策措施,为棚户区合理规划和选址,优化户型设计,改造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建设投融资平台作用,通过国开行贷款、社会融资等方式,筹集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资金。2、保障房供应体系优化行动健全规范管理、进退有序住房保障良性机制。积极落实障南京市住房保障体系转型“1+4”政策,以制度完善、政策健全、供应有序、进退规范为目标,科学设置和动态调整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建立

17、住房保障标准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挂钩联动机制。完善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同配合的收入财产信息共享机制,增强申请对象收入财产审核认定的准确性,优化分配工作流程,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升住房保障公信力。建立退出机制,健全保障对象年度审核、定期检查和举报查处机制,发挥租金杠杆作用,实现保障对象家庭收入发生变化后的保障方式转换与梯度退出。优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顺应住房保障体系转型,适应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约171.5万平方米,力争2017年底前享受住房保障的城市家庭

18、比例扩大到城市家庭总数的20%,XXX年达到23%。3、居住小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有序实施老旧小区出新工程。根据实际需要,依据各住宅小区不同建筑年代、不同基础条件和不同管理模式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定计划、分类分批次逐步整治。以雨花街道和赛虹桥街道为重点,实施一系列旧住宅小区出新工程,全面提升雨花区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积极开展老旧小区翻改建工程。对于现状无法满足居民基本居住条件的老旧小区,建议按照户型适用、功能齐全、配套完善、质量安全的要求,通过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方式,组织实施原址翻新建设。在延续城市原有风貌的前提下,通过翻新改建工程,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

19、境,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优化老旧小区居住功能,促进城市的宜居与可持续发展。(五)构建现代建设体系,提升城建创新发展水平1、绿色城区示范建设行动一是探索实现建筑绿色化运营。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对既有建筑改造的政策扶持力度,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开展不同模式的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改造,促进绿色建筑数量型向质量型、单体建筑向片区转变,实现建筑节能化向建筑绿色化的升级。二是实现建筑绿色化运营,加强建筑使用期间的绿色化运营管理,扩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规模,同时加强建筑节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绿色建材的推广,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建筑运营中的绿色化。三是推动建筑现代化转型。推广建筑工业化与现代化

20、的生产方式,逐步实现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施工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规划到XXX年底,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新建建筑装配化率均达到30%以上。2、海绵城市建设行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设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缓解城市缺水现象,扭转城镇建设的水泥化趋势。结合“两桥”更新改造、道路建设时序和各类园区及城市功能区开发建设,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3、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行动一是注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做好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以已有的雨污分流工程系

21、统为基础,探索各已建地区综合管廊化改造方案,由“两桥”改造、新建主要道路为试点,根据建设经验推广到全区分步实施现有地下管线管廊化改造。二是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全区地下空间设施的普查、数据建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等工作,以两桥地区为重点,制定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计划,同时统筹安排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市政设施、人防工程设施等项目建设。(六)深化综合管理改革,提升长效城建管理能力1、城建管理一体化行动一是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引领作用。健全城市规划管理的规章体系、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的多方监督。同时健全全区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加强规划编制项目的立项管理、成果评审、成果

22、验收和入库工作,做好全区法定规划成果的动态维护。二是依法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区内各级政府、部门间的事权关系,强化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加大城市规划建设、交通一体化、水务一体化、绿化一体化等领域的机构职责整合力度,由多头管理向统一平台化、信息化监管转型,加快形成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园林绿化管理高效化行动一是深入开展城市绿线划定工作。明确绿地保护范围,建立全区园林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动态更新维护管理。严格执行“绿色图章”管理制度,优化审批流程,形成完整有效的生态绿地保护管理机制。二是推进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形成“政府监管

23、、管养分离、市场竞争”的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工作的监督及考核管理,建立园林绿化养护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养护作业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养护质量。三是完善园林绿化长效管理考核体系。进一步细化、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细则,以标准化手段推动城市绿化景观品质的提升。3、社区物业管理标准化行动一是加大力度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结合2014年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和2013年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市场机制,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二是加强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主体的培育。严格实行建管分离,建立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双向选择机制,

24、鼓励有实力的物业服务企业接管老旧住宅小区,逐步提高物业管理覆盖率。三是积极推进物业管理小区标准化服务。按照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确保物业服务企业在企业行为、制度建设、物业服务、人员行为等方面达到“规定动作”和基本标准。四是完善物业管理服务达标差额补贴机制。对物业服务成本进行核算,按物价增长情况,合理制定收费标准,依法合规地解决物业收费难、收费率低问题。五是实施老旧小区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完善老旧住宅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集中解决开发商遗留问题,因地制宜,重新划分物业服务区域。4、工程建设管理精细化行动一是强化工程建设管理。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严把工程方案论证、立项、概决算及施工许可

25、等各审批环节,严格控制实施过程中的变更行为。加强建设程序的执法监管,切实制止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的行为。加大招投标市场管理力度,着力构建制度完善、规则统一、程序规范、过程透明、监督有力、公正诚信的市场秩序。二是强化文明施工管理。对各类建设工地实施网格化监管,努力实现管辖区域全覆盖。实行文明工地全过程动态管理,加大施工工地现场检查力度。对全市主干道、重点区域、居民区周边工地围挡等实施专项整治,提升建筑工地对外形象,规范道路临时占挖管理,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五、“十三五”城乡建设的机制体制建议(一)健全城市统筹机制1、落实城建管理体制改革,消除机制体制障碍。深化落实政府机构改革,整合城建管理资源,加

26、大城市规划建设、交通、水务、绿化等部门的一体化整合力度,重点协调好区谷、属地与园区之间关系,创新城建管理工作手段,消除部门与街道(园区)管理边界不清现象,促进建设与管理的一体化,营造统筹建设、整体协调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局面。2、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各片区特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持各个功能片区有选择性地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各方面的综合改革试点,在建管并重、数字化管理、多元治理等领域实现先行先试,积累改革经验,为全区城建管理转型起到示范作用。3、加强重点功能区建设扶持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的资金投入倾斜。根据各个功能区发展阶段的不同,重点增加公共财政对“两桥”地区、软件谷、板桥地区交通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资金

27、方面的倾斜,加强与省市的联系对接,发挥各项政策的最大效用,并逐步建立起民生为重点的公共财政机制。(二)深化依法治理机制1、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完善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明确重大行政决策范围,制定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5个法定程序操作规则,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探索建立行政决策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节点管理、流程控制、规范运行。2、强化规划绩效考核评估,有效推进相关行动任务落实。明确城市建设重点行动的目标任务和时序要求,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纳入科学发展评价、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

28、时间节点要求,建立跟踪督查、动态考核等制度。3、健全监测评估机制,强化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形成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做到组织严密、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制约有力,靠制度约束权力,更要做到权责一致、相互协调、运行顺畅,切实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整合监督资源,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优势互补、监督有力、富有实效”的监督体系,形成整体监督合力。(三)推行智慧管理机制1、实行项目储备与评价机制,借用专家库、智囊团的力量。完善规划委员会制度,通过设立区城建项目储备库与区城建专家库,建立起全区项目建设实施前的评价机

29、制,通过第三方介入强化城建项目的社会参与环节,从而加强对项目建设可行性、操作性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与甄别,提升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2、与各部门、各片区共建共享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区内现有城建项目的数字化管理的基础,探索建立与各部门、各片区现有数据平台的信息共享、动态衔接等交流机制,实现城建管理的一体化。(四)创新资金保障机制1、区分项目属性,分类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支持依项目设立“专项资金”科目,并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使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2、明晰各级职责,实行资金分级保障。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合理界定各级政

30、府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事权范围,明晰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事权划分。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建立健全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机制,完善各级财政分配机制。3、创新投融资渠道,支持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根据“两桥”地区开发融资模式的实践,继续探索PPP模式新方式,强化项目策划,完善准经营性项目经营与收益机制、公益性项目资金筹措与偿债机制、公共产品与服务价格补偿机制等,积极引导外资、民资和个人资金等社会资本投入城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共同建设、共同收益的长期合作机制,形成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中期票据、私募债券、保险资金等投入城建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上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