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5770026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hotography)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0900013学 分:2学 时:32 (其中:讲授学时16,实验学时16 )先修课程:色彩适用专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教 材:现代摄影艺术,焦晶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8 课程归口:艺术与设计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了解照相机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摄影艺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摄影常识、取景构 图和拍摄技法,了解有关数码摄影的知识,为学习后续的有关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的艺术 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融入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元素和知名摄

2、影家、摄影故事,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品德和友善关系。二、课程目标目标1. 了解握摄影术的发展简史,熟悉照相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目标2.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目标3.掌握摄影曝光。目标4.掌握摄影构图与景深控制。目标5.掌握摄影用光。目标6.素质目标:通过融入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 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1-3,毕业要求5-1.毕业要求10-1,对应关系如 表所示。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指标点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目标5

3、目标6毕业要求1-3VVV毕业要求5-1VVV毕业要求10-1VV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绪论、照相机与镜头1 .教学内容(1)摄影发展简史(2)照相机的分类(3)照相机的组成与原理(4)镜头的分类2 .基本要求(1)掌握摄影的发展历史(2)掌握照相机的分类(3)掌握照相机的组成与原理(4)掌握镜头的分类3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结合摄影发展史,介绍我国著名摄影大师在摄影发展史上所做的贡献,激发学生的 爱国热情,为学好摄影基础课程打下基础。4 .重点难点(1)照相机的组成与原理(2)镜头的分类(二)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1 .教学内容(1)照相机的使用(2)照相机的维护2 .基本要求(1)掌握照相机的

4、使用(2)熟悉照相机的维护3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结合我国的相机生产与发展过程,以及与、德国等相机生产大国的差距,激发同学不 怕困难,勇于拼搏,为提高我国的相机生产水平而努力。4 .重点难点(1)照相机的使用(三)摄影曝光与测光1 .教学内容(1)曝光的原理(2)正确测光的方法2 .基本要求(1)掌握曝光的原理(2)掌握正确的测光方法3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相机的多种测光模式体现了与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教育学生在今后的数字媒体艺术产 品设计过程中,也要与人为本,与时俱进。4 .重点难点(1)曝光的原理(2)测光方法(四)取景构图、景深控制5 .教学内容(1)取景构图的原则(2)取景法则(3)景深的原

5、理(4)控制景深的方法6 .基本要求(1)掌握取景构图的原则与取景法则(2)掌握景深的原理(3)掌握控制景深的方法7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学习国内优秀的绘画和摄影大师作品,把具有的构图理念应用 到创作中来。8 .重点难点(1)取景构图的原则与取景法则(2)控制景深的方法(五)摄影用光1 .教学内容(1)光在摄影造型中的作用(2)摄影用光的基本因素(3)常见可见光的运用2 .基本要求(1)熟悉光在摄影造型中的作用(2)掌握摄影用光的基本因素(3)掌握常见可见光的运用3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摄影离不开光线,光线在摄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会在复杂的光线条件下进 行创作,形成正确的创

6、作观、人生观和世界观。4 .重点难点(1)常见可见光的运用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及学时分配如表所示。序号教学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 指标点讲授 学时实验学时1绪论目标15-122照相机与镜头目标15-1223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目标25-1244曝光与测光目标31-3245取景构图、景深控制目标410-1646摄影用光目标51-322合计1616四、课内实验(实践)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及要求学时对毕业要 求的支撑类型备注1照相机与镜头认识照相机与镜头25-1综合性必做2照相机的使用与 维护照相机的使用、维护45-1综合性必做3曝光与测光曝光方法、四种不同的测光模式41-3综合性必

7、做4取景构图、景深构图原则、常见构图方法、景深控制410-1综合性必做控制方法5摄影用光不同光源拍摄实践21-3综合性必做五、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把握主线,引导学生掌握摄影术的发展历史与照相机的发明和演变,利用相机的工作原理与操作等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摄影的方法和过程,使学生能利用数码单反相 机进行摄影作品的拍摄与创作。2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例题的讲解及适当的思考题,保证讲课进度的同时,注 意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课堂的气氛。3 .采用案例式教学,引进主题摄影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各种主题摄影的拍摄方法,从而具备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二)课程实施与保障

8、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1备课(1)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程教学 内容的组织。(2)熟悉教材各章节,借助专业书籍资料,并依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 计划,编写每次授课的教案。教案内容包括章节标题、教学目的、教法 设计、课堂类型、时间分配、授课内容、课后作业、教学效果分析等方 面。(3)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构思授课思路、技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 法。2讲授(1)要点准确、推理正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熟练地解答和讲解例题。(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式教学、 多媒体示范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够采用现

9、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4)表达方式应能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力求形象生动,使学生在掌 握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3作业布置 与批改学生必须完成规定数量的作业,作业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不缺交,不抄袭。(2)书写规范、清晰。(3)解题方法和步骤正确。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求如下:(1)学生的作业要按时全部批改,并及时进行讲评。(2)教师批改和讲评作业要认真、细致,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并写明日期。(3)学生作业的平均成绩应作为本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 部分。4课外答疑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改进学 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其独立

10、思考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需每周安排 一定时间进行课外答疑与辅导。5成绩考核(1)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课程教学 内容的组织。(2)熟悉教材各章节,借助专业书籍资料,并依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 计划,编写每次授课的教案。教案内容包括章节标题、教学目的、教法 设计、课堂类型、时间分配、授课内容、课后作业、教学效果分析等方 面。(3)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构思授课思路、技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 法。六、课程考核(一)课程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考核和实验(实践)考核等,期末考试采用主题创作方式。(二)课程总评成绩二平时成绩x50%+期末考试成绩x50%。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J

11、x O成绩组成考核/评价环节权重考核/评价细则对应的毕业 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平时作业30%课后完成5次拍摄实践,主要考核学生对相关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计算全部作业的平均 成绩,再按30%计入总成绩。1-3、 5-1单元测验20%主要考核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和课后及时复习消 化本章知识的能力,共8章单元测验,计算全 部测验的平均成绩,最后按20%计入课程总 成绩。10-1期末考试期末考试 成绩50%考核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进行主题作品创作 的能力,根据作品创作的创意、视觉效果等进 行评分。10-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参加各类专业认证(评估)的专业必须制定课 程目标达成度计算办法,建议其他专业也要制定相应的计算办法。七、有关说明(一)持续改进本课程根据学生作业、课堂讨论、实验环节、平时考核情况和学生、教学督导等的 反馈,及时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整改完善,确保相应 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二)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彭国平大学摄影基础教程浙江摄影出版社1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 .神龙摄影 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人民邮电出版社批准时间:2021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