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7698253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南省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章节次学习目标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了解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认识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了解参考系的概念,了解对研究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认识参考系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坐标系的概念。2时间和位移了解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理解位移的概念,理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了解矢量和标量。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了解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理解速度的概念,了解速度与速率的区别;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2、及其公式,理解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与联系。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了解打点计时器的主要构造及其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在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时,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能运用实验数据描绘v-t图象,并能根据图象说明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特点。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理解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会通过v-t图象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会运用列表法、图象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认识在实验研究中应用数据、图象

3、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知道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会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会运用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会运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5自由落体运动认识自由落体运动,了解重力加速度;会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要点解读一、质点1定义:用来

4、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

5、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3)速度的测量(实验)原理:。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4加速度(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2)定义:,其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3)当a与v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与v0反

6、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恒定。当a与v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基本规律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2)重要推论速度位移关系:平均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x=xn+1-xn=aT2。3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规律:与初速度为零

7、、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学法指导一、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一般思路运动学规律具有条件性、相对性和矢量性。利用运动学规律解决运动学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2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选取正方向,列式求解。二、利用图象分析解决运动学问题1速度时间图象的信息点(1)横坐标表时间,纵坐标表速度。图线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2)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切线的斜率表示某时刻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横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4)横、纵截距的含义。2位移时间图象的信息点(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

8、标表示位移。图线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不表示轨迹。(2)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切线的斜率表示某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横截距表示物体出发的时刻,纵截距表示零时刻物体的出发位置。3利用图象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把图象与具体的物理情景相联系,能写出横、纵坐标之间关系式的,最好写出关系式,并把式子与图象相结合。三、学习建议1要正确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这些概念,它们都是矢量,注意加速度与速度和速度变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通过事例领会科学思维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极限法和实验数据常用的处理方法。3掌握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要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并比较体会各种方法,培养优

9、化意识。【例1】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逐渐变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变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解析: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变化,达到最大值。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变化,达到最小值。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小是指v越来越小,而加速度越来越小是指越来越小。故选项A、B正确。点评:(1)本题属于“认识”层次;(2)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反之

10、,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与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无关。【例2】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离O点的距离为20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25m,25mB.65m,25mC.25m,25mD.65m,25m解析:小球上升的距离为20m,它从最高点下落到B点的距离为45m,所以小球在题涉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65m。小球的初位置是O点,末位置为B点,O到B点的线段长度为25m,方向竖直向下,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所以小球在题涉过程中通过的位移为25m。故选项D正确。点评:(1)本

11、题属于“理解”层次;(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它是标量。位移是从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是矢量,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或相反。【例3】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v00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的位移为5m,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运动学规律有前3秒物体的位移x1前2秒物体的位移x2又x1x25m由以上三式代入已知数据解得a2m/s2点评:(1)本题属于“理解”中的“简单应用”层次;(2)应注意把位移与时间对应;(3)应会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例4】A物体做速度为1 m/s的匀速直线运动,A出发后的5s末,B物

12、体从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0.4 m/s2,且A、B运动方向相同,问:(1)B出发后几秒钟才能追上A?(2)A、B相遇前,它们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解析:(1)设B出发t时间才能追上A,则A物体的运动时间为t+5s。由运动学规律有vA(t+5)代入已知数据解得t8.1 s(2)当二者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设经时间t二者的速度相同,则v0.4t,解得:t2.5 s所以最大距离为:sv(t0t)at21(52.5)m0.42.52m6.25m。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应用”层次;(2)“追上”表示追上时,两物体的位置相同,由于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所以位移相同;(3)相遇前,

13、当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梯度练习A组1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2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的加速aA3m/s2,物体B的加速度aB5m/s2,两者加速度的大小比较( )A物体A加速度大B物体B加速度大C物体A的速度大D物体B的速度大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汽车上的速度计

14、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为零B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C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D物体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加速度,有沿x轴负方向的速度5足球守门员将一个以2 m/s速度迎面飞来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回,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 s,则足球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2.5 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 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m/s。6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

15、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7自由下落的物体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是10m/s和20m/s,取g10m/s2,则A、B点的高度差为_m,物体通过A、B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m/s(忽略空气阻力)。B组t/sOv/ms-142123458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段,第3、4s为第段,第5s为第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C第段与第段的平均速度相等D第段和第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9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第四秒内的

16、位移是2.5m,则(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25m/sB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2.25m/s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2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10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场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若重心在人体的中点,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_m/s。(取g10m/s2)0125436x2x3x4x5x6x11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x,且x10.96cm,x22.88cm,x34.80cm,x46.72cm,x58.64cm,x

17、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计算打计数点4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_m/s,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m/s2。12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测得从A到B的时间为4s,经过B的瞬时速度为11m/s,从B到C的时间为6s,到达C点的瞬时速度为20m/s,求:(1)质点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2)质点从A点到C点的位移大小。C组BCAxtt0O13A、B、C三个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的位移最大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C三个质点的路程相等D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14为了安全,在

18、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v40m/s。假设前方汽车突然停止,后面司机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该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g取10m/s2)15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s84 m处时,B车的速度vB4m/s,且正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vA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t012s后两车相遇。求:(1)两车相遇前各自行驶的路程;(2)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第三章 相互

19、作用学习目标节次学习目标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认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三要素,在具体问题中会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方向和大小;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初步了解四种相互作用。2弹力了解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分析弹力的方向;理解胡克定律,并会进行简单计算。3摩擦力了解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了解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了解动摩擦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进行计算。4力的合成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能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20、则进行力的合成,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合力。5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会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要点解读一、力的性质1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施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3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4矢量性: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5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精确表示力,线段应按一定的标度画出。(2)力

21、的示意图:用一条有向线段粗略表示力,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某个力的作用。二、三种常见的力1重力(1)产生条件: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2)三要素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水平面向下。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2弹力(1)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2)三要素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满足胡克定律F=kx。其它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计算。方向:弹簧和轻绳的弹力沿弹簧和轻绳的方向。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作用点:支持力作用在被支持物上,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上。3摩擦

22、力(1)产生条件:有粗糙的接触面、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三要素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FN。其中为动摩擦因数。FN为滑动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B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为0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的过程中(绳OC不会断)( )MNOCGAON绳先被拉断BOM绳先被拉断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11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弹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1)下

23、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_。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弹力(F/N

24、)0.51.01.52.02.5弹簧原来长度(L0/cm)1515151515弹簧后来长度(L/cm)16.217.318.519.620.8弹簧伸长量(x/cm)F/NOx/cm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在右图所示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_。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_。ABF2F112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物体重20N,B物体重3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水平拉力F16N,方向向左;水平拉力F22N,方向向右。在F1、F2的作用下,A、B均静止不动,则B物体对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25、A4N,方向向右B4N,方向向左C6N,方向向右D6N,方向向左C组13质量为m的圆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的竖直挡板之间,如图所示。当斜面倾角由零逐渐增大时(保持挡板竖直),斜面和挡板对圆球的弹力大小的变化是( )A斜面的弹力由零逐渐变大B斜面的弹力由mg逐渐变大C挡板的弹力由零逐渐变大D挡板的弹力由mg逐渐变大14下图所示的对物体A的四幅受力图中,正确的有( )ABAGAAFfFNFfFNGFNGFN1GFN2A静止不动A静止不动A沿斜面匀速上滑A、B沿斜面一起匀速下滑ABCDABOGCD15如图所示,长为L= 5m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在AB和CD两杆的顶端A、C处,两杆竖直立在地面上,已知两杆

26、水平间距为d= 4m。绳上有一光滑轻质挂钩,其下悬挂着重为G= 24N的重物,当重物达到静止时,绳中张力多大?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学习目标节次学习目标1牛顿第一定律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了解惯性的概念,理解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能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了解实验的基本思路及分析方法。3牛顿第二定律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问题。4力学单位制认识单位制及意义;了解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会正确应用国际单位制。5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会

27、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并能分析简单的平衡问题;认识超重、失重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能从动力学角度理解自由落体运动。要点解读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二、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力和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随合

28、力同时变化。2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关键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平衡摩擦力以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当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即为小车的合力。(3)保持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改变小车的质量(增减砝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质量之间的关系;保持小车的质量一定,改变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合力之间的关系。(4)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通过描点连线画出aF和a图线,最后通过图线作出结论。3超重和失重无论物体处在失重或超重状态,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

29、且没有变化。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相比,发生变化的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1)超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2)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当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0,这种状态叫完全失重状态。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处于共点力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两个

30、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性质相同。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学法指导一、力的观点: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或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相结合解题的观点。1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高中阶段一般要求这些物体有共同的加速度。(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3)用合成法或分解法处理物体受到的力和物体的加速度。(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2两种基本动力学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分析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对受到的力进行处理,求出合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分析对象的运动情

31、况,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求出目标运动量。(2)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分析对象的运动情况,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分析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对受到的力进行处理,求出目标力。3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求解思路(1)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3)利用力的合成、分解(受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或力的正交分解(受四个或四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处理物体受到的力。(4)利用有关数学方法求解。二、学习建议1要正确理解牛顿三大定律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了单个物体的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研究了物体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