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5765766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XX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关于XX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XX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XX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状况的调研报告 区发改局 为充分把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重大机遇,结合XX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探讨新旧动能转换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问题,努力实现“双十增长、跻身百强的奋斗目标”,作如下调研: 一、XX区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一)生产总值增速逐年下降,三产占比持续提高。201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53.76亿元,同比增长5.6%,较2015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增速略有回升,但仍分别低于全省、全市平均增幅2和2.5个百分点。三产比由上年的3.3:35.9:60.8调整为3.4:32.8:63.8,二产占比接着下降,三产占

2、比提高3个百分点。增长较快的行业为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同比增长27.18%、11.9%、8.2%,占GDP比重分别增长1.82、1.18、0.23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4个行业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5.2%、6.1%、18.4%、5.8%。 (二)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26亿元,同比增长13.6%,分别高于全省、全市2.7和0.1个百分点。其中:区及区以上投资累计完成184.16亿元,镇街道投资累计完成196.1亿元,房地产投资累计完成97.4亿元,同比增长4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44亿元,增长16.8%;其

3、次产业投资38.78亿元,下降13.3%,其中工业投资31.58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投资332.04亿元,增长17.8%。 (三)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加,从1993年的4.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41.7亿元,年均增长15.3%,拉动内需快速增长。 (四)外贸增速降幅收窄,出口增速较快。2016年,全区进出口总值完成198.3亿元,同比下降4.5 %。其中:出口总值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28.8%;进口总值完成115.3亿元,同比下降13.5%。 二、XX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中心提出我国经济已进入到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实质

4、就是经济增长形态的跳动,经济增长表面上表现为要素积累和投入的增长,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持续演进的动态调整过程。以此为大背景,XX区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尤为明显,新旧动能转换。 (一)发展态势面临速度换挡。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场、成本、环境、资源等发生系列改变的过程中,建区以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1993-2016年全区GDP年均增速达13.6%。在经验多年高速增长后,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改变,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14.4%,下降到2011年的12.2%、2012年的10.6%、2013的9.7%,2014年的7.2%,再降至2

5、015年的4%,降至2016年的5.6%。 (二)发展方式面临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随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由1993年的59.8:26.6:13.6调整至2016年的3.4:32.8:63.8,第一产业占比下降56.4个百分点,其次、三产业占比分别上升6.2和50.2个百分点,其次、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表明产业层次在不断提升。同时,存在肯定的产能过剩,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2016年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83%。“十三五”时期,全区进入结构调整换挡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从粗放型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变将是全区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

6、(三)发展动能面临转型升级。始终以来,全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和对外开放,企业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创新实力不足。2016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为0.3 %,分别低于全国1.8个百分点、全省1.9个百分点、全市1个百分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2010年劳动力人口占比为73.43%,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为28.89%,较2000年提升1.59个百分点,人口红利的消退必定带来储蓄率的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同时,企业生产成本也不断上升,而投资率也在不断下降。2016年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26亿元,有效投资增长持续下降,2016年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近46亿元,

7、2016年投资拉动率为10.3%,也就是100元固定资产投资只能拉动约10元的GDP增长(全国2016年投资形成贡献率为44.6%),投资效率比较低。因此,“十三五”时期,全区必需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合理配置各类关键要素,依靠要素转型升级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XX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供应需求动力分析。从投入和需求要素分析,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消费、净出口,这些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各地经济实践也充分证明这些要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近年来,这些投入要素为全区经济快速增长供应了足够的原动力。 在资本投入方面,多年来全区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区固定资

8、产投资总量从1993年3.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80.26亿元,年均增长24.7%。尤其是2003年到2011年,年均增长42.77%,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投资分布于工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 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加,从1993年的4.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41.7亿元,年均增长15.3%,拉动内需快速增长。 在净出口方面,进口生产总值高于出口总值,2016年,进口总额为115.3亿元,出口总额为83.2亿元,净出口为-32.1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负值,但同时在交通运输业、批发业、金融业等临港产业方面拉动经济增长。 在劳动力投入方面,多年来的人口红利

9、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其次、三产业劳动力快速增长。劳动力受教化程度和综合素养得到很大提升,产业部门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需求上升。 在R&D经费投入与创新方面,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作用并不突出,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较低水平。 综合从全区生产要素贡献分析状况看,投资拉动和劳动力投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主动力,消费和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要素重要动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比重较小。 (二)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动力分析。从动态的角度看,经济增长的快慢与产业结构水平高度相关,产业结构在肯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纵观建区以来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全区经济结构转

10、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农业主导型”时期、“结构转型”时期和“服务业主导型”时期。2002年起先,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农业,2008年起先,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50%,全区产业结构曲线走势相对稳定,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增加。从三次产业的贡献率角度分析,二、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一产业,并且三产的拉动作用强于二产。 (三)经济增长的城镇引领动力分析。城镇化推动将带来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工业化的发展供应良好的环境,促进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还能引领区域的整体发展、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2004年起先,我区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业企业数

11、量从2003年的25家增长到2004年的64家、2005年的117家,在2010年左右达到最高值131家,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同时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受城镇化快速发展影响,占GDP比重不断提高。从90年头起先的工业园区蓬勃发展,我区在三庄镇、南湖镇、河山镇、后村镇、涛雒镇等区域发展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不断增加,带动小城镇建设提速,但后来受政策、环境等制约因素影响,我区镇域工业园区发展停滞不前,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期缺乏龙头企业,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较低,园区引领动力不强。 综上所述,近20年来,全区经济已基本形成四条推动经济增长路径,即:以高投资为主的增长,消费牵引动力不足;以要素投入为主的

12、增长,而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以三产为主的增长,工业发展动力不足;以城镇引领为主的增长,园区引领动力不足。四条路径虽然在过去一段时期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人口红利渐渐消逝、基础设施建设渐渐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贸易融资风险的挑战,传统增长动力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增长方式转变燃眉之急。 四、XX区发展新动力展望 建区以来,XX区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9000美元,跨入中等偏上收入行列,经济发展水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动力面临明显改变。 (一) 经济发展改变趋势。依据目前理论,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的经济发展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13、、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居民消费类型、消费行为发生重大转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教化、文化消遣、休闲旅游和投资等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占据主导地位,人民对将来生活形成新的期盼,居民生活逐步向讲品牌、讲养分、讲环境、谋发展、求保障趋势发展,消费质量和消费能级不断攀升。 2、服务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起先步入以信息化、学问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社会阶段,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崛起,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二、三产业内部,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型经济。服务业发展重心向生产者服务和商业服务领域转移,城区功能将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功能转变。 3、科技创新更加关键。经济发

14、展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加,经济发展表现出很强的自主创新性,全部制造部门都采纳先进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集约度,技术密集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学问、创新和科技成为后工业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4、城区布局多中心化。制造业郊区化趋势明显,各种生产要素在近远郊及周边聚集,很多城区中产阶级为追求自然生活迁移到郊区,中心城区空心化加剧,城区空间以“CBD远郊区集合居住区公共大交通”和“中心城+新城(或卫星城)”的发展模式为主,城区空间结构起先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转变。 5、城区生态不断优化。城区生态环境建设更加崇

15、尚人与自然和谐,限制都市膨胀,爱护生态农业,保存城区文化、城区记忆、美和休闲,区容环境和道路管网等城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得以转变,实施清洁生产,限制“两高”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低碳、环保节能和循环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对城区绿地的生态功能更加重视,实施破墙透绿、立体绿化和“三绿”工程、公园建设和景观打造提升,城区生态系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机制渐渐形成。 (二) 面临的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释放巨大红利,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投融资改革,放管服改革、一带一路战略、棚户区改造,专项建设基金等。 2、区域融合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区位于我国沿海经济

16、带与沿桥经济带、长三角与环渤海的交汇处,是中西部沿桥地区的便捷出海口和南北方物流的重要结点,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鲁南临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3、城镇化快速发展,目前普遍认为,城镇化是历史性机遇,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中村改造安置区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拆迁补偿款,刺激投资和消费;村民变市民提高社会生产率,更多的劳动力转向城市工商业,结构效率极大释放,这通常也会伴随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腾空区域开发,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空间。 4、产业转型升级带来行业重大变革,以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为引领,以3D打印、数字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产业布局、分工协

17、作、要素组合、运行机制都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改变;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我区现代服务业提升空间较大,工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深化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互联网+”行动安排,全面推开线上线下商业模式,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提升整体实力带来新机遇。 5、信息化快速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融合将更趋深化,加速拓展发展空间。我区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一批电子信息行业优势骨干企业,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才智城市加快建设,都将为我区提高信息化水平,拓展新的发

18、展空间插上才智的翅膀。 6、城市发展带来机遇,我市以“一个目标、三个导向、五大战略”为主体,以”突破园区、聚力招引、五抓组合拳、旅游富市、聚力突破县域经济等重大措施为支撑,城市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今年一季度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双位数增长的城市,我区拥有驻地区、主城区的发展优势。 7、园区快速发展,辖区内我们有高新区、航空产业园、钢铁配套产业园、太阳文化旅游度假区四个园区,另外,周边的开发区、山海天、港区也拉动我区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三)发展新动力展望。 1、需求动力由主要靠投资驱动转向投资消费双向驱动。 当前全区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区场需求能量,消费牵引

19、动力不足的局面有望实现扭转,投资也仍将对经济增长发挥较强的拉动作用。 从消费看,2016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613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仅为12056元,二者相差2倍以上。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居民收入水平将快速提高,必定创建更多的消费需求。同时,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和消费环境的改善,也会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将会不断提升,生存型消费将会削减;服务型消费将会不断提升,而物质性消费将会削减。 从投资看,新型城镇化进程将会带来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传化马路港、万达广场等相继落户我区;山东太古修理基地、国丰远

20、大住宅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当;日照机场建成通航,613省道建成通车,山海路贯穿日照东西,222省道西湖至岚山段建成通车,有效拉动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2、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推动力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转型跨更加展的重要动力,变更目前全区“小、低、散”产业结构,将来全区结构调整将取得明显进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将逐步显现。 我区的服务业,正处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级的加速阶段,随着城中村改造的深化开展,大量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释放到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水平明显提档升级,目前正在围绕服务业开展商圈打造、加快物流业发展、推动全域旅游等一系列举措,同时城市综

21、合体、特色商业街、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渐渐向品牌化、才智化迈进。 我区的工业,还处在以轻工纺织为主的初级阶段,虽然也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工业化进程远没有完成,工业总体上处于初始阶段,工业化“补课”任务艰难,一方面具备引进新产业的条件,作为临港临空临海的驻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钢铁配套产业等方面招引重大项目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我们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抽纱、粮油加工等都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和革新,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股改规”,培育更多符合供应侧改革要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产业集群。 我区的农业,

22、目前已发展了以绿茶、蓝莓等为主的26万亩特色种植业,培育了一批特色品牌和龙头企业,但农业产业发展与二三产结合程度不够。我区现有耕地面积35万亩,已流转土地面积8万余亩,占22.8%,农业集约化发展仍大有空间。我区浅海宜渔面积27万亩,已确权发证15万亩,实际养殖1.8万亩,十三五期间可新发展浅海养殖面积10万亩。同时在品牌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电子商务、深化改革等方面都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推动农业供应侧改革,加快农业新六产仍大有可为。 跨界融合化产业方兴未艾,正处于加速起步阶段。临港临钢优势衍生的现代物流,临海优势衍生的海洋经济,临海生态优势衍生的全域旅游,驻地生态优势衍生的医养结合等新兴

23、产业,将拉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3、 产业发展集聚带来的推动力 我区辖区内有四个园区,均处于发展的起步或规划阶段,潜力将要逐步释放,将来将为我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市委、市政府确定举全市之力突破日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2018年创建为国家高新区;航空产业园从今年起先发力,山太修理项目、传化马路港等6个项目已落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启动;山钢日照钢精品基地将于年内投产,钢铁配套产业园区起先启动;总投资100亿元的太阳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已启动建设。 城区范围内,我区启动了石臼商圈和老城区商圈两个百亿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工程,青岛路两侧建设中心活力区,特色商业街、总部楼宇等服务业集聚区正在加快建设,星河

24、科技园、日照文化创意产业园、服务外包基地等特色产业园区也加快建设招商进程。 在城区范围外,多种类型的田园综合体正在蓬勃发展。以特色小镇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小镇,目前已有航空小镇、莓香小镇、才智康养小镇、威尼斯小镇、旅游小镇、涛雒风情小镇等一批小镇正在探讨推动。以泉山云顶、花仙子、东方摩尔庄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多点开花,家庭农场、采摘园等业态成为乡村产业集聚的新模式。 4、城中村改造带来的推动力 我区目前启动了68个城中村改造,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依据相关调查资料估算,一个农村居民转变为市民,将增加12万元左右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依据上述理论测算,15万城

25、中村人口转变为市民,将增加180亿元左右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二是城中村改造赔偿,干脆释放大量的消费投资费需求,依据42%的货币化补偿比例估算,将新建400万平方米的安置楼,货币化补偿和安置费用约为270亿元,除我区外,开发区、山海天相当部分城中村赔偿消费需求释放在我区。三是城中村改造拓展了城市产业发展空间,依据目前驾驭的数据,城中村改造将腾空2万亩土地。 五、促进新动力发展的建议 紧密结合“双十增长、跻身百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XX区临港涉海城市驻地区、主城区优势,聚焦“四新四化”,坚持依市兴区、市区一体,以“建设一个集聚区、服务三大园区、打造六大示范区”为支撑,围绕发展城市经济一个核心,实施十

26、大工程,推动百项重点项目”,明确任务书、路途图、时辰表,打造全国一流的港海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经济区,促进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蓬勃发展,努力在新旧动能转换续接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 (一) 服务园区工程。一是接着完善推动机制,充分发挥三个服务园区办公室的作用,在项目推动、民生服务、招商引资等方面全力以赴服务好园区建设。二是主动参加园区建设,一方面以新XX控股集团为平台,以土地、服务、资产等为资源,实行参股、共建、飞地等方式,在园区内与共建特色产业载体,共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争取我区南湖工业园区等镇级园区作为一区多园的共建园区,并享受省级以上园区政策。 (二) 聚力招引工程。一是招商引资

27、,对世界500强,央企、省属国企、市属国企,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上市公司,分别由分管区长牵头,由商务局、财政局、工商联、金融办组织力气,对企业进行逐个探讨,依据我区区情,提出对接看法,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刚好了解投资最新动态。接着完善招商引资“三库一图”(目标客户库、项目数据库、合作载体库和产业招商地图),明确工作方向和主攻点。细心包装了一批重点招商项目,选择重点地区对外发布,大力开展项目推介与对接洽谈,促进一批新项目签约落户XX。加大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主动性,对招商引荐人赐予重奖,对党政机关招商做出突出成果的同志优先提拔运用。二是对上争引,当前对上争引普遍要求要有项目支撑、手续

28、齐全,提报时间较为惊慌,同时无偿资金比例削减,股权、基金等资金比例增加,并且普遍投放额度较大,为更好的谋划和策划项目,也为了更好的推动ppp项目,现在许多地区都已设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建议我区也设立,由各单位依据对上争引和与社会资本合作重点领域,提出和谋划项目,区发改局初审汇总后,由政府常务会议探讨通过后赐予拨付,马上启动项目前期工作。抓住新旧动能转换和聚力突破县域经济的机遇,加大对上争取政策的力度,组织开展深化调研,定期调度汇总须要争取的事项。 (三) 空间拓展工程。一是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对城中村改造腾空土地,坚持“产业优先、生态优先、民生优先”,留足产业用地、生态用地

29、、民生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城市发展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充分利用1.4万亩低效未利用土地和闲置楼房厂房,推动“产权换股权”、“工改工”城市更新模式,为经济转型找到一条新路。三是利用互联网+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互联网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四) 创业创新工程。2015年,我区出台了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看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15年起先,国家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到重要位置,出台了大量的减税降负政策。我区经济始终呈现小而散的特点,民营经济规模超过1000亿元,具备较好的发展条件,实施新的一轮创业创新工程,对新旧动

30、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接着加大创业创新的扶持力度,在前期政策的基础上,将返乡创业、二次创业、农业创业、互联网+创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作为新一轮创业行动的重点。二是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在聚集新兴产业、巩固产学研合作成效、提升自主创新实力等方面的支撑作用,重点支持公共创新平台、企业创新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激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与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三是健全投融资服务。 (五) 绿色发展工程。一是深化开展林水会战。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开展林水会战为契机,服务好日照水

31、库增容和流域生态治理项目,重点实施“六大绿化工程”,力争五年内全区新增林地面积 3.5万亩、总数突破5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 45%以上;深化推动“四大兴水工程”,完善小型水库、河道、农村饮水、小微型水源等水利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大力开展“清清河流行动”,到 2021年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到 8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全部达三类以上水质。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安排”,建立覆盖全部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常态化,加大饮用水源地爱护力度,让人民群众呼吸上簇新空气、喝上放心水。巩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成果,建立全区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

32、转化、应用三级网络体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三是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为方向,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做优做精绿茶、蓝莓、食用菌等高效农业,抓好海水养殖产业提质增效,确保主要农产品质量平安抽检合格率保持在 98%以上。 (六) 载体建设工程。一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打造特色商业街、特色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商业楼宇、批发市场等。二是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出台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企业的认定方法,并确定实惠政策。三是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特色小镇、休闲农业、乡村记忆工程等特色综合体。 (七) 对外开放工程。一是接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前谋划相关产业布局,把鲁南高铁、青日连铁路、日潍

33、高速、G204改线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探讨机场航线、铁路沿线节点城市与我区区域合作的结合点。二是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优势,加大与新兴市场的外贸往来,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激励企业走出去,主动参加中澳经济合作。 (八) 品牌打造工程。一是创建品牌,抓住城中村改造的机遇,结合历史文化和产业发展定位,集聚相关产业,为新建商业街区、商圈创建品牌,激励企业创建新品牌,主动打造地域特色品牌。二是引进品牌,在城区土地开发方面引进高端品牌,带动区域价值提升,极激励企业引进品牌,提高产品价值。三是壮大品牌。对现有品牌,提高品牌品质管控,加大品牌价值宣扬投入。 (九)智力汇

34、聚工程。一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大力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壮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好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快建立与市内高校的良性互动机制,激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搞好人才共建和定向培育,解决高校生就业,留住优秀人才。效能建设工程。二是聚力招才引智,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建立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完善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主动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构建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的人才工程体系,形成人才服务转型发展的新格局。 (十)效能建设工程。即强作风树新风促发展活动和放管服改革。坚持“向前一步解决问题”,确保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营造敢负责、敢作为、敢担当的良好氛围。打通服务群众“最终一公里”。要深化长久地开展效能建设,大力整治各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7页 共27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