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研究_黄梅静.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765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6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研究_黄梅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研究_黄梅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研究_黄梅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研究_黄梅静.doc(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学校代码: 10200 研究生学号: HUANGMEIJING2008 分类号: G427 硕士学位论文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 力培养研究 The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iddle-School Student Inquires Into Ability Raise Research 作者:黄梅静 指导教师:杨颖秀教授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学位类型:教育硕士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08 年 5 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

2、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己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曰期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 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

3、息研究所 ) 等数据库中,并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 发行和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戈啟 f 曰期: 200%、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_ 电话 : 通 讯地址: _ 邮编 :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文盲不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探究,没有创造能力的人。 21世纪 是注重创新的世纪,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 2001 年 9 月我国开始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在生物课程标准中将探究性学习列为十个一级主题中的 第一个主题。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 科学技术的新时代,

4、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 要领域之一。 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与帮助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 索发现,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创造 性地学习。探究教学已成为推动生物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并推行 了 7年,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课题主要从本学科特色和培养 目标出发,着力探讨中学生物探究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建立一套行之有 效的,与探究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适 用性的实施策略和模式。 本文沿着“提出问题一一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这一逻辑顺序,根据

5、文献对国内 外探究性学习实施情况,及生物教学实践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 探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缺失,二是教师探究能力的缺失, 三是应试教育、课时不足环境压力,四是探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匮乏,五是家长、学校、 社会的低支持率,六是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滞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随着对探 究性学习的逐渐探索和研究,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案 例探究教学模式,以及生 物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把探究性学习深化到整个生物教学中,极 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整个探究性学习趋向自主化,合理化,真正实现探究性 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程改革

6、;探究性学习;探究能力 Abstract The knowledge economy time illiterate person no longer is a human who refers is not literate,But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inquisition,Has not created ability human.The 21st century are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the century,Adaptation new times reques,New class sign initi

7、ative zetetic study.In September, 2001 our country started to implement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to reform,And lists as in ten level subject first subject in Biological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zetetic study.The biological science i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develops one of most rapid scien

8、ce. The 21st century humanities will enter the biological science technology the new times,Take enhances the student biological science accomplishment as the main purpose biological curriculum,Is one of science education important domains.Through zetetic study, Let the student instruct and under the

9、 help in teache, Through concrete practice, Initiative experience, exploration discovery,Develops stud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Cre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Academic society independent, creatively study.Inquired into the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impetus biology curri

10、culum to reform,Trains the student to innovate the ability effective way,And has carried out for 7 years,Appeared many encouraging achievements,But also has many problems.This topic mainly embarks from this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raise goal,Exerts oneself the discussion middle school biol

11、ogy to inquire into how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rains the student to inquire into ability,Establishes a set effectively,Must with the inquisition ability raise 、 Has strong operational and the serviceabl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nd the pattern. This article along “proposed the question - - analys

12、is question - - solves the problem” this logical order,According to literature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zetetic study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And the biological teaching practices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to inquire into ability raise situatio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he research obtains the ques

13、tion which in the zetetic study implementation exists: One is the student studies the way the flaw, two is the teacher inquired into ability the flaw, three is takes an exam the education, the class hour insufficient environment pressure, four is the zetetic study curriculum resources deficiency,Fiv

14、e is the guardian, the school, societys low support level, six is the zetetic study appraisal system lag,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Along with to the zetetic study gradual exploration and the research, has utilized the question inquisition educational model positively in the bi

15、ology classroom instruction practice, the case inquisition educational model, as well as the biological experiment inquires into the educational model, Deepens the zetetic study to the entire biological teaching in, the enormous limit raises students inquisition ability, causes the entire zetetic st

16、udy trend independent, the rationalization, realizes the zetetic study validity truly . Key words: The curriculum reforms;the zetetic study; inquisition ability inIV 目 录 . I . II 引 s . 1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 2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二) 探究性学习的涵义 . 2 (三)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 3 (四) 探究能力的涵义 . 4 (五) 探究性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的关系 . 5

17、 (六)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意义 . 6 二、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8 (一) 学生学习方式的缺失及改进策略 . 8 (二) 教师探究能力的缺失及改进策略 . 10 (三) 应试教育、课时不足的环境压力及改进策略 . 13 (四) 探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匮乏及改进策略 . 14 (五) 家长、学校、社会的低支持率及改进策略 . 14 (六) 探究性学习评价体 系的滞后及改进策略 . 16 三、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 . 17 (一) 问 题 探 究 教 学 模 式 . 17 ( 二) 案 例 探 究 教 学 模 式19 ( 三) 生

18、物实验探究教学模式23 i吾 . 27 参 考文献 . 28 后记 . 30 引 言 人所共知的,我们的中学生选手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次获得团体冠军、金牌等 等,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位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从国际赛场反馈 给我们的信息是,我们的中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很牢固,但是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而今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一个不确定的变化的世界,它要求人们用一种开放的、多元 的、主动的思维方式来应对这一变幻的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 90 年 代就把学生 作为教育的中心,全方位地进行探究性学习。看来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 研究不管从科学研究的需要,还是学生适应社会

19、的需要,都显得非常重要。中华民族要 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 块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探索和实践,大力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真正为国家和社会 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 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今天,探究性学习无疑将成为一种行之 有效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心理的需要。每个学生都 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 者的本能,他们有要证实自己的欲望。探究性学习正符合学生这样的心理需求,采用探 究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

20、能力。在探究 中,学生増进了对科学的情感,能初步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的本质,并且逐渐形 成科学的探究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和学习潜能,为学生今后参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探究性学习要在现阶段大面积的推广,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在中国开展的这项工 作 起步迟,国内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在理论体系上一般都是借鉴国外的一些理论,实践中 一线教育工作者感到最大的难点是缩短探究教育理念与教学现实的差距,探究教学的有 效开展在课堂中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以及开发与探究相适应的 教材,课堂外探究教学理念的倡导,探究教学方法的推行需要学校、家长、

21、社会的大力 支持,这些都决定探究教学的推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推进探究性学习,我们要做的工 作还有许多。我们将边实践、边完善,逐步提高探究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希望通过 该问题的研究,能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探究 能力的路子和好的办法,建构一个具有操作 性强、科学合理、适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2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关 键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共识,探究教学 作为与知识授受教学相 对应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来已久 。它早 期的表现形式是“发现法”

22、 和“问题解决法”。发现教学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卢梭,主张凡是儿童能从经验中 学习的事物,都不要使他们从书本中去学,而经验主要来源于行,来源于探究。明确把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则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即杜威提出的以儿童 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 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对探究性学习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美国生物学家、 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 1961年,提出了 “作为探 究的理科教学”的观念, 认为传统的课程对科学进行了静态的、结论式的描述,这恰恰掩盖了科学知识是试探性 的、不断发展的真相,极力主张要积极

23、地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对世界进行探究。施瓦 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 中去更好呢? ”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20世纪 80 年代, 随着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出台,着重对科学探究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阐 述,由此说明科学探究已经成为世界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许多国家都把科学探究 作为学习 科学的中心环节,不断加大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比例,主要表现为:探究活动 数量多,探究的类型丰富,重视科学方法和探究技能的综合训练,探究活动的安排具有 引导性,探究活动内容安排形成系列等。自 80 年代以来,中国也积极自觉地开

24、展了一些 实验探索教学活动,例如七一中学就有 课堂探究 , 课题探究 和 活动探究 等形式。 进入 21 世纪,人类社会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 发展使未来的国际竞争焦点转向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 21 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为了迎 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从考 试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发展 到开始发动教学模式改革一一以“探究性学习”为标志,从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 性学习,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 2。一些国家相继制定 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基本要求,科学探究能 力作为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

25、要方面。我国第 8次课程改革,借鉴了世界各国科学课程 标准及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在生物课程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提出了 “倡导探究性学习” 的理念,以期待将我国生物学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二)探究性学习的涵义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 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 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3。”科学探究是一种多方 面的活动。这种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从书籍和其他各种信息来源中查找自己所需 的知识,设置研究计划,通过实验证据复习已经知道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回答和说明, 并与别人交

26、流结果。所以不能狭隘的认为只有 科学家所从事的专门研究活动才是探究 ,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也是一个不断生成新知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一定探 究技能的过程。科学家的探究注重结果,而学生的探究注重过程,因此在课堂中进行探 究性学习,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 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实际上指的是学生 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消极、灌输的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获取的探索学 习方式。笔者认为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

27、在掌 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探 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是人们获取科 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 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这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但不能将其模式化,首先表现 在不是每一个问题的探究都需要这几个阶段的,在实际的探究性学习中,有的是五个环节 都具备的全程探究,有的是 突出其中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的探究,这需要教师根据知识 点的不同,各种知识侧重的探究要素的不同,来灵活掌握,由此不难看出,科学家的探 究与学生的探究

28、是不同的,其次探究有难有易,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材料、教学对象、 教学环境,采用最恰当的探究性学习。正如所有的课都采用讲授法是不可取的一样,我们 要避免“一刀切”地运用探究性学习。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有一个适用空间的局限,没有一 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能一统天下。 (三)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区别事物的基本方法就是把握它们的特征。要正确实施科学探究的教与学,必须 把握其基本特 征。 1. 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 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对新的知识信息 进行选择、加工、改造、变革,并最终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纳入

29、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建 构了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 2. 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是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 34 正是在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前提下,在不断的探索发现过程中获得发 展,“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学生 通过一定的分析、思辨、实验、查询与探究性活动,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受探究 过程、获得学习目标的实现。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 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4,建造一个活的小型 藏书库。

30、3. 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 过程的。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手段, 运用多种感官,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 验的交融、统一,使认知活动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探究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 感知、操作和语言等外部的实践活动,用学习主体的实践活动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4. 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追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接受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探究性 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非常注重学习过程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它强调让学 生尽可能的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的发现、形 成、应用 和发展的过程。

31、5. 合作性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一起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协作,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形成 假设并进行验证,这种人际间的积极互动,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能用多重观点来看待知识和信息,从而更加深入的探 究问题。 (四)探究能力的涵义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探究能力是指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 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 探究中发展合 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此不难看出探究能力即科学探究的 6个过程要素,而对每一个探究要素具体要培养 的能力如下表 5: 科学探究过程 基 本 能

32、力 要 求 提出问题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科学相关的问题。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作出假设 应用己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 拟定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 5 本人认为探究能力也指教师利用探究形式进行科学内容教学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 地理解科学过程之探究特征。 (五) 探究性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的关系 1. 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探究能力是探究 性学习的必然结果 (1) 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学生个体创造

33、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依赖于个体主 体性的发挥,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于落实,学生被认为是很不成熟 的个体,他们不足以承担起发现知识和创新知识的重任。探究教学则充分相信学生,相 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去主动地探索世界、揭示世界的奥秘,发现并创造出知识。 “探索”和“研究”活动,本身就富含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学生可以选择探究学习问题、 探究学习方法,安排并实施探究计划,评价探究结果,对学生能力 的信任毫无疑问能够 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因此,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载体。 (2) 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情感 探究性学习建筑在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经

34、验与实践 ,提供给 学生的学习任务情景具有真实性特征,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6。 探究性学习过程,学生在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中,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勇于探索,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 ,有着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能够充分 地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所以,在学 习的过程中必 然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品质。探究性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 探究、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自我反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学习能力在探究实践活 动中不断得到发展。 (3) 探究性学习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探究性学习的灵魂在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

35、新素质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目标。由于探 究学习,不拘泥于课本、教师等权威的影响,重视学习过程中隐含的思想方法、智慧技 能等开放性目标的达成,是学习主体对知识的重新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能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 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使得 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 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 收集 数据。 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 描述现象。 处理数据。 得出数据。 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可以侧重或突出某一两个环节探究能力的培养, 也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培养完

36、整的科学探究能力。 6 的开发和利用 2. 探究能力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又有利于探究 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1) 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提出科学型的问题, 只有既适合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在课堂上 ,一 个有难 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究中学生用到 的知识及方法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可获得、易操作,使探究学习既有意义又真正有 所收获。 (2) 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获取解释和评价 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也需要运用证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学生对 DNA分子的结 构进行观察并详细记

37、录它的特征,对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绘制洋 葱根尖各时期图,找出染色体变化规律,同时学生也能够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地方获 取证据对他们的探究进行补充,使探究性学习有效开展。 (3) 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 解释是将所观察到的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一定的探究能力使学生 的解释能超越现有知识,提出新的见解。对于科学界,这意味着知识的増长,对于 学生, 这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使探究性学习不断发展 7。 (六)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意义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

38、、鼓 舞。”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探究式学习有利于保护人的天性一 一好奇心,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至关重要。 2.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探究性学习把教给学生学科思想、思维方法,看作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最好的方 法是“让学生像当年科学家发现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那样经历发现的过程”,运 用具有 典型性的问题,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研究,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布鲁纳曾经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 3.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

39、习具有重 要意义。探究过程要求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将已有所学加以整合,也 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8。当学生具有了探究学习的能力后,他们不用花很多时间去了解 世界上的每一个科技进步,不必花费自己毕生精力去 记忆和操练,但是如果需要的话,他 们知道自己能够获取,也知道在哪里去获取。 4. 探究性能力的培养能在高考中获取高分 “高分底能”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的后果,学生不被看作教育的主体,而被看 成是知识的接受器,学生时时处处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他们在整个“教” 与“学”7 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9,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无可奈何地听,由 于没有“心”的参与,长

40、期以来,学生对于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在 无数个错题中省悟出来的。近两年高考中出现了一些面貌独特的探究性试题,这类试 题的 特点:不光考察问题的结论,更注重考察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些信息都清晰地表明,考试 正向能力型、开放型、研究型等方向发展 1 。探究性生物实验题是培养与检测学生的探 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解答探究性生物实验题中常出现探究要素不明确、探究题命 题原则不清、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低、问题分析不够深入、语言组织与文字表达能力不 强等常见问题。所以这类题是学生能否得高分的因素。而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 过程、选择过程、创造过程中掌握知识,使之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

41、神、创新精神,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实现学习 方式的最终转变。 因此把探究性教学作为改革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 究能力,是基于新的办学理念(即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和办学目标 ( 即培养 探究型学生)的理性思考。8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缺失及改进策略 1. 探究性学习 方式的缺失及改进策略 (1) 形式化一一以接受学习排斥探究性学习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 ( tell-listen, 听讲式学习), 获得关于这个世界大量的间接知识,二是通过探究,通过实践,自主地开展学习,获取 知

42、识。由于传统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学习,对教师、课本形成依赖心理, 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书上写什么就接受什么,书本就是真理,老师就是证据,传统的 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和依赖性上,学生不会质疑,也不想质疑, 不知道知识的生成过程,也不会探究。学生被 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能在识 记题中得到高分,学生也习惯于“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应试学习,认为学习生物学只 要听听、记记、背背、抄抄就能“过关”,考试结束后很快遗忘,费时、费力拥有的知识 又交还给老师,平时在能力性、实验性的课堂上学生常常是无精打采、无所适从。一旦 考试中出现探究性的实验设计题就无从下手、不知所

43、措。 改进策略:处理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避免探究的形式化。讲授式的学习能使 学生迅速获得重要事实、概念和相关的思路。但这种方法也有其致命的弱点,按照杨振 宁博士的观点,“这种学习方法的 最大弊病在于,它把一个年轻人维持在小孩子的状态, 老师要他怎么学,他就怎么学。他不能对整个物理学,有更高超的看法”。探究性学习 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有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绕着由教 师和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仔细考察真实现象,能促进学生情感的投入,记忆的保 持和知识的理解,这对讲授法教学提出了挑战。但是它的缺点是花费时间长,见效慢。现 代学生的学 J 方式应该是将新课程的要求与传

44、统的有价值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与现代 学生思维方式相符的,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新型学习方式。应在扬弃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 对过去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而且也适应当前状况的观念、模式应肯定。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教育教学资源还比较贫乏,尤其是在“大班额 ” ( 我国班级人数 一般多达 5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七八十人之多)情况下,有意义的、主动的接受式学 习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并不等同于机械学习,不等同于讲授和 被动学习,并非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应该是学生积 极主动地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选择、整合、内化,它应该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 11。 当前之所以强调探究,主要是针对以前 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并不“排斥” 接9 受学习,探究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我们必须 要正确处理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之间的关系。在许多课堂上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互为 基础、互相促进的。根据不同的学习,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重不同,有时因材、 因人主要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有时因材、因地、因案例可以设计探究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