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百家争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百家争鸣.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8 课 百家争鸣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
2、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教学难点: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主要流派及主张,认识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导入新课】播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参加孔子诞辰 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中的讲话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内容探究】一、老子1、阅读课本第 38 页老子一目中第一段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老子。(如生平、代表著作等。)2、多媒体展示老子雕像、 道德经书影等3、结合课文第 38 页第二段的内容,归纳总结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4、哲学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对立事物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 ,人们与
3、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6、讲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所隐含的老子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师过渡:与老子的同一时期,出现了另一位享誉中外的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誉为“万圣师表” ,他是谁?他在思想上和教育上有哪些贡献?下面让我们从第二个小标题孔子和儒家思想中寻找答案吧!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多媒体课件展示孔子的图片2、结合课本第 38 页孔子和儒家学说一目中第一段内容。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3、阅读第 39、
4、40 页孔子和儒家学说一目中第二段、第三段内容,请同学们列表总结孔子的思想主张。(1)核心思想: “仁” 。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2)政治主张: 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反对苛政(3)教育主张: 主张“有教无类” ,创办私学;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4)著作: 论语4、请同学们说一说,孔子的教育名言中哪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或指导?|“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5、多媒体课件展示风靡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的图片6、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孔子的思想?7、总结:(1)积极:孔子是儒
5、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值得我们敬仰。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2)消极: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立场上,其学说后改造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所形成的封建礼教钳制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8、过渡:历史进入到新的时期,面对新时代所出现的许多问题,思想家们都在为社会的前途命运而提出自家学派的思想主张,造就了中国思想界的第一次大繁荣。那么,这些思想家的主张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思想大繁荣?下面让我们从第三个小标题百家争鸣中寻找答案吧!三、百家争鸣1、阅读第 40、41 页
6、百家争鸣一目中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内容,请同学们列表总结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流派 代表 思想主张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 “非攻” ,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 ,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 ,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道家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法家 韩非 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是法家的集大成者2、指导学
7、生列表归纳总结后,开展说一说活动:第一,诸子百家中关于治国的思想主张,哪一个学派对当时统治者最有用?3、法家。(教师应从当时的时代特征来分析讲解法家思想主张对于当时的重要性)4、第二,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5、旧的社会制度的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进学术的繁荣。6、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课堂小结】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
8、的影响。它的出现反映了战国时代大变革的时代特征,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生动写照,彰显了当时中国人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板书设计:一老子1生平 2.哲学思想 3.政治思想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生平 2.核心思想 3政治主张 4.教育思想三百家争鸣1背景 2主要流派和思想主张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一、知识与能力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识读历史地图。二、过程与方法识读秦朝形势图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研读文字材料、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图片材料,
9、获取历史信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学重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内容。【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视频故事荆轲刺秦王2、引出问题:为什么荆轲要刺杀秦王呢?秦王灭六国后做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内容探究】一、秦灭六国1、引导学生回忆一下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 260 年,秦军在这次战役中坑杀赵国士兵 40 万人,自此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
10、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请同学们熟悉教材后,介绍秦朝建立的有关情况。2、公元前 221 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3、阅读课本第 44 页秦灭六国一目中的第一段、第四段内容,并联系商鞅变法的内容,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秦国的商鞅变法有什么作用?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何长处?秦统一前各国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秦朝的统一有何重大意义?4、过渡:秦朝的统一,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统一。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俗话说,打江山容
11、易,守江山难。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之后是如何巩固统一?如果继续实行西周的分封制,是不是明智之举呢?2、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品朝会3、嬴政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一?4、小结: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权机构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全国分为 36 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5、这项统治制度是什么?它来源于战国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来源于法家韩非的思想。7、阅读课本第 46 页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
12、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皇帝自己手里,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8、过渡:秦始皇在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之后,开始着手实现经济、文化上的统一,他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一起从第三个小标题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寻找答案吧!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统一文字2、阅读课文第 46 页巩固统一的措施一目中第二段内容,回答秦统一前,各国的文字都不一样,统一后如果原来赵国的地方官员写奏章用赵国的文字,齐国地方
13、官员写齐国的文字,这样行不行呢?3、总结:统一后的文字是小篆,后流行一种更为简易的隶书。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方便各地区人民的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秦半两 铜量 铜权4、设想一下,一个国家,如果它使用的货币、长度、重量、容量的标准都不统一,那将会有什么影响?(1)货币、度量衡的不统一,使得人们的生活不方便,如购物、旅游、住宿、吃饭,到一个地方要换不同的货币,又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2)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货币换算很烦琐。度量衡的不一致,经商往往容易亏本,加剧了商人的经营风险,从而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3
14、)不利于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4)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等。5、总结:为了改变这些不利的影响,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6、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了整齐划一的规定。7、阅读课文第 48 页巩固统一的措施中第五段内容,归纳总结秦朝在完善交通、巩固国防方面采取的措施。(1)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国防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入侵。(2)多媒体课件展示秦朝疆域图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逐渐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其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
15、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课堂小结】我们从建立和巩固国家统一两方面学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统一国家从时间、名称、都城三个方面来理解;巩固国家统一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四个方面来把握。 “统一”是本课的核心,本节课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统一”来进行的,对此我们应该知道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板书设计: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巩固统一 文化:统一文字军事:北击匈奴,修长城交通:修筑全国道路,开灵渠|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
16、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楚汉之争具体史实的讲述,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如“鸿门宴” “揭竿而起”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
17、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重点:陈胜、吴广起义。难点: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导入新课】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创建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仅仅存在了短短的 15 年,就迅速灭亡了。秦王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是谁推翻秦王朝的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内容探究】一、秦的暴政1、阅读第 50 页秦的暴政一目中第一段、第二段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1)赋税重。 “赋”指按人口征收的税。 “税”是按田地征收的税。秦始皇迫使农民将2/3 的收获物上缴国家,人民只能 “衣
18、牛马衣,食犬之食。 ”(2)徭役繁重。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 70 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 50 万士卒,修长城征派 40 万人,数量庞大。(3)刑罚残酷。媒体出示“铁钳、铁镣”刑具,当时的刑罚极为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 10 多种,还有连坐和族诛,人民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抓起来,就是两个人一起偷偷地小声说话,也会被抓起来。每年秦政府判刑的达到 100 万人。秦朝时罪犯穿赫色囚服,由于被判罪的人多,以至于出现“赫衣塞路”的现象。2、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病死,他的儿子胡亥继位,就是秦二世。请结合课文第 51 页秦的暴政一目中第三段内容,归纳总结秦二世推行的暴政。3、学生
19、归纳总结。4、过渡: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臣民,你对这种统治满意吗?(不满意) 有人不满意就会有反抗,我们来看看秦末人民是怎样进行反抗的?二、陈胜、吴广起义1、阅读课文第 51 页,陈胜、吴广起义一目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如果陈胜、吴广前往渔阳的途中没有遇上大雨,秦末农民起义会爆发吗?为什么?(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3)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有何意义?其所具有的革命首创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2、归纳:(1)会,因为秦朝政府推行残暴统治,人民生活苦不堪言。(2)直接原因是遇雨误期,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
20、朝的统治势力。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以及首次建立农民政权张楚政权,体现了农民起义的首创精神。(教师适当指导,并对学生回答多做鼓励)3、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痛恨暴秦的人民纷纷起来响应,反秦浪潮席卷全国。其中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军队最具代表性。他们所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公元前 207 年项羽与秦军在巨鹿展开激战,史称巨鹿之战。4、与巨鹿之战有关的一个成语是什么?你认为项羽的这种做法高明吗?5、破釜沉舟。这一做法体现了项羽义无反顾与秦军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激励了士兵英勇作战,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6、与此同时,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 207 年,秦朝统治者
21、出城投降,秦朝灭亡。7、过渡:秦朝灭亡之后,天下并没有太平,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战争呢?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从第三个小标题楚汉之争中寻找答案吧!三、楚汉之争1、阅读课文第 52 页楚汉之争一目中正文部分,找出楚汉之争的时间、争夺双方、最终结果?并说一说与楚汉之争有关的历史故事。2、历时 4 年,刘邦和项羽,刘邦取得胜利。鸿门宴、四面楚歌、兵败垓下等。3、这时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的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吗?4、不是,两人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项羽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已从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蜕变为新的封建统治者。双方为争夺帝位而战,因而战争性质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5、根据你了解的材料说一说刘
22、邦胜利、项羽失败的结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6、总结:刘邦方面:赢得民心,入咸阳后废秦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重视人才,有萧何、张良、韩信等人的辅佐。有富饶的关中作为战略根据地。项羽方面:迷信武力,入咸阳后大肆杀戮,不得民心。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缺乏战略支援地。7、通过上述总结并联系秦朝灭亡的史实,你认为这一结局产生的根本因素是什么?8、是否赢得民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知道了那段王朝衰亡的史实。如果有一时空隧道能够回到当时的秦朝,你想成为哪一历史人物?你将怎样做来改变历史,使得历史不断进步?(综合同学们的答案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板书设计一秦的暴政1表现 2影响二陈胜、吴广起义1概况 2意义 3巨鹿之战,秦朝灭亡三楚汉之争1时间、战争双方、结果 2战争的性质 3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4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