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Soil Science and Fertilizer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1727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农学专业、农村区域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 分:3. 5总 学 时:64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农学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土壤和肥料 的有关知识,是农学、园艺、植保、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教学 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主要讲述土壤的形成、发育、分布、不同土壤的农业特性、 土壤的改良技术、肥料的制造、肥料的性质、
2、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植物的需肥规律,以及如何根 据土壤的供肥特点与植物的需肥规律,通过适当的施肥手段调节好它们之间的关系等。通过这方面 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壤与肥料在作物生产中的基本作用,为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 基础。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选用教材:1沈其荣主编.土壤肥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吴礼树主编.土壤肥料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必读书目:1鲍士旦编著.土壤农业化学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鲁如坤编著.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二、课程总目标土壤肥料学是研究土壤、肥料和植物营养及其相互
3、关系的一门科学。主要讲授土壤的组成和性 质,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土壤管理,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无机肥料的成分、性质和施用, 以及有机肥料的成分、性质和积制。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中心,研究土壤肥力发生发展的规律,了解 各种养分对植物的作用和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明确土壤、植株和肥料的关系。掌握主要化肥和 有机肥的性质、作用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的关系和施用原则。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学会经济用肥和 科学施肥的原理和方法。本课程是农学类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力求做到深度适当,结合我国 生产实际,突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传授。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64其中讲授学时:4
4、8实验(上机)学时:16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如下表:序 号教学章节名称学时分配序号教学章节名称学时分配讲课实验讲课实验1第1章绪论410第10章复混肥料42第2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811第11章有机肥料4成3第3章土壤的基本性质412土壤颗粒分析34第4章我国主要土壤类 型及其分布413土壤pH的测定25第5章农田土壤生态与 保护414土壤容重的测定36第6章植物营养与施肥 的基本原理415土壤碱解氮的测 定37第7章土壤与植物氮素 营养及化学氮 月巴416土壤速效磷的测 定38第8章土壤与植物磷、 钾素营养及磷、 钾肥417土壤速效钾的测 定29第9章土壤与植物中的 中、微量元素及 中、微
5、量元素肥 料4合 计48162、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土壤、肥料的基本情况,明确土壤肥力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可持续农业中的我国土壤肥料学研究。教学内容:一、土壤和肥料的概念二、土壤和肥料学发展概况(重点)三、土壤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要求:了解土壤和肥料学发展概况,理解土壤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土 壤和肥料的概念。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及其各项组成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一、土壤矿物质与岩石的风化岩石的风化,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土壤的机械组成。
6、二、*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三、土壤水分土壤水分的保持,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性质,土壤水分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土壤水分的能态,* 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生长。四、土壤空气土壤空气的组成,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五、土壤热量土壤热量来源与平衡,土壤的热特性,*壤温度与作物生长。六、土壤水、气、热的调节与氧化还原性土壤水、气、热的调节,*土壤氧化还原性质。教学要求:理解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热量,土壤水、气、热的调节与氧化还原性;掌握 土壤矿物质与岩石的风化,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第三章土壤的基本性质(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教学内容:一、*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二、*土壤胶
7、体与土壤吸收性能三、*土壤的酸碱性土壤酸性,土壤碱性,土壤缓冲性,土壤的酸碱反应与植物生长。教学要求:理解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掌握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土壤的酸碱性。第四章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主要土壤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教学内容:一、土壤的形成和分布* 土壤圈的概念与功能,土壤的形成因素,自然成土过程中的发生学层次和诊断层。二、我国的自然条件与土壤分布规律气候条件,植被类型,成土母质,我国的土壤分布规律。三、我国主要土壤类型概述教学要求:了解我国的自然条件与土壤分布规律;理解我国主要土壤类型概述;掌握土壤的形 成和分布。第五章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4学
8、时)教学目标:掌握我国农田土壤生态情况及其保护措施。教学内容:一、土壤培肥*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二、土壤污染与治理* 土壤背景值,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的防治。三、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特征,农田生态类型及建立。四、土壤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土壤资源评价,土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要求:了解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土壤资源评价;理解土壤污染与治理;掌握土壤培肥的 基本措施。第六章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吸收养分的基本原理及施肥的基本措施等。教学内容: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分组,肥料三要素,必需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
9、。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和利用。三、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条件植物吸收养分的基因型差异,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四、施肥的基本原理* 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率。五、施肥技术* 施肥量的确定,植物营养期与施肥,施肥时期与方法的确定。教学要求:理解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条件,施肥技术;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植物对养分的 吸收,施肥的基本原理。第七章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土壤氮素供应情况,植物对氮素需求状况,化学氮肥的种类与性质。教学内容:一、土壤氮素营养* 土壤氮素的含量与形态,土壤氮素转化及其有
10、效性。二、作物的氮素营养* 作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氮的生理功能,氮的吸收与利用,作物氮素营养失调的形态表现。三、常用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钱态氮肥,硝态氮肥与硝锈态氮肥,酰胺态氮给,缓释氮肥,氮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教学要求:理解土壤氮素营养;掌握作物的氮素营养;灵活运用常用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和 施用。第八章土壤与植物磷、钾素营养及磷、钾肥(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磷、钾素供应情况,植物对磷、钾素需求状况,化学磷、钾肥的种类与性 质。教学内容:一、土壤、植物磷素营养与化学磷肥* 土壤磷素营养,植物磷素营养,常用化学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二、土壤、植物钾素营养与化学钾肥* 壤钾素营养,
11、植物钾素营养,常用化学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教学要求:掌握土壤、植物磷素营养与化学磷肥,土壤、植物钾素营养与化学钾肥。第九章土壤与植物中的中、微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肥料(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供应情况,植物对中、微量元素需求状况,中、微量元素肥 料的种类与性质。教学内容:一、土壤与植物中的中量元素营养及中量元素肥料土壤中的硫、钙、镁素营养,植物体内硫、钙、镁元素的主要营养功能,硫、钙、镁肥的性质 及其施用。二、微量元素营养及微肥*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微量元素肥料及其施用。教学要求:了解土壤与植物中的中量元素营养及中量元素肥料;掌握微量元素营养及微肥。第十章
12、 复混肥料(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复混肥料的种类与性质及其施用方法。教学内容:一、复混肥料概述* 复混肥料概念及类型。二、掺混肥料的生产* 配方设计,肥料混合的原则,投料量的技术,成粒方法,工艺流程。三、复混肥料的合理施用因土施用,因植物施用,因养分形态施用,以基肥为主的施用,掌握合理的用量。教学要求:了解掺混肥料的生产;理解复混肥料概念及类型;掌握复混肥料的合理施用。第十一章 有机肥料(4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有机肥料的种类与性质及其施用方法。教学内容:一、有机肥料及其特点* 有机肥料的概念,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关系,有机肥料的作用。二、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 尿肥,秸秆类肥,绿肥,微生物菌剂,有机
13、废弃物的利用。三、有机肥料的腐熟原理与技术*腐熟的目的,腐熟的过程及其调控技术。四、有机肥料的利用及其问题与对策教学要求:了解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有机肥料的利用及其问题与对策,发展有机肥料的意义; 理解有机肥料的特点、作用;掌握有机肥料的腐熟原理与技术。3、实验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土壤肥料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土壤肥料学的一般研究思路; 使学生掌握相关测定方法,熟悉土壤颗粒分析,pH、容重、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的测定方法。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分配1土壤颗粒分析34土壤碱解氮的测定32土壤pH的测定25土壤速效磷的测定33土壤容重的测定36土壤速
14、效钾的测定2实验一、土壤颗粒分析(3学时)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内容:根据司笃克斯定律,用简易比重计法测定土壤的颗粒组成。要求掌握质地测定意义, 有关测定中的基本步骤及存在问题,学会几种质地名称在图表中的查找方法。注 意点:比重计容易损坏,使用时要小心。实验二、土壤pH的测定(2学时)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内容:用指示剂、电极法分别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同时观测土壤的缓冲性能。通过实验要 求掌握两种酸碱性的测定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加深对土壤缓冲性能的理解。注意点:玻璃电极容易损坏,使用时要小心。实验三、土壤容重的测定(3学时)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内容: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用酒精燃烧法快速测定土壤水分
15、。要求掌握测定土壤容重 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土壤容重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注 意点:用酒精燃烧法测定水分时应小心,防止烫伤。实验四、土壤碱解氮的测定(3学时)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内容: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性氮含量。通过测定,要求学生掌握碱解扩散法测定有 效性氮的原理与方法(包括与不包括硝态氮),了解温度及扩散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 响。注 意点:由于碱性胶液的碱性很强,在涂胶和洗涤扩散皿时,必须特别小心,慎防污染内室, 致使造成错误;实验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酸碱溅到皮肤上。实验五、土壤速效磷的测定(3学时)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内容:用0.5molLNaHCC3浸提,钥兰比色法测定石灰性土壤速效磷含
16、量。通过测定,要 求学生掌握钥兰比色法测定石灰性土壤速效磷的原理与步骤,并能正确使用分光光 度计。注 意点:铝铺抗显色剂酸性很强,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实验六、土壤速效钾的测定(3学时)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内容:用ImohL-i NHQAC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速效钾含量。通过测定,要求学 生掌握lmol-L1 NH4OAC浸提土壤速效钾的原理与步骤;了解火焰光度计操作步骤。注意点:使用火焰光度计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否则容易造成事故。四、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30%)(包括上课出勤、作业上交、课程实验等); 注:课程实验占课程平时成绩的权重为30虬审稿人:钱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