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营口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1).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辽宁营口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1 年)秋浦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注释】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二年(842)杜牧受李德 裕排挤,由吏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四年(844)又由黄州(今湖北新洲I)刺史移任池州 刺史,此诗即为此次行役而作。杜陵,在长安西南,杜牧老家樊川即在那里。13 .赏析“萧萧”“淅淅”两词的表达效果。(2分)14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2分)【参考答案】13、“潇潇”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潇潇”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凄 风若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
2、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14、诗的后两句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 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直接表现了对故乡的牵挂。 译文:山路上萧萧秋雨下个不停,淅沥溪风吹着溪边的蒲苇。问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来 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吗?(2021辽宁营口)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15 .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16 .古代祭祀上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 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 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才是村民的真
3、正心境。【参考答案】【答案】13.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等);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17 .(1) .侧面描写;(2).乐【解析】【详解】1.考查对诗句展现农村生活特点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 再结合所描写的景物来理解。“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意思是鹅湖山下稻梁肥 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半掩。春社时属仲春,田里庄稼丰收在望,村 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城,联系第一句描写,描绘 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 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而不上锁,
4、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这个 细节描写是极有表现力的。2 .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 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由 题目“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可知是运用侧 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 的内容却极为丰富。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 家”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 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它的暗示
5、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 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 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可知最后一句中的“醉”是表象,“乐”才是村民真正的心 境。(2020辽宁营口)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美营蔚泉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13 .结合加点词,分析第三句诗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2分) 杀” 一词极力表现了英雄“擒贼先擒王”的胆略和果敢。14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3、一个“突”写出身经百战的英雄作战的机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射 【参考答案】14、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
6、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作者报效 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2019辽宁营口)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请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5 .这首诗紧扣 字,抒发作者 的情感。(2分)16 .这首诗的一、二句运用哪种修辞方法?体现了李白诗歌怎样的艺术风格?(2分)。答:(2017辽宁营口)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7 .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 (2分)18 .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 达效果。(2分)【参考答案】19 .参考答案:雨前花蕊初
7、现、雨后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只答“雨前”“雨 后”不得分,计2分)20 .参考答案疑”是“怀疑”之意,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 想: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 惜春之情。(答出联想和惜春之情各得1分,计2分)(2015辽宁营口)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21 .诗中“刺” 一字千钧,请分析它的妙处。(2分)22 .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寓意,请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2分)【参考答案】23 .形象地勾勒出小松满头松针,又直又硬,努力向上冲刺生长的外形特点(1分),突
8、 出了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及勇敢战斗的精神。(1分)24 .作者通过刻画小松成长的特点,表达了对出身寒微的人在成才过程中体现出的自信、 坚强、勇敢精神的赞美之情。(1分)同时对那些目光短浅、不识人才、不关心人才成长的 人发出深深的慨叹。(1分)(2014辽宁营口)蝉(唐)虞世南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幺委立成): 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藉(ji6): 凭借。25 .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2分)26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5 . 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 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2分)。16 .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2 分)。(2013辽宁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