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思考_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课题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思考_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课题组.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问 题探讨 中 国 绿 色 金 融 发 展 思 考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课题组 摘 要:绿色金融 ”是当今低碳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它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 有重要意义 。 本文在分析 “绿色金融 ”内涵的基础上,从 “绿色信贷 ”、 绿色保险 ”、 绿色证券 ”、 碳金融 ”等较多方面 深入探讨 “绿色金融 ”在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对完善 “绿色金融 ”体系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 关键词:绿色金融 发展困境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 830.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7- 841X- 2012( 12) - 0034
2、- 04 “ 绿 色金融 ”源于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金融行 动,意为金 业社会责任指引 等 “绿色金融 ”指南的 出台,督 促我国银行业 承担社会责任,严格限制向高耗能 、 高污染的环保不达标的企 融机构和组织运用相关的金融 产品和服务,支持环 境保护与 改善 、 能源有效利用与开发等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一 系列金融活动,所以 又称 “低碳金 融 ”、 环 境金融 ”、 可持续金 融 ”,旨在运用多 样化 的金融工具和手段来 保护生态环境 、 保 持生物多样性,通过 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分配 ,促进经 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 。 从当前国际金融界实践来看, 绿色金融 ”涵 盖了以下两 方面的内容
3、:一是为有利于环保的企业提供直接金融支持 。这 类金融产 品如 “绿色信 贷 ”、 绿色证券 ”、 绿色保险 ”等,大都 采纳赤道原则的标准,提高管理环境和社会 风险的能力,直接 能为低碳产业的发展 、 清洁能源的利用 、 低碳技术 的运用等提 供投融资产品,也使金融机构 有机会分享低碳经济 发展带来 的长期经济效益 。 二是利用金 融市场及金融 衍生工 具来限制 温室气体排放 。 这类金融产品 大都开展从量上限制 排放以缩 小生态足迹的碳金融 活动,在支 持 京都 议定书 减排机制的 实施和减排目标实现的同时, 也遵循金融交易的准 则 。 根据 2010 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 ,预计 2020
4、 年全球碳 交易市场将 达到 3.5 万亿美元,有望超越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商品交易市 场 。 在未来,碳排 放资源 、 碳交 易及其衍生的市场 发展前景极 为广阔 。 一 、 绿色金融 ”发展现状 (一)发展 “绿色信贷 ” 2007 年以来 ,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 见 、 节能减排授 信工作指导意见 、 中国银行业 金融机构企 业提供融资,大力支持绿色 环保 、 清洁能源和 循环经济等行 业 、 企业的 发展,通过对社 会经济资源 的引导 ,促进社会 经济 可持续发展 。 在监管部门的积极呼吁倡导下,金融机构相继制 定实施了 “环保一票否决制 ”、 节能减 排专项贷款 ”、
5、清洁发 展机制顾问业务 ”、 小企业贷款绿色通 道 ”等金 融手段纷纷表 明 “绿色金融 ”的姿态 。 截至 2011 年末,国内 25 家规模较大的 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已有 13 家发布了绿 色信贷规范文件;截至 2011 年末,国家开 发银行 、 工 商银行 、 农业银 行 、 中国银行 、 建 设银行 、 交通银行 6 家银行相关贷款余额已逾 1.9 万亿元;全 国 19 家主要银 行 “ 两高一剩 ”行 业贷款 增速比 全部贷 款平均 增速低 3.3 个百分点 。 (二)发展 “绿色保险 ” 借鉴国际上运用广泛的 绿色保险制度,我国 有关部门于 2008 年出台了 关于 环境污染 责任保
6、险的 指导意见 ,将环保 意识和生态观念引入保险业 。 所谓 “绿 色保险 ”是以企业发生 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损害 时依法应承担的赔偿 责任为标的 的保险,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风险 转移 ,以商业 化手段解决 责任赔偿等纠纷,利于企业快速恢复生产 、 受害 人及时获得经 济补偿 、 促进企业自觉降低污染程度 。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环 境污染责任险的特殊性和高风险 性,绿色保险 ”的推行状况 不容乐观 。 截至 2011 年末,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的区域 扩展到 14 个省市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平 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和华泰财产保险股 份有限公司等 10
7、余家保险企业,推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并通过保监会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 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 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 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其实也就是把碳排放当作一个有价格的商品,可以进行现货,期货等等的买卖。 34 问题探 讨 的审核备案最终投入市场 。 (三)发展 “绿色证劵 ” 2008 年,我国政府出台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 管理工作 的指导意 见 ,要求对 火电 、 钢铁 、 水 泥 、 电解铝 行业 以及跨省 经营的 13 类重 污染行 业的公 司申请首 发上市 或再 融资的,必须根据环 保总局
8、的规定进行环保 核查;未 取得环保 核查意见的,证监会不受理申请 。 此举旨在构建以绿色市场准 入制度 、 绿色增发和配股制度 以及环境绩效披 露制 度为主要 内容的绿色信贷市场,将环保核查变为硬性 规定,从 直接融资 的角度关闭高耗能 、 高污染企业寻求上市融资的渠道 。 环保部 上市公司环保核查信息显示,自 2011 年 6 月至 2012 年 5 月 8 日,环保部 受理环保核查申请的 53 个上市公 司中,仅 有 23 个 获得审核通过,通过率 43.39%。 (四)发展 “碳金融 ” 京都议定书 建立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主要是指发达 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的减排 项目提供资金和技
9、术 获得项目 所实现的 “经核证的减排量( CERs ”。 我国的 “碳金融 ”依托于 基于 CDM 交易的碳交易 。 2008 年 9 月 25 日,天 津成立了我 国第一家综合 性排放权交易所 天津排 放权交易所 。 2011 年 11 月,我国宣布在包括上 海在内的全国 7 个省 市开展碳排 放交易试点 。 截至 2012 年 7 月 25 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 部 CDM 项目达 4462 个,涉及水电 、 风电 、 生物质发电 、 燃料替 换 、 甲烷回收利用 、 分解温室气体等 。 据 EB 官方网站统计,截 至 2012 年 8 月 23 日,我国共有 2248 个 CDM
10、项目在 EB 成 功 注册,预计产生的二氧化碳年减排量共计 4.06 亿吨 。 自 2005 年 京都议定 书 实施以来,全球 碳金融 市场规模 保持了 每年 20 到 30 幅度的高速增长, 2011 年达到 960 亿欧元 。 碳金融 市场及其衍生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已 经开始尝 试与国际大型碳买家进行合作,开展碳金融 业务,研 发碳交易 衍生金融产品 。 二 、 现阶段我国 “绿色金融 ”发展困境 (一)金融机构对 “绿色信贷 ”理解不一 近年来 ,人 民银行 、 银监会 虽屡屡 颁布环 境经济 政策,但 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 体系 ,缺乏具体的工 作指导目 录和环境
11、风险评估 标准,对 “两高一剩 ”产业在数 据统计 口径 和统计方 法上尚未 出台统一的 标准,降低了 “ 绿色信 贷 ”可操 作性,使得金融机构 发放 “绿色信 贷 ”时带 有自愿性 。 此外,各 家金融机构在对 “绿色信贷 ”的理 解上有所偏差,尽管钢铁 、 水 泥 、 火力发电 、 冶 炼 、 煤化工等行 业是金 融机构持 谨慎融 资态 度的领域,但在国际 上属于严格控制的核电 、 大型 水电等项目 的信贷在国内就演变成了 “绿色信贷 ”。 加之,金融机构缺乏环 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未建立健全与 “绿色信 贷 ”配套制度 , 在繁重的经营考核压力和经济效益面前,绿色信贷 ”易变色 。
12、(二) “绿色保险 ”遭遇尴尬境地 我国 7555 个大型重化工业项目中, 81%布设在江河水 域 、 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45%为重大风险源,相应的防范 机制却存在缺陷导致污染事 故频发,我国每年由 于环境污染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1200 亿元 。 然而 “绿色保险 ”自推出以 来便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境地 。 根据发达国 家环境污染责 任保险制度的实践来看,该保险承担的赔 付金额过大,承保的 范围狭窄,因此经营此类保险的风险大大 高于其 他商业保险 , 因此保险公司热情不高 。 我国大多数污染企业,由于缺乏社会 责任感,缺少为污染事故埋单意识,不能在较短时 间内自愿投 保环境
13、污染责任保险,因此投保热情不高 。 加之,缺少污染损 害赔偿方面的法律规定及环 境污染责任险的法律 法规,企业 污染损害范围的界定和评估 、 保险费率 的核算 、 索赔时效等都 还有待探索和解决,给环境责任险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障碍 。 (三) “绿色证券 ”发展偏离预期 上市公司审核与监管标 准 、 环境绩效评估 标准等有待完 善,一些地方政府 “唯 GDP 独尊 ”的思想导致对 部分大型上市 公司 的污染状况视而不见, 甚至与上市公司串谋 规避绿色证 券政策的限制 。 上市公司在 年报中披露环境信 息少且内容和 形式不规范,对具体的环境信息诸如污染 物排放 、 资源利用效 率等定 量的环境状
14、况 “ 秘而不宣 ”,导致 公众参 与监督 时信息 不对称 。 如,尽管国家环保部公布上市环保核查 “黑名单 ”赫然 在列,然而紫金矿业对被 查出问题的 5 家环保 基础较差企业 停产整顿,补办环保手续,承诺尽快整改,最终得以上市 。 污染 事件爆发后,紫金矿业旗下 A 股和 H 股于 7 月 12 日突然全日 停牌 。 次日,紫金矿业 A 股跌 3.68%, H 股大跌 12.19%。 10 月 8 日,紫金矿业发布 关于受到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 行政处罚的公 告 ,当日开 盘,紫金 矿业大幅高开 5.36%,直到 收盘仍有 5955 万股 买单封 于涨停板 ,收盘价 格甚至比 “ 污染 门
15、”爆发 前的 6 元左右高出 33%。 (四) “碳金融 ”发展困难重重 我国 “ 碳金融 ”起步较晚,很大程度 导致了社会各界对 “碳 金融 ”市场的认识不到位 。 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对 CDM 项目 不甚了 解,致使碳交易 资源被浪费 ;另 一方面 ,大多数金 融机 构 对 “碳金融 ”的运作模式 、 利润空间等 鲜有涉及,致使碳交易 衍生产品创新力不足 。 尽管我国已成为全球 CDM 一级市场上 最大的供给方,但我国出售的 CERS 价格水平显著偏低,甚至 低于印度 、 巴西等同属发展中国家的碳信 用供应国,造成大量 资源的损失,也使得我国处于碳交易价值链底端 。 受欧元区债 务危机和
16、碳供应过剩导致的市场需求下降,自 2011 年 6 月至 今,碳信用额供应严 重积压, CER 价格 暴跌 70%,徘 徊 4 欧元 / 吨的历史低点附近 。 加之,根据欧盟颁布的规则, 2012 年后 (不含 2012 年)注册的中国 CDM 项目将无法进行交易 。 这些 即 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 35 问 题探讨 都给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造成重重困境与 阻碍 。 (五)追求 GDP 增速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一些地 方政府官员 曲解 “发展 才是硬道 理 ”的内 涵,存在 着 “关心经济 增速,忽视环境 保护 ”的思想 ,不 顾生态 环境 、 不 管能源消耗,投资不 科学 、 不
17、理性 ,缺乏长 远规划,追求短期政 绩,在招商引 资过程中急 功近利,导致 高污染 、 高 能耗企 业不 断转移 。 有的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方面动力不足,地方保护主 义和重复建设问题屡禁不止 。 例如,继 2008 年广西河池砷污染 事件之后 , 2012 年该 地区再曝龙 江镉污染事 件,当地 政府对 1516 家重点企业进行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检查后,发现存在 隐患的企业 1085 家,限期 整改 631 家,停产 整治 321 家,关闭 取缔 128 家 。 这些企业都曾为当地 GDP 数据增长作出卓越贡 献,并且或多或少都从当地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 (六)信息不对称造成败德行为和
18、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企业败 德行为和金融机构逆 向选择的 根本原因 。 尽管国家环保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曾就 “共享企业环 保信息 ”联合发布 文件,把企业 环保信息纳入企业信 用信息基 础数据库,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做到数据信息共享 。 有些 地方环 保部门发布企业环保信息滞后,不能作为金融机构审查贷款申 请的有效参考 。 一些善于隐瞒真实 情况的 “伪装型 ”高污染企 业,只提供虚假的 、 迎合金融机构偏好的信息,加之金融机构对 企业环保政策执行情况的评判只停留 “表面文章 ”,企业在这种 情况下很容易获得贷款 。 甚至个别金融机构对企业污染事件反 应迟钝 。 根据 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 报告
19、评估我国 16 家中资 上市银行环境和社会责任表现后得出结论,认为我国银行业金 融机构依然有 “ 漂绿 ”嫌疑 。 如,紫金矿业曝出汀 江污染事件 后,仍有三家金融机构向其发放 3 亿 元贷款 。 据统计,紫金矿业 成立以来,各金融机构累计向其发放贷款 96 亿元 。 三 、 构建 “绿色金融 ”体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完善 “绿色金融 ”体系 目前,我国 “绿 色金融 ”方面法 律法规尚 不完善 ,绿 色信 贷 ”、 绿色保险 ”、 绿色证券 ”处于起步阶 段 。 因此,要加快建 立健全 “绿色金融 ”法律框架和监管 机制 。 参照 “赤道原则 ”和 国际银行
20、的普遍做 法,制 定并完善 “绿 色信贷 ”、 绿色保 险 ”、 “绿色证券 ”、 碳 交易市场的业务实施细则,从法律法 规层面对 企业信息 披露等进 行硬性约束 ,转 变 “ 绿色金 融 ”产品的 自愿 性,促使环境保护与 “绿色金融 ”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确保 “绿 色金融 ”业务规范有序发展 。 此外,构建多层级监管网络 。 加强 环保部门 、 一行三会 ”等各监管部门之间 的协调配合,发挥民 间 NGO 组织 、 舆论媒体等第三方监 督职能,避免因权 利交叉 而造成的 监管真空 、 监 管无力,打造 “纵向 监管 、 横向 监督 ”的 多层级监管网络 。 全程监督并 适时披露企业生产经
21、 营环节中 的重要信息,对 “绿色金融 ”运行过程实 施有效监管,从而促进 企业和金融机构提高社会 责任和环保意识 。 (二)提高污染成本,让企业为污染 “埋单 ” 对企业污染处罚力度不足以 改变 “ 企业负责污染 、 公众负 责埋单 ”的现状,让高污染企业大行其道 。 如,福建省环保厅对 紫金矿业 956.313 万元的罚款,仅占其 2009 年 35.41 亿元净利 润的 0.27%,如此微不足道的经济处罚对企业毫无震慑作用 , 更无法杜绝污染事件的发生 。 而早在 1980 年,以拉夫运河事件 为契机 ,美国国会 通过了 综合环 境反应 、 赔偿和 责任法 ( CERCLA),创立了超级
22、基 金项目以治理高污 染 、 有害废弃 地 。 该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环境 污染负责,并且追本溯源,从 而使 得银 行高度 关注 和防 范潜 在的 环境 污染 造成 的信 贷风 险 。 据统计,该法案自实施以来,共清理有害土壤 、 废物和沉淀 物 l 亿多 立方米,清理有害液体 、 地下水 、 地表水 3410 亿加仑, 同时该项目还为数万人提供 了饮用水源 。 目前 我国对污染土 地的治理以及危险物泄露事 件尚缺乏一套很好的 应急措施和 保障制度,美国先行一步给我们提供了有 益的借鉴 。 因此 ,我 国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发挥 “企业信用信 息基础 数据库 ”作用,除大 幅度
23、提高环 保违法 惩罚额 度外,还 要追溯地方政府部门 、 企 业 、 金融机构等相关 人员的法律责 任,切实解 决企业污染 成本低 、 环保 法规形同 虚设 、 绿 色企业 发展空间狭窄等问题 。 (三)提升创新意识,建设多元化 “绿色金融 ”市场 “绿色金融 ”具有明显的政策倾斜特征 。 在目前仍以 “绿色 信贷 ”为主 的,直接融资比 重较小,融资 方式单 一的发展 现状 下,需要国 家财政大力 支持,分配政策 性的资 金介入 ,形 成政 策性的投入 、 市场化的运作 、 专业化的管理和信 贷式放大的运 营机制 。 在未来发展 中,应依托国内现 有资本市场体系,鼓励 银行 、 证券 、 保
24、 险 、 投资银行等 金融机构深 度介入 “绿 色金融 ” 业务,建立 “绿 色债券 ”市场 、 绿色保 险 ”市场 、 绿 色基金 ”市 场 、 绿色金融 ”衍 生产品市场 、 绿色 股票 ”市场,结合 区域性 经济特征合理布局碳交易市场体 系,完善 碳交易机制,加快培 育中介机构,成立中央和地 方财政投入足见的政 策性绿色银 行 。 同时,提升创新意识,将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 保理念纳入 信贷政策制定 、 业务流程管理 、 产品设计当中,积极研发 “绿色 金融 ”产品 ,探索推 广碳 权 质押 融资 贷款,大 力推 广 “绿 色保 险 ”产品,探索发行 “绿色证券 ”、 绿色债券 ”、 绿
25、色基金 ”等产 品 。 创新 “碳金融 ”产品,建立以碳远期 、 碳期货 、 碳期权 、 碳结 构性产品 、 碳资产投资应收账款货币化产品 、 碳保 险 、 碳担 保 、 互换等创新型衍生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 (四)转变发展方式,让 GDP 绿起来 从经济增长代价来看,环境污染和资 源浪费成为 GDP 背 “漂绿 ”由绿色和漂白两词合成,说明一家公司、政府或组织以某些行为宣传对环保的付出但 实际上却反其道而行。 绿色金融市场,是指为保护环境(包括水 、大气、森林、土壤等)或考虑环保因 素而进行的投融资活动所形成的市场,其显 著特点是绿色投融 资的场所。 36 问题探 讨 欠 发 达 地 区 存
26、 款 保 险 制 度 探 讨 基于西北地区视角 中国人民银行果洛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摘 要: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在中国渐行渐近。鉴于国内银行业风险压力较大的实际情况,尤其是 在西北欠发达地区,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在 当地推行的可行性,对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和在同类地区的实施推广具有 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就西北欠发达地区推行存款保险制度作了探索和分析,并提出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存款保险制度 【 中图分类号 】 84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7- 841X- 2012( 12) - 0037- 04 存 款保险制度 作为一种金融保障
27、制度,是指一个国家 行陷入支付危机或机构破产,无法向存 款人返还存款时,由存 款保险机构向投保银行提 供流动性资助或代替 银行在一定限 或地区为了维护存款人的合法 权益,维护金融体 系的安全与 稳定,依法设立 一个或多个存款保险机构 ,为吸收 公众存款的 银行提供存款保险的一种法律制度。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吸收 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 款的数额,强制或 自愿按规定 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以此建立 保险基金,当投保银 度内向存款人做出赔付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护中 小存款人的利益,增强公众对银行业的 信心,规 范金融机构的 退出机制,是当今大多数发达国家金融 体系的组成部分,可
28、以 有效防止挤兑现象,同时 加强金融管理部门的 监管能力和对 濒临破产银行的处置能力。 后最大的隐忧 。 根据世界银行 、 中科院和 环保部的综合测算, 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 GDP 的 10%左右 。 地方 政府应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和方式,一是建立 符 合实情的 “绿色 GDP 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 ”,全面 考虑能源 安全和社会 公众福 祉,优化经济 结构,开发利用 清洁能源 和可再 生资源,提 高能 源效率,改善土地利 用方式,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 、 低碳经济,在 招商引资过程中 “擦亮双眼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二是建立 专项资金补贴 、 减免税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加大对低
29、 碳行业支 持力度,支持传统行业企业进 行低碳技术改造,鼓 励国际资 本 、 民间资本进入低 碳行业 。 三是着力建设 “低碳 ”城市,倡导 “低碳 ”生活方式,充分发掘服务业 、 消费生活领域 节能减排的 巨大潜 力,构建资源节约型 、 环境友好型社会 。 参考文献: 1M ichelle Chan- Fishel:走向 绿色刻不容 缓 中国银 行界的环境责任 (来自 NGO 的背景与战略报告) 。 2Ki- Hoon Lee, Reza Farzipoor Saen, Measuring corpo- rate sustai nabili ty management: A data env
30、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4 August 2011. 3苗昱,李季 刚:低 碳视角下的 绿色金融 支持体 系构建 研究 J.金融与保险, 2011.6。 4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 J.求是, 2007.20。 5徐瑞娥: 国外发展循 环经济的主 要做法 J.经济研究 参考, 2007.66。 6朱家贤:碳金融创新与 中国排放权交易 J低碳经 济, 2010.1。 7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 J经济学 家, 2009.3。 8杨 晶 : 中 外 绿 色 金 融发 展 现 状 分 析 J 时 代 金 融 , 2012.3。 课题组成员:唐加水 何代英 周泽海 武力宁 郭尘子(执笔) 责任编辑:王长松 校 对: DYJ 绿色 指一国(或地区)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它是扣减资源消耗成本与环境降级成本之后 的生产活动最终成果,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1存款保险制度: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理论是把存款保险分为隐性( implicit 存款保险和显性( explicit)存 款保险两种 。 在本文中,存款保险制度 特指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