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江苏专用)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榜学案](江苏专用)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专题提升练(五)专题六生物与环境(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4题,每题6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4常州二模)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B.群落中动物与植物均有分层现象,二者互不影响C.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淡水鱼因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解析】选D。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不同种群间的关系;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是由
2、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的;种群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淡水鱼因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变式训练】(2014西宁一模)有关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B.草地群落具有水平结构,但没有垂直结构C.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生物数量的多少,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发生变化【解析】选D。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因为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不同层次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不同的食物,动物因食性的不同而分层;
3、草地群落既具有水平结构,也具有垂直结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多少,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发生变化。2.(2014徐州三模)如图为某自然生态系统一年中部分能量流动分析的数学模型,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生产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总太阳能。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对无影响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表示C.的量越小,可能该生态系统土壤中的腐殖质越多D.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比上一年有所增加【解析】选A。消费者多,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
4、,从而使生产者固定的总太阳能减少,A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B项正确。土壤中的腐殖质可被分解者利用,分解者消耗得越少,则土壤中储存得就越多,C项正确。由图示可知+,D项正确。3.(2014南京三模)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该类蜣螂与千足虫相互选择共同进化C.该类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该类蜣螂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解析】选C。该类蜣螂的出现
5、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项正确;该类蜣螂与千足虫之间是捕食关系,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项正确;根据题目信息不能说明该类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C项错误;该类蜣螂在生态系统中取食粪便时是分解者,取食千足虫时是消费者,D项正确。4.(2014宁波质检)如图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a增加B.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b+c+eC.丙中的生物可构成多条食物链D.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样方法【解析】选A。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更
6、多的碳元素转移到乙,有利于a增加,a表示碳元素转移量;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应为a=b+c+e+自身积累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均为生产者,而丙中的生物中无生产者;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二、多项选择题(包括3题,每题6分,共18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5.(2014苏北四市一次调研)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乙种群为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构)不同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解析】选
7、B、C。t4时,乙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补充量最大,不易防治,A项错误;t3t5,甲、乙的年龄组成(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增长型,B项正确;t1t2,甲的年龄组成(结构)为增长型,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项正确;t4时,甲的种群数量为K值,密度最大,乙的种群数量为K/2值,密度不是最大,D项错误。6.(2014南京、盐城一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8、【解析】选B、C、D。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不同,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而各级消费者利用上一营养级现成的有机物,A项错误;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B项正确;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作用释放CO2来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项正确;有捕食关系的两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能够为对方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信息能够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说明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D项正确。7.(2014扬州一模)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便,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
9、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 kg的粪便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解析】选A、C、D。羊一年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80 kg。粪便是羊未同化的能量。羊一年的呼吸量=同化量-有机物积累量=70 kg。题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易错提醒】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较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
10、体、残骸一样,属于未被利用的那部分能量。三、非选择题(包括3题,共58分)8.(18分)(2014徐州三模)云南某山区因地震灾害导致植被严重破坏,经过40多年的植树造林,又恢复为成熟森林生态系统。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1中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种群密度在时(填字母)最大。(2)成熟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说明人类活动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进行。(3)山区盆地内人们开辟了多处农田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如图2所示: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 (填1个即可)。该生态系统中人与禽畜的关系是,与一般农业生态系统相比,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
11、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中的能量。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的意义是 。【解析】(1)a到d段时间内1,种群数量增加;d到f段时间内c;由于第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a,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b+d+e),因此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b+d+e)/a。(4)实验目的是验证土壤含水量是沙棘生长的限制因素,因此变量应该是含水量,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B组土壤含水量与海挡林带相同(或土壤含水量比A组低),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5)生态护坡比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的优点要结合植被的优点来回答,如减少污染,净化空气,保持水
12、土,美化环境等。答案:(1)水平(2)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3)捕食、竞争第三、四营养级b与c(bc)(b+d+e)/a(4)土壤含水量与海挡林带相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或土壤含水量比灌草丛带低,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5)减少污染,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10.(18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1)丙代表,它是(填序号)。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2)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通过调节。(3)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 。(4)B和D之间的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 。(5)
13、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请回答: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才逐渐趋于稳定,是由于此生态系统 。请用箭头和文字(字母)表示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的呼吸耗能不作要求)。【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乙中A为初级消费者,B、C为次级消费者,D为三级消费者。(1)丙为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有原核生物,也有真核生物。(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3)食物链(网)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起点是生产者(甲),为第一营养级,然后依次为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A)、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B、C)、第四营养级(三级消费者D)。
14、(4)第三营养级B、C(次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D(三级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化学、行为信息。(5)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单纯,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自我调节能力弱;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太阳能)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答案:(1)分解者(2)负反馈(3)(4)物理、化学、行为信息(5)组成成分较少,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低(或组成成分单纯,营养结构简单)【讲评建议】在讲解本题时,请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解答第(1)小题:要正确判断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成分,才能准确回答。解答第(2)小题:要明确生态系统依赖于反馈调节保持其稳定性,否则易回答错误。解答第(3)小题:要在第一小题的基础上,判断乙中A、B、C、D所代表的营养级,特别关注B和C应该属于同一营养级,否则很容易漏写食物链。解答第(4)小题:要准确识记和理解信息传递的类型,否则会漏写答案。解答第(5)小题:第一问一定要明确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关系,才能准确回答;第二问需要知道能量流动的源头、特点和过程,才能准确表述完整的答案。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