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doc(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漳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评委签名: 工作单位: 评价日期:2011年5月 日 午一级指标评 价 内 容二级指标分值教者姓名教学目标10分全面发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为核心,在教案和课堂中体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教学要求。6全体发展:符合教与学的实际,要求适当、分层,可操作性强。4教学内容15分教学份量:选择“生命世界”领域的教学内容,课时份量适当、难易适度,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5重点与难点:理解教材,估测学情,把握教学重难点和关键。5呈现方式:尊重和灵活处理教材,以恰当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生活性、开放性和挑战性。5教师作用25分教学结
2、构: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密度适中,重点突出,时间分配合理,结构严谨、创新,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不拖课。6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教法,学法指导到位,体现专题研究成果,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具体、多样、实效。5信息反馈:合理利用生成资源,信息交流及时、多向、民主、开放;尊重学生意见,关注学生差异,指导有针对性,传授知识正确。5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多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向上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思维、乐于交流。4教学技能: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流畅简练,叙述无误,逻辑性强;板书合理规范;教学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得当,操作熟练规范。5学生活
3、动25分实践能力:善于观察,大胆实验,勤于操作实践,按要求正确操作,学会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操作、思维、语言三者紧密结合,积极思考,勇于创新。6探究学习:问题意识浓厚,敢于质疑,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7自主学习:善于学习、交流、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6合作交流:分工明确,敢于发表见解,讨论热烈、自由,懂得倾听、应答;课堂互动、对话的方式多样、面广量多、时间充分。6教学效果25分知识与技能:学生知识掌握正确率高,突破难点,双基扎实。7过程与方法:探究(实验)过程合理、朴实,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质疑问难、思维活跃、有创见。 7情感与态度:
4、各类学生获得真实、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主动参与活动,求知欲、自信心强,兴趣浓,课堂气氛宽松活跃、融洽,学习习惯养成良好。6教学特色:教师在教学机智、感召力、教学评价、教法组合等某方面有突出表现,教学风格鲜明,给人印象深刻,以美的享受。5实际得分评价方法:根据实施情况,在各评价内容栏中注明优良中差等级,再整体等级评价(中7883分、良8489分、优9095分),最后调整得分(保留一位小数)。1001肺和呼吸执教老师:漳州市实验小学 董承颖指导教师:漳州市实验小学 邹清泉漳州市实验小学 余丽滨【教者简介】董承颖,漳州市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曾执教力在哪里获省教学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现场课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5、获省教学研讨课一等奖。【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2课肺和呼吸【学情分析】呼吸现象是所有学生都很熟悉的,甚至许多学生已经具有“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样的前概念,不过,学生中对呼吸的普遍认知状况还只是停留在现象表面,而对肺的内部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能帮助人体完成呼吸这一工作的,呼吸除了肺外,还需要哪些器官参与,怎样科学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等这些本质问题,都并未形成科学客观的解释。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多感观地观察,并进行分析比较,初步感受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认识了空气的基本成分,还知道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等相关的知识。这对于本节课中,学生将进行学习和实践的“如何获取证据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的差异”的探究活动,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学目标】1、认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作用;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了解吸烟有害健康,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一般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人体中肺的结构、位置与功能,建构呼吸需要多个人体器官形成系统共同作用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7、认识人体内气体交换的意义。【教学准备】演示:课件、集气瓶(2个)、水槽、胶管、火柴分组:清水、澄清石灰水、烧杯、吸管【教学过程】一、导入1、体验憋气活动: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能憋多久?”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停止呼吸,你估计你能坚持多久?尝试一下。2、交流体验的感受。3、引导交流:提起呼吸,你想起了哪个和呼吸有关的内脏器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肺和呼吸。(板书课题)二、认识肺及其作用(一)观察认识猪肺的结构特征1、教师出示猪肺,学生观察了解猪肺的外部基本形状,教师介绍肺、支气管、气管。2、学生观察猪肺的内部形态。3、学生交流对肺内部形态的观察的发现。4、
8、教师补充相关图片,辅助学生深入了解肺中的微小结构肺泡的内外部特征。(二)认识人体的肺,推测及其作用1、谈话:我们刚才观察的是猪肺,其实人的肺和猪的肺在外形和结构上基本相似。我们来看一看。(出示人体解剖图)2、认识肺在人体的位置、大小3、学生感受人体中肺器官的活动状态,推测肺器官的功能。4、小结:肺是帮助生命体呼吸的一个重要器官。(三)引导深入研究肺在呼吸活动中的作用1、提出问题:人为什么要不断的进行呼吸活动呢?我们吸入身体的是什么?呼出的又是什么呢?2、指导学生利用观察火柴燃烧变化现象的对比,了解呼与吸的气体含氧量的差异。3、引导学生展开分组实验,利用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检测呼
9、出的气体。4、交流讨论研究实验的发现。5、教师提供科学视频和统计数据表,进一步肯定学生的研究发现。6、小结肺的功能。四、认识肺之外的呼吸器官及各器官的作用1、了解肺之外的呼吸器官及各器官的形状、位置2、了解肺之外的呼吸器官的作用。3、小结,了解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共同构成的。五、怎样保护呼吸器官1、引导学生谈怎样保护呼吸器官,怎样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2、出示吸烟者的肺,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3、介绍保护呼吸器官的一般方法。保护呼吸器官儿歌绿地公园空气好,户外运动不能少。勤开窗户勤通风,公共场所别多跑。风沙天气戴口罩,阻挡灰尘有必要。洒水之后把地扫,科学保洁得记牢。预防流感别感冒,接种疫
10、苗要做到。吸烟伤肺又伤脑,还会破坏消化道。呼吸器官保护好,健康生活乐陶陶。六、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设计说明】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进而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与方法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是科学教学活动必须承载的教育责任。本课设计我们凸显了以点带篇,以结构见功能,以个体见整体的基本设计理念从学生前概念出发,突出主题,明确重点;提供条件,引导设计活动方案,指导基于真实客观的实践体验获取的证据,建构科学准确概念。1、全课的教学活动内容预设:从前概念出发,突出主题,明确重点。全课浓墨重彩于肺器官的结构、位置、功能作用的学习,却只为更深入更细腻的认
11、识呼吸,了解呼吸。所以,课一开始就以学生对呼吸活动与呼吸器官的原认知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利用游戏认识到呼吸对人生存的重要性,集中探究活动的主题后,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肺,由对猪肺器官结构的仔细观察,及相关的图片资料辅助学生深入认识肺的结构,进而迁移认识人体肺的结构;接着引导学生基于肺结构的特点思考推测肺的功能;而后,通过深呼吸的体验,引导学生从身体的感觉中探寻呼吸系统中除肺外的其他器官,认识呼吸需要一系列的器官的协同合作,并推测了解各种不同器官的功能。这些充分鼓励和激发学生对新问题进行猜想和解释,进而再通过相应的探究小活动和积极的反思等,逐步达成呼吸系统整体概念的认知。2、对学生
12、各部分探究活动准备:提供条件,引导设计活动方案,指导基于真实客观的实践体验获取的证据,建构科学准确概念。3、具体探究活动设计中,教师因势引导学生根据探究的需要,设计对比实验,进而引导学生在所提供的充足实验条件的支持下,通过观察、操作等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合作与交流活动,针对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之处这一学习难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以数据为证据形成对呼吸更深层面的认识。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就观察和探究所获取的证据,推导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引导学生归纳了解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明确的分工,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器官就像生产流水线一样,环环紧扣高效率地完成着人体某项生命活动。从而,联系各种呼吸
13、器官的疾病,认识到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心脏和血液循环执教老师: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张清海指导教师: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陈慧蓉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蔡萱红教者简介:张清海,男,1976年6月出生,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科技组教师。小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职称。2002年8月获得漳州市教育局颁发的“漳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12月被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体育局、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福建省妇女联合会评为第五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优秀辅导员。2008年4月指导学生陈诣超等参加第六届福建省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获省三等奖;2007年4月指导学生沈悦等参加第五
14、届福建省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获省二等奖。撰写的25收发信机发表于实用无线电1997年第三期,国内统一刊号:CN 31-1585/TN。教学內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心脏和血液循环P52P54学情分析: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和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教学目标: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2. 引导学生在经历一个
15、个有结构的探究活动中去体验,了解心脏的形态和功能,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3.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研究生动的生命世界,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领悟有关科学方法,建构有关的科学知识,形成有关的科学情意。4.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心脏和心脏的功能。教学准备:课件、听诊器若干、心脏模型、塑料瓶、水槽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请学生先找出身上的一处血管,紧接着找两处、三处或更多处。小结:血管遍布我们全身,有粗有细(课件展示:介绍血管)。问题:血管里有什么?生交流讨论后,提问:血液在血管是流
16、动的还是静止的?师生小结:血液要想在血管里不停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二、认识心脏1、请学生说说对心脏的认识和了解。2、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并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三、探究心跳的作用1提问:关于心脏,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预设:心脏为什么要不停的跳动?运动后,心跳为什么会加快?为什么停止跳动后人就会死?学生猜测、讨论后实验:反复挤压和放松塑料瓶来模拟心脏的跳动(塑料瓶里有红色的水)要求:利用在水中挤塑料瓶和输液器来模拟血液循环,边操作边体会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并说理由。汇报交流: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
17、明生命的结束。的确,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生探究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小结: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的流动。2活动:测一分钟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四、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1、提问:血液为什么要不停的流动呢?心跳和血液循环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测、探究、画示意图。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
18、,交给肺和其他排泄器官。五、讨论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1、学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的心脏疾患及注意事项。2、教师介绍视频资料,交流如何更好的保护心脏?总结:每个人的血液时刻都要在身体里不停地循环流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两大血液循环器官,其中心脏相当于血液循环的泵,由它提供动力,血液才能循环,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心脏,设计说明:本课教学设计是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经历一个个有结构的探究活动中去体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研究生动的生命世界,让学生在民主、开放的时空中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领悟有关科学方法,建构有关的科学知识,形成有关的科学情意,有效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种子里有
19、什么执教老师:芗城第二实验小学 韩瑞凤指导教师: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韩瑞强芗城第二实验小学 陈爱琴教者简介:韩瑞凤,女, 1980年3月出生,1999年7月毕业于龙海师范学校,现任教于芗城第二实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2007年获得芗城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于2008、112009、9参加福建省农村小学科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2009年11月执教的神奇的水一课参加芗城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荣获二等奖。老师,你的工作创新了吗在第三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在课堂教学上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科学知识的储备,注重科学精神的追求,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多问,
20、不断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种子里有什么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课果实和种子的第二课时。教材与学情分析:种子里有什么本节课内容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课果实和种子第二课时的一节课。这节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种子的内部结构。教学时要求学生对种子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对各种种子进行比较,了解种子的外部特征进而认识种子的内部构造。本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先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种子外形是多样性的。再通过解剖蚕豆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这样让学生在观察、猜疑动手中使学生会解剖种子,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并能将观察到的种子画下来,进行交流,从而使学
21、生经历了“预测-解剖-观察-记录-表达”这一探究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以实现标准中制定的学习目标: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简图和文字表达。最后布置学生种植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隐线,通过课后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有关植物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已经知道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学生对果实和种子有了很多感性认识,能够分辨果实和种子,知道种子能发芽,并且对种子的作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种子内部的构造基本上没
22、有具备知识。同时,由于三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的原因,在描述种子内部各部分的结构,会出现表达上的困难和用词不恰当等现象。因此,引导学生形象描述种子内部的各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展示学生和教师共同收集的种子,认识种子的多样性(大小、形状、颜色)。2通过对比经过浸泡的种子与干种子的不同和解剖种子的实验,初步认识种子内部的构造。3进一步学习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比较的方法感受多样的种子世界;通过借助于镊子、放大镜等合适的工具解剖、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2、经历“问题提出组织猜想展开研究交流收获”的科学探究过程。3学习用文字
23、或画图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经历探究种子内部结构的乐趣,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内化,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2.通过分组开展探究活动,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培养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3.通过研究种子的探究活动,认识到种子是一个生命体,培养学生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激发热爱生命世界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种子内部的构造。难点:引导学生形象描述种子内部的各部分。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种子,并将收集到的一部分种子在课前一至两天泡水,请观察种子泡水后的变化。)教师准备:课件,一些浸泡的种子,镊子,放大镜、培养皿。
24、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果实和种子,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什么种子?学生汇报。讲述:通过同学们收集的种子,展示在小组的收获箱里,引导学生在种子的世界里与种子交朋友!二、认识种子外形的多样性1、通过观察发现种子外形的大小、颜色、形状存在的差异。2、了解种子的多种用途及都可繁殖的特点。三、认识种子的构造 1、提出问题:对于种子,你还想探究种子的什么?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究种子里有什么。板书:种子里有什么2、做出猜测:可是这些种子这么硬,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种子里面有什么呢?(如:切开,砸开,咬开、泡水再
25、剥开等。)注:在学生讲到浸泡种子再剥开种子这个方法时,可引导对种子浸泡的发现:课前同学们把种子泡到水里有没有进行研究呢?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大家在浸泡种子的过程会产生有这么多的不同结果呢?你们想过原因吗?出示用水浸泡过的扁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请你画下来。让学生预测:你能想想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3、展开研究:学生活动:解剖扁豆种子。教师:谁来说说解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呢?出示温馨提示。学生分小组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师问: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4、小结:谈话:还想研究种子的哪些新问题呢?四、总
26、结延伸1.谈收获: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2、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五、课后拓展:种植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1、了解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2、布置学生课后动手栽种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课果实和种子第二课时“种子里有什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启蒙课程。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本课设计,科学探究方面让学生借助感官和工具,通过小组合作对种子的内部进行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让学生意识到种子是一个生命体,培养学生善待生命、珍爱生
27、命的意识,激发热爱生命世界的情感,体验到动手实践的乐趣;科学知识方面知道种子外部形态的多样性和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在本节课,首先我以复习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教学与种子有关,开门见山,让学生与种子交朋友,从而对“种子”产生研究的兴趣。接着以学生为主体“由扶到放”,逐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认识种子外形的多样性,让学生动手,并运用对比发现种子外形的大小,颜色,形状存在的差异,并且了解种子的多种用途及都可繁殖的特点。其次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加以引导,最后确定本节课要研究的中心问题:“种子里有什么?”在本环节中,让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做出猜测,展开研究,并能提出新的问题,而后老师再做
28、小结,通过交流体验到收获的成就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敞开孩子的心扉畅想交上种子朋友后,你最想干什么?让学生学会运用感官和工具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初步接触这门学科的三年级来说,在探究学习中教师的指导所用必不可少。这部分是本课的主体部分,也是重点部分。最后一个环节,动手实践:种植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根据孩子的意愿,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隐线“种植物”,学生通过亲自栽种植物的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并做好观察记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激发热爱生命世界的情感。各种各样的叶子执教老师:漳州市名流学校 林惠珍指导教师:漳州市名流学校 林昆仑漳州市名流学校 蒋淑芬教者简介:
29、林惠珍老师,区级、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07年以来先后多次承担市级、区级科学公开课教学任务;2008年3月,教学论文巧设活动,优化教学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008年5月,教学设计认识固体获得省级二等奖;2008年6月,设计执教的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获得省二等奖;2008年12月,撰写的论文赞赏“特殊”学生获得省级二等奖; 2009年8月,教学片段认识固体获得省级一等奖;2009年12月,教学设计纸一课获得省三等奖。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叶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里的第二课(第一课时)(教参43页始)。本课时重点是观察描述叶子的不同形态,认识叶的构造。首先观察一片树叶的正反面,
30、比较有什么不同;接下来观察更多的叶子,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给带来的叶子分类,这样层层推进的活动,既突出了细致观察、方法多样、描述准确,又感受到了叶的多样性,认识叶子的构造。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课,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浓厚,他们对科学知识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各种各样的叶子对他们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对叶的结构认识还不够,对叶子存在的多样性认识不全面。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叶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进行分类,从而认识叶的相同结构,叶子的多样性。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活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设计试验验证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目
31、标: 知识能力目标:1.认识各种叶的形态,知道叶的构造。2.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3.知道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一生。过程方法与目标:1.能够观察描述不同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2.能对“叶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认识事物。2.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叶的形态,知道叶的构造和叶也是有生命。教学难点:观察描述各种叶的形态和构造,理解植物是怎样自己制造“食物”的。教学准备: 1
3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叶子、放大镜、记录单、篮子垫板。2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叶子、笔。教学过程:一、 引人新课。出示各种各样的叶子,揭题。(设计意图:我是直接拿出叶子让学生说,直接感知叶子的多样性顺势揭题。)一、 观察比较同一片叶子正反两面的不同。1.小组合作观察各种叶子正面与反面的不同之处。(相机解释叶柄、叶片、叶脉)2.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带上叶子描述叶子正反两面的不同之处。)(设计意图:这段教学活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为认识多种叶子的多样性做了充分的学习准备。)三、探究叶子。(一)过渡语。(二)观察探究各种各样的叶子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1.探究活动要求:(1
33、)平安二字值千金,安全莫忘。(2)请利用感觉器官如:手、眼睛、鼻子、肌肤或借助工具观察各种叶子。(3)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在10分钟内完成观察,并用漂亮的字做好记录。(4)观察结束后,小组成员及时整理好物品,保持桌面整洁。 (5)做到以上几点,找到各种叶子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多的小组将获得奖品。2.分组实验,记录,师巡视参与。3.小组代表上台交流汇报记录单,描述各种叶子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教师相机板书。)4.小结叶子的相同之处。(叶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设计意图:认识叶子的多样性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而应该更深层次、更具体的探究它。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没有直接告诉
34、学生叶子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认真观察比较,最后发现叶的不同之处很多,但相同之处是叶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三)给带来的叶子分类。1.小组合作分类。(提醒学生每次只能按一个标准分。)2.汇报分类结果。(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在这段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合作找到多种分类方法,更深入的认识叶子的多样性。教师在这一探究活动中只是引导者、合作者,必要时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个别指导。)四、了解叶的生命特征。1.过渡语。2.学生观察并讨论交流新鲜的叶与落叶的不同。3.指名学生汇报。(引导说出:新鲜的叶有水分,而落叶干枯了;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
35、叶是死的;)4.体会叶子也是有生命的。(1)观察一条枝条上的叶(刚长出的嫩叶,茁壮的绿叶,枯黄的叶子)。(2)表述树叶的生长阶段。5.小结:叶是有生命的。(设计意图:通过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比较法,这也是科学家必备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明白: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叶的生命特征。)五、观察并设计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提问:叶子的生长需要营养,这些营养主要是怎么来的呢?2.讲述:大多数叶子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食物”供给自己,但主要是供养整树。(课件出示)3.提问:没有阳光行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4.各小组设
36、计实验。5.交流并确定实验方案。重点解决:做这个实验要保持哪些相同的条件?不同的条件是什么?(设计意图:知道叶子需要阳光进行光和作用还不够,要会设计试验用事实来证明,并学会及时做好记录,收集有利的证据。)六、课堂深化,渗透环保。1.提问:今天拿来这么多的叶子,你们是怎样收集到的呢?2.指明回答。 总结:大自然是美的,树叶也是美的,树叶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研究的内容,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希望你们能照你们说的去做,做到爱护草木、保护环境。(设计意图:让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渗透渗透“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七、作业设计: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做记录)板书设计:多种多样的叶子
37、观察、思考不同 相同 不同画两片叶子里面写叶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叶子也是有生命的保护心脏 执教老师:龙文区实验小学 沈克芬 指导老师:龙文区实验小学 雍雅月龙文区实验小学 朱宪忠教者简介:沈克芬,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龙文区实验小学,曾被评为“优秀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2010年执教有趣的磁现象获龙文区科学课教学观摩一等奖。教学内容:粤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7课保护心脏教材分析:本课的活动1是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了解心脏跳动时的“工作量”,让学生通过实验、计算、类比、推理等方法,体验心脏的工作强度,从而认识心脏的功能,知道心脏保健的重要性。活动2是让学生了解脉搏,测量平静时、剧烈运动1分
38、钟后和运动完毕休息3分钟后,在1分钟内脉搏的次数,探究心跳快慢与运动的关系,比较数据,得出结论,同时让学生明白如何保护心脏,知道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多么重要。教学目标: 1、学习知识目标: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类比推理、搜集整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探究人体奥秘的欲望; 体会合作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到爱惜自己、珍惜生命。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材料准备:6个塑料杯,12个脸盆,秒表,跳绳,课件教学过程: (一
39、)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视频,设计问题情境, 课件播放活动情景,提问:为什么剧烈运动后心跳会加快? 为什么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来休息? 2、学生交流。教师揭示课题。 (二)活动1模拟心脏输送血液,体验心脏的“工作量”有多大。 1、提出活动要求,做好小组分工安排。 2、学生分小组合作,用杯子装水和倒水模拟心脏输送血液。 3、小组汇报。想一想,如果1小时,1天倒多少次水?有什么感觉? 4、把活动和心脏的跳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会心脏的工作量有多大。(三)了解人体内的“高速公路”网络心脏和血管。 1、了解心脏的位置及形状大小。 2、了解心脏与血管的关系,认识动脉和静脉。 3、了解人体血管循环途
40、径。(四)活动2探究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1、了解什么是脉搏,让学生测量并记录下平静时的心率。2、组织1分钟跳绳活动,记录剧烈运动后的心率。3、休息3分钟后,测量并记录学生平静时的心率。4、学生展示记录表,师引导探究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5、小结:如何保护心脏(五)总结,延伸。1、准确地回答:剧烈运动后为什么心跳会加快?运动后为什么不能马上坐下来休息?2、交流: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3、课后继续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其他因素,了解保持心脏健康的方法。设计说明:“保护心脏”是“生理与健康”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单元从健康角度着手,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收集资料等探究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保
41、健;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同时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分析问题、类比推理、搜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尝试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各种因素,让学生始终保持探究人体奥秘的欲望,使探究活动和课堂学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参与到一个个活动中,使探究活动在合作中开展得有声有色,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开发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我的手执教老师:龙海市白水中心小学 黄晓丹指导教师:龙海市教师进修学校 谢秀丽龙海市白水中心小学 江志敏【教者简介】黄晓丹,毕业于漳州第二职业学校中师音乐专业,2000年2月分配到龙海市白水中心小学
42、,一直担任小学语文科的教学。自2009年参加福建省小学科学教师能力提升以后,兼任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撰写的论文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初探在龙海教育上发表。【教学内容】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自己单元中的内容。这一课是在“观察我们的身体”及“我们在生长”等整体观察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较深入的观察。教学内容包括讨论手的用途,体验手的灵活性主要与手的结构及手指关节处皮肤上的皱褶有关,认识手的感觉方面的功能,训练学生手的感觉等几个活动构成。这是一节典型的观察探究课。设计上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上注重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珍惜健
43、康。同时热心关注生活中需要帮助的群体。【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事物和现象,但对一些常见的事物,如人的身体的器官则关注不够。他们上课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把他们的关注对象引导到这些物体上来,对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从平时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科学是很有益的。【教学目标】1、知道手的一些基本构造;认识手的灵巧与关节、褶皱、大拇指等构造密不可分;认识手具有感觉功能。2、设计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会合作学习,注重与同学的交流以及分享成果。3、关注体验活动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自身的探索。4、关注生活中需要帮助的群体,珍爱生命,珍惜健康。【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了解手的构造和手
44、的灵巧有关。难点: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学准备】橡皮筋、胶带、吸管、纸筒、帽子、多种形状的积木、筷子、橡皮、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手影视频。(板书)2、学生交流观后感。二、观察猜想。1、观察自己的手 。2、猜想:手的灵活和手的哪些部分有关?三、协作研究,验证猜想。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证明猜想。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3、小组上台演示汇报。(板书)4、小结。其实,手的灵巧除了与关节,褶皱、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等有关,还与脑,神经,血管,肌肉也有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材料,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四、体验手的感官功能。1、游戏。在蒙住眼睛的情况下戴鸭舌帽。你是怎样做到的?2、游戏。在蒙住眼睛的情况下将多种积木分类。你是怎样做到的?3、手能感觉到物体的大小,形状,手还能感觉物体的什么特征呢?4、小结。五、课外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2、我们拥有健康的双手是幸福的,你想用手为自己为他人做些什么事呢?六、作业。有趣的任务:学学盲人,用小手找找人民币的盲文数字,试试能不能根据它辨别人民币的面值。七、板书。我的手 大拇指 大小灵活 关节 感觉功能 形状 褶皱 冷热 软硬 粗细 【设计理念】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