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岗位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岗位的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工作岗位的设计岗位设计,又称工作设计,是指根据组织需要,并兼顾个人的需要,规定每个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以及组织中与其它岗位关系的过程。它是把工作的内容、工作的资格条件和报酬结合起来,目的是满足员工和组织的需要。岗位设计问题主要是组织向其员工分配工作任务和职责的方式问题,岗位设计是否得当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满意感以及提高工作绩效都有重大影响。岗位设计是在工作分析的信息基础上,研究和分析工作如何做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如何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满意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岗位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关系的设计三个方面。1、工作内容工作内容的设计是工作设计的重点,一般
2、包括工作广度、深度、工作的自主性、工作的完整性以及工作的反馈五个方面:1)工作的广度。即工作的多样性。工作设计得过于单一,员工容易感到枯燥和厌烦,因此设计工作时,尽量使工作多样化,使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进行不同的活动,保持工作的兴趣。2)工作的深度。设计的工作应具有从易到难的一定层次,对员工工作的技能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从而增加工作的挑战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3)工作的完整性。保证工作的完整性能使员工有成就感,即使是流水作业中的一个简单程序,也要是全过程,让员工见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4)工作的自主性。适当的自主权力能增加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感到自己受
3、到了信任和重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使员工工作的责任心增强,工作的热情提高。5)工作的反馈性。工作的反馈包括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同事及上级对自己工作意见的反馈,如对自己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评价等;二是工作本身的反馈,如工作的质量、数量、效率等。工作反馈信息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有个全面的认识,能正确引导和激励员工,有利于工作的精益求精。2、工作职责工作职责设计主要包括工作的责任、权力、方法以及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和协作等方面。1)工作责任。工作责任设计就是员工在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及压力范围的界定,也就是工作负荷的设定。责任的界定要适度,工作负荷过低,无压力,会导致员工行为轻率和低效;工作负荷过高,
4、压力过大又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会导致员工的抱怨和抵触。2)工作权力。权力与责任是对应的,责任越大权力范围越广,否则二者脱节,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工作方法。包括领导对下级的工作方法,组织和个人的工作方法设计等。工作方法的设计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同性质的工作根据其工作特点的不同采取的具体方法也不同,不能千篇一律。4)相互沟通。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是整个工作流程顺利进行的信息基础,包括垂直沟通,平行沟通,斜向沟通等形式。5)协作。整个组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构成的,每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其它环节以及整个组织运行,因此各环节之间必须相互合作相互制约。3、
5、工作关系组织中的工作关系,表现为协作关系,监督关系等各个方面。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岗位设计,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保证事(岗位)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为员工创造更加能够发挥自身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有效管理的环境保障。岗位设计的方法有多种,但其中心思想是工作丰富化,而工作丰富化的核心是激励的工作特征模型。1.)工作轮换是属于工作设计的内容之一,指在组织的不同部门或在某一部门内部调动雇员的工作。目的在于让员工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2.)工作扩大化的做法是扩展一项工作包括的任务和职责,但是这些工作与员工以前承担的工作内容非常相似,只是一种工作内容在水平方向上的扩展
6、,不需要员工具备新的技能,所以,并没有改变员工工作的枯燥和单调。3.)所谓的工作丰富化是指在工作中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自主权和控制权。工作丰富化与工作扩大化、工作轮调都不同,它不是水平地增加员工工作的内容,而是垂直地增加工作内容。这样员工会承担更多重的任务、更大的责任,员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高程度的自我管理,还有对工作绩效的反馈。一个成功有效的岗位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即需要对工作进行周密的有目的的计划安排,并考虑到员工的具体素质、能力及各个方面的因素,也要考虑到本单位的管理方式、劳动条件、工作环境、政策机制等因素。具体进行岗位设计时,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员工的因素人是组织活动
7、中最基本的要素,员工需求的变化是岗位设计不断更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岗位设计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满足,随着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提高了,除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外,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对工作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只有重视员工的要求并开发和引导其兴趣,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组织吸引力,留住人才。否则随着员工的不满意程度的增加,带来的是员工的冷漠和生产低效,以致人才流失。因此岗位设计时要尽可能地使工作特征与要求适合员工个人特征,使员工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力。2、组织的因素岗位设计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
8、织效率,增加产出。岗位设计离不开组织对工作的要求,具体进行设计时,应注意:1)岗位设计的内容应包含组织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组织生产经营总目标的顺利有效实现。2)全部岗位构成的责任体系应该能够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3)岗位设计应该能够助于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提高组织效率。这就要求岗位设计时全面权衡经济效率原则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和心理上的需要,找到最佳平衡点,保证每个人满负荷工作,使组织获得组织的生产效益和员工个人满意度及安宁两方面的收益。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人力供给和社会期望两方面。1)岗位设计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不能仅仅凭主观愿望,而要考虑与人力资源的实际水平相一致。例如:在我国目前人
9、力资源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工作内容的设计应相对简单,在技术的引进上也应结合人力资源的情况,否则引进的技术没有合适的人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组织的生产。2)社会期望是指人们希望通过工作满足些什么。不同的员工其需求层次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岗位设计时考虑一些人性方面的东西。在21世纪,激励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因为它是对员工从事劳动的内在动机的了解和促进,从而使员工在最有效率、最富有创造力的状态下工作。岗位设计直接决定了人在其所从事的工作中干什么、怎么干,有无机动性,能否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有没有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优良的岗位设计能保证员工从工作本身寻得有意义与价值,可以使员工体验到工作
10、的重要性和自己所负的责任,及时了解工作的结果,从而产生高度的内在激励作用,形成高质量的工作绩效及对工作高度的满足感,达到最佳激励水平,为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条件,组织才能形成具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工作设计中的社会技术理论认为在工作设计中应该把技术因素与人的行为、心理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任何一个生产运作系统都包括两个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如果只强调其中的一个而忽略另一个,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效率低下,因此应该把生产运作组织看作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其中包括人和设备、物料等,既然人也是投入要素,这个系统就应具有社会性。人与这些物性因素结合得好坏不仅决定着系统的经济效益,还决定着人
11、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而后者,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工作设计中,着眼点与其说放在个人工作方式的完成方式上,不如说应该放在整个工作系统的工作方式上。也就是说,工作小组的工作方式应该比个人的工作方式更重要。如果把生产运作组织方式、新技术的选择应用和工作设计联系起来考虑的话,还应该看到,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柔性自动化为主的生产模式正在成为主流。但是,这种模式如果没有在工作设计中的思想和方法上的深刻变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为此,需要把技术引进和工作设计作为一个总体系统来研究,将技术、生产组织和人的工作方式三者相结合,强调在工作设计中注重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注重激发人的积
12、极性和劳动效率。这种理论实际上奠定了现在所流行的 “团队工作”方式的基础。岗位设计要遵循的三个原则:专业分工原则、协调费用最小原则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专业分工原则追求深度知识与市场经验的积累,在此原则下的岗位设置是对组织细分的过程,岗位成为组织中工作内容自成体系、职责独立的最小业务单元。关于组织细分,目前有流程优先与职能优先两种争论。笔者倾向于前者,因为一级流程可以定义为企业的盈利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流程分解或模块化,部门是一级流程分解的结果,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具有一定使命的独立环节,而岗位是对部门,即一级流程分解下某一个模块的再分解。因此,在专业分工原则下,部门岗位设计的第一步骤为工作内
13、容细分,其表现形式为岗位最小化。协调费用最小原则协调费用最小原则是为减少不同职位间的协调,降低运作成本。其在岗位设计方面的应用通过工作关系分析和工作定量分析的步骤来实现。进行工作关系分析而非工作定量分析,是为一人多岗做准备,其适用于公司发展较快,岗位工作量及职责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在这种不确定下,岗位不适宜合并,而可由工作内容具有相关性的岗位兼任。进行工作定量分析,则是在工作量不饱满的情况下,对职能细分或流程被分割的岗位予以合并。其应用结果为撤岗和并岗。工作关系分析是对最小业务活动之间的工作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适用的优化组合方案。从而通过对工作岗位、部门的相关性分析,使组织发挥系统和平衡
14、的功能,达到分工合理、简洁高效和工作畅顺。而随着公司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结合对各岗位工作的定量分析,可以对于工作量不足于80%的岗位,及时进行撤岗、并岗,保证每一个岗位的负荷,使所有工作尽可能集中,并降低人工成本。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古埃及时已在记录官、出纳官和监督官之间建立起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是一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基于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的岗位设置需要在岗位间进行明确的职责权限划分,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企业经营活
15、动中的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等工作步骤必须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整分合原则在企业组织整体规划下应实现岗位的明确分工,又在分工基础上有效地综合,使各岗位职责明确又能上下左右之间同步协调,以发挥最大的企业效能。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岗位设置产生了一些新趋势:1、岗位扩大化。专业化分工使员工能力高度专一,提高了劳动效率,但也容易造成员工单调感、厌倦工作;同时高度的专业化不利于岗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容易导致缺乏活力、抑制创新。因此,很多企业在岗位设置时适当扩大岗位工作范围,从而避免以上问题。2、团队化工作方式。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团队工作的模式,比如研发团队、市场策划
16、团队以及其他强调创意的团队,在团队工作中,只存在大致的分工,而没有绝对的岗位界限,团队成员更强调各自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按照能力而不是岗位发挥作用。如果在团队中强调岗位,反而会破坏团队工作氛围,抑制团队工作优势。3、弹性岗位设置。有人提出基于能力的岗位设置方法,其主要特征为:岗位工作目标和职责比较模糊,员工不必拘泥于岗位职责范围,从而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进而使企业具有应对市场变化的弹性。这种形式在第三产业尤为突出,因为第三产业是高度依赖于人的,员工的能力和积极性对工作任务的影响非常巨大。这些都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岗位设置所表现出的一些新趋势,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尚不发达的国家,这
17、些趋势目前还不是主流;而且,这些趋势都是在规范的专业分工岗位设置基础之上形成起来的,并非对分工的否定,而是对分工的发展。重新设计岗位不能够解决组织机构的所有问题,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宜的。但是,重新设计岗位被证明是任何成功的组织变革(ORGANIZATIONALCHANGE)的必由之路,因为:岗位调整改变了员工和其岗位的基本关系。岗位调整直接改变了员工的行为方式。岗位调整为启动许多其他的组织变革创造了机会。如果实施正确,岗位调整最终可以创造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从企业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工作岗位的设计应当满足;(1)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2)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3)劳
18、动者在安全、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企业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位得其人 ,人尽其才,适材适所,人事相宜”。事实上,工作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以及职务晋升图等一系列文件,必须以工作岗位的再设计、再改进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各种职能和作用,全面实现上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因此,从岗位研究的全过程来看,在岗位调查和岗位分析完成后,如果发现工作岗位的设置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明显不合理的问题时,一定要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组成专题性课题组,进行岗位的再分析好再设计,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改进原有的岗位设计,真正的使工作说明书
19、、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工作岗位设计的基础之上。1战略执行财富杂志指出“大约70%的战略执行失败不是战略不好,而是执行不到位”。“知易行难”,往往是众多CEO谈到战略时,脑海中时常浮现出的景象。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罗伯特西蒙斯于2005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高绩效从岗位设计开始一文,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从控制幅度、责任幅度、影响幅度和支持幅度四个维度综合设计关键岗位,从而“有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绩效潜能”。鉴于企业制定战略的核心目的,在于获得长期或短期的高绩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前人已经为我们指名了一条推动战略执行的康庄大道,即战略执行,源于岗位设计。其实,岗位设计并非全新的概
20、念。无论是源于20世纪FWTaylor的岗位分析(Job Analysis)或岗位评估(Job evaluation),都是岗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岗位设计对战略执行如此重要,我们可以从“伦勤战略执行管理流程图”中找到答案。可见,岗位设计是战略制定区域与战略执行区域之间的衔接点,通过岗位分析,企业能够将战略解码至各项管理职能(战略支持区域),从而确保各项管理措施有效推动战略的执行及反馈,建立从战略制定到战略执行之间的闭环。新挑战在当前企业生存压力极具增强、外部竞争日益激励的背景之下,势必要求企业开辟或衍生多元化、创新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寻找下一片蓝海并提升竞争能力,从而以业务领域领导者
21、的姿态在市场中立足。因此,企业能否在新机遇、新战略面前快速调整业务实现的方向和速度(即组织的战略执行力度),决定了企业能否先于竞争对手攀上高峰。而对战略执行力度的要求的不断提升,也对企业的岗位设计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包括:能否快速感应并适应企业的战略转变。岗位设计若无法及时对战略变化进行解码,将直接影响企业提供正确、合适的管理支持体系,推动战略执行,使企业陷入“船大难掉头”的不利境地。能否快速对组织整体进行岗位设计和更新。传统的岗位设计过程是漫长而繁琐的,现代企业的发展速度已不容许企业投入太多宝贵资源,特别是时间的损耗。因此,高效的岗位设计过程是企业战略快速变革的先决条件。能否应用于
22、管理实践。作为战略制定区域与战略支持区域的衔接点,岗位设计成果能否被最终应用于管理实践,决定了战略变革能否被真正落到实处。然而这恰恰是传统岗位设计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如职责订立不清、衡量指标不够量化、岗位目标难以评估、组织层级设定混乱等诸多问题为管理最终起到成效设置了重重阻碍,而这正是由于没有实施专业、量化的岗位设计所导致的结果。战略岗位设计旨在通过专业工具帮助业务主管设计下级岗位的方式,满足新环境下岗位设计对于业务敏感性的需求。伦勤认为,在企业中,业务主管是最能够深刻理解下属岗位应付职责和胜任需求的最佳人选。但业务主管管理专业性的局限,导致了其对下属岗位的专业理解和认识无法通过清晰、量化、简
23、介的语言进行归纳和表述。因此,通过专业工具结合业务主管的专业智慧,将帮助企业在战略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快速定义岗位需求及管理支持需求,建立企业的战略自适应管理体系。同时,战略岗位设计通过将专业的岗位设计过程(包括岗位分析、岗位执行、岗位建模等)内化于在线的系统平台,帮助业务主管通过专业、规范的方式将组织的战略目标落实至各岗位,并订立可量化的管理指标,帮助业务主管制定专业的:标准岗位说明书;岗位评估报告;岗位关键绩效指标;岗位模型;岗位优选条件;岗位继任标准。在实现大规模制定可量化的岗位设计的同时,为建设企业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战略执行工具提供商伦勤,已将战略岗位设计的理念付诸于实践,推出在线的战略岗位设计服务。如何推进战略执行?不妨先对关键岗位进行岗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