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三种组织模式的探讨.docx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714814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三种组织模式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三种组织模式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三种组织模式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三种组织模式的探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三种组织模式的探讨作者:纪成周钟文章来源:体育师友点击数:1157更新时间:1/18/2011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原来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学校体育活动形式。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的优点在于:1时间长,活动时间25到40分钟不等,平均达到25到30分钟;2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实效。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三种组织模式1.全校集中型模式全校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场集合,然后一起先做中、小学学生广播体操然后是自编校操,或按学校指定的项目统一练习。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

2、于统一安排和管理,其优点是比较容易组织管理,督促检查,相互促进。这种模式适合大课间活动刚起步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大课间活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和经验积累。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是适合场地器材条件有限的学校。场地器材匮乏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顺利开展的一大障碍。劣势就是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自主活动时间较少,很容易使学生的积极性受挫,会对大课间的兴趣下降。最大的缺陷是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的活动内容都是老师安排好的,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活动的内容。2.自由分散型模式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学校提供各项活动的器材,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队,自由选择内容,进行自

3、我活动。每个项目的带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或组织,做到每人都有活动内容,人人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特点是分组后活动规模小、人数少,地点可以分散,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长,活动方式比较灵活。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学生按照要求活动。正是因为学生是来自不同的班级和年级的,所以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相互间的协调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劣势就是对场地、器材、人员要求比较高。要求场地比较大,器材要比较充足,组织管理教师要比较多,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比较高,教师除了要管理还要

4、做好引导学生参与活动。3.俱乐部型模式这是在自由分散型模式的基础上提升的一种模式,它是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形成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一个团体。许多学生因为喜欢同一项目而组成一个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个体能找到自己的一种归属感。这个模式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到比较完善时的一种模式。其优势是学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个团体有很好的运动氛围,学生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能够较好的掌握所选项目的技术。劣势就是对场地器材的要求高;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

5、有运动专长或教学专长的教师来指导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运动技术。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学生和老师对某项传统运动项目都有基础的学校。二、活动模式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三种模式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进行了调查,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体育老师对三种模式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还是比较肯定的。三、活动模式的选择调查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要求统一规定的模式,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从表2对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的体育教师调查的结果来看,选择全校集中型模式的占43.60%,自由分散型模式的占36.50%,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宁波各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场地还不是很充裕;有部分的学校开展大课

6、间已经卓有成效;老师自身的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等问题。现在提出学生学习减负后,虽然学生的课业负担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但心理压力仍较重。因此,需要一种模式来调节,这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模式,是调节学生心理的一种可行模式,正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模式的探讨目的是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相信通过我们不断地去努力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模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将日趋成熟完美。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促进作用研究作者:曹书芳文章来源:体育师友点击数:901更新时间:1/18/20111前言本文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大工程体系,阐述其含义及“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的含义及对阳光体育运动的

7、促进作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实施。2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大工程体系全民健身纲要中指出:每人每天参加一次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的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每个家庭拥有一件健身器材,每年全家参加两次户外活动,每个家庭有一份(本)健身报刊图书;每个社区提供一处以上群众健身活动场所,每年开展两次社会体育活动,建立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每所学校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开展两次郊游活动,学生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至

8、少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我们知道: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长期的体育政策,是涉及到全国人民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宏观的的国策。而阳光体育运动是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部分,是对全民健身计划的一个补充。阳光体育运动充分体现了全民健身计划在现阶段的工作内容,根本任务都是为了“提高体质健康”,并且阳光体育运动是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化的延续和补充,是现阶段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重点。阳光体育运动主要是针对在校青少年学生而开展实施的一场学生体育运动革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实施,对家庭、学校、社会体育的发展,对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把阳光体育运动

9、从定位于在校的青少年学生的体育运动,扩展为全社会的大阳光体育运动,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大工程体系”。3“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的含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睦依凡教授将“一体化”定义为:“一体化即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以及外部环境里的诸多事物的相互合作和协同。”“教育一体化”主要指教育者的一体化,即强调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教育,目的是为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新型教育模式。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内部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一体化”就是指相互联系的各个因素的相互协作,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事物向理想的状态发展。事物的发展是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10、体育运动也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阳光体育运动模式的根本宗旨是达到学校体育社会化、社会体育学校化,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打好基础。它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财力、场地设施,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网络,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全员性的体育。多渠道是指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在家庭中或学校开放的体育场馆、社会的体育文化设施、健身苑、健身点等场所从事锻炼。多层次是指参加人员有学生、家长、社区居民、文化课教师、体育教师等。全员性指包括学校学生以外的社区成员。“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阳光体育运动模式是:“遵循人体生长发育和体育锻炼的基

11、本规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互相渗透与有机结合,建立以学校为基础、家庭为纽带、社区为依托的一体化体育教育网络,使三者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组织和保障措施,共同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实施,学生身心健康,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基本含义是:第一:阳光体育运动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不同空间来开展,使学生能持续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改变过去将学生的体育活动局限在学校的现象。第二: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阳光体育运动模式,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子系统的作用,并将三者相互合作,共同协调整合的过程。使学生在学校、在家庭、进社会

12、都能积极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又要形成社会、家庭重视体育锻炼的观念,逐步实现体育文化的融合,共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三: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阳光体育运动模式,要建立一定的组织管理机制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形成一定的运行模式并不断完善。4“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作用4.1“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目标的一致“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中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好是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生活的三个重要场所,这三个阶段有各自的目标体系而且又区别于其他阶段目标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三者又相互衔接、

13、互为补充、不可分割。家庭是婚烟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体育是以家庭成员共同活动为基本形态的锻炼方式,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保证,家庭成员的体育活动既增强了体质,又丰富了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家庭成员间的和睦关系。学校体育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部分和基础阶段,它既要保证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又要为体育的继续教育奠定基础。社会体育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延伸,它可以在社会环境下根据个人的情况灵活自主地选择和从事体育。它们的目标都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更有助于阳光体育运动目标的一致性,即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沟通与融洽人际关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

14、量,并使之贯穿人的成长的始终。4.2“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和推广,从而更好地广泛开展和实施“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使三个最主要的教育主体,相互协调、配合,实现了体育锻炼途径的多样化。家庭成员的体育锻炼氛围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行为,学校的体育活动环境感染着社会体育的开展,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又巩固了家庭和学校的体育锻炼。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教育的参与,其目的在于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新型体育模式。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三种渠道,把对学生的学校体育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使家庭体育、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互结合、相互联系、相互

15、渗透,形成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整体网络结构,进而发挥其整体的功能,更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推广、开展和实施。4.3“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三种体育资源的互补“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行,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资源既包括体育健身活动的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从物质资源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可以改变目前体育物质资源比较缺乏的现状。目前由于我国的国情,可供居民利用的公共体育设施极为有限,大多居民都无固定的体育活动场所,这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经常性开展。从体育指导人才看,

16、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管理者多为社区行政干部,体育专家较少。在城市基层社区中,经过体育指导员培训,有专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的较少,大部分是业余兼职的,多数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志愿者。他们开展体育活动的理论知识、管理知识及经验都还有待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的提出,可以改变目前社会全民健身活动中场地设施、指导人员缺乏的现状。学校可以在学生体育教学课和课外训练之外及节假日向学生家长和社会成员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场地,学校的体育教师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体育教育训练,有丰富的体育指导和体育活动管理经验,可以成为体育活动的指导者和管理者,而且可以带动一批体育指导力量,使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

17、。4.4“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体育教育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是三者互相融合、相互补充、共同承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具有连续性。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条教育渠道有序地、持续地进行。包括校内和校外都存在体育教育机会。如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学会的体育知识、技能,如何用于家庭和社会这个环境之中;在家庭和社区又如何为他们营造连续进行体育学习、锻炼的条件,从时间阶段上看是由学前体育小学体育中学体育大学体育毕业后体育到终身体育体现了时间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可促进学生放学后回到家庭、社区仍然要从事体育锻炼,拓展了学生的

18、活动空间,也使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者有机地衔接,达到了优势互补之效。5小结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特征、趋势和改革的新动向,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及比较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地实施和开展,终身体育观和终身健康观的形成。常用发展肌肉的方法和部位作者:刚子文章来源:成长博客点击数:655更新时间:1/27/20111、颈前深蹲:发展上背部肌肉、股四头肌前端;2、颈后深蹲:发展腰背肌、股四头肌末端;3

19、、半蹲:发展腰背伸肌、股后肌群;4、剪蹲:发展股四头肌、臀部肌群力量及柔韧性;5、肩负杠铃提踵:发展腿部肌群,特别是小腿腓肠肌与踝关节力量;6、全蹲走:发展大腿前部肌群、小腿腓肠肌及踝关节力量;7、原地纵跳:发展踝关节力量、小腿肌群力量;8、原地提膝跳:发展下肢肌群、踝关节力量,提高髂腰肌力量较大;9、原地挺身跳:发展股四头肌、小腿肌群,提高踝关节力量;10、肩负杠铃跳跃:发展大腿股四头肌、小腿腓肠肌及踝关节力量,提高身体负重能力及全身力量、协调性;11、直臂上拉:发展三角肌前束和斜方肌;12、提前推举:发展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斜方肌;13、颈后推举:发展三角肌后束和肱三头肌、斜方肌;14、

20、侧平举:发展三角肌前束和冈上肌、斜方肌;15、俯立侧平举:发展三角肌中束和上背肌群(大圆肌、小圆肌、肩胛冈肌、冈下机);16、平卧推举:发展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和前锯肌;17、上斜推举:发展胸大肌外侧、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和前锯肌;18、仰卧飞鸟:发展胸大肌、前锯肌和三角肌前部,扩大胸腔;19、上斜飞鸟:发展胸大肌上部;20、仰卧直臂上拉:发展胸大肌、三角肌和臂部肌群;21、俯卧撑:发展胸大肌、三角肌、肱三头肌和前锯肌;22、俯立划船:背阔肌、上背肌群;23、直臂扩胸:发展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24、引体向上:发展背阔肌、冈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25、俯身弯起:发展背长肌、背短肌;

21、26、仰卧起坐:发展腹直肌、腹内外斜肌、髂腰肌;27、站立弯举:发展肱二头肌及前臂肌群;28、俯立弯举:发展肱二头肌、背肌力量;29、站立颈后臂屈伸:发展肱二头肌、前臂屈腕肌群。实施课外活动课有效性研究的实践采用自编问卷对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并对观察和问卷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对不同层次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学生分别访谈;看看同学们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有针对性成立不同的兴趣班,同时改进我们管理办法及有效地组织方法。去年我开始是在学校成立兴趣小组,并开始实施。我们分别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田径等多个兴趣小组,组织专门的体育教师作为指导、训练,制定好训练计

22、划,合理安排好运动量,学生“活”起来了,“动”起来了,学校的体育课外活动也办的有声有色了。3、调查与实验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保证活动课正常开展的前提。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要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必须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关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基本要求,保证每周五次活动课时间并列入课表,同时创造条件改善学校运动场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在影响课外体育课正常开展的原因调查中发现,由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被文化课侵占现象时有存在,学生较担忧的是课外活动被无故取消(实验前后分别达到18.6%和8.9%);认为场

23、地器材不够,活动人数过多影响课外活动效率的比例在实验前后达52.3%和17.9%。故建议学校在排课时避免同一节活动课安排班级过多。在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上,全年级集合改为以兴趣班为单位在相应场地指定地点集合,大大缩短了无谓等待时间,学生的有效活动时间从实验前的37.5%上升到实验后的62.5%,运动量随之提高(平均运动心率上升)。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运动技术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参加人数较多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项目上实行分组训练,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别对待,有效科学的组织训练。在此基础上挑选出各单项的优秀学生组成校级代表队,参加县、市里的比赛。我校的篮球队已多年获得了县级初中组的

24、第一名,乒乓球队也获得县级比赛第一名,田径队成绩更是稳居我县冠军,并保留多项县纪录,同时在市级运动会中也获得较好的名次,为我县体育运动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运动人才。4、对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组织管理我采取了以下方法:(1)从学校出发,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学我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和有计划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还必须在学校内大力提倡开展大课间活动和创办快乐体育园地,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的锻炼“活”起来,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选择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通过有计划地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课外体

25、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这个我与学校政教处联系,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列入班级考核的项目,效果很好。(3)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我在这两个年级开展了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的课外体育活动,例如七年级:趣味体育竞赛;八年级:篮球、乒乓球比赛。九年级:篮球、羽毛球比赛。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精神的活动内容,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把课外体育活动落到实处。(4)利用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会协助组织工作,每天1小时,都是由学生管理学生,挑选体育特长生或体育

26、骨干担当课外体育活动指导。(5)完善制度。完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比赛制度,组建各种体育兴趣小组,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四、结论新课程改革中所要求的宗旨“快乐体育”。这样我们就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身心健康的成长。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必须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并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证。以俱乐部、兴趣小组等形式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由学生管理俱乐部、兴趣小组也是可行的;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基本可以满足不同兴趣和运动水平学生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让学生参加有计划有系统的体育训练活动,对锻炼学生意志、健全学生人格

27、、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冒险进取及团结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如能不断开发一些新颖时尚、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让更多的文化课老师能长期坚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课的管理和效果将更上一个台阶。浅谈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发布时间:2012-9-9 15:44:58作者:pxy点击:22人们常说“智育不行是次品,体育不行是废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几句浅显的比喻道出了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仅靠每周两节体育课,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主要还靠经常性的课外体育锻炼。课外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等形式,其组织方法灵活分散,内容丰富多样,与课内相配合,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措施和实

28、现学校体育目的的任务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全面管理,确保课外体育锻炼的效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此探讨。一、提高认识、建全组织。通过学习、观摩等活动,要使学校领导、各科教师真正认识到每周仅有的两节体育课是不可能达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益,还必须配合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坚持经常、坚持合理的生理负荷。同时积极组织体育锻炼,也是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业余生活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领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自觉性、积极性,从时间、人力和物力上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才能提高执行者对体育工作的责任心,制定好计划,做好各项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服务工作。要使体育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29、单靠思想发动,提高工作热情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组织落实,明确职责、目标。1、建立体育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校长挂帅,组员由政教、教务、总务主任、艺体教研组组长组成,负责制定全校体育工作计划、质量、目标、以及管理者的岗位职责,形成目标体系。2、艺体教研组,负责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培养学生体育骨干,各种信息。3、班主任和体育委员他们是群体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同时负责锻炼小组的管理工作。这三级组织,使课外体育管理工作做到上有领导、中有指导、下有组织,从而保证了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也较好地解决了课外体育活动兵多将少,监控不力的矛盾。二、建章立制,完善激励机制。1、学校统一安排课外活动时间和

30、项目,艺体教研组必须在开学初公布各年级一学期的活动内容及辅导教师。2、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每二人负责一个年级的课外活动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体育教师、班主任的出勤情况、工作态度等。3、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体能技能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等,制定评价标准,形成体系,各班体育委员交叉检查每班出勤与活动情况,并进行量化评分,每周小结公布,学期总评。4、每月开一次体育工作会议,专门研究体育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与提高活动质量的办法。5、对评价结果配以具体的奖惩措施,如对学生课外活动情况纳入体育成绩评定范围,对多次无故缺勤屡教不改者给予经委处分,对全勤者给予奖励;将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与评选先进班级、优秀班主任

31、和优秀体育教师联系起来。三、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要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要保证课外活动的质量,也必须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活动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目前现行体育大纲上没有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内容,各地区也没统一安排。关于内容的选择往往由体育教师和教研组商定。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制定倒是的、切实可行的年级学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及选择、安排了活动内容,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目的,考虑物质条件的许可。2、要考虑班级男女生比例及学生兴趣爱好、活动基础等。3、要考虑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体育委员的工作能力及学生的体

32、育意识等。4、活动内容应是课内所学、较安全的项目。5、要与达标测验相结合。(二)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的确定。群众性是活动的前提,竞争性是活动的特征,只有在尹智侯生基础上开展各项活动的比赛,才能使活动具有吸引力,而竞赛也只有体现群众性才有生命力,通过竞赛使课外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下至尊,组织形式很重要。这里暂列三类: 1、对抗性项目:如篮球、排球等项目可采用分组办的再进行交叉比赛的方法进行或单循环赛。2、非对抗性项目:如广播操比赛、队列操表演,可以班级先后顺序,或以各班男女先后出场比赛。3、娱乐性、趣味性项目:如健美操、武术套路演练,人数不限,可在规定时间内,由各组自行掌握或广播提出要求等。四、要做

33、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工作。要形成人人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还必须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工作。因此一方面利用二课堂抓好代表队的训练,一方面抓好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负责普及工作,此两项工作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五、抓好管理队伍。要搞好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光靠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是不够的,还要由班主任和各锻炼小组长负责,由他们带领并组织活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还定期地召开班主任和锻炼小组长会,了解情况和布置工作,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协助体育教师抓好课外活动。六、方便操作,提高效率。强调管理方法的可靠性,避免烦琐复杂化。如对早操、课间操的管理,由值周师生负责,眼保健操 ,由上课教师督促检查,体育教师分年级抽查。应用计算机及其软件对学生形态机能、素质等测试数据进行课外锻炼效果的综合评价,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者的手工作业及由此造成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