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知识点归纳.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楚汉相争”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这个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 【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1.距拒,把守:距关,毋内诸侯。 2.内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3.要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4.豪毫,细毛:秋豪不敢有所近。5.倍背,违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蚤早,早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7.郤隙,隔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8.参骖,参乘(担任警卫的人):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9.坐座,座位:置之坐上。 二、古今异义词: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省名。(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2.固 古:本来。今:坚固、牢固。(固不如也)3.婚姻 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约为婚姻)4.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特殊。(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敢 古:能够。今:胆大,有勇气。(公岂敢入乎)6.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省名。(将军战河北)7.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省名。(臣战河南)8.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今
3、:详细地讲述。(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三、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处罚,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2.形容词用如动词: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3.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让称王,使之为王,使动)。 臣活之(使活,使动)。4.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常以身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蔽沛公。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四、偏义复词: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五、同义复词:沛公不胜杯杓、闻
4、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无伤、贪于财货、封府库、项伯许诺。 六、固定句式:所以 “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吾知所以距子也。” (我知道用什么方法对付你了) “用来的”或“的凭借”。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无以(无以)没有什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七、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句: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
5、(何以以何)2.判断句: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3.省略句: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沛公军(省略“于”)霸上。为(省略“吾”)击破沛公军。4.被动句: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5.介宾后置: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八、成语: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
6、多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鸿门宴:比喻不怀好意的宴请。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竖子不足与谋: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后指某人不值得和其商量事情。九、古代“座次”问题: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车骑: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西北南
7、东 十、古代的礼节:1.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2、 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3、 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4、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5、 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6、 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7、 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十一、多义词: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乃令张良留谢。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告别,辞别: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讲究、计较:大
8、礼不辞小让3.故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且 将,将要:年且九十;若属皆且为所虏。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 胜 尽:刑人如恐不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杓6.之 动词,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代词,A 指代人或事物:人非生而知之者;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 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统一关系,译为“这些,这类”: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 意;之朋制其兵;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助词,A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B 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愿
9、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珍宝尽有之;六艺经传皆通 习之;填然鼓之。 D 宾前标志,无实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 定后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相去复几许;连峰去天不盈尺。离去,离开:脱身独去。8.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比:长于臣;青于蓝。 在:复得见将军子此;俟我于城隅。从:月出于东山之上。9.因 乘,趁着,趁机:不如因善遇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寿毕,请以剑舞,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沿袭: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10.为
10、 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仲卿母所遣。 作为:军中无以为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写,创作: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筑,砌成: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庭院中开始筑篱笆,不久又砌成了墙)。担任,做:使子婴为相。11. 意 意图: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料想: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神情,神态:目似瞑,意暇甚。十二、时间副词归类:表过去的:昔:昔齐人有欲金者(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 已: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初、始:初,君之始入京也(起初,谭君刚进京)。 尝:吾尝终日而思矣。既:定国是之诏既下(今年四月
11、,决定国家大计的诏书颁布后)。向:刚才,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的烟霞美景都已消失)。本:臣本布衣 素:素善留侯张良表现在的:今:今而知皇上之真无权矣 方,正当,当: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正:今卿廓开(阐扬,阐明)大计,正与孤同。 当:当是时表将来的:将:曹操自江陵将顺流而下行将:行将为人所并 且:年且九十 立: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寻,顷刻,不久: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表最后的:终: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竟:有志者事竟成。卒: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最终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用完备的礼仪送他回国了)。表恰在其时的:会:会其怒,不敢献 适:适大病,不能行表急速的:急:急击勿失 速: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疾: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如果皇上在阅兵时急速跑入我的军营)。卒,同“猝”,仓促,急速:五万兵难卒合表时间长短或延续的:顷之:顷之,持一象笏至。 须臾: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未几,没有多久,很快:未几他就去了美国。俄,短暂的时间,一会儿:俄见小虫跃起。 既而:既而得某尸于井。俄倾: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 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向,临,近)。 已而:突然雷电大作,已而大雨倾盆。 良久: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