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新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新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思考巫山县骡坪鸳鸯小学 李德翠(通讯地址;巫山县骡坪鸳鸯小学 联系电话:13996693225 邮政编码:404705)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数学策略新思考论文摘要: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它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其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通过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教学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2、准中明确指出,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计算教学作为贯穿于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基本数学技能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前新课标背景下的计算教学,除适度降低了计算难度,也更进一步地考虑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主题易变化且具扩大性的心理特征,着重强调了情境设置、算法多样化。但实际教学中,过度强调计算方法多样化、情境设置牵强附会、互动教学“度”把握失当等问题,都使得教师并未能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计算能力发展放缓。那么如何扎实灵活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现浅谈以下几方面的拙见:一、适度把握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导入计算教学,数学问题情境是直接或间接指向某特定数学问题的真实任务环境,包含知识
3、背景、数学问题及其表征、操作空间等基本要素。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计算教学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尝试如下方法: (1)生活经验引入法。数学是“普通常识的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数学学习仅是其生活中相应数学知识体验的总结与升华,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在教材内容与生活体验间形成交互作用,数学教学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教师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采、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
4、去,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下面结合我在角的初步认识(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教学中谈谈我的体会:教学片断:(新授)1、看角。(1)媒体展示角。先向学生呈现一幅校园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物体,从而自然地引出剪刀、三角板、足球门架;再出示有角的实物,让学生感受;然后在屏幕上出示红领巾、国旗、钟、扇面的实物图,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2)教师问:角是怎样的?您能举例说说周围物体表面中哪里有角吗?2、摸角。(1)拿出三角尺或课本,找找角。(2)摸一摸角并交流感受。师:摸角
5、时有什么感觉?生:头尖尖的,很刺人。生:两边很平、很直。3、做角。(1)用师生提供的材料做出尽可能多的角。如让学生用角操作器做一个和数学书上的角一样大的角;或让学生用方形的纸折角;或由同桌合作用线做成角。(2)交流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做的情况。(3)在课件中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说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4、识角。 先让学生带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问题分小组自主学习。(1) 用课件动态演示角的形成;(2)让学生说说角各部分的特点,在小组内说说角的组成;(3)标出顶点和两条边。5、画角。让学生画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1)让学生先尝试板演;(2)再用多媒体示范画角 ;(3)展示学生作品。6
6、、比角。(1) 让学生比较课件上的两个角的大小:短边角小、短边角大、边相同但角不相等、边不同但角相等等几种不同情况。(2)用动画演示验证。(3)引导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随后,出示一些填空、判断题,让学生辨析比较;最后让学生数一数一些组合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或思考一张圆形纸可以折出多少个角等问题。一节课上下来,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因为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了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故而在教学时学生能投入到丰富多采、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去,而我也真正做到了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课堂“活”起
7、来。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2)现实问题模拟。这个模拟主要就是将现实问题的表征与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建立起直接的联系,通过提炼具有吸引力的表征来构设问题情境。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租船”这一内容时,我就将租船的情境模拟为呼拉圈的使用情境,用呼拉圈代替小船,让4位学生站在呼拉圈里观察,同时引出问题14个人要几个呼拉圈?学生在直观的演示、模拟环境中,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如此教学,学生自然就能很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数学内涵及基本运算了。二、夯实基础,强化基础知识掌握和口算训练计算题的解答首先须考虑的是如何运用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公式等,能否理解与掌握这些基础知
8、识直接影响到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如四则混合运算,就应当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如927(10.5),学生就应当了解到先乘除后加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等相关运算法则,才能确保计算不出现差错。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基础知识就更加丰富了,计算教学就更应当注意不可急于求成,要从已学的基础知识出发,进行迁移训练。又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就应当从加法、分数单位意义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单位不同,是否可以直接相加?进而指导学生运用通分知识、化异为同,将问题转化为已学习的同分母分数加法中去。口算训练也大致如此。口算作为计算能力的基础,是仅依靠思维计算,快速得出计算结果的数学技能
9、。口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畴,对于学生记忆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均有直接作用。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上,教师尤其应坚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的教学原则。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表等都应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对于学生口算方法的长期熟悉和巩固,教师要适时地推动学生将计算方法的熟练程度转化为基本数学技能,增强计算教学的实效性。三、自主探索,学生应在教师主导下经历算法探索过程对数学知识抽象逻辑的理解是学生学习活动与计算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中教师尤其应注意让学生在行为、表象与符号操作完成中由具体到抽象的心智活动,深入理解算理。同时应做到: (1)紧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关联,
10、刺激正迁移的形成。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点,进入算理理解的新层次。如两位数相加的进位加法算术中,教师就可通过15+19=?18+7=?之类的例题,引导学生比较两位数相加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之间的算法联系,即相同数位上数的加减,满十进一。当学生把握新旧知识关联后,教师还应在掌控课堂的前提下,在对比分析两者联系后,引导学生认清本质,避免负迁移的发生。简单的如大数的口算,800+500=1300,学生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得出8+5=13。这时教师就应强调8代表的数学内涵8个百,这些问题在高年级学生看起来似乎很幼稚,但对于数学基础技能的培养来说却是不容忽视的。 (
11、2)算法交流。保证算法交流的实效性,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质疑、体验、比较与评价。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互动教学中对话的“度”与其中蕴含的反馈信息,避免出现挤占课时的情况。对此我们可考虑从以下几句话入手:譬如“你是怎么想的?” “大家对于现在所学的计算法则有什么总结吗?”在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化的算法时,教师还应从学生算法中所反映出的思维水平,适度地调整教学进度与重难点教学的设计。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有出现错误的情况发生,并能有让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之后教师再适时的点拨。这样通过师生共同的补充、归纳,得出正确的计算法则,并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得到更深入地理解。这样学生就能普遍掌握计算方法
12、了。如2000834,教师就可在学生们的踊跃回答后,总结出一般规律:连续退位减法带0时,0点上退位点变为9,其他数字点相应减1。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学生对于算法规律的普遍掌握。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我们要在新课改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方法,创造出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教师也应在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具的基础上,注重夯实数学学习基础,注重揉合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尊重学生个性与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做到理性的计算教学。达到真正提高低年级计算教学的高效性与实效性的有机统一。参考文献:1何朝霞.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1).2郝玉.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