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1).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7141516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探究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探究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探究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探究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1).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科学探究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经常存在“三不”现象:不能发现问题(认为书上写的,老师教的总是对的)、不敢提问题(心里有问题却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更不敢标新立异)、不会提问题(不会围绕突出主题,抓不住问题的本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展。因此,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从“无疑可问”转变成“有疑可问”显得尤为重要。我结合自己几年

2、的科学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逐步地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达到“有疑可问”。一、创设形成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疑问。学生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再次发现新问题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仅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还要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问题;不仅要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创设形成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能主动发现问题,在头脑中形成各种各样的问题。1、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图画、文字、声音、动画等鲜活的现代教育媒体,多渠道地对学生

3、展示事物和现象的动态画面,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迸发。不管是一些事物,还是一些变化过程和科学现象,当学生亲眼看到有声有色的视频资料时,他们的头脑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2、借助具体的实物、有趣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观察具体、形象的实物和有趣、新奇的实验,就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的元认知,引发他们的思考和知识冲突,头脑中会形成很多的问题。如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中的“养蚕”这一单元,教师在揭示课题后若能出示几条蚕宝宝的实物,让学生自由提问,在孩子们的脑子里一下子会冒出好多问题:蚕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它吃什么长大的?它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

4、为什么要养蚕宝宝等等,孩子们把心中未知的谜团通通释放出来。3、观察、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大自然是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回归大自然,那里会有许多未知的事物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问题意识,是学生“有疑可问”最生动的教材。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即便是看到了一群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在地上趴半天,一边观察小蚂蚁,一边还不完不了地提问:“小蚂蚁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吃饭的?”、“它们待会儿认得回家的路吗?”、“蚂蚁会说话吗?”“它们为什么打架?”、“蚂蚁身体这么小,怎么能搬动比它身体大的食物?”、“蚂蚁也喜欢吃

5、巧克力吗?”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虽然都不复杂,甚至有的也不成为“问题”,但这些问题却来自于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的直接观察及其感受。我们进行科学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像观察、研究蚂蚁那样,去观察、研究其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并由此不断地、自主地去发现一个个问题。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地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多角度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二、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提问。小学生好奇心强,遇见任何问题都爱问个“为什么”。然而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小学生在遇见问题时都不敢向老师提问。所以我们在科学探究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民主

6、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勇于思考,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那些爱提问的学生,促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无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简单的也好,甚至是错误的也罢,我们都应该以认真并赞许的态度去倾听,多一些肯定、帮助、指导,少一些训斥、指责、嘲笑、讥讽,以培养孩子“敢问”的勇气,逐渐训练并引导他们向更有价值的问题前进。如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中,通过实验证明了铜丝是导体后,有位平时很胆小的男同学举着手,问他带来的铜丝为什么不会导电。在同学的笑声中,这位同学的脸也涨得通红。我镇静了一下,说:“对于不同的意见,我们要用事实根据来说话,而不能嘲笑、打击。”接着,我请这位同学拿出了他带的铜丝,让大家帮他

7、寻找不导电的原因。经过大家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这根铜丝不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铜丝外面有一层透明的油漆,起到了绝缘的作用。我不失时机地说:“当这位同学有不同的实验结果时,他没有放弃,没有轻信大家的结论,而是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正是这个疑问,让我们全班同学了解到一个知识。这个知识是这位大胆提问的同学给我们的。老师最欣赏能大胆提出不同看法的同学,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之后,这位同学课堂上表现大胆了许多。教师实事求是,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和见解,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盲下结论,也不一棍子打死,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三、提高学生的提问技巧,让学生会提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

8、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能否成功的关键。学生对一些知识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问题,但他们缺乏提问的技能,想问又不知怎么问,提的问题要么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不是关键性的问题,与自己的思维不吻合,词不达意,所以在教学中要经过相关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提问技巧,让学生会提问,这样学生就不仅是“有疑可问”,更是“有疑能问”了。首先,教师可以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做好相关的示范,让学生有模仿的榜样。例如:当学生明白果实与非果实的区别之后,教师可以示范提出这样的问题:香蕉是果实吗?这个问题既可以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证实自己的想法。又如:学过了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之后,教师可以示范提出这样的

9、问题:怎样以最快的速度溶解10克食盐?这个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思考:把加快溶解的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找出最佳的组合,然后进行对比实验,动脑又动手,同时教给了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其次,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分析这些问题,根据已有的条件,找出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哪些问题现在还无法研究,哪些问题不需要研究,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会明白,怎样的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再次,指导和帮助学生转化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可能范围很大,或者要求过高,导致师生都无法回答的尴尬境地。这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无法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课堂上可以研究的问题,是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问题是一个好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值得研究、探讨的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既是科学认识的起点,又是终点,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敢于对一切未知的或已知的事物、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探究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