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杜甫诗三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杜甫诗三首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 语 文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努力,就会进步!轵城实验中学新语文“三段式”课堂教学案课题杜甫诗三首备课时间9月23日课型新授主 备 人许巧明补充调整:一、自主学习,挑战文本1、课前3分钟演讲2、课前起跑线字词检测3、出示学习目标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之美;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
2、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大家知道他形容的是谁吗?回答:李白。那么大家认为另一半的盛唐,是谁呀?(畅所欲言)杜甫无疑是盛唐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李白轻松地动了动笔就留下了不朽的诗作,但一直工于炼字、呕心沥血创作着的杜甫却也达到了另外一个高峰。我们可能永远成不了李白,他太富才气,简直就是拥有上帝礼物的人。可是我们却可以成为杜甫,他博采众长,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有哪些诗句,也许你早已听过,但你不知道那就是杜甫所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
3、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化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诗三首,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盛唐时期的诗歌魅力。2、作者简介:课前大家都做了预习,我想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杜甫。回答: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七岁会作诗,20岁开始壮游,安史之乱后,携家逃难,千辛万苦来到了成都,后来做了工部外郎,故又称“杜工部”,后因成都战乱,又
4、迁走了,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杜甫一生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早期的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中后期作品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3、朗读望岳。纠正易读错的字词:岱( )宗;曾( )云;决眦( )。节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本诗背景介绍: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5、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5、体裁介绍:这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6、大家如果要写泰山的话,有几种方式呀?提示:是不是可以亲身去经历去攀登,写过程中的感受。也可以直接忽略掉过程的艰辛,直接看泰山,带给你的感受呀?那么这首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泰山的?回答:从标题望岳,可以看得出来,这首诗是着眼于一个字“望”。杜甫并没有登上泰山,只是句句都望,但
6、是望的角度又不同,有远有近,有实有虚。7、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第一句,大家要注意了,因为这首诗不是律诗,所以不可以使用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种说法。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大家结合课下注解,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泰山到底怎么样呀?泰山的景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大家觉得有什么差别呀?回答: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齐鲁青未了:泰山的景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作者并没有单纯的写泰山好高呀
7、,而是经过一番揣摩而写出这匠心独运的句子。写山高是众人都有的体验,那么怎么写出别出心裁的,自己独特的体验呢?这一句写出了地理特点,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是其他高山所不能挪用的,独属于泰山的,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提问:那么我们刚刚说,全文都是通过望泰山这一角度,那么第一句是怎么望的啊?回答:远望。8、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黄,截然不同。钟:聚集。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
8、光反映。下句则是实写。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提问:这里如果换成“阴阳分昏晓”,好不好呀?回答:不好。“割”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泰山被分作阴阳两面的情况,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下来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体现了一种豪气。提问:那么这一句,诗人又是怎么望的呀?回答:近望。不仅是近望,而且还虚实结合。9、第三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见山中云
9、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由于极力长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眼角几乎要裂开。荡胸:心胸摇荡;曾,通“层”;眦,眼角。大家可以想象这个景象吗?泰山中天门以上就有浮云了,时高时低,所以小鸟们也时隐时现,是不是难以追寻小鸟们的踪影呀?而触摸到浮云是不是大家的梦想呀?抬头看好像云朵触手可及,可是实际上却非常遥远,就像我们现在坐飞机,看到窗外的浮云都会觉得很激动,偶尔穿越浮云就会更加兴奋了。因此也难怪作者看到浮云,心胸摇荡了。而归鸟呢?小鸟都要回家了,是不是说明暮色已晚了,而作者还流连忘返在泰山之间,是不是说明了作者极其热爱中国的大好河山,不舍得离开呀。提问:这一句诗,是怎么望的?回答:细望。10、第四
10、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把四周围矮小的山峰一览无遗。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不仅表现了诗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写出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提问:这一句又是怎么望的?回答:俯望。这句是虚写,此时作者还在山脚,却想象着已经等上了顶峰在俯瞰脚下的矮小山峰群。11、总结全诗的思想感情:本诗由“望”而“赞”,再现了泰山的高峻雄伟,表现了诗人青年时代蓬勃朝气与非凡的胸襟。后两句充分表达了青年杜甫虽考场失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与其晚年风格有很大的差别,读这首诗完全没有沉郁顿挫之感,而是富有激情和活力。12、下面想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
11、拓展一下望岳,诗歌不是散文,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因此不需要句句翻译到位,只要意境达到即可。13、最后我想请两位同学来朗读一下望岳,要注意字词读音、停顿,还要朗读出杜甫的壮志豪情。14、学习完了望岳,认识了年轻杜甫所写的诗,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年杜甫的诗作,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春望。 15、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春天又来了,诗人登高远望,山河依旧然而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忧民的
12、五言律诗春望。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诗。总的来看,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16、我们来看一下首联,首先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提问:同样是“望”,这首春望是不是和望岳截然不同呀?首联,作者望的角度是什么?回答:远望。提问:照理说,春天应该是希望的季节。可是作者在春天却看到了满目疮痍的景象,这里大家觉得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回答:反衬。春天却看到了凄凉之景,衬托出安史之乱给长安城带来的严重影响。讲解:这个“破”字,语气极重,写出了作者对于国家破亡的兴衰之感。而“深
13、”字又加重了语气,那种满目疮痍之感尽然浮现眼前。大家想,大自然是不会因时势的不同而改变的,眼前的人事物与永恒的时空想对比,是不是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历史沧桑感,是人的心里感到非常的寂寞孤独。就像我回去母校,看着自己原来的班级坐着新一届的学生,那种感觉好像班级还在,可是人全都不一样了,一种物事全非的感觉。而我想作者看着长安城,此时被叛军所控制着,也有一种悲怆之感。长安还是长安,可是统治着长安的却不是唐玄宗了。因而春天虽然还是春天,却不再给人带来希望,一草一木尽给人带来凄凉。17、接着我们来看看颔联,先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当然这是一
14、种解释,但是我觉得也可以这么解释,以花草拟人,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两种说法虽然有差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一句诗却有两种含义,我们可以说作者只想到了一种,也可以说作者其实两种意思兼有之。因而颔联含义非常的丰富,富有言外之意,象外之旨。首联是远望,那么颔联便是细看了。花花草草一向给人一种愉悦之感,摆花弄草被当做人们一种疏解压力的方式。可是这时花草却不再给人这种感觉了,春天里的花草因为作者的心情而变得心事重重。18、接着我们一起来翻译一下颈联。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大家都知道,在战
15、争的年代,书信的传递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这个“连三月”呢,有几种说法,一说是指三月是正月、二月、三月,即整个春季。刚好和诗歌的内容相符合。另一说,是说战祸延续到三月,即本诗的写作时间。还有一说,是说三月就是指持续的时间很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理解。前两句都是写景,而后两句就开始转为写情了。整首诗的情感也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就像我在山东读书,很难得写信,有事都打电话。有一次要寄材料回去,就一张A4纸,我就想那就随便写几个字回去好了。没想到我妈竟然觉得很感动很珍贵,我以为常常打电话联系
16、了,信也不过是信而已。可是家书这个字实在太重了,我还不能很理解我妈为什么觉得亲手写的信不一样,也许以后会慢慢理解吧。因而“家书抵万金”这句话让所有的人都产生了共鸣,因此变成了千古传颂的名句。19、最后来到了尾联,还是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白发”是为愁所致,“搔”是想要解愁的动作,而“更短”则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这一联则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以诗人的动作来写他的忧愁,生动贴切。大家都听过“一夜之间白了头”,人遇到困境,身体一定会做出反应。可见国家兴亡带给诗
17、人的影响,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20、讲解完了这首诗,我们来看一下同学的理解情况怎么样,有哪位同学愿意试着来翻译一下这首诗呢?翻译完了之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春望的思想感情。全篇诗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感情深沉又含蓄凝练。体现了诗人眷恋亲人,忧国忧民的感情。第二课时: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年杜甫的望岳和中年杜甫的春望。同样都是“望”,一首望岳望出了杜甫的年轻气盛、壮志豪情;一首春望望出了杜甫的眷恋亲人、忧国忧民。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石壕吏,这是一首现代主义的叙事诗。全诗只有120个字,全都是记叙,没有抒情,没有议论。却完整地叙述了一个故事,刻画了众多人物。首先我们结合课下注解
18、来了解一下石壕吏,杜甫有著名的三吏三别,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指的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一生深察人民的疾苦,其作品也多反映人民的悲惨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石壕吏。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朗诵,大家要注意字词读音以及情感。争取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2、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段,有哪位同学可以翻译一下。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首先开门见山,写明了时间地点,接着写“夜捉人”是不是点出了事件的危急与气氛的恐怖呀?接着写出了“夜捉人”的对象,是老翁。提问:“老翁逾墙走”,说明了什么?回答:老翁闻风而逃,说明抓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人们已经有了思
19、想准备。并且,连老头都要捉,说明当时已经没有壮丁可捉了。接着“老妇出门看”,这时老妇是不是给老翁打掩护啊?帮助老翁顺利地“逾墙走”。总之,第一段写了诗人傍晚投诉,差役捉人,是事件的开端。3、第二段,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第二段言简意赅,概述了差役和老妇之间盘问的情景。用对比的手法,将差役的凶狠和老妇的可怜形象鲜明的表现出来。这时大家注意了,诗人对差役的正面描写就只有这一句“吏呼一何怒”,一出场就点出了他的威势,此后便让他转入了“幕后”。对老妇呢,则是正面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三段,老妇的独白。4、首先大家阅读一下第三段,有没有个别生字词有疑问的,可以提出来
20、。 释义后全文梳理翻译。第三段翻译: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提问:如果用心体会一番的话,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妇的致词,有一些空白需要我们来填补?听着老妇的致词,简直就是步步后退,而老妇难道会主动退让吗?可见已经转入“幕后”的差役在对着老妇人步步紧逼。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来补充一下这个场景。回答
21、:A、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B、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C、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而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称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大家对于杜甫批判差役很容易理解,可是对于杜甫的另一层想法却往往疏忽,其实杜甫也希望唐王朝可以尽快平息安史之乱,而平息安史之乱需要百姓们的支持,诗人希望唐王朝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总的来说,
22、第三段通过老妇的独白,刻画了差役的步步紧逼以及人民劳苦的社会现实。5、最后来看看第四段,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提问: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全文诗人出现了几次?回答:“暮投石壕村”、“听妇前致词”、“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提问:从这几次出现,我们可以推断出关于诗人的什么情况啊?回答:A、 从开头的“听”,全文都由“听”字而来,说明了事件的客观性,使人感觉更加的真切。但是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差役蛮横的批判,和对老妇一家人的同情。但同时,诗人又不是对唐王朝的批判,而是对
23、造成安史之乱的乱臣贼子的批判。他把主要矛头指向了这些罪魁祸首。B、 夜深了,而诗人依旧“闻”得见。说明诗人辗转反侧,一夜未眠。而天明登上路途的沉痛之情,也生动可感。C、 体现了诗人的矛盾。诗人没有主动表态,再一次说明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他既赞成这场平复“安史之乱”的战争,又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两者又是不能兼得的。提问:这个“独”说明了什么?回答:说明了老妇已经跟着差役走了,言简意赅的写出了事件最后的结局,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6、梳理完了全文,大家对石壕吏的故事有了一个明确的理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人物刻画,有哪位同学可以来说一下,刻画了哪些人物,又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回答:A、 差
24、役:凶狠、蛮横。B、 老妇:善良、顾全大局、为了家庭而勇于牺牲。C、 诗人:忧国忧民、内心矛盾、无奈。D、 老翁:热情、可怜。7、我们来总结一下石壕吏的思想感情,有哪一位同学可以说一下?回答:本文批判了唐王朝的腐败,沉痛地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但同时也表达了只有人们同仇敌忾,勇于为国家分担,才可以共度国难,获得幸福生活的思想。8、(若有剩余时间)最后呢,我想请同学们来表演一下。角色:旁白、差役、老妇、老翁、诗人。9、结束语:学习完了杜甫的三首诗歌,领略了不同时期诗人的风采。诗是自由的,因此读起来会有很丰富的感受。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古诗到现代诗,不一样的形式,却是一样的自由之声。希望大家在课下多多的读诗,多多了解中国的文化瑰宝。六、作业1、背诵三首诗。教学反思- 9 -多动口朗读,多动手练写,多动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