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课堂的一点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问题课堂的一点建议.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问题课堂”的一点建议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极具时代性和挑战性的话题。作为一个教育第一线的年轻老师,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课堂教学已无从计数,却一直感觉到,在许多课上,学生学得并不轻松,更不主动。不管课堂上如何变着法子组织教学,总循着这样一个规律:师提问,生解答,师再小结。表面看来天衣无缝,实则却是问题多多。高举创新旗帜,但在实践中却常受自己学生时代应试教育的影响,常采取的是老的课堂教学模式,每每一堂课下来,看到学生知足的样子,似乎老师所授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莫名有些嫣表,我们的课堂似乎缺了些什么,缺什么呢?偶然翻及章回体小说,发现每一回的结尾都有这么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感觉顿有所悟,是这“悬而未决”的一句,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求知欲。而我们的课堂,缺少的不正是这关键的一个悬念吗?一、“问题课堂”非“告诉式课堂”“告诉式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让我告诉你”。这里的“我”即老师,“你”即学生,课堂上己经告诉你了,你还需自己课后去研究什么呢?这样的课堂教学,或许有它有利的一面,就是应付考试时答案绝对的标准,一个模式的,但要就其对学生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影响而言:学生的主动性,对学习的探究性是得不到提高的,说得严重一点,这样的课堂教学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而“问题课堂”拒绝简单地告诉。在课堂里,要充满情感,充满智慧,充满活力,更要强调的一点是充满问题,正如
3、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笔者主观认为,这种主动参与,不仅应在课堂上有所表现,更应将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各个领域了解得更多。二、“问题课题”中要坚持的几种观点 学习的课堂是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空间,我们不应忽略学习主体-学生的情感。“主导”和“主体”的本末倒置,势必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课题的效率。1.“问题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指路”而非“带路”常听有老师在办公室抱怨:这个内容我已经讲了不下10遍,还有学生不知道!不知他们在抱怨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他所讲的知识点是他“讲”给学生听的
4、,还是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到的呢?我们常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在一个生疏地方,找不到目的地时,只好求助于路人,有的人出于热情,把你带到目的地后方离去;有的人由于某种原因,只给你指个大致方向就离开了,使你只得摸索着才到达。但如若再过一段时间去某地,你都会明显感到:由人带路的地方记起来模糊、陌生;自己摸索的地方则记忆犹新,联想我们的课堂教学,老师一步一小心,不敢松懈,不时还要回头看看学生是否“跟”着自己。如果教师教的内容无人出岔子,老师心满意足,这是否就是理想的课堂教学呢?还是教给他一种方法,让他自行探究,哪怕拐了几个弯才做出来,好不容易才尝试学习的成功好呢?我想,学生在学习中,对于不出岔子的被动学习,他
5、们的记忆是模糊的,需要老师隔三岔五地去反复“磨”才行;而对于他们主动学会的方法,获得的知识,则时时记得,并且有一种成就意识。2.“问题课堂”中,学生应向老师说“有问题”而非“没问题”马克思说“怀疑一切!”哪怕是最权威的,有疑必质,有问必纠,今天的课堂应唤醒学生的这种意识。“这句话似乎有毛病!”“老师,你这个字写错了!”“我可以提个问题吗?”对于学生的合理提问,我们应用欣赏的眼光来看。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前准备,不是琢磨着学生会问什么问题,那时应该怎么回答,或者想着今天的过渡语言多美,简直无懈可击,学生该不该有问题了吗?而应该想着待会儿的课堂上我应该让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一堂课结束时,学生问题都解
6、决了,没有问题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而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走进另一个智慧的空间,通过多种方式去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举个例子说,学了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不应让学生仅知道这个故事,知道小女孩很可怜,还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一下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死去的?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的现象吗?安徒生为什么写这篇童话?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安徒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童话大王”的?他写的名著童话有哪些?丹麦是个这样的国家?等等。如此多的问题,足以让学生有一种探究意识,用稚嫩的童心去感受纷繁复杂的社会,区分“真善美”“假恶丑”,从而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提高自身的人
7、文素质.3.“问题课堂”中,教师应提升学生错误的价值而非全盘否决。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可是有价值的。”不能否认,学习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取正确的知识。笔者认为,在课堂中,教师应看到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是学生学习的正常经历。上次听我校一位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课堂将近尾声时,老师问学生:“每个人在生活中总是听到不同的评价,你喜欢听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学生的选择都是单方面的,就我们成人而言,当然知道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甚至可以说学生的选择是错误的,但就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而言,这样的选择无疑是真实的
8、。尔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分成两大组展开辩论。老师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观点的好处,再说对方观点的弊处。在紧张激烈争辩中,学生感到光是“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都是不行的,生活中需要赞扬、鼓励,也需警示、鞭策。通过这个事例充分可以说明,错误是求知的原动力。有了错误才有旧错的欲望和热情,在不断地学习中完善自我,进而把更新更广博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而这样的结果,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吗?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童言无忌”,而不要做一个“纠错专家”,有错必究;允许学生发生错误,而不要扼杀学生的童心;允许学生带着未解的疑团离开教室,把问号、省略号带到课外去,而不要在课堂上简单地进行答疑解惑的“问号式教学”。我们期待更多专家学者来关注“问题课堂”“问题教学”,让这枝伸出墙外的红杏越开越旺,永不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