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2—2022年)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2—2022年)的通知.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22022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61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仔细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6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合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实行党中心、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
2、决策部署,提高全社会抵挡自然灾难的综合防范实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供应坚实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各类自然灾难多发频发,相继发生了长江中下游严峻夏伏旱、京津冀特大洪涝、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性大洪水、“威马逊”超强台风、云南鲁甸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难。面对困难严峻的自然灾难形势,党中心、国务院坚毅领导、科学决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仔细负责、各司其职、亲密
3、协作、协调联动,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实力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历年平均值相比,“十二五”时期因灾死亡失踪人口较大幅度下降,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干脆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削减22.6%、75.6%、38.8%、13.2%。 “十二五”时期,较好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各方面取得主动进展。一是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工作合力显著增加。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社会力气广泛参加的灾难管理体制逐步健全,灾难应急响应、灾情会商、专家询问、信息共享和社会动员机制逐步完善。二是防灾减灾救灾基础更加巩固,综合防范实力
4、明显提升。制定、修订了一批自然灾难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防灾减灾救灾队伍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和灾难监测预警站网建设得到加强,高分卫星、北斗导航和无人机等高新技术装备广泛应用,重大水利工程、气象水文基础设施、地质灾难隐患整治、应急避难场所、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大力推动,设防水平大幅提升。三是应急救援体系更加完善,自然灾难处置有力有序有效。大力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应急救援实力建设,刚好启动灾难应急响应,妥当应对了多次重大自然灾难。四是宣扬教化更加普及,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升。以“防灾减灾日”等为契机,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防灾减灾意识日益深化人心,社会公众自救互救技能不断增加
5、,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范围不断扩大,城乡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实力进一步提升。五是国际沟通合作更加深化,“减灾外交”成效明显。与有关国家、联合国机构、区域组织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向有关国家供应了力所能及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济,并实施了防灾监测、灾后重建、防灾减灾实力建设等救济项目,主动参加国际减灾框架谈判、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人道主义决议磋商等,务实合作不断加深,有效服务了外交战略大局,充分彰显了我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实力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新形势、新任务与新挑战。一是
6、灾情形势困难多变。受全球气候改变等自然和经济社会因素耦合影响,“十三五”时期极端天气气候事务及其次生衍生灾难呈增加趋势,破坏性地震仍处于频发多发时期,自然灾难的突发性、异样性和困难性有所增加。二是防灾减灾救灾基础依旧薄弱。重救灾轻减灾思想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根本变更,基层抵挡灾难的实力仍显薄弱,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因灾致贫、返贫等问题尤为突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完全适应,应对自然灾难的综合性立法和相关领域立法滞后,实力建设存在短板,社会力气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宣扬教化不够深化。三是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期
7、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健全公共平安体系,都要求加快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四是国际防灾减灾救灾合作任务不断加重。国际社会普遍相识到防灾减灾救灾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更加关注防灾减灾救灾与经济社会发展、应对全球气候改变和消退贫困的关系,更加重视加强多灾种综合风险防范实力建设。同时,国际社会更加期盼我国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心、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动
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固树立和实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特别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意灾后救助向注意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削减灾难损失向减轻灾难风险转变,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全社会抵挡自然灾难的综合防范实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供应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平安放在首位,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增加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9、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削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减轻灾难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突出灾难风险管理,着重加强自然灾难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卫、宣扬教化等预防工作,坚持防灾抗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各领域、全过程的灾难管理工作。 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依据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刚好启动相应应急响应,中心发挥统筹指导和支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分级负责,地方就近指挥、强化协调并在救灾中发挥主体作用、担当主体责任。 依法应对,科学减灾。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
10、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强化科技创新,有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实力和水平。 政府主导,社会参加。坚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气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力气、市场机制的协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规划目标。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 2.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3.年均因灾干脆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限制在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限制在1.3以内。 4.建立并完善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发布的精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显著提高。 5.提高重要基础
11、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灾难设防水平,特殊要有效降低学校、医院等设施因灾造成的损毁程度。 6.建成中心、省、市、县、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自然灾难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完善自然灾难救助政策,达到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自然灾难救助水平。 7.增创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创建试点工作。全国每个城乡社区确保有1名灾难信息员。 8.防灾减灾学问社会公众普及率显著提高,实现在校学生全面普及。防灾减灾科技和教化水平明显提升。 9.扩大防灾减灾救灾对外合作与救济,建立包涵性、建设性的合作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法律制度
12、。 加强综合立法探讨,加快形成以专项法律法规为骨干、相关应急预案和技术标准配套的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明确政府、学校、医院、部队、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自然灾难监测预报预警、灾难防卫、应急打算、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卫生救援、复原重建等领域的立法工作,统筹推动单一灾种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完善自然灾难应急预案体系和标准体系。 (二)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完善中心层面自然灾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各级减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充分发挥主要灾种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机构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明确中心与地方
13、应对自然灾难的事权划分,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 强化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救灾责随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实力和应急决策水平。加强有关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协调协作和应急联动,统筹城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完善自然灾难监测预报预警机制,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信息资源获得和共享机制。完善军地联合组织指挥、救援力气调用、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立风险防范、灾后救助、损失评估、复原重建和社会动员等长效机制。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保障支配、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以及复原重建资金筹措机制。探讨制定应急救援社会化有偿服务、物资装备征用补偿、救援人员人身平安保险和伤亡抚恤政策。
14、(三)加强灾难监测预报预警与风险防范实力建设。 加快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测绘地理信息、农业、林业、海洋、草原、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灾难地面监测站网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防灾减灾卫星星座,加强多灾种和灾难链综合监测,提高自然灾难早期识别实力。加强自然灾难早期预警、风险评估信息共享与发布实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突发事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显著提高灾难预警信息发布的精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 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全国自然灾难风险与减灾实力调查,建设国家自然灾难风险数据库,形成支撑自然灾难风险管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完善国家、区域、社区自然灾难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推动自然灾难
15、综合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 推动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统筹发展灾难信息员队伍,提高政府灾情信息报送与服务的全面性、刚好性、精确性和规范性。完善重特大自然灾难损失综合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探究建立区域与基层社区综合减灾实力的社会化评估机制。 (四)加强灾难应急处置与复原重建实力建设。 完善自然灾难救助政策,加快推动各地区制定本地区受灾人员救助标准,切实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加强救灾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完善以军队、武警部队为突击力气,以公安消防等专业队伍为骨干力气,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协助力气,以专家智库为决策支撑的灾难应急处置力气体系。 健全救灾物资
16、储备体系,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储备模式,科学规划、稳步推动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和应急商品数据库建设,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与应急物流体系连接,提升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推动救灾应急装备设备研发与产业化推广,推动救灾物资装备生产实力储备建设,加强地方各级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管理和运用,优先为多灾易灾地区配备应急装备设备。 进一步完善中心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群众广泛参加的灾后重建工作机制。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统筹做好复原重建规划编制、技术指导、政策支持等工作。将城乡居民住房复原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加快复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节能节材环
17、保技术,加大复原重建质量监督和监管力度,把灾区建设得更平安、更美妙。 (五)加强工程防灾减灾实力建设。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抗潮、防寒保畜、防沙治沙、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生态环境治理、生物灾难防治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难工程防卫实力。加强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建设,接着推动大江大河大湖堤防加固、河道治理、限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推动重点海堤达标建设。加强城市防洪防涝与调蓄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林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牧区草原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做好山洪灾难防治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工作。 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实力。接着实施公
18、共基础设施平安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平安水平,幼儿园、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提高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灾实力和设防水平。实施交通设施灾难防治工程,提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抗灾实力。推动开展城市既有住房抗震加固,提升城市住房抗震设防水平和抗灾实力。 结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灾后复原重建等,推动实施自然灾难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与土坯房改造,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实力。推动实施自然灾难隐患点重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工程。 (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实力建设。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资源统筹和顶层设计,完善专家询问制度。以
19、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育为导向,加快建设各级地方减灾中心,推动灾难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科技发展,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支撑作用。 加强基础理论探讨和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揭示重大自然灾难及灾难链的孕育、发生、演化、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移动通信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高灾难模拟仿真、分析预料、信息获得、应急通信与保障实力。加强灾难监测预报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置与复原重建等关键技术研发。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军民融合,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引导防灾减灾救灾新技术、新产品、新装
20、备、新服务发展。接着推动防灾减灾救灾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标准化水平。 (七)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实力建设。 围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推动国家重点城市群、重要经济带和灾难高风险区域的防灾减灾救灾实力建设。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区域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协调开展区域灾难风险调查、监测预报预警、工程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联动、技术标准制定等防灾减灾救灾实力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城市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和多灾易灾县(市、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开展社区灾难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社区灾难风险图,加强社区灾难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加强社区救灾
21、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化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创建试点工作。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救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和标准,激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元储备灾难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实力。 (八)发挥市场和社会力气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 发挥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应对灾难的金融支持体系,扩大居民住房灾难保险、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主动引入市场力气参加灾难治理,培育和提高市场主体参加灾难治理的实力,激励各地区探究巨灾风险的市场化分担模式,提升灾难治理水平。 加强对社会力气参加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完善社会力气参加防灾减灾救灾政策
22、,健全动员协调机制,建立服务平台。加快探讨和推动政府购买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服务等相关措施。加强救灾捐赠管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运用信息公开、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 (九)加强防灾减灾宣扬教化。 完善政府部门、社会力气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扬教化的工作机制。将防灾减灾教化纳入国民教化体系,推动灾难风险管理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推动全社会树立“减轻灾难风险就是发展、削减灾难损失也是增长”的理念,努力营造防灾减灾良好文化氛围。 开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动漫、嬉戏、影视剧等宣扬教化产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加强防灾
23、减灾科普宣扬教化基地、网络教化平台等建设。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节点,弘扬防灾减灾文化,面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学问宣讲、技能培训、案例解说、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的宣扬教化活动,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十)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国际沟通合作。 结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实施以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部署,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实力,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难风险框架,与有关国家、联合国机构、区域组织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合作,重点加强灾难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共享、风险调查评估、紧急人道主义救济和复原重建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探讨
24、推动国际减轻灾难风险中心建设。主动担当防灾减灾救灾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供应更多的人力资源培训、装备设备配置、政策技术询问、发展规划编制等方面支持,彰显我负责任大国形象。 四、重大项目 (一)自然灾难综合评估业务平台建设工程。 以重大自然灾难风险防范、应急救助与复原重建等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需求为牵引,建立灾难风险与损失评估技术标准、工作规范和模型参数库。研发多源异构的灾难大数据融合、信息挖掘与智能化管理技术,建设全国自然灾难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灾难综合风险调查与评估技术方法,研发系统平台,并在灾难频发多发地区开展灾难综合风险调查与评估试点工作,形成灾难风险快速识别、信息沟通与实时共享、综合评
25、估、物资配置与调度等决策支持实力。建立并完善灾难损失与社会影响评估技术方法,突破灾难快速评估和综合损失评估关键技术,建立灾难综合损失评估系统。建立重大自然灾难灾后复原重建选址和重建进度评估技术体系,建设灾后复原重建决策支持系统。基本形成面对中心及省级救灾决策与社会公共服务的多灾种全过程评估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实力。 (二)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减灾应用系统工程。 依托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面对国家防灾减灾救灾需求,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卫星星座减灾应用标准规范、技术方法、业务模式与产品体系。建设防灾减灾卫星星座减灾应用系统,实现军民卫星数据融合应用,具备自然灾难全要素、全过程的综合监测与研判实力,提高灾难风险
26、评估与损失评估的自动化、定量化和精准化水平。在重点区域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综合应用示范,带动区域和省级卫星减灾应用实力发展。建立卫星减灾应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具备产品定制和全球化服务实力,为我国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供应灾难遥感监测信息服务。 (三)全国自然灾难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 实行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式,因地制宜,统筹推动,形成分级管理、反应快速、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中心、省、市、县、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科学确定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及规模,形成多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进一步优化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布局,支持中西部多灾易灾地区的地市级和县级救灾物资
27、储备库建设,多灾易灾城乡社区视情设置救灾物资储存室,形成全覆盖实力。 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实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完善救灾物资紧急调拨的跨部门、跨区域、军地间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对救灾物资入库、存储、出库、运输和分发等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救灾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救灾物资调运更加高效快捷有序。 (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编制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看法,明确基本功能和增加功能,推动各地区开展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规范。结合区域和城乡规划,在京津
28、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重点城市群,依据人口分布、城市布局、区域特点和灾难特征,建设若干能够覆盖肯定范围,具备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和救援功能的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结合人口和灾难隐患点分布,在每个省份分别选择若干典型自然灾难多发县(市、区),新建或改扩建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对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区、应急物资、人员安置和运行状态等管理与评估,面对社会公众供应避险救援、宣扬教化和引导服务。 (五)防灾减灾科普工程。 开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和学习教材,普及防灾减灾学问,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制定防灾减灾科普宣扬教化基地建设规范,推
29、动地方结合实际新建或改扩建融宣扬教化、展览体验、演练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防灾减灾科普宣扬教化基地。建设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打造开放式网络共享沟通平台,为公众供应学问查询、阅读及推送等服务。开发动漫、嬉戏、影视剧等防灾减灾文化产品,开展有特色的防灾减灾科普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责任,确保规划任务有序推动、目标如期实现。各地区要依据本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关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部门规划要加强与本规划有关内容的连接与协调。 (二)加强资金保障,畅通投
30、入渠道。 完善防灾减灾救灾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科学探讨、人才培育、技术研发、科普宣扬和教化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资金运用的管理与监督。根据党中心、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加强人才培育,提升队伍素养。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探讨、工程技术、抢险救灾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育,强化基层灾难信息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队伍建设,扩充人才队伍数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养,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养优良、专业过硬的防灾减灾
31、救灾人才队伍。 (四)加强跟踪评估,强化监督管理。 国家减灾委员会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状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和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规划相关内容落实状况的评估。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要制定本规划实施分工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并做好规划实施状况总体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报国务院。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