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探道德两难法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707309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初探道德两难法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初探道德两难法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初探道德两难法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探道德两难法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探道德两难法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摘 要: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法是在皮亚杰的道德认知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研究。该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反对道德袋式的灌输,并且在情境中来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一方法在如今科技以及经济引发的道德危机时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道德两难法;德育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0)06-0165-01一、我国德育的现状我国的德育教学是以灌输为主导教学方式。德育虽然进行了转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改革,但其本质仍旧是一个以说明性文字为主,灌输正面的、预设的“习俗”作为核心教学方式的标准化课程教学1。虽然灌输的教学方

2、式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灌输的内容和方式却是值得用心去商讨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遭遇困境。今天,传统的伦理道德理念、规范遭到质疑。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使得追求个人的利益成为了正当伦理。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忘记了集体,也没有以往的奉献精神,更多的是利己主义。国外的道德思想也开始在我国传播。各种道德伦理的交融,产生了多元化的道德观念,而不只局限于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从学校文化中来看,智育至上等观念一直渗透在学校中。学校的教育大都带有功利性,希望通过考试来改变命运,飞黄腾达。虽然德育在教育文献中都一直被强调它的重要性,但在学校中还是处于弱势的地位。二、道德两难法概述我们

3、最为常见的道德两难故事就是“海因兹偷药”。如果偷取药物则违反了法律,如果不偷,妻子会死去。这是有冲突的道德抉择。不管哪种行为,都会违背道德规范。这也就是道德两难。1.道德两难法的主要内容道德两难法是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老师设计具有只有两种对立道德规范的情境故事,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引下,组织学生分组或者全体一起讨论。学生通过互相辩论以及总结,老师引导他们了解更高层次的道德判断形势,并且向更高的道德水平发展。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个体参与到外界的互动,并在该过程中产生道德冲突。在冲突中产生认知失衡,进而推动道德水平的发展。由于故事的情境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相似性,因而

4、在问题的解决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2.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的局限(1)道德两难故事与实际生活有偏离。科尔伯格设计的故事如“海因兹偷药”等对于儿童来说过于抽象和绝对化。故事都是虚构的,与儿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太相关联。不太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解决道德冲突问题的能力,也会对学生的道德认知产生阻碍。(2)道德两难法着重强调认知,而忽视了道德行为的培养。科尔伯格认为儿童成熟的标志首先是儿童道德判断的成熟。但是德育是知情意行的过程。知和行是不能等同的。最近很流行一句话是“知道了很多道理,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也就是说在生活中言行不一致的行为是经常出现的。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法强调儿

5、童道德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将道德认知转换为道德行为的讨论。三、道德两难法对我国德育的启示1.学生主体一直以来,教师在德育教学中都是处于主导地位。老师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笔记以及记忆。科尔伯格是第一个开始反对灌输教学的教育学家。道德两难法着重在于学生的讨论,进而产生认知冲突和道德失衡的情况。老师在课堂中通过诘问学生和引导,从而让学生道德水平提升。在道德认知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主体。学生参与道德故事讨论才能让自己的道德认知能力真正的提高。2.分阶段教育科尔伯格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分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他主张在进行对学生的教学之前应该对学生进行道德水平的判断。根据道德

6、水平的判断才能够对学生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故事来开始针对性的教育。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价值选择,产生道德失衡后,向他们展示的道德认知模式应该是高于并且仅高于学生认知水平一个阶段的认知模式。四、德育课堂中在运用道德两难法时应注意的事项1.和中国国情和教育现实相结合从实践层面看,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在我国操作起来还是十分困难的并且很难被大范围的推广。我国教学班级中一般都有30-60个人不等,而道德两难法适用于小班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人数较多,老师便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我国班级学生众多,老师去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道德认知水平判断的时候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在运用道德两难法时,应该和中国的

7、实际国情以及教育现实相结合,注重中国的文化,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活动。2.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相结合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过于注重人的理性因素而忽视了人的情感等其他因素。人的活动中。总会有情感和个人的意志贯穿其中,德育本身也是知情意行的过程。在道德活动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和情绪会使得活动注入生气和活力从而有利于促进道德认知活动的发展。3.注重道德教育的知行转化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强调学生的道德认知思维的掌握,但是忽略了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非常之多。知和行是不能够划等号的。道德认知不等同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道德冲突的时候,也能够做出同样的行为。人在不关自己的利

8、益情况下,是很容易做出理智的选择的。但是在牵扯到自己的利益时,选择就会有所不同了。所以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在注重道德认知的同时,应该组织一些学生活动,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知行转化。(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参考文献:1鲁明.用“道德两难法”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B.学生发展与德育管理,2020.03.2肖静,潘泽江.论“道德两难”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A.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0(4).3刘海涛.科尔伯格道德教育观的几点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4孙志飞.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现实思考.甘肃理论学刊.5苗萌.故事两难法在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借鉴性运用初探,2020.05.6刘源.科尔伯格道德兩难故事法及其对于我国中学德育的启示,2020.05.7刘爱平:“道德两难教育模式”触发的德育思考A.学生发展与德育管理,2020.03.8史晓冉,杨璐燕:科尔伯格道德两难在教育中的运用A.岱宗学刊,2020.1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