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刘东生:我研究所以我快乐.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707232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刘东生:我研究所以我快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刘东生:我研究所以我快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刘东生:我研究所以我快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刘东生:我研究所以我快乐.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刘东生:我研究所以我快乐 刘东生,1917年出生,天津市人,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他从事地学研究近60年,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使中国在古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曾荣获2002年度“泰勒环境成就奖”,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曾经有人形容说,人类要了解地球数百万年的变化历史,必须读三本“书” :一本是深海沉积物的历史,一本是极地冰核的历史,一本便是黄土的历史。刘东生就是在黄土高原形成和演变研究方面作出卓越

2、贡献的人。偶然识得黄土“书”1942年,刘东生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毕业,开始从事古生物学的研究。由于工作勤奋,他的学术成果斐然,这些成果填补了我国在鱼化石研究方面的空白。刘东生37岁那年,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他对黄土产生了兴趣。当时,他前往三门峡研究古生物,晚上出去散步的时候,他看到远处有一排一排的灯光,就像楼房似的。“为什么在山沟里会有一排一排灯光呢?”刘东生感到很纳闷。第二天一早,刘东生就赶到山沟里,发现昨晚的灯光是从很多建在黄土中的窑洞里发出的。 科学家的敏锐感和洞察力,使得他对这些黄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将黄土带回实验室,对黄土进行分析,最后,断定黄土就是古土壤。这样一个结论对他来说,无疑

3、是非常重大的发现。 当时对黄土的成因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它是河流冲积而成的,一种认为它是山洪冲积形成的,还有一种认为它是大风带来的。找到了古土壤也就是找到了“风成”说的确切证据,也就能证明我国的黄土高原是千百万年来由大风带来的尘土逐渐沉积而成的。这一发现使刘东生认识到黄土的价值,在他看来,黄土就像一部神秘的天书,每一层都蕴涵着一个地球故事,为了读懂这些故事,他走遍了中国有黄土的地方。刘东生等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步行穿越黄土高原,进行大量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最初他们出行还带着行李,后来因为带行李走起来很慢,干脆连行李都不带了。 一番艰辛考察后,刘东生等人完成了对黄土高原10条大的1000多千米

4、的剖面研究。在此基础上,刘东生出版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这平息了“风成”、“水成”之争,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发现解读古环境的另一把钥匙 有人问刘东生:“常年成天面对黄土也是够枯燥的,您觉得有乐趣吗?”刘东生答道: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每次新发现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其中的乐趣难以形容。如果没有乐趣,我早就不干了。” 在黄土高原考察的日子里,刘东生每天早上6点起床,夜里还要召集大家开会,研究问题。在长白山考

5、察时,天气恶劣,刘东生的学生们草草画完图就跑到车里,可等了半天也不见老师回来,原来他仍在仔细画图、记录 为进一步研究黄土的古地磁,刘东生与同事们在洛川打了一个150米的岩心,然后,他们每5厘米取一个样本。对每一个样本,刘东生都拿锯子把它锯成小方块,然后将每一个小方块放进仪器里来回测试。测试之后,画出图来,刘东生觉得有点儿奇怪:“ 这个图似曾相识,好像是在哪个地方见过。”他忽然间想起以前看过的深海沉积物的曲线与黄土磁化率的曲线很像,于是赶快找到深海沉积物的曲线,逐一比较,果然非常相似。那一刻,刘东生兴奋极了,他知道他的研究将影响整个环境研究领域。 两条相似的曲线证明:中国的黄土高原和深海沉积物一

6、样,记录了从古到今全球环境的变化。在两条相似曲线的启发下,刘东生开始进行比较性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使中国黄土成为记录古气候变化的最重要档案库,与深海沉积、极地冰核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作出重要贡献,黄土也因此和早些年被发现的深海沉积物、极地冰核并称为解读古环境的三部天书。这一研究成果也使刘东生在2002年获得了被誉为“环境界的诺贝尔奖”的“泰勒环境成果奖”。 钻研学术 奋斗不止 刘东生常说:“百闻不如一见,要钻研学术就要实地考察与研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刘东生经常留意科研中前沿性研究工作的进展。在研究黄土的同时,他还对全球科学家感兴趣的青藏高原广大地域进行考

7、察研究,从而推动了我国高山科考探险工作。 1964年,刘东生暂时放下黄土研究工作,与冰川学家施雅风共同主持青藏高原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这座山峰是当时全球8000米以上高峰中惟一的处女峰。在海拔5900米的地方,考察人员发现了一块树叶化石。鉴定表明这块化石是阔叶树高山栎,是200多万年前形成的,而现在的阔叶林最高只能生存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方。这意味着在短短200多万年里,青藏高原上升了约3000米。这块高山栎化石成为青藏高原在第四纪强烈隆起的一个重要证据,在此之前,地质学界认为青藏高原维持这种高度已经很久了。 青藏高原究竟是怎样隆起的?青藏高原在什么时候升高到了什么程度?地质学对此的研究主

8、要集中于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方面,刘东生院士创造性地利用黄土来追溯青藏高原的历史。黄土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季风的关系,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领域。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是青藏高原升起的产物,黄土的历史就是沙漠的历史,是青藏高原的历史。 尽管刘东生早已功成名就,无意再去开创中国自然科学考察之最,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书写”着令人吃惊的纪录。为了钻研学术,刘东生74岁时,在南极的乔治王岛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科学考察;79岁时,他赴北极的斯瓦巴德岛考察,并登上一座冰川。记者问他为什么不留恋都市舒适的晚年生活,却相继做出一个个惊人的壮举,动力是什么? 刘老先生回答说:“科学考察工作确实艰苦,但是经常有新发现,其中的乐趣难以形容。我喜欢融于大自然,做大自然之子。”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