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6 政府2022年工作要点.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706971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0306 政府2022年工作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20306 政府2022年工作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0306 政府2022年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0306 政府2022年工作要点.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0306 政府2022年工作要点 兰州市人民政府2020年工作要点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其次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根据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支配,今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途、基本方略,增加“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

2、发展理念,坚持以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进一步强化省会城市责任担当,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步伐,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华蜜美妙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时代篇章贡献兰州力气。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其次产业增加值增长4.8%,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

3、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限制在3.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限制目标。 新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市经济带来了很大冲击和影响,对此要顶住压力、保持定力、加倍努力,主动做好应对困难局面和打硬仗的充分打算,发扬斗争精神,聚力攻坚克难,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全力保障广阔群众生命平安和身体健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全力以赴完成好今年和“两个收官”各项目标任务。在详细

4、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六个方面:一是必需牢记嘱托,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二是必需坚决信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三是必需补短强弱,坚决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四是必需加快转型,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五是必需精准施策,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六是必需坚守初心,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培育壮大生态产业 1.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着力实施项目攻坚、文旅营销、景区建设、“六夜”体系构建和市场主体培育“五大突破工程”,加快建设黄河风情线和河口古镇、青城古镇,全面提升白塔山、兰山、兴隆山、什川

5、古梨园、树屏丹霞、石佛沟等景区品质,做大A9创意国际等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2.加快发展通道物流产业,抓好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多式联运物流园、公航旅金融仓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面对“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基地。 3.加快发展数据信息产业,主动推广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场景应用,推动丝绸之路信息港、网易(兰州)联合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争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4.加快发展中医中药产业,依托兰州新区和高新区两大医药产业园建设,加快推动尚方堂现代中药与大健康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促进中医中药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5.

6、统筹培育发展军民融合、清洁生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循环农业等其他生态产业。 (二)着力重振“兰州制造” 1.实施工业强基和产品强质工程,引导支持兰州石化、甘肃烟草、兰州水泵厂、三毛集团等骨干企业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强力推动中车兰州机车整体搬迁、宝方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重点项目,形成新的工业增量。 2.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制造业赋能,培育网络协同制造、特性化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创建智能工厂、数字车间6户以上,推动产业向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3.着力推动产业循环化改造,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三)大力发呈现代服务业 1.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行动。

7、 2.主动培育研发设计、商务和租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创建一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示范企业。 3.促进线下线上消费协同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商业街区,激励发展才智零售等新业态,支持本地电商企业做大做强,电商交易规模增长15%以上。 4.主动对接引进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争取平安银行在兰开业运营。 5.深度开发中山桥等夜间旅游“打卡”地,丰富夜间消费,扮美“夜金城”、助力“夜旅游”、发展“夜经济”。 二、聚焦实施创新驱动,着力增加发展动能 (一)加快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 1.推动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一体建设、联动发展,抓好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放大政策集成效应,合力打造科学新发觉、技术新独

8、创、产业新方向的创新策源地。 2.全面拉开高新区定连片区建设框架,加快实施“三馆一中心”和城市绿廊等基础设施项目。 3.落实普惠性扶持政策,用好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等各类基金,争取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应用型科研成果,培育打造瞪羚企业,引领和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4.加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自创区的沟通合作,探究成立协同创新联盟,开展从园区到园区、企业到企业的精准对接,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共建。 (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深化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引导支持科研院所与骨干企业共同组建产业技术探讨院和科技创新工作站,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融合,催生

9、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创新实力。 3.激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帮助企业突破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 4.接着实施“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集中力气开展科技攻关。 5.提升兰州科技大市场管理运营水平,接着办好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和中国创新挑战赛(兰州)现场赛,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平台、搞好服务。 (三)实施人才优先工程 1.实行更加有效的引才留才用才政策,大力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30万高校生留兰就业创业行动安排,推动人才总量提升、结构优化。 2.完善人才

10、运用管理、评价考核、职称评定等制度,给予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充分调动人才的主动性和创建性。 3.全面落实就业落户、房屋租购、子女就学、医疗服务等实惠政策,完善荣誉嘉奖评价机制,切实为人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供应保障。 三、聚焦做大做强发展平台,着力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极 (一)坚持“两翼”齐飞 1.支持兰州新区全力打造制造新区、产业新区、经济新区。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商贸物流、先进装备制造等一批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增速在国家级新区中接着保持领先。加快建设绿色化工园区,引进培育企业150家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实施稀土、电镀等新产业项目,推动德福铜箔

11、二期、高导新材料、高档铝箔等项目建成投产。做大做强广通、亚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构建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储能电站等全产业链条,打造西北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2.强力推动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立足产业、城市、生态多元融合,加快编制生态创新城控详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构建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城规划展览馆、国道312线清水驿至傅家窑段改扩建、生态绿化及园林景观等重点工程,尽快撑起创新城“骨架”。同步强化招商引资,对接引进泰康、恒大等500强企业项目,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推动“两区”提质 1.致力做强高新区。聚焦“高”“新”两大方向,加快建设“兰州

12、肽谷”,协同推动军民融合、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园建设,全力实施兰州生物药厂整体搬迁、才智交通总部经济等重点项目,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2.致力做大经济区。突出战略转移、北拓发展,全面推动皋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编制完成示范区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外资为重点,打造外经外贸发展平台,建设外向型经济集聚区。 (三)促进园区多点开花 1.深化园区综合改革,以九州、连海、和平、三川口、兰州国际陆港五个省级园区为重点,探究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建立敏捷高效的管理制度,推动园区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特色化发展。 2.接着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配套设

13、施,落实园区工业用地、厂房租赁补贴等实惠政策,提高要素保障实力。 3.支持区县因地制宜发展园区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形成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 四、聚焦狠抓项目建设,着力强化投资关键作用 (一)集中精力抓项目 1.谋划实施项目1133个,年度安排投资1399亿元。 2.全力抓好省列、市列重大项目,加快中川机场三期扩建、中通道、奥体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强化大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 3.有序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实施已确定的12个PPP项目。 4.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十大生态产业等项目。 5.接着深化项目大比拼活动,高效务实抓项目、比学赶超促项目,以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14、 (二)“两真四有”抓招商 1.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顶级工作来抓,扎实开展招商引资“两真四有”攻坚年活动,深化项目凝炼储备、对接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四大行动,力争省外项目到位资金增长8%。 2.聚焦十大生态产业和园区、片区规划,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引进落地一批优质项目。 3.高水平筹办第26届兰洽会,策划举办企业家校友兰州行等招商活动,推动签约项目数量和质量实现新突破。 (三)破解难题抓落地 1.推行熟地招商模式,优先保障重大招商项目用地需求,加快实现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转变。 2.用好政府专项债券,以出让国有资源资产和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补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

15、本金,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3.强化项目团队管理,实施“五定包抓”责任制,完善项目帮办代办机制,全力做好手续办理、征地拆迁、要素供应等服务工作,为项目快速推动清障搭台。 五、聚焦提升城市治理实力,着力打造精致兰州 (一)坚持规划引领发展 1.突出多规合一、全域管控,加快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实现“双增双控”和城市有机更新。 2.着眼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加强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规划管控,高水平编制黄河流域(兰州段)高质量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加大公共区域、城市出入口、重点街巷、建筑立面等风貌塑造,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启动实施中通

16、道南延线等项目,全力实施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景中高速、城市主干道复原等工程,接着打通一批疏解路,建设公共停车泊位6000个。 2.加快公交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公交接驳,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 3.加快推动华润将来城、轨道城市曙光、荣光陇汇广场等重点项目,建成黄河楼一期、鸿运金茂、金城中心等精品工程,打造城市新地标。 4.实施雁滩、西站等片区整体开发试点,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提升街区价值。 (三)扎实做好“黄河文章” 1.立足让黄河之滨更加美,启动实施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打造百合公园、马拉松公园等滨河主题公园,提升滨水广场、沿岸河堤、音乐

17、喷泉等景观风貌,构建黄河之滨生态景观体系。 2.推动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特许经营,深化市场化运营,全面用活资源、做大资产。 3.实施黄河兰州段水运提升工程,全面改造重点港区码头,拓展延长“黄河旅游”精品航线,打造“夜游黄河”品牌。 4.深化挖掘黄河自然人文价值,办好黄河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讲好“黄河兰州故事”。 (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1.持续开展“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三年行动和“十大精致项目”创建活动。 2.厘清市区两级职责,推动事权统一,进一步理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供排水和绿化管理方面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公路办公”等制度。 3.推动城区环卫精细作业全覆盖,深化社区微治

18、理,着力解决卫生死角、占道经营、乱堆乱搭等问题。 4.全面完成建成区存量违建治理任务。 5.完成151条道路途缆入地。 6.启动垃圾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运输,覆盖范围达到90%以上。 7.建成才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打造城市“才智大脑”,让城市运转更加智能高效。 (五)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1.今年是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大考之年,必需要以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为根本,让文明融入城市、走进生活,坚决打好创建文明城市这场硬仗。 2.加大创建活动推动力度,持续开展“一月一主题”和“十大突破”行动,形成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的良好氛围。 3.严格比照测评体

19、系标准,集中力气攻坚克难,确保高水平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争取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六、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乡村振兴 (一)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1.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 2.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心定点帮扶协调服务,拓展帮扶协作深度和精度。 3.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扶贫车间”,完善产业带贫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4.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加快教化、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拓展延长,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二)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1.高度重视粮食平安,抓好粮食生产,

20、稳定粮食产量。 2.实施特色产业园区、种植基地建设工程,提上升原夏菜、百合、玫瑰等品牌价值,新增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4.5万亩。 3.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和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化、高端化转变。 4.培育壮大都市休闲农业、乡村观光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和田园综合体。 5.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复原生猪生产,推动农产品三级市场建设,改造提升标准化才智菜市场和社区便民服务网点。 6.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实效。 (三)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扎实推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六大行动”,农村卫生厕所

21、普及率达到60%以上。 2.巩固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开展农村面源污染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运转站项目。 3.创建清洁村庄78个,建设漂亮宜居乡村示范村15个,打造一批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 七、聚焦打好蓝天碧波净土保卫战,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爱护 (一)坚决扛起“保持黄河水体健康先发力带好头”的重大责任 1.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爱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打造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水源涵养区,谋划实施黄河干流防洪治理完善提升、黄河两岸生态水系建设、南北两山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推动黄河湿地资源爱护性开发。 2.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抓好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探究建立水土保持和洪沟

22、治理责任制。 3.加强涉水企业监管,加快七里河安静、雁儿湾、盐场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进一步完善城市雨污管网。 4.深化开展“清河行动”,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 5.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爱护,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确保黄河兰州段流域水质持续稳定改善。 (二)接着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1.进一步压实各级环保责任,深化抓好中心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 2.综合运用技防手段和网格化监管,全面强化燃煤锅炉、建筑扬尘、夜市油烟、汽车尾气、“四烧”等源头治理。 3.严格落实石化、火电等行业特殊排放限值要求,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实现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十三五”目标。 4.统筹推动全域清洁取暖,大力实施煤改

23、电、煤改气工程,淘汰县城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主城区基本建成“无煤区”。 5.健全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机制,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0%以上。 (三)全面实施生态绿化 1.扎实推动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加大自然爱护区爱护和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完成营造林12万亩。 2.实施建绿透绿工程,推广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推动背街小巷增容扩绿,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廊道”。 3.新增改造城市绿地80公顷。 4.加快实施省门第一道面山治理、九州台景观提升、大砂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 5.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网络,深化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精准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坚决守住土壤

24、环境质量底线。 八、聚焦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重塑城市竞争新优势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提升“四办四清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果,加大证照分别、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等工作落实力度。 2.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四级体系,推动电子证照共享、手机移动终端和自助服务终端应用,促进信息共享和集成服务,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 3.推动“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监管模式,严格审慎规范执法,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二)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1.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保障民营企业公开公允公正参加

25、市场竞争。 2.严格执行中心“支持民企28条”和省、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推行实惠政策“不来即享”兑现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措施。 3.健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接着开展“千企万商大走访”活动,强化清单管理,有针对性地帮助民营企业解难纾困。 4.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陷入逆境优质企业的救助机制,推行中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5.依法爱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接着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下更大功夫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三)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1.强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市、区县两级财政安排关系,加强政金企合作,主动推动学问产权质押融资,做

26、大政策性担保机构。 2.加快建设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 3.推动兰州银行主板上市。 4.主动稳妥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确保政府债务限制在合理区间。 5.接着抓好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授权经营试点,深化市属国有企业内部重组整合,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 6.有序推动混合全部制改革,支持市属重点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增加发展活力。 7.加快推动市属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提升经营发展实力。 8.深化要素市场配置改革,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推动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核算试点,加强存量用地挖潜和低效用地再开发。 (四)打造开放功能平台 1.主

27、动抢占“一带一路”建设五个制高点,依托兰州国际陆港、新区综合保税区、中川国际航空港功能平台,争取兰州列入全国多式联运综合体试点城市、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一带一路”进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 2.推动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区港联动”一体化融合发展,创建临空经济示范区。 3.深化“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市场化运营管理,大力推广铁路运输“舱单归并”模式,主动与天津港、山东港等沿海大港共建无水港,加强与新疆、广西等地区口岸协作,优化货物组织运输,推动国际货运班列扩量增效。 4.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试点建设,提升释放口岸功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五)扩大对外沟通合作 1.加快推动兰西城市群建

28、设,加强与西宁及沿线城市沟通沟通,合作共谋向上争取项目、共建产业园区、共办节会活动,主动构建一小时经济圈。 2.支持红古区与青海省民和县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甘青(川海)民族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 3.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合作与文化经贸沟通,建设中新(兰州)国际物流产业园、兰州粮食现代产业园等国际产能合作基地。 4.支持兰石集团、佛慈制药、新区商投等重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5.组织企业参与进博会、东盟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加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宣扬推介力度,促进项目合作和更多名优特新产品“走出去”。 6.细心办好第八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仔

29、细筹办2020兰州国际马拉松赛、黄河对决国际武术节等赛事节会,不断扩大兰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九、聚焦满意群众美妙生活须要,着力加大民生建设力度 (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1.优先做好就业工作,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8万人以上。 2.实施扩大教化资源促进教化优质均衡发展专项行动,加大老师培育力度,推动中小学区域集团化办学,开展“新教化”等试验,促进学前教化普惠发展、义务教化均衡发展、中学教化特色发展。 3.推动“健康兰州”建设,加快实施兰州重离子医院、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主动推行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医联体等新模式,努力为群众供应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30、 4.深化医养结合,推广“华蜜6+N”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建成市其次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 5.推动市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新“三馆”项目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健全完善保障体系 1.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巩固全民参保安排成果。 2.推动工伤保险扩面“同舟安排”,深化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 3.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给制度,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应保尽保、托住底线。 4.持续加大根治欠薪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5.坚持“房住不炒”,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住房供应。 (三)着力强化社会治理 1.以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建设

31、更高水平“平安兰州”为目标,践行新时代“枫桥阅历”,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整、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2.深化开展“七五”普法,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3.持续抓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共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4.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5.全面做好平安生产和灾难防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实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水平。 6.强化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平安监管,主动争创国家食品平安示范城市。 7.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纵深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开展打击“套路贷”“校内贷”、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害群众

32、利益行为。 (四)接着办好民生实事 1.新建扩建学校20所,增加学位1.6万个。 2.建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园区。 3.完成3万名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提高8万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标准;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创建开放科普基地100个,科普教化群众10万人(次)。 4.实施100个小区老旧楼院改造项目,加装电梯300部。 5.新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1万户,基本建成1万户。 6.建设规划路6条,完成“四好农村路”重点养护里程600公里,划设公交专用车道100公里。 7.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550场次。 8.改造提升近郊四区背街小巷20条。 9.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6万户。 10.新建黄河风情线

33、健身步道8公里。 十、聚焦推动政府治理实力现代化,全面建设人民满足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决信念,忠诚为政 1.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加“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保持高度一样。 2.切实把旗帜显明讲政治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心、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诠释对党和人民的肯定忠诚。 (二)锻造本事,科学施政 1.深化推动学习型政府建设,注意运用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大对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学问的学习力度,紧跟

34、时代步伐,提高本事素养。 2.接着强化干部实力培训和实践熬炼,拓展视野、创新理念,培育专业作风、专业精神。 3.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加强和改进调查探讨,主动深化一线察实情、听建议、聚众智,使政府各项决策更贴市情、更接地气、更合民意。 (三)强化职责,实干勤政 1.着力完善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体制,加快推动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2.仔细履行政府经济调整、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职能,全面推行政府部门职责清单制度,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3.促进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着力建设数字政府。 4.健全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35、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狠抓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四)崇尚法治,依法行政 1.深化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2.完善政府立法机制,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3.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仔细做好行政复议、应诉等工作。 4.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委专责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5.推动政务公开,加强政策宣扬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五)永葆本色,廉洁从政 1.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化成果,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一以贯之、坚决不移推

36、动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决守好廉洁底线。 3.坚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勤俭办事,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促发展、保民生上。 4.坚决贯彻中心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和廉政风险防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发生,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0页 共40页第 40 页 共 40 页第 40 页 共 40 页第 40 页 共 40 页第 40 页 共 40 页第 40 页 共 40 页第 40 页 共 40 页第 40 页 共 40 页第 40 页 共 40 页第 40 页 共 40 页第 40 页 共 4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