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组件公司市场营销【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连接组件公司市场营销【范文】.docx(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电连接组件公司市场营销电连接组件公司市场营销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2二、 选择目标市场8三、 目标市场战略12四、 市场细分的原理与理论依据19五、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22六、 国际市场营销的含义26七、 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27八、 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29九、 国际目标市场选择34十、 盈利水平审计38十一、 营销战略审计39十二、 战略控制与营销审计41十三、 效率控制42十四、 营销部门的组织形式43十五、 营销组织的设置原则45十六、 产业环境分析47十七、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8十八、 必要性分析53十九、 公司基本情况53二十、 法人治理55二十一、 项目风险分析65二十二
2、、 项目风险对策67二十三、 SWOT分析68二十四、 组织架构分析75劳动定员一览表75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高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
3、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
4、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
5、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建设条件良好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储能包括电储能、热储能和氢
6、储能三类,电化学储能是当前应用范围最广、发展潜力最大的电力储能技术,可以灵活运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及其他各类场景中。完整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其中,电池组是储能系统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电芯连接组件主要承担动力传输和数据传输功能,性能稳定、传输良好的电芯连接组件对于储能电池组的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7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01547.81,其中:主体工程
7、69856.00,仓储工程15724.8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2360.61,公共工程3606.40。(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6208.7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599.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99%;建设期利息347.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6%;流动资金7261.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06%。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8599.7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5175.5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692.68万元,预备
8、费731.54万元。(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36208.73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4176.88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营业收入(SP):799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63360.75万元。3、净利润(NP):12087.79万元。4、全部投资回收期(Pt):5.16年。5、财务内部收益率:25.80%。6、财务净现值:18361.20万元。(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十)项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00
9、00.00约75.00亩1.1总建筑面积101547.81容积率2.031.2基底面积32000.00建筑系数64.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75.722总投资万元36208.732.1建设投资万元28599.732.1.1工程费用万元25175.51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692.682.1.3预备费万元731.542.2建设期利息万元347.332.3流动资金万元7261.673资金筹措万元36208.733.1自筹资金万元22031.853.2银行贷款万元14176.884营业收入万元79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63360.756利润总额万元16117.057
10、净利润万元12087.798所得税万元4029.269增值税万元3518.3310税金及附加万元422.2011纳税总额万元7969.7912工业增加值万元26997.4513盈亏平衡点万元31618.67产值14回收期年5.16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5.8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8361.20所得税后二、 选择目标市场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了目标市场战略之后,就要决定如何选择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的首要步骤,是分析评价各个细分市场,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目标市场。(一)评价细分市场评价细分市场,即对各细分市场在市场规模增长率、市场结构吸引力和企业目标
11、与资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评估。1、细分市场规模和增长率这项评估主要研究潜在细分市场是否具有适当的规模和增长率。“适当的规模”是一个相对概念,大公司可能偏好销售量很大的细分市场,对小的细分市场不感兴趣;小公司则由于实力较弱,会有意避开较大规模的细分市场。细分市场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有的企业都希望目标市场的销售量和利润具有良好的上升趋势,但竞争者也会迅速进入快速增长的市场,从而使利润率下降。2、细分市场的结构吸引力一个具有适当规模和成长率的细分市场,也有可能缺乏盈利潜力。如果许多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同时进入一个细分市场,或者说,在某个细分市场中存在很多颇具实力的竞争企业时,尤其是该细分市场已
12、趋于饱和或萎缩时,则该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就会下降。潜在进入者既包括在其他细分市场的同行,也包括那些目前不在该行业经营的企业。如果该细分市场的进入障碍较低,该细分市场的吸引力也会下降。替代品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该细分市场的潜在收益。替代品的价格越有吸引力,该细分市场增加盈利的可能性就被限制得越紧,从而使该细分市场吸引力下降。购买者和供应者对细分市场的影响,表现在它们的议价能力上。购买者的压价能力强,或者供应者有能力提高价格或降低所供产品的质量、服务,那么该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就下降。一个细分市场的结构吸引力是上述五种变量的函数。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吸引力,是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时不能忽略的重要步骤。3、企业目
13、标和资源选择目标市场除了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企业还要考虑自身的目标和拥有的资源。某些有吸引力的细分市场,如果不适合企业的长期目标,也只能放弃。对一些适合企业目标的细分市场,必须考虑是否具有在该市场获得成功所需的各种营销技能和资源等条件。(二)目标市场的选择企业有五种可供参考的市场覆盖模式。1、市场集中化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目标市场模式。企业选取一个细分市场,生产一种产品,供应单一的顾客群,进行集中营销。例如,大众公司集中于小型车市场,保时捷公司集中于运动车市场。选择市场集中化模式一般基于以下考虑:企业具备在该细分市场从事专业化经营或取得目标利益的优势条件;限于资金、能力,只能经营一个细分市场;该细分
14、市场中没有竞争对手;准备以此为出发点,取得成功后向更多的细分市场扩展。公司通过市场集中化,更加能够了解细分市场的需要,在该细分市场建立巩固的市场地位,也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市场集中化的风险比一般情况更大,容易出现个别市场不景气的情况。2、产品专业化产品专业化是指企业集中生产一种产品,并向各类顾客销售这种产品。如显微镜生产商向大学实验室、政府实验室和工商企业实验室销售显微镜。产品专业化模式的优点是企业专注于某一种或一类产品的生产,有利于形成和发展生产和技术上的优势,在该领域树立形象。其局限性是当该领域被一种全新的技术与产品所代替时,产品销售量可能会因此而大幅度地下降。3、市场专业化市场
15、专业化是指企业专门经营满足某一顾客群体需要的各种产品。比如某工程机械公司专门向建筑业用户供应推土机、打桩机、起重机、水泥搅拌机等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市场专业化经营的产品类型众多,能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同时基于专门性的服务,公司容易获得良好的声誉,并成为为顾客群体所需新产品的渠道。但由于集中于某一类顾客,当这类顾客的需求下降时,企业也会遇到收益下降的风险。4、选择专业化选择专业化是指企业选取若干个具有良好的盈利潜力和结构吸引力,且符合企业目标和资源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其中每个细分市场与其他细分市场之间较少联系。宝洁公司推出佳洁士深层洁白牙贴时,最初细分市场所预订的目标是新订婚或是即将
16、做新娘的女性和男性同性恋者。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即使某个细分市场营利情况不佳,仍可在其他细分市场取得盈利。采用选择专业化模式的企业应具有较强资源和营销实力。5、市场全面化市场全面化是指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去满足各种顾客群体的需要。一般来说,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在一定阶段,会选用这种模式,以求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当今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饮料市场,宝洁在全球消费日用品市场等都采取市场全面化的战略。三、 目标市场战略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种需求的顾客群体,对市场进行细分之后,企业面对许多不同的子市场,就要进行恰当的评价,结合自身的资源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战略(一
17、)目标市场战略的类型1、无差异性营销战略指企业把整体市场看作一个大目标市场,不进行细分,用一种产品、统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对待整体市场实行此战略的企业基于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一种是从传统的产品观念出发,强调需求的共性,漠视需求的差异,因此企业为整体市场生产标准化产品,并实行无差异的市场营销战略。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福特公司仅靠着T型车款车型和一种颜色(黑色)占领了美国市场,至1914年时,福特汽车已经占有了美国一半的市场份额和较大的海外市场在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产品导向时代,企业多数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经营,实行无差异战略的另一种思想是企业经过市场调查,认为某些特定产品的需求大致相同或较少差异,
18、比如食盐,因此可以采用大致相同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符合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成本的经济性。大批量的生产、销售,必然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无差异的广告宣传可以减少促销费用;不进行市场细分,相应减少了市场调研、产品研制与开发以及制定多种市场营销战略、战术方案等带来的成本开支。但是,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对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是不适宜的,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具有极其复杂的层次,某种产品或品牌受到市场普遍欢迎的情况很少,即便一时能赢得某市场,如果竞争企业都如此仿照,就会造成市场上某个局部竞争非常激烈,而其他部分的需求却未得到满足,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一大汽车公司
19、都坚信美国人喜欢大型豪华的轿车,共同追求这一大的目标市场,采用无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之后,需求发生了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小型、轻便、省油的小型轿车,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更没有适当地调整营销战略,致使大轿车市场竞争“白热化”,而小型轿车市场却被忽略,日本汽车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乘虚而入。2、差异性营销战略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需求与愿望大致相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分别为各个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或者说,企业多个营销组合共同发展,不同的营销组合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采用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有针对性地满足
20、具有不同特征的顾客群,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以保洁公司为例,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其在中国市场根据不同目标市场及诉求推出了相应品牌。但是,这种战略也会由于产品品种、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的扩大化与多样化,致使市场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所以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优势,基本上也是差异性市场战略的劣势,只有能在总量上扩大销售才有意义。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有时需要“反细分”或“扩大顾客的基数”,作为对差异性营销战略的补充和完善。3、集中性市场战略集中性市场战略是将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细分市场后,只选择其中一个或少数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开发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实行集中营销。其指导思想是把人、财、物集中于某一
21、个细分市场,或几个性质相似的小型市场归并的细分市场。不求在较多的细分市场组成的目标市场上占有较小的份额,而要在少数或较小的目标市场上得到较大的市场份额。集中性市场战略也称“弥隙”战略,即弥补市场空隙的意思。它适合资源较少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与大企业硬性抗衡,往往弊多于利,因而必须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微观生存环境。借用“生态学”的理论解释,生物的发展必须找到一个其他生物不会占领、不会与之竞争,而自己却有适应本能的微观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如果小企业能避开大企业竞争激烈的市场,选择一两个能够发挥自己技术、资源优势的小市场,往往容易成功。由于目标集中,可以大大节省营销费用和增加盈利;又由于生产、销售渠道和
22、促销的专业化,也能更好地满足这部分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易于取得优越的市场地位。这一战略的不足是经营者承担风险较大。如果目标市场的需求突然发生变化,目标消费者的兴趣突然转移(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时髦商品),或是市场上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企业就可能陷入困境。(二)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1、企业能力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和资金等方面力量的总和。如果企业力量雄厚,且市场营销管理能力较强,即可选择差异性营销战略或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如果企业能力有限,则宜选择集中性营销战略。2、产品同质性同质性产品主要表现在一些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上,如水力、电力、石油等,虽然产品在品质上或多或少存在
23、差异,但用户一般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因此,同质性产品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和提供的服务水平上。该类产品适于采用无差异战略。而对服装、家用电器、食品等异质性需求产品,可根据企业资源力量,采用差异性营销战略或集中性营销战略。3、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新产品上市往往以较单一的产品探测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和销售渠道基本上单一化,因此新产品在引入阶段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产品进入成长或成熟阶段,竞争加剧,同类产品增加,再用无差异经营就难以奏效,所以改为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略效果更好。4、市场的类同性如果顾客的需求、偏好较为接近,对市场营销刺激的反应差异不大,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否则,应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
24、略。5、竞争者战略如果竞争对手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企业选择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略有利于开拓市场,提高竞争能力。如果竞争者已采用差异性战略,则不应采取无差异战略与其竞争,可以选择对等的或更深层次的市场细分战略或集中化营销战略。(三)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应注意的问题1、细分市场之间的联合与归并当企业实施差异性市场战略,选择若干数目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时,应密切关注各细分市场之间的关联性。根据某些单一的细分市场之间在原材料采购、制造设备以及销售渠道方面有较多的共同性,可重新设计组合归并为新的细分市场,其销售场所的装饰、仓储等成本会随着产品品种或数量的增多而降低。2、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入各细分市场当
25、某个企业已确定将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时,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逐个进入每一个细分市场,进入的时间顺序企业应该做到严格保密,特别是不能让竞争者了解到企业进入各细分市场的计划方案。当然,逐个进入的步骤和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大程度上应视竞争对手的策略而定。这对企业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减少竞争,发挥企业的优势,集中力量进入竞争者尚未进入或本企业具有优势的细分市场,大大增强获胜的可能性,获得对单一细分市场进行集中营销的好处。二是可以减少风险。企业在第一个细分市场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地采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或选择专业化的战略进入第二个细分市场,如此逐步推进,使企业获得稳步成长。例如中国的中
26、成药在进行国际化时,就是采取逐步推进的进入战略,首先从最容易的东南亚市场进入,推行中成药、中药材出口并举的策略,接着通过产品注册的方式进入日韩市场,最后通过保健食品、非处方药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如果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封闭型市场,显然,其市场进入计划会遇到许多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在此情况下,企业要运用大市场营销中权力与公共关系这两个特殊手段,开展“大市场营销”,找出进入该市场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常规的市场营销。3、目标市场的社会责任目标市场的选择有时会引起公众责任,营销者经常容易从弱势群体(如儿童及贫困人群)处获得不公平的利益,或促销有潜在危害的产品。例如,麦当劳也被指责向低收入的城市居民推
27、出高脂肪、多盐的食品。在目标市场上,不仅要考虑公司的利益,还要考虑目标顾客的利益,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内容推销,往往可以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更多地得到来自社会的认可。例如,高露洁公司的儿童高露洁牙膏的广告使得孩子们刷牙的时间更长和更经常,这在获得家长认可和青昧的同时也达到了稳定客户群体的作用。四、 市场细分的原理与理论依据(一)市场细分的原理一种产品或劳务的市场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顾客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与欲望完全一致,即无差异需求时,市场无须进行细分。顾客的需求具有不同特点时,则每一种有特色的需求都可以视为一个细分市场。企业的市场营销若能有针对性地满足顾客具有不同特色的需求是最为理想的。但因受到多种
28、营销因素(特别是企业预期利润目标)的制约和影响,企业难以分别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一般情况下,营销人员会按照“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进一步归纳这些不同需求。而且在现实生活中,顾客需求与欲望也会有相似之处,以购买者的收入因素作为划分的标准,分割为细分市场,表示不同收入层的顾客对产品有不同需求。(二)市场细分的基本模式市场细分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识别偏好细分根据顾客对不同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可以分为三种偏好模式。这种需求偏好差异的存在,是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完全同质的偏好或完全分散的偏好,在现实中是极其罕见的,就像经济学中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一样,更多的市场是介于两者之间。但它
29、仍然不失为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1、同质偏好市场上所有的顾客有大致相同的偏好(以某食品厂生产的奶油蛋糕为例),且相对集中于中央位置。即顾客对蛋糕的甜度和奶油的需求类同,在这样的条件下,各品牌的产品特性必然比较集中,针对顾客需求和偏好的中心。2、分散偏好分散型偏好表示市场上的顾客对两种属性的偏好散布在整个空间,偏好极其分散。进入该市场的第一品牌可能定位于中央位置,以最大限度地迎合数量最多的顾客。因为,定位于中央的品牌可将消费者的不满足感降到最低水平。进入该市场的第二个品牌可以定位于第一品牌附近,与其争夺份额。当然,也可以远离第一品牌,形成有鲜明特征的定位,吸引对第一品牌不满的
30、顾客群。如果该市场潜力很大,会同时出现几个竞争品牌,定位于不同的空间,以体现与其他竞争品牌的差异性。3、集群偏好市场上出现几个群组的偏好,客观上形成了不同的细分市场。这时,进入市场的企业有三种选择:定位于中央,以尽可能赢得所有顾客群体(无差异营销);定位于最大的或某一“子市场”(集中营销);可以发展数种品牌各自定位于不同的市场部位(差异营销)。(三)与细分营销相关的营销视角:补缺营销及顾客定制营销1、补缺营销补缺营销是在细分营销的基础上,选择存在潜在需求的更狭窄的市场,更小的顾客群体。确定补缺的方法通常是把细分市场再进行细分,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细分。例如,在中国的乳制品行业,蒙牛、伊利等大型乳
31、制品企业凭借其品牌优势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小型乳制品往往难以抵挡其冲击。而妙士乳业选择填补宴会佐餐饮料中牛奶饮品的市场空白,迅速地占领了中高端市场。一个有吸引力的补缺市场应当具有以下特征:该市场的顾客有明确的需要,并愿意为满足其需要的公司支付溢价;该市场有足够的稳定性、规模、利润以及增长潜力;该市场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力,或只能吸引一两个竞争者。在全球化的市场上,补缺已经成为一种惯例。赫尔曼,西蒙将这些补缺企业的领导人称作“隐藏的冠军”。这些隐藏在背后的冠军一般在稳定的市场比较多,一般为家族拥有或关系户拥有,并且与顾客保持密切联系。2、顾客定制营销市场细分的最终层次是定制营销或者一对一营销
32、。随着信息对称程度越来越高,顾客对于购买什么产品以及怎样购买产品希望有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网络公司向顾客提供可选择的网络平台,顾客可以通过从一张菜单中选择属性、成分、价格和交付方式等来设计自己的产品,其选择被传输给供应商的生产系统以阻止生产装配和运送,实现了公司和顾客的在线互动。然而定制化并不适合所有公司,对于生产方式比较复杂的产品如汽车,定制化造成的成本可能高于顾客愿意为之支付的溢价。一些顾客在看到确切的商品之前,根本就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一旦公司开始生产该定制产品,顾客就不能取消订单,并且在后期维护时需要很高成本。五、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
33、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市场细分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业营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量营销阶段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并且通过广
34、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可能产生。(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
35、需求的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目标营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
36、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命”。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企业把市场不断细分,从而出现超市场细分理论(即一对一营销理论)。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越细越能适应顾客需求,只要通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便可提高利润率。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在购买时更多地注重价值、价格和效用的比较。过度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而减少总收益,于是反市场细分理论应运而生。营销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出发对市场进行适度
37、的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赋予了市场细分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环境下,适度细分理论又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适应了全球营销趋势的发展。全球营销力图尽可能地识别和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并希望以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低的成本。而且,全球营销对于“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它不是简单、一味地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而是更为关注挖掘潜在需求,或在异国市场上引入并推行新的消费文化。与此同时,全球营销同样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因为分布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消费者,拥有不同的语言
38、和肤色,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已经或者试图把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寻求全球市场上的机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对手更好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交换关系,在满足其需求的同时求得自身发展壮大。六、 国际市场营销的含义从历史和逻辑的路径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首先是从国内市场开始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社会生产水平较低,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能满足国内市场乃至国内较小区域市场的需要,跨越一国边界的交换只是偶然或零星的行为。随着十八世纪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或产业革命的出现,社会生产实现了突飞猛
39、进的发展,一国企业的产品开始超越了本国的边界,实现了经常性、大规模的国际交换,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市场营销就产生了。随着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市场营销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得到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以及二十世纪中叶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加速了商品、服务、技术、资本全方位的国际流动,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也进入了其发达阶段全球市场营销。一般而言,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企业跨越国界并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市场的营销行为和过程。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跨越了本国国界,以其他国家和地区作为
40、目标市场,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设计、生产、定价、分销、促销,通过主动交换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具体来说,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国际市场营销的主体。国际市场营销的主体是各种类型的国际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国际性服务公司、进出口商等。其中跨国公司在现代国际市场营销中发挥着最积极,最重要的作用。(2)国际市场营销的对象。企业所在国度以外的国际区域乃至全球的消费者都是国际市场营销的对象,国际市场营销的核心就是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由于各国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环境因素存在较大差别,国际消费者比之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更为复杂多样。(3)国际市场营销的客体。产品和服
41、务是国际市场营销的客体。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和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举凡一切实体产品、资本、技术以及其他服务,都属于国际市场营销的范畴。(4)国际市场营销的目的。获取利润是国际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如同其他企业一样,国际企业的根本目的也是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围绕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会选择市场占有率最大化、产品质量最优化等不同的具体目标。七、 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不尽相同。同时,企业从事国际市场营销与政府的政策导向也不尽一致。一般而言,企业从事国际市场营销的根本动因可以归结于经济利益,即
42、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引致了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政府的某些政策鼓励了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而政府对国家竞争力及国家安全的考虑,也会限制某些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行为。如果国内市场足够大,大部分公司宁愿留在国内。管理者不需要学习外国的语言和法律,不需要应对波动的汇率、不确定的政策和立法,也不用根据目标国的顾客需求和期望来重新设计产品。在国内的商业活动既简单也安全。但常常有些因素,是公司不得不走向国际市场的推动力。具体来看,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扩张动因企业在国内市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往往具有向外扩张的冲动,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企业扩张表现为产品、服务、技术、资本的扩张。企业国际
43、市场营销的动因起初可,能是通过向国外出口产品和服务,扩大其市场份额,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进一步则可能是通过技术乃至资本的输出,在更深层面上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市场营销,从而实现企业向国际市场的扩张。(二)规避风险动因积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可以在本国经济不景气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有利的市场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国内市场饱和与竞争过度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同时,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开展多国的市场营销,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有利的市场机会,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三)利用资源动因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一切资源,更不可能拥有发展
44、所需要的所有先进管理经验。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还来自于有效运用国际资源方面。既可以是获得国外廉价的劳动力的原因,也可能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雄厚资本的原因,还可能是获得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原因。通过国际市场营销,促进企业所需资源在较大范围乃至全球的有效配置。(四)政府政策动因政府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是因为通过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可以加速企业成长壮大,平衡进出口贸易,参与国际分工,从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八、 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企业及其产品采取什么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十分重要。它不仅涉及企业产品如何跻身国际市场,而且还涉及进入国际市场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后再进入,从而有效地
45、,开展营销活动。企业应根据本国及所进入国家的各种政治经济情况以及自身的各种资源适当选择进入方式。(一)贸易进入方式贸易进入是企业通过向国际目标市场出口产品而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这是一种传统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也是目前进入国际市场普遍采取的一种初级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产品在国内生产,原生产地点不变、生产设施仍然留在国内,劳动力没有国际流动,出口的产品可与内销产品相同,也可根据国际市场需要作适当的变动,产品在国际市场遇到阻力时,还可及时转向国内市场,因此,这种方式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对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要素组合的影响都不大。贸易进入又分为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两种方式。1、间接出口公司的走出去战
46、略通常都从出口开始,特别是间接出口。间接出口是指通过独立中介机构进行的出口活动,是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最常用的方式。间接出口的主要做法有:(1)生产企业把产品卖给外贸公司,产品所有权由生产企业转向外贸企业,由外贸企业再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2)生产企业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产品,产品所有权未转移,外贸公司是生产企业的代理商;(3)生产企业委托本国其他企业在国外的销售机构代销自己的产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2、直接出口最终,公司可能还是会觉得应该自行管理出口活动。虽然投资和风险会增加,但潜在的利润也会增加,这样就产生了直接出口。直接出口指生产企业自行承担一切出口业务。企业产品如果有外商前来洽谈购买,
47、或企业生产规模很大并且出口额也很大时,往往采取直接出口的方式。直接出口的主要做法有:(1)直接向外国用户提供产品;(2)直接接受外国政府或厂商定货;(3)根据外商要求定做销往国外的产品;(4)参与国际招投标活动,中标后按合同生产销往国外的产品;(5)委托国外代理商代理经营业务;(6)在国外建立自己的销售机构。(二)合约进入方式合约进入是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签订技术转让、服务技能、管理技术、委托生产等合约而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出口进入受到一定阻碍,迫使一些企业转向技术转让合约的方式,向国际目标市场输出技术和服务,带动产品出口。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经营风险,减少汇率波动损失,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正是这些优点使之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时代,日益得到各国企业青睐。合约进入又分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合约管理、合约生产等方式。1、许可证贸易许可证贸易是一种简单的国际营销方式。发证企业将许可证颁发给国外公司,允许其使用自己的生产流程、商标、专利、商业秘密,以及其他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