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劳动法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劳动法学是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本科的统设必修课。本学科为法学专业学科体系中的应用性学科,培养具备劳动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能够运用基本知识,熟悉劳动法规范的专业人才。劳动法是20世纪初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法律部门。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的健康与道德条例是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1804年法国民法典中包括雇佣契约,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劳资纠纷的加剧,国家开始干预劳资关系,促使以限制工时和改善劳动条件为内容的“工厂法”的产生,即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劳动法学者开始将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进行研究,逐渐已
2、形成较为系统而完整的劳动法学体系,已颁布劳动法典的国家已有70多个。不少国家成立了解决劳动纠纷的专门法院或法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颁布了大量劳动法规、政策、文件等。1994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此,中国劳动法制建设走上了一个新的历程。全国各法学院校及各类成人法学教育已将劳动法学纳入法学教育体系中。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劳动法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劳动法问题的能力。1深入理解劳动法的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是解决劳动法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理论知识就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根底。基础理论包括劳动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劳动法
3、律关系、劳动法地位、劳动法体系、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关系特点等等。2准确掌握劳动法学中所有的基本概念。劳动法学的总论和分论各个章节中有大量的基本概念、涵义,这些基础知识的准确了解对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3努力学习劳动法中的基本知识。4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劳动法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注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熟悉我国主要劳动法规和劳动政策,正确分析劳动纠纷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案例分析等等。随时注意新颁布的重要法规,作为教材的补充内容。6注意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比较性介绍。在教学中逐步加强案例教学
4、份量,运用劳动法案例教程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和劳动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掌握,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要求按了解、熟悉、理解、掌握、应用五个层次进行教与学。1了解指知道劳动法一些立法概况、历史发展的有关情况;2熟悉主要指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政策;3理解主要指深入理解劳动法基础理论,基本概念,能够融会贯通;4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掌握劳动法学基本概念和含义、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主要法律重点条款;5运用是指在掌握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结合基本制度,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四、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54学时,3
5、学分。一学期开设。五、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劳动法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其相邻学科主要有民商法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等为相邻学科。劳动法学中的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法中的部分内容有交叉。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说明及教学过程建议一、文字教材本课程文字教材采取合一式,由基本教材与辅助教材两部分组成。基本教材系统阐述劳动法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它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基本教材同时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辅助教材编入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案例分析和思考与练习等,以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基本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另有劳动法学案例教程作为运用实
6、际案例讲解劳动法学有关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辅助教材;劳动法法规汇编,收编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主要的法律法规。二、音像教材本课程音像教材为13个课时的录像带以及11讲IP课。它对文字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重点阐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字教材的内容。三、网上教学资源本课程建有网络课程,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快速性、便利性、容量大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虚拟课堂和学习的便利以及丰富的资料。除此之外还提供有网上考试试题库、网上教学辅导若干课次。上述各种媒体可相互配合使用。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建议1指导学生全面系统通读文字基本教材、主要法规及参考资料。2录像课、IP课、网络课程、网上答疑和讨论等教学形
7、式及面授辅导主要讲解重点、难点,并通过网络课程的学科动态介绍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理论问题。3案例分析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熟练掌握劳动法律规范的程度。可以将疑难案例作为作业或考题。六、学时分配本课程录像课13学时,IP课11学时,作业及案例分析讨论10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章序号教 学 内 容课内学时录像学时IP课学时1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5112劳动法的地位、体系和基本原则4113劳动就业5114劳动合同62.51.55工会与集体合同30.50.56工资和工资保障5117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5118职业安全卫生4119特殊群体的劳动保护41110社会保险与职工福利621
8、11劳动法的监督检查31112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4合计541311七、教学环节(一)自学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足够的时间在听课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阅读教材和指定参考书及主要法规,收看录像辅导课。(二)面授辅导面授辅导是教学的重要方式,辅导教师要全面系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讲解重点、难点,辅导学生自学,解答疑难点和分析问题;组织案例分析讨论;向学生提供新颁布的重要劳动法规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三)作业及案例分析适当选择疑难案例,由辅导教师作为课上讨论或课下作业。(四)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形成性考核又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计划能
9、力,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保障。形成性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参与讨论、通过测验等手段来培养学生自我监督控制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针对自我情况调整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习者互相之间的协作精神,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有:1课堂讨论(包括案例分析讨论和思考题讨论)2小论文3记分作业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每门课总成绩的20%,即20分,以上三种形式所占比例为:课堂讨论占50%(即10分,其中案例分析讨论占5分,思考题占5分),小论文占25%(5分),记分作业占25%(5分)。(五)考试要求1考
10、核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着重掌握重点、难点及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劳动关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题量要适当并且难易搭配。按照不同层次大致可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各种题型中均可能有熟悉、理解、掌握、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考试范围要求覆盖全教材内容。新颁布的重要法规,在考题中占一定比例。3考题类型:在一份试卷中,包括客观性试题,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主观性试题,如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题型。八、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教学媒体主 要 内 容主 要 作 用时 间 安 排文 字 教 材系统介绍全部教学内容系统传授知识共16周,自学为主录 像 教 材重点讲授重点阐
11、述,必要补充通过录像带发行I P 课重点讲授重点阐述,必要补充网上传送V B I教学大纲、考核说明、重点辅导、布置作业、案例分析讨论、综合测试重点提示、习题解析、布置记分作业、公布作业答案、检查学习情况共16周,自学为主在线网上教学大纲、考核说明、辅导答疑、案例分析讨论、综合测试教学过程辅导、重点提示、习题解析、布置记分作业、检查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共16周,小组和自学网上教学活动讲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最新立法动态、期末复习指导信息沟通、反馈、教学交流每年3、4、6、9、11、12月安排网上教学活动一次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
12、的学习,了解劳动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理解什么是广义上的劳动法和狭义上的劳动法。掌握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劳动法律关系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会应用劳动法的适用范围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节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劳动法产生的原因二、外国劳动法的发展三、中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四、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三、劳动法律关系第三节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一、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二、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三、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第二章劳动法的地位、体系和基本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理解劳动法与民法、经济法
13、和行政法的区别以及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关系;了解劳动法体系和劳动法学体系,熟悉劳动法的渊源,掌握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劳动法的地位一、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二、劳动法与民法、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区别三、劳动法和社会法的关系第二节劳动法体系和劳动法学体系一、劳动法体系二、劳动法学体系第三节劳动法的渊源一、劳动法渊源的概念二、劳动法的渊源第四节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确立标准和作用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第三章劳动就业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和掌握政府对劳动就业的职责和我国公平就业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就业服务和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现行法律规定。
14、第一节劳动就业概述一、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征二、政府对劳动就业的职责三、劳动就业方针和促进劳动就业的政策支持四、就业援助制度第二节公平就业与反就业歧视一、公平就业与反就业歧视的概念二、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和法律规定三、特殊群体的就业保障第三节就业服务一、就业服务的概念和内容二、职业中介三、公共就业服务第四节职业教育一、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特征二、职业教育的分类和形式三、职业技能鉴定第四章劳动合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分类,劳动合同的形式、内容、订立、生效、无效、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和劳动合同的特殊规定等内容。理解掌握劳动合同的作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和违
15、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会应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述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二、劳动合同的作用三、劳动合同的分类第二节劳动合同的内容一、必备条款二、约定条款第三节劳动合同的订立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和原则二、劳动合同的形式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 五、劳动合同的生效和无效第四节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一、劳动合同的履行二、劳动合同的变更第五节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一、劳动合同的解除二、劳动合同的终止三、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四、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五、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义务第六节劳动合同的特殊规
16、定一、劳务派遣二、非全日制用工第五章工会与集体合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工会的性质及法律地位,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集体协商代表的保护,集体协商的程序,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过程和集体合同的内容。 第一节工会与职工民主管理一、工会与工会法二、职工民主管理第二节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一、集体协商二、集体合同第六章工资和工资保障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工资的概念、工资分配的原则、企业现行的工资制度、工资形式、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理解和掌握工资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会应用劳动法关于工资的法律规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节工资的概念和分配原则一、工资的概念和特征二、工资分配的原则
17、第二节工资制度和工资形式一、工资制度二、工资形式第三节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一、加班加点工资二、休假期间的工资三、履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第四节工资保障制度一、最低工资制度二、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的保障第七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工作时间的概念、特点和我国现行工作时间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理解工作时间法律规范的作用。掌握休息时间的概念、种类和延长工作时间的主要法律规定。会应用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的规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节工作时间一、工作时间概念和特点二、工作时间法律规范的作用三、我国现行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第二节休息休假一、休息休假的概念二、休息休假的种
18、类第三节延长工作时间一、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二、延长工作时间的一般规定 三、延长工作时间的特别规定第八章职业安全卫生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了解职业卫生保障的主要内容;职业安全技术规定的基本作用和法律意义。理解职业安全卫生的基本方针;职业安全技术规定的基本内容。理解和掌握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安全卫生检查与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职业安全卫生制度、职业安全法律保障、劳动安全技术规定、职业卫生保障、职业安全卫生认证制度、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等概念;掌握职业安全卫生制度、劳动安全技术规定特征,掌握职业安全卫生认证制度和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会应用相关法律规定分
19、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节职业安全卫生概述一、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和特征二、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方针三、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中三方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第二节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三、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制度四、职业安全卫生认证制度五、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六、职业安全卫生检查与监察制度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第三节 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一、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的概念与特征二、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的基本内容第九章特殊群体的劳动保护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理解掌握女职工、未成年工和残疾人的特殊保护的法律意义,残疾人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掌握女职工和未成年
20、工特殊保护的概念、特征、主要内容。第一节特殊群体劳动保护概述一、特殊群体劳动保护的概念和特征二、特殊群体劳动保护的意义第二节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一、女职工劳动保护二、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第三节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一、未成年工劳动保护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第四节残疾人的劳动保护一、残疾人劳动保护二、残疾人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第十章社会保险与职工福利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掌握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掌握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社会保险制度的功能、社会保险法律调整的原则、社会保险的结构和项目;掌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疾病和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掌握职工福利的概念
21、与特征;理解职工福利的性质和作用;掌握职工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会应用相关法律规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节社会保险制度概述一、社会保险的概念与特征二、社会保险法律调整的原则三、社会保险的结构四、社会保险项目第二节养老保险一、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点二、养老保险基金三、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四、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节失业保险一、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二、失业保险基金三、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条件和标准第四节工伤保险一、工伤保险的概念和特点二、工伤和职业病的认定三、工伤保险基金四、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第五节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一、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概念和特点二、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第六节生育保险一、
22、生育保险的概念和意义二、生育保险的内容第七节职工福利一、职工福利的概念和特征二、职工福利的性质三、职工福利的作用四、职工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劳动法的监督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对劳动法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劳动法监督检查机构及其职权;熟悉劳动法监督检查工作程序。第一节 劳动法监督检查概述一、劳动法监督检查的概念二、劳动法监督检查的意义第二节 劳动法监督检查的内容一、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二、工会的监督检查三、劳动法的社会监督第三节 劳动法监督检查的程序一、监督检查程序的一般规定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投诉的程序三、针对违法行为的监察程序四、劳动安全卫生监督检查的程序第十二章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处理劳动争议机构有哪些及其各自的职责。掌握劳动争议的概念、分类、劳动争议的范围、处理方式;理解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意义、处理原则的主要内容、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学会运用程序规则解决疑难案例。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劳动争议概述二、劳动争议处理概述第二节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一、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二、劳动争议调解程序第三节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一、劳动争议仲裁概述二、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第四节劳动争议的诉讼程序一、劳动争议的起诉与受理二、劳动争议的审理与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