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周考(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周考(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三生物周练练习(2012.10.26)1.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 染色体2.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 的基因型D. F2 的3 :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3.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
2、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无芒有芒(AA aa) B.无芒有芒( Aaaa)C.无芒无芒( AaAa) D.无芒无芒(AAAa)4.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l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164B664C
3、364D20645.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ll 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白:粉:红,3:10:3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9:3D白:粉:红,6:9:16.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1基因型为AaBB,且-2与-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A.-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1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或AABbD
4、.-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7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B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也属于伴性遗传病C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X、Y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互为非同源染色体8.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8中II3和II4所生子女是(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C. 儿子秃顶色盲的概率为1/8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5、9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式 BDNA的半保留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体的分开10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生物自交,其后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概率为1/4B如果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配子含有4分子DNAC丙图所示家系所患疾病的遗传特点是男多于女D丁图所示,该果蝇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11秋萝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
6、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 )A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0:0B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0:1C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1:0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1:112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变异的情况下,如果它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均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
7、为Tm和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13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株有色植株M同已知基因型的三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MaaccRR50%有色种子;Maaccrr 25%有色种子;MAAccrr50%有色种子。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 )AAaCCRrBAACCRRCAACcRRDAaCcRR 14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NA在
8、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15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
9、自母方 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二倍体,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 .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在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A、 B、 C、 D、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二、非选择题17(8分 )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性状,低酚是_性状。(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白色
10、、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 _ 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涉及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18.( 14分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 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_ ,
11、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_ 。(2)若I-3 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I-2 的基因型为 _;II-5 的基因型为 _。于如果II-5 与II-6 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_。如果II-7 与II-8 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_。如果II-5 与h 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 基因的概率为 _。19( 18分 )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
12、亲代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蝇及雄蝇的表现型比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对其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_条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当染色体第二次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有_个着丝点。(2)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这两只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 , 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 (3)在一次杂交实验中, 灰身直毛雄蝇灰身分叉毛雌蝇,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黑身分叉毛果蝇,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极体,其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可能包括_(填标号)。 (4)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当t基因纯合
13、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在又一次实验中,让亲代一只纯合直毛雌果蝇与一只纯合分叉毛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则可以判断T、t基因位于_(填X或常)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F2代雄果蝇中共有_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_ 。(不考虑灰身与黑身这对性状)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DABCBDDCACCAAA二、非选择题17. 显性 隐性AaBB aaBb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棕色棉或没有出现白色棉1819. (1) 5 8 (2) X染色体 AaXBXb 1:5 (3)(4)常 ttXbY 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