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69496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拿到这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试卷的时候,忙碌而又充满希冀的期中考试已悄然而至了。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你要在12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2正如你所见,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时,你只需交上 “答题卷” 。相信你会在试卷上留下美丽的字迹!祝你成功!题 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分 数得分评卷人一、积累及运用(35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汉字或拼音。(6分)tun 急 m 然 茅s 顿开 肇 祸 跻 身 擂 鼓2下面的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填入表中,并

2、加以改正。(4分) 潜移默化 威言耸听 摇摇欲坠 走头无路眼花潦乱 群星荟萃 陈词烂调 无动于衷错别字改 正3名句点击(8分)(1)梅须逊雪三分白,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_?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4)今夜月明人尽望,_?(5)_,江春入旧年。(6)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天下离人美好心愿的诗句是: ,_。(7)对联俗称对子。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请你写出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上联: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下联: 4阅读幼时记趣一文选段,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

3、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拟:_ 强:_ 徐:_ 唳:_ 5综合实践(4分)“十一”长假期间,老师布置同学们办一份以“亲近文学”为主题的小报。七年级(3)班的张东决定到你家与你合作完成,他妈妈以他贪玩为由,不让他去。张东请你打电话给他妈妈解释一下,你会对他妈妈说什么?(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1)你对张东的妈妈说:_(2分)(2)事后,你们在一起办报,你和张东会设置哪几个栏目?请写出其中的两个栏目名。A_ B_(2分)6.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4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为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

4、”的目标,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积极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方式。主要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1)文中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这个词语是:_,应改为:_。(2)文中有一个句子成分残缺,这个句子是:_,应改为_。7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下列问题。(5分)当刚才那只“大密苏里号”在阳光下干活,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这位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在附近的阴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一边暗暗盘算如何再宰更多的傻瓜。这样的小傻瓜会有许多。(1)在这个片断中,“大密苏里号”指_,“离了职的艺术家”指_ (横线上填人名)。(

5、2)这个片段出自小说_,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与这段文字相关的故事情节:_(不少于40字。)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35分)(一)截竿入城(10分)鲁有执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鲁:鲁国,现在的山东省南部一带。执:拿着,握着。 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来。俄:一会儿老父(f):古代称年老的男子。 但:只,只是。遂:于是,就。8试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初竖执之 之:_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何:_ 以:_吾非圣人非:_9翻译下面这句话。(2分)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 10文中的老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试

6、结合人物语言分析。(2分)_(二)忽略(15分)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

7、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要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是孩子表现出的坚定和信心。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小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

8、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呀,孩子想。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枝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买冰淇淋。”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呆呆地望着花

9、,觉得心里空空的。11母亲和孩子对小瓜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12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忽略”?(2分) 13揣摩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眼睛 14老师为什么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的满分的?她们的区别在哪里?(3分) 15文章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2分) 16联系全文的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2分) (三)话说重阳(10分)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魏文帝曹丕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

10、好是两个阳数相重。以前陶渊明就说是“举俗爱其名”的佳节。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zhy),以求长寿。重阳节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始于东汉。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唐朝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诗。其他诗人,凡写重阳,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重阳插茱萸,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

11、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至于登高,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农民管这种采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重阳节登高,本来是要登山的;但平原地带,没有山,怎么登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宝塔、城楼,通常都很高,是个理想的登高场所。没有塔和城

12、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凑合。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今天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多少也有这个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选自新民晚报)17简要的说出“重阳”得名的由来,并列举出它的几种不同的名称。(4分) 18风俗习惯的形

13、成,往往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重阳节也不例外,根据上文内容,试作简要分析。(2分) 19根据上文内容,试从“文化”角度简要分析重阳登高的多方面原因。(2分) 20除上文中所写而外,你还能举出家乡的两种传统节日及习俗吗?(2分) _ _得分评卷人三、作文(30分)22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学会从生活中找“米”。不知不觉中,你进入初中已有两个多月了。我想,这两个多月的生活也许是不寻常的。这里有初为中学生的惊喜、有课业学习的匆忙、有歌咏比赛的紧张、有广播操比赛的自信、有运动会报名时的热烈你的生活每天都在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

14、、使你不知所措。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题目:进入初中,我多了一分_要求:(1)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答卷题 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分 数得分评卷人一、积累及运用(35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汉字或拼音。(6分)tun 急 m 然 茅s 顿开 肇 祸 跻 身 擂 鼓2下面的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填入表中,并加以改正。(4分)错别字改 正3名句点击(8分)(1) (2) (3)_ _(4)_(5) _ _(6) 4阅

15、读幼时记趣一文选段,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拟:_ 强:_ 徐:_ 唳:_ 5综合实践(4分)(1)_(2分)(2)A_ B_(2分)6.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4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1)_改为_。(2)_改为_。7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下列问题。(5分)(1)_, _(2分)(2)_(1分), _(2分)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35分)8之:_ 何:_ 以:_ 非:_(4分)9_ (2分)10_(2分)11 _ _(2分)12 (2分)13 (4分)14 (3分)15 _ (2分)16 (2分)17 (4分)18 (2分)19 _(2分)20 _ _

16、(2分)三、作文(30分)得分评卷人21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学会从生活中找“米”。不知不觉中,你进入初中已有两个多月了。我想,这两个多月的生活也许是不寻常的。这里有初为中学生的惊喜、有课业学习的匆忙、有歌咏比赛的紧张、有广播操比赛的自信、有运动会报名时的热烈你的生活每天都在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题目:进入初中,我多了一分_要求:(1)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七年级语文

17、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3分) 湍 蓦 塞 zho mio l2. (2分)威危 头投 潦缭 烂滥3(4分)(1)雪却输梅一段香 (2)铜雀春深锁二乔(3)谁道人生无再少? (4)不知秋思落谁家?(5)江春入旧年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壁立千仞无欲则刚4(4分)比 同“僵”,僵硬 慢慢地 (鸿、雁等)高亢地鸣叫5(4分)只要符合口语交际,用语文明意思表达简明即可。注意称呼、内容陈述、诚意、口语化等,语句通顺。(2分。视内容语言分2、1给分。)没有统一答案,栏目名必须切合文学主题。(2分)6(4分)“收到”改为“实现”;“主要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改为“主要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

18、动不足的问题”7(5分) 本罗杰斯 汤姆索亚 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的姨妈罚他刷墙,狡黠的汤姆想了个鬼点子“引诱”他的同伴来帮忙。结果,同伴们不仅争着要为汤姆刷墙,还要给汤姆送礼物争取刷墙的机会。8(4分) 竹竿为什么 用不是9(2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10(2分)自作聪明,乱指挥,弄巧成拙,但乐于助人。11(2分)母亲认为瓜苗过几天就会死的,孩子则认为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12(3分)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13(4分)“咯咯”表现出孩子笑声的纯真;“满眼憧憬”写活了孩子充满幻想的神态和心理。“睁大眼睛”表现出孩

19、子的坚定和信心,透出一股惹人喜爱的稚气。14(2分)老师惊讶于孩子的想法,而母亲只关注“分数”,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她们的区别在于如何对待孩子的想法。15(2分)表现了孩子失望的心情。16(2分)双重意义:一是妈妈只看到了紫罗兰的美,却忽略了小小的瓜苗;二是妈妈忽略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梦想与憧憬。17古人以九为阳,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故名重阳。(1分。意对即可。)重九、登高节、老人节(敬老节)(2分。答出一个给1分,给满2分为止。)18插茱萸是为了除虫防蛀,登高是为了“小秋收”,类似例子如端午吃雄黄酒是为防虫咬。(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19登高的“高”含“步步高升”“高寿”之意。(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20端午节包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等。 元宵节赏灯、吃元宵等。作文略。21分切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